战神刑天,他为什么没有头?

战神“刑天”出自于《山海经·海外西经》,是华夏远古传说中一个神话人物。

根据《山海经》所述,刑天是炎帝手下的心腹大臣,同时也是一名爱好音乐的“摇滚青年”, 多才多艺的刑天不仅武力出众,而且还会“作词作曲”,乐曲《扶犁》、诗歌《丰收》都是出自于刑天之手。喜爱用乐曲歌颂幸福生活的刑天,在炎帝管理的部落中,度过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惜好景不长,炎帝与黄帝为了争夺天下的统治权而开战, 在决定双方胜负的阪泉之战中,炎帝落败,炎帝部落被黄帝吞并。

背负着“国仇家恨”的刑天,一直在等待着向黄帝报仇的机会,当蚩尤联合夸父对抗黄帝的时候,满心仇恨的刑天决定帮助蚩尤对付黄帝,但在炎帝的极力阻止下,刑天并没有如愿。蚩尤的战败,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忍无可忍的刑天终于决定彻底与黄帝开战。

刑天力大无比,左手持盾,右手持戚(巨斧),单枪匹马一路杀到“敌方水晶”,黄帝是一位颇有“骑士精神”的帝王,拿起宝剑便与刑天展开1v1的厮杀。

两人你一招我一势打的不可开交,从天庭直杀到常羊山,

复仇的执念使刑天乱了心神,黄帝趁此机会,挥剑砍下刑天的头颅,又劈开常羊山,将头颅镇压在山下,被削去头颅的刑天仍然没有熄灭复仇的怒火,他以乳为眼,以脐为嘴,在天地间执戚乱舞,直到永远…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于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海外西经》

刑天誓死追随炎帝的精神令人感动,刑天坚韧不拔的执念令人敬佩,

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亦是一位敢于和命运搏斗的不灭战神。

战神刑天,他为什么没有头?

刑天之所以没头,是源于他跟黄帝的那场大战。

山海经中记载: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

刑天本来是炎帝手下大将,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是一个大力士,在健硕的外表下还藏着一颗艺术心。

他生平酷爱歌曲,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总名称为《卜谋》,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直到阪泉之战炎帝被黄帝打败,去复仇的蚩尤又被杀死后,这位上古时期的战神彻底愤怒了。左手握着青铜方盾,右手拿着大斧,杀到黄帝的宫前决斗。

黄帝见刑天杀过来,拿起宝剑就和刑天搏斗起来。这一场大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两人从宫内杀到宫外,从天庭杀到凡间,直至到常羊山旁。

论勇猛黄帝比不过刑天,但作战经验皇帝远比刑天丰富。趁刑天没防备时,一剑朝他头颅砍去。

刑天一时间招架不住,登时人头落地,滚到了常羊山脚下。这就是刑天无头的来历。

这件事真正感染后人的是,失去头颅的刑天依旧挥舞着兵器,跟黄帝作搏斗。

乃以 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面对失败永不妥协的意志。诚然,无头的刑天比健全的刑天更加可敬。所以陶渊明写诗赞曰: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战神刑天,他为什么没有头?

战神刑天,是原炎帝部落继蚩尤后的最强大的将领,武力盖世,文采非凡,在为蚩尤复仇之战中失败被黄帝斩首,葬于常羊山。刑天,即是割首之人,赋予战斗意识即是伐天之意。

刑天的传说

刑天原是炎帝下文武双全之将,随炎帝征战四方,曾为炎帝创作《卜谋》一书,内含乐曲《扶犁》、诗歌《丰收》,描绘族人生产的场面,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朴实,《卜谋》也是从游牧转向农耕生活的写照。

蚩尤兵败逐鹿后,刑天拜别炎帝,一路杀奔黄帝都城有熊。

黄帝击败炎帝,灭杀蚩尤,定鼎中原后建都有熊,成为中原共主,无异于天子。

刑天攻打黄帝,等同于伐天,以一介武夫之力,挑战权势巅峰。

刑天,英雄之血沸腾,目的只有一个:复仇!

风伯鼓动烈风,树倒草飞,江河倒卷,撼动不了刑天的脚步。

刑天大盾一挥,风被撕碎,斧头顺势撩起,狠狠一劈,一股撼天之力直扑风伯。风伯手脚酸软,风止息不起,大惊中狼狈后退。

雨师忙召来巨水,锁住刑天之脚,困住刑天之身,再以狂恶之浪扑击,刹那间天昏地暗,天地间皆是汪洋。

刑天闭目鼻息,高举大盾,狠狠往地下一砸,顿时地崩山裂,一道鸿沟撕裂开来,吞了流水;斧一掠,一道毫光起,雨师被击出百丈之外。

风伯、雨师不停败退,黄帝的虎、豹、熊、罴等将领也加入战团,局面越加混乱,依然阻挡不了刑天的脚步。

刑天,就如一把无坚不摧的锥子,一步步攻向有熊都城里的高高坐在皇椅上的黄帝;黄帝目视在战团中的刑天,轻轻瞥眉。在刑天身后,鲜血淋漓,染红了野草,也落寞了有熊的台阶。

“真累啊!”刑天紧了紧手中的盾和斧,突出一口鲜血,终于要面对杀兄的仇人黄帝了。

“剑来!”黄帝面对刑天,挥手部下散开,一人一剑就像一座山峰镇压着刑天。

刑天笑了笑,随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迹说:“轩辕剑?斩了我大哥的首级?”

黄帝面无表情道:“是!”

刑天道:“我只复仇,不关我族!”

“我明白!”

“那就战吧!”

“战!战!战!”

黄帝部落啸声四起,轩辕剑与刑天狠狠撞在一起,一道斧影突起,却被轩辕剑挡住,火花映起了刑天血红的眼睛和黄帝冷冷的面孔。

一天,两天,两个身影仍然激斗不停;刑天败走,鲜血滴落,染红了八千里路,日月无光。

常羊山再无可退之处。

炎帝于此降生,往北不远,便是黄帝诞生地轩辕之丘。

刑天早已力竭,奋起神勇,再次猛攻,口鼻涌出鲜血;黄帝衣衫也被血水染红,有自己的,更多的是刑天的鲜血。

黄帝的手下,远远看着,双手握紧,他们不再喝彩,因为刑天折服了他们,哪怕是他输了。

刑天一阵头晕,脚步不稳,险些摔倒,盾架住轩辕剑,手提着的斧头抖索不停。

“你降吧,我赐你战神之号!”

刑天笑了笑,望了一眼常羊山说:“神农氏只有战死的猛士,没有苟活的士兵!”

“杀!”两声怒吼同时响起,一道血光冲天,刑天之首被斩。

刑天无头不倒,弯腰摸索地上,要寻回被斩的头颅。

黄帝叹息一声,高高举起轩辕剑,余力猛劈常羊山,一声巨响,山石为开。轩辕剑轻轻一挑,刑天头颅随剑光落入常羊山深处。黄帝再劈,山石再落,掩埋了刑天头颅。一座常羊山,顿时矮了三分。

刑天大怒,双乳开眼,以脐做口,大盾一横,拍飞轩辕剑,一斧只抹黄帝颈项。黄帝在刑天余威下步步后退,却制止了族人的围攻,一人面对刑天最后的战力。

刑天跪倒在常羊山下,乳眼看了下露头的清月,再无力把持斧、盾,咣当两声中,一道身影倒在地上,溅起一声常羊山下的悲歌——刑天死!

黄帝追封刑天为战神,带领族人继续征战中原,刑天“生命不止战斗不的旗帜”的旗帜插在每一处,中原渐趋和平稳定,只有旗帜上的无头刑天,望着远方,看向天外。

《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 葬 之于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诗人陶渊明写诗大赞刑天的不屈精神,诗中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刑天作为远古的悲情英雄,其不屈的意志和永远的战斗精神被人所敬仰。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太阳升起在东方,这种精神就该被传递和继承,因为这是民族不屈的脊梁和精神支柱!

战神刑天,他为什么没有头?

5千年前,西戎部族O3α血统,从西域走廊学到了小麦种植,势力坐大,法号神农、炎帝。因为小麦产量,超过中原本土的小米/粟、黄米/糜。不过到了4500年前,中原河南的蚩尤O3d,也间接学会了种小麦,产量也跟上来了,再加上河南中原的耕地,比陕西关中更广阔,所以蚩尤势力比神农更大,甚至降服了山东泰山的东夷。

同样是在4500年前,陕北山西的北狄O3β血统,从漠北戈壁学到了马拉战车,法号轩辕、黄帝。虽然当时,北狄地处边缘贫瘠地带,但是,马车属于高端武器,导致轩辕军力大增。考了驾照的老司机,就是不一样哈^_^

炎帝榆罔,先邀请轩辕一起去讨伐蚩尤,在涿鹿惨胜蚩尤夸父联军之后。轩辕威望增高,榆罔忌惮。炎黄两军,在阪泉干了一架,榆罔输了,屈从了轩辕黄帝。奈何,炎帝部下刑天不服,被轩辕砍了头。

刑天部族O3α5血统,向西迁徙,跟氐族D1D3混血,形成羌族。部分羌族爬上青藏高原,形成藏族。部分羌族翻越过陈塘关,抵达四川、云南、贵州、缅甸。所以,缅甸40%人口都是刑天O3α5血统,云南的独龙族更是100%刑天后裔。

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刑天部族虽然被轩辕被驱逐了,却在逃亡的路途中,得到了广大的藏缅地区^_^

战神刑天,他为什么没有头?

刑天就是因为没了头,还坚持战斗,才被人们封为战神的。战神,重在精神。不是看你成功或失败,而是看你成功或失败后的表现。刑天了不起,脑袋都被砍了,还在战斗。刑天的故事,是一个纯粹的中国古典神话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先秦典籍《山海经》。形天原来是没有名字的。正是因为在和黄帝的战斗中被黄帝砍下了脑袋,才有了这样一个名字。《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形”在古代是“刑”是一个意思,“刑”是这个样子。

形象生动,就是把人关起来,准备动刀。

刑是动刀,天是什么。吉金文里的“天”最能说明问题。

对于“天”的解释,《说文解字》中许慎说得明白:天,颠也。

颠是头顶。右边的“页”,就是个脑袋。

所以说,刑天,就是砍掉了脑袋。

在砍掉脑袋之前叫什么?不知道。只知道他原来是炎帝的属下,能作曲,有才华。

炎帝乃命邢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下谋。(《太平御览》)

炎帝和黄帝打仗,炎帝开始败了,作为属下,刑天不服。

找黄帝寻仇,结果不是黄帝对手,被黄帝砍了脑袋。还把脑袋给埋在常羊山。这常羊山是炎帝的出生地。形天也算死的光荣。故事到这儿,刑天是个勇士,为首领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可是刑天不甘于做个勇士。虽然脑袋让人给砍了,还埋了。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斗志。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继续战斗,一手拿干(盾牌),一手拿戚(鏚,斧子),还要和黄帝继续干仗。结果怎样,没说。刑天这种不畏惧强者,勇于战斗的精神,是鼓舞后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其实,除了战神刑天,还有追日的夸父,还有撞不周山的共工,都是不服输的。

这些人的不畏强大,勇于斗争的精神,已经融入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正是这种不服输、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在危急存亡的关口,一次次地使我们的国家转危为安,并且越来越强大。

战神刑天,他为什么没有头?

挣夺天帝位时,被天帝命人砍了。他不服所以一口气在永不死。革命一词最早的提畅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