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的功劳能不能和尉迟恭来比呢?
如果从历史影响的角度来看问题,秦琼的功绩、资历无疑要大过尉迟恭!
但在唐太宗的心中,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尉迟恭,才是大唐独一无二的功臣。 没有“玄武门之变”的胜利,李世民便无法夺得皇位,而尉迟恭则是“玄武门之变”中最大的功臣。
若不是尉迟恭及时赶到,恐怕李世民早就被李元吉用弓弦勒死了,因此说尉迟恭大唐的开国功臣,并不为过。
选择了权力,就要学会忍受孤寂,自古以来哪一个圣明君主, 不是泯灭了人性与情亲的心狠手辣之人?
唐太宗李世民,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生死战役的磨砺之后,他心灵逐渐蒙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铠甲,以至于他在玄武门前发动兵变,亲手谋划将自己的两位亲兄弟送下了地狱。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他身为李渊的第二子,在李家地位一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李渊信任长子李建成,疼爱三子李元吉。
唯独最努力、最勤奋却最没个性的李世民不受李渊的待见,李世民把对家庭的不满与怨恨化作力量,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获得李渊的宠信………
李世民平定了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之后,民间对李世民的赞美一度超越了李渊, 李建成与李元吉利用李渊的嫉妒心理,勾结后宫嫔冤枉李世民对李渊的妃子不敬,李渊从此开始疏远李世民。
北方突厥屡犯中原,李世民主动请缨,统兵镇压突厥,此时李建成却向李渊进言,污蔑李世民有谋反之心,李渊听了李建成的话后,逐渐对李世民心生猜疑。
李世民每次大获全胜统兵归来,李渊的脸上就会蒙上一层灰色,李渊担心李世民功高震主,总有一天会谋反。李世民看出了李渊的心思,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如果留在京城迟早会有杀身之祸,不如去洛阳避避风头,再做打算。
太子李建成得知了李世民打算逃离京城的消息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李建成以太子的身份召李世民入太子府叙旧,趁机在李世民的酒里下毒,李世民吉人天相,并没有被毒死,劫后余生的李世民彻底爆发出了隐忍在心底的恨意,他深刻的意识到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才能活下去……
在长孙无忌的策划下,李世民决定在玄武门发动兵变,这一战关乎到李世民的生死存亡,但是李世民最为看重的将领秦琼却没有出现,反而是尉迟恭在这场兵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究竟是为什么。
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中给出了确切答案, 秦琼早在玄武门之变前,就被李渊封为了护国公。 秦琼认为身为护国公却杀死太子,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所以秦琼选择了中立,而尉迟恭却主动请缨为李世民开路,这让李世民非常感动。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了兵变,在李世民险些被李元吉用弓弦勒死时,尉迟恭英勇护主以一敌百,杀了李元吉又砍下了李建成的脑袋,站在玄武门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上皇帝,赏尉迟恭头功,封鄂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排名第七,武将中排名第一。
反观秦琼,玄武门之变后,护国公变成了翼国公,二十四功臣图中秦琼排名第二十四……
因此,秦琼与尉迟恭的功迹无法准确的去比较,但是在李世民的心中,尉迟恭既是救命恩人,又是开国元勋,功劳自然比秦琼大上一些。
秦琼的功劳能不能和尉迟恭来比呢?
将秦琼和尉迟恭这两大门神放在一块一比高低,未免有些残酷和不近人情。更何况这两个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战将猛将,都是隋唐演义中有名的好汉,也都是民间津津乐道的脸谱化的英雄。这样的人物,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比才好呢?
先让我们从隋唐演义和民间传说的角度去对比一下二人。
秦琼是整个隋唐演义的主人公,是 整个演义最浓墨重彩的传奇人物。就如同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一样,在演义和民间传说中,秦琼是忠诚的化身,是义气的化身,是勇猛的化身。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那一段关公战秦琼的著名相声段子。从演义和民间角度看,无疑秦琼远比尉迟恭出道更早、起点更高、名气更大。现今有些版本的影视剧将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的秦琼,愣是编剧成玄武门之变最积极的参加者和立大功者。尽管是历史神剧,不免有些荒唐和可笑,但从另一面也足以说明秦琼在民间的影响以及在时下大多数人心中的正道英雄形象,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但演义终究是演义,传说终归是传说。让我们回归到正史,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相对客观地评论一下两人的功劳。
两人都为李唐立下赫赫战功,总体难分伯仲。前期秦琼功劳明显,后期则是尉迟恭功劳更大。秦琼加入李世民阵营比尉迟恭要早。在尉迟恭降唐前,秦琼已为李世民立下了很多战功,包括收服尉迟恭本人,秦琼都是立了大功的。后来两个人都成为李世民的心腹爱将,一起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打遍群雄无敌手。只是李世民登基后,秦琼后来多病缠身,不再征战,鲜有战功。而尉迟恭还经常披挂上阵,不时再建新功。
玄武门之变尉迟恭立下奇功,成为秦琼功劳弱于尉迟恭的分水岭。没有玄武门之变就没有李世民的登基。玄武门之变,尉迟恭是10人参加者,亲自斩杀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居功第一,无出其右。而秦琼未参加玄武门之变,换句话说在最关键时刻没能顶上。是否参加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极为看重的,也是衡量是否跟他铁杆一心最重要的试金石。
凌烟阁排名是二人所立功劳的基本评定和写照,总体来讲,尉迟恭的功劳是大于秦琼的。24名功臣总体排名或许与民间和传说有些出入,但应该是相对客观和公正的。因为李世民最了解这些人,排名是他钦定的,应该说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再看尉迟恭和秦琼,一个排名第七,一个排名第二十四,相差还是很多的。有人说,秦琼排名靠后,是因为他去世比较早,凌烟阁排名的前几年,他就已经不在了,这或多或少影响他的排名。但这一理由未免有些牵强。杜如晦在李世民登基后没几年就去世了,比秦琼去世得更早,但杜的排名却高居第三。
尽管秦琼的排名与民间盛名并不相称,似乎也不符合老百姓的期待。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好在秦琼已是家喻户晓的门神,这一形象绝对是高大上的。他不仅映现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 ,更是深入到老百姓的内心之中。仅凭这点,秦琼的拥趸者,即使秦琼排名靠后也应该有所安慰吧,也不应该会有更多的意见吧!
秦琼的功劳能不能和尉迟恭来比呢?
小时候到现在,一到过春节,贴门神总是秦琼和尉迟恭。他们两个人的故事,在《隋唐演义》里十分的精彩,更是十分的熟知了。
很多人都质疑,秦琼的功劳不能与尉迟恭相比。其实这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秦琼是早期投靠李世民帐下的名将,战功无数。尉迟恭虽然后来加入李世民的阵营,也颇有战功。
之所以说秦琼不如尉迟恭,很多人认为尉迟恭是李世民“玄武门事件”的首功,而秦琼没有参加。其实不然,尉迟恭是头功是毋庸置疑的,而秦琼当时是在城外,统领着李世民唯一的十万大军,以防不测的。后来事件刚近尾声,秦琼便带领军队进城维护治安了。
说秦琼的功劳不如尉迟恭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凌云阁功臣立,秦琼的排名是最后一个。其实这并不是李世民故意压制秦琼的,因为凌云阁功臣录,是李世民登基后十七年才搞出来的。而秦琼是在贞观十二年就去世了。秦琼在“玄武门事件”后,基本上是因伤病太多,退休在家了。
秦琼去世几年后,李世民搞凌云阁功臣,能想起秦琼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这是很荣耀的事,也充分说明秦琼的确是功不可没的。而排在前边的尉迟恭,属于少壮派,在唐朝建立初期,也一直在征战沙场,立功无数。
秦琼去世后,李世民命在秦琼墓前立石人石马,以彰显功绩。这在这些功臣里是没有的。
历史是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中,发生着变化的。所以,秦琼与尉迟恭不能同期相比论,两人都是唐朝有名的战将。尉迟恭后期也确实立功无数。可惜,秦琼已经去世了!
秦琼的功劳能不能和尉迟恭来比呢?
秦琼的功劳当然能拿来与尉迟恭来相比,甚至可以这么说,对整个唐朝来说,秦琼的功劳更大,作为战将,秦琼的『江湖地位』在投唐之前已经很高,投唐之后更是被委以重任,屡立战功,因此秦琼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已经爵封国公,官授上柱国,所获赏赐更是『积赐金帛以千万计』。
尉迟恭投唐较晚,事实上他正是被秦琼打败后才归降的,他的功劳与秦琼不同,虽然也算是为唐朝所立,但更多可以说是围绕李世民个人所立的,尉迟恭在战场上救过李世民,后来在玄武门之变积极参与,亲手杀了李元吉并全副武装逼宫李渊,做了李世民想做但不好做的事,因而才后来居上,在凌烟阁上排名远在秦琼之前。
然而,总体来说,以公心论,还是秦琼的功劳更全面也更大一些。
秦琼的功劳能不能和尉迟恭来比呢?
只需要比在李世民心目中谁的功劳大。尉迟恭那就比秦琼强太多,很简单,秦琼没参加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的首席功臣就是尉迟恭,救李世民、杀李元吉、逼迫李渊下诏书这些事全是尉迟恭干的,基本上都是李世民要干就会坏名声的事,尉迟恭全给包圆了。所以尉迟恭以一个铁匠出身的寒门人士在凌烟阁排行榜上高居第七,在他前面除了三位皇亲和房谋杜断这两位宰相,就只有一个魏征,连李靖都排在他后面。
秦琼投唐后,在战场上立的功劳比尉迟恭大,毕竟统军能力要比尉迟恭强太多,但秦琼立的功劳全是为大唐立的,并非为李世民私人立功,看重他的除了李世民还有李渊,投唐后大力提拔他的也是李渊,李渊甚至说出愿意割身上的肉给秦琼吃这样的话,所以,秦琼是李渊的人。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要推翻李渊指定的继承人李建成,尉迟恭是李世民的亲信,恩都是李世民给的,当然要参加,可身为李渊亲信的秦琼就不好参加了,他在唐朝获得的一切都是李渊给的,他绝对不会去参加任何反李渊政策的行动。所以他表面上保持中立,实际上心中是反对的。
因此,李渊下台后,秦琼实际上就已经隐退了,和尉迟恭他是没法比的,人家是李世民嫡系中的嫡系,秦琼没掉出凌烟阁已经是看在他在战场上的功劳不好抹去,并且是前隋军队中的代表人物,为了和谐才排进去的,勉强的排在最后一名。
秦琼的功劳能不能和尉迟恭来比呢?
有不少人认为秦琼封邑只有700户比尉迟恭的1300户差太多了肯定没参加。那来摆摆功劳看看。秦琼的第一功劳是在收复山西的战斗中击败尉迟恭的美良川战役中功劳第一,接着参加了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的战役中也有良好表现。在平定郑夏的战斗中功劳第一的是屈突通。在平定刘黑挞的战斗中秦琼也有建功。尉迟恭呢在洛阳战役中多次追随李世民深入敌境搞侦查,在单雄信刺向李世民的时候救下李世民,又带兵反击俘虏6000多。还在万马军中杀入敌军俘虏了王世充的侄子。在攻打刘黑挞的战斗中也有他的参与。这些功劳来说不如秦琼。到了玄武门,他是多次劝说李世民的策划者之一房杜是他请来的,李元吉是他射杀的,李世民在快被李元吉勒死的时候又是他出手救下的,在东宫军队攻打玄武门秦府兵有些支持不住的时候是他提着太子齐王人头给东宫人马看击垮了他们的信心,又跑去李渊那里强行要来了天下的兵权他又阻止了对东宫齐王府的杀戮范围。这几件大功随便拿出来谁比的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