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没有工作单位,社保应不应该交?

问题:自己没有工作单位,社保应不应该交?

交啊,当然应该交。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年轻百事易,老来万般难。国家有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现成的社会福利,你不利用,将来病了,老了,才知道千难万难,那不是活该吗?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要趁着年轻,头脑清楚,有安排筹划的能力,至少把自己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了,将来有个基本的吃饭钱和看病的基本保障。如果能上城镇职工社保和医保更好,如果不能,退而求其次,最少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好歹有一份保障。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老了的时候,没有养老金,没有医保,你可能会面临什么?而且你也不能保证退休前就一定不生病,不生大病吧?你也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女吧?

无论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要缴费满15年,这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退休,然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了。至于医疗 ,缴费和报销规定不同,后面再说。

1.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高,将来养老金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低,将来养老金也低。目前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国平均数字是2510元。我国城镇职工社保执行的是省市级统筹,而不是国家统筹,所以无论是缴费,还是退休后待遇,各地区水平很不均衡。

如果你长期没有工作单位,又是城镇户口,最好能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符合4050政策时,还可以申请社保补贴。将来可以享受城镇职工退休待遇。

城镇职工社保是按月缴费。养老保险的缴费情况决定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的高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前缴费,还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退休后不需缴费,既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2.城乡居民社会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低,将来养老金也低。目前城乡居民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国平均数字是125元。我国城乡居民社保执行的也是省市级统筹,而不是国家统筹,所以无论是缴费,还是退休后待遇,各地区水平也是很不均衡,相差悬殊。

如果你是农村户口,长期无工作单位,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按年缴费,各地有多档缴费标准,自愿选择,标准不统一。另外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多缴多补。重残等特困人员政府还可以全额补助。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是按年缴费,但同一地区的缴费标准是统一的,并且交一年保一年,需要终身缴费。目前全国的缴费标准在100~300元之间,每年各地政府都会按人头提供补贴。

不知你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今年多大年龄?平时以什么为生?是暂时没有工作单位,还是长期都没有?因为社保有两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你应该选择更适合你的那种。

综上所述,如果有单位,就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没有单位,是城镇户口,能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最好。如果不能够,就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人老了的之后,养老金和医保,就好比是你的半儿半女,是你后半生的基本保障和依靠。

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无法直接给出最适合你的建议。请你自己根据的情况选择决定。以上建议,供参考。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关注我。查看更多关于社保及退休文章。你的任何一次点赞,和哪怕只言片语的留言评论,都是我继续前行,为大家服务的动力。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自己没有工作单位,社保应不应该交?

职说社保〕观点 :并不是说只有单位给职工交社保才划算。个人交社保,只要摸清社保规律,最大化享受社保福利,个人就再也不羡慕上班族!

个人如何交社保?

个人交社保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按照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在户籍所在地社保局按月缴费,一般包含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

第二种是按照失业人员身份缴纳城乡居民社保(包含城镇居民社保、新农保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医保。),在户籍所在地社保局或者街道社保所按年缴费,一般只有养老保险。

个人交社保,想多享受社保福利,交自由职业者社保;

1.按月缴费,退休时多领养老金;

不管选择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还是选择城乡居民社保,月养老金都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都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常见的有50周岁为195个月,55周岁为170个月,60周岁为139个月)。

自由职业者社保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城乡居民社保基础养老金由中央每年确定最低标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城镇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以北京市为例,2020年城乡居民社保缴纳15年的基础养老金为统一标准800元/月;而缴纳15年自由职业者社保基础养老金最低为7855×(1+0.6)÷2×15%=942.6元。

因为,两者月养老金公式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公式相同,所以,就算两者缴费基数和年限相同,自由职业者社保基础养老金也会高于城乡居民社保,也就多领养老金。

2.医保报销比例高,退休后可以享受终生医疗报销;

①城乡居民社保医保,按年缴费,缴纳一年医保费用享受一年医疗报销,不设医保个人账户,不累计缴费年限。

门诊报销比例:门诊(卫生所)就诊报销比例为60%,而医院的级别越高则报销比例越低。

住院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三级甲等医院则报销30%。

大病报销比例: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在400元以下,不设起付线。而省三级医院报销比例提高到了55%。肺癌等近12种疾病,新农合补助最高达到70%。

②自由职业者社保按月缴费,退休前正常缴纳就可以享受医疗报销,设立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累计缴费年限,退休时累计够一定的年限就可以享受终生医疗报销。门诊费用最低也可以报销医保范围内的70%医疗费用,住院费用最高报销99.1%(退休人员)。

以北京市为例,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花费20000元医疗费用,若是【门诊费用】,需要除去1800元的免赔额,剩余的医疗费用最低也可以报销70%,也就是医保报销(20000-1800)×70%=【12740元】;如果按照最高可以报销90%来计算,则医疗可以报销【16380元】,个人仅承担3620元,仅占总花费的18%;

若是【住院费用】,需要除去1300元的免赔额(从第二次开始免赔额为650元),在职职工最低可报销【15895元】,最高可以报销【16830元】;退休人员最低可报销【17858.5元】,最高可以报销【18139元】,个人仅承担1861元,仅占总花费9%。

如果缴纳的是城乡居民社保的话,花费20000元医保范围内医疗费用,去三级甲等医院就只能报销20000×30%=【6000元】,个人需要承担70%。

个人交社保,想稳赚不赔,交城乡居民社保;

1.个人缴费全归自己;

不管是个人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还是自由职业者社保,都会有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但是,城乡居民社保个人缴费全额、地方人民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其他来源的缴费资助和存款利息,全部记入个人账户;而自由职业者社保只有缴费基数得8%进入个人账户。

也就是说,如果参保人员未领到养老金或者个人账户储存额未领完就死亡,选择缴纳城乡居民社保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全部由家人依法继承;

以北京市为例,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缴费时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而家人只能继承8%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剩下的12%纳入国家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算是充公了。

2.缴费档次越高,政府补贴越多;

缴纳城乡居民社保的个人,地方人民政府还会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提高鼓励,遵循缴费档次越高,奖励越多。

以北京市为例,补贴标准根据缴费档次而定:对选择缴纳最低标准(1000元/年)及2000元(不含)标准的,每人每年补贴60元;选择2000元至4000元(不含)的,每人每年补贴90元;选择4000元至6000元(不含)的,每人每年补贴120元;选择6000元到最高缴费标准(9000元/年)的,每人每年补贴150元

3.基础养老金全部由政府补贴;

根据2014年颁布的《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知,城乡居民社保由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

也就是说,城乡居民社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中央政府补贴,提高和加发部分由地方政府补贴,个人不承担任何费用,退休时却可以享受,并且终生收益。

写在最后的总结:

之所以说个人交社保不划算,是因为个人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和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城镇职工社保,两者养老金计算公式相同,领到相同的养老金,自由职业者社保比城镇职工社保多支出养老保险费用,相对而言不划算。

但是,没有工作,只能自己交社保,所以,个人交社保,想多领养老金且身体健康,自信自己的寿命的,可以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如果想稳赚不赔且享受终生养老金福利的,可以缴纳城乡居民社保。只要我们做到取长补短,个人交社保也可以很划算!

欢迎【关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职场的〔职说社保〕】,一起学习更多职场和社保实操知识。更多【分享】,更多【收获】!

自己没有工作单位,社保应不应该交?

没有单位,个人全额缴纳社保划算不?不同的人有不同解读,不同的立场和想法,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根据我的经验来分析,我认为是非常划算的。

第一,个人缴纳社保的险种。

个人缴纳城镇职工社保,一般只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之所只缴纳这两个险种,是因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也是最为需要的。失业保险,因为灵活就业人员本身没有稳定的工作,所以失业不失业就是那么一回事,自己灵活就业也算就业,所以也是没有必要缴纳的;生育险主要解决生孩子的费用问题,但是生孩子时,可以通过医疗保险来报销住院费用,个人也没有必要交。工伤保险一般是不允许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想交也没有办法交。

第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怎么交的?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是按照当地政府部门公布的职工社会平均来作为缴费基数,按照300、100、60%的缴费档次进行选择缴费标准,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计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8%,其中6%计入医疗统筹基金,2%计入个人账户,但是个人账户 的2%会按月返还到个人账户,所以实际缴纳的费用只有4到6%左右。

第三,个人全额缴纳社保划算吗?

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划算的。其划算的地方主要有这么几个部分:

一是退休后有养老金。个人全额缴纳社保的,养老保险达到15年,达到法定的提休年龄,男60周岁,女性55周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个从退休时开始领取一直到死亡为止,每年都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并逐年提高;

二是统筹部分个人也能享受。由于个人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来组成的。在个人全额缴纳的养老保险中,有12%是属于统筹账户的,那么统筹账户资金是用来干什么的,个人能享受到吗?个人当然是能够享受到的。我们的基础养老金就是利用统筹基金来发放的,基础养老金有时在整个养老金的比例中也是比较大的,约占整个养老金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这和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三分之二划入统筹账户是吻合的;

三是个人账全部归个人所有。划入个人账户的8%,全部是属于个人所有,占缴纳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占整个养老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四是医疗保终身。医疗保险主要解决的是看病就医和生病住院的问题,报销比例也是比较高的,达到70%左右,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退休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而终身享受医保待遇,具有保终身的属性。

五是死亡有补助。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死亡后,还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精神抚慰金、个人账户没有领完部分全额退回等待遇。

综上所述,没有单位,个人全额缴纳社保我认为还是非常划算的。自从缴纳社保开始,个人的生老病死全都有了保障。老了有养老金,生病住院了可以享受医疗报销,退休了有终身的医疗保障,死了还有各种补助,有这么多好处,当然肯定是划算的。

自己没有工作单位,社保应不应该交?

我就是全额自费交社保、医保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从四十岁开始,按居住地贵阳市人均社平工资100%档缴纳。社保费逐年上涨,去年我每月交社保1075元,医保268元。加上年初两百元左右的大额医保,全年交费一万五千元。

不去算交社保、医保是否划得来,只为老了给自己一份基本保障。

就当自己还有能力、有体力(至少还能当护工、做保安、做家政打扫卫生等方式挣钱)时,积蓄些钱为老来买份最基本的尊严。

当老了,做不动时,依靠谁都不如靠自已。

国家也没强制自由职业者必须交社保,各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交与不交都没错,现在不愿交钱,不愿付出,老了别羡慕别人有养老金。

但相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鄙视一切想不劳而获的人。

补充几句,有热心的朋友回复,建议找企业挂靠。特别对女同志来说,企业退休年龄就可提前几年(女职工50岁可退休)。

首先谢谢朋友的建议,但按现在政策,即使女性灵活就业者,我也建议别挂靠,自己去缴纳。理由如下:

一、国企不好轻易挂靠,作假被查出将得不偿失。

二、小型私企与公司,容易倒闭。转来转去很折腾。

三、很多企业,为在册职工按最低档统一缴纳。你就无法根据自身条件选择。

四、只挂靠企业者,企业不会为你出一分钱的。你没为企业创造利润,企业不可能为你支付工资百分之十二的部份。都是自己全额支付,何必欠人人情。 现在灵活就业办好,每月银行卡代扣就行。挂靠企业,每年员工花名册还需报送一次。私企业主给你报一次,你至少还得谢一声,欠人情。

五、很多私企,为员工报送缴纳社保都不规范,常会断档或遗漏。势必到领取养老金时出现麻烦(有时甚至造成无法按时领取,需延期补齐)。而自己交费自己清楚,发生什么问题都能找到证据。(比如我就办的银行代扣,到期后,即使出什么状况,都可从本人银行卡记录上查询,也好证明一直持续的缴纳社保、医保。

六、目前国家己不允许灵活就业人员补交前期社保,且社保必须同一地区连续交纳十五年以上,到退休年龄方才领到养老金。 而绝大多数灵活就业者,真正能安定某地及体会到养老金重要时,往往人已到中年。 似我这般四十岁才开始缴纳者,即使女同志,连续交满十五年后,也到五十五岁的年龄了。

所以,我反而建议。不是极特殊关系,别盲目找企业挂靠,以免得不偿失。

自己没有工作单位,社保应不应该交?

很划算,2021年养老金上涨调整已明确,按照60%最低的档次,比100%的档次,退休后养老金每年多领几千元,且每年上涨调整的也多。

有单位交社保,自然不用担心费用问题,单位帮我们承担大部分,而个人只需要承担小部分。

个人交社保因为需要,个人全额承担费用,而且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进行缴纳社保,有一些朋友觉得不划算。

对于没有单位交社保,需要个人交社保的朋友们,交不交呢?

不交,害怕到了退休年龄,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了保障。

如果交,又担心是否划算?自己能不能领回本钱。

其实个人交社保也是有讲究的,有方法可循,按照合理的选择,就可以交少的费用,达到养老金的最大化。

今天我就用我身边的两个例子,来算一笔账,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按照我上面所说的60%的缴费档次,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还是很划算的。

因为很多朋友没有从事,社保方面的工作,所以对于养老金的计算不是很了解。

所以为了计算过程简便,就简化一下计算过程,假设社平工资是一个固定的数值,7000元,以及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金额利息也忽略不计。

其实社平工资,每一年都会在年中6月份左右,各个省份都会发出,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的社平工资,跟着经济的发展是呈现增长趋势的。

且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金额,每一年也是有利息结算的,而且这个利率大概在8%左右,所以交社保其实就是一种存款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的缴费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换句话就是说,养老金将来退休之后的高低,跟我们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有关。

但是呢,有很多人不清楚,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两者如何侧重,才能保障将来养老金高。

今天我们就用一组数据来对比,用同样多的钱,选择不同的缴费方式,退休后养老金的差距多少?

①王阿姨:按照社平工资7000元,100%的缴费档次,作为缴费基数,缴费15年,满足养老金领取资格。

每月养老保险的缴费金额为,缴费基数的20%,即1400元。

缴费15年,总共的费用为1400×12×15=252000元。

②张阿姨:按照社平工资7000元,60%的缴费档次,即缴费基数为4200元。

每个月的养老保险的缴费金额为,4200×20%=840元。

想跟王阿姨一样交252000元,那么张阿姨的缴费年限252000÷(840×12)=25年。

小结:个人交社保,同一个地区,社平工资是一样的,选择100%的缴费档次,和选择60%的档次,如果两者交的总费用一样,那么对应的缴费年限就分别为15年和25年。

那么问题又来了,相同的费用,因为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缴费年限,退休之后他们的养老金相差多少呢?谁多谁少?

大家可以先猜一下,接下来将计算过程,列出来,看一下有没有惊喜。

个人交社保,只要满足了最低缴费年限15年,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个人交社保是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灵活就业人员规定的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5周岁。

领取的养老金分成两个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①基础养老金:由养老统筹部门进行发放,跟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个人缴费平均指数,缴费年限有关。

计算公式为:社平工资×(1+个人缴费平均指数)÷2×缴费年限×1%

王阿姨按照社平工资7000元,100%的缴费档次,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7000×(1+100%)÷2×15年×1%=1050元。

张阿姨按照社平工资7000元,60%的缴费档次,缴费25年,基础养老金为:7000×(1+60%)÷2×25年×1%=1400元。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王阿姨按照社平工资100%的缴费档次,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为1050元。

张阿姨按照社平工资,60%的缴费档次,缴费25年,基础养老金为1400元,两者相差350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跟个人账户储蓄额,计发月数有关,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蓄额÷计发月数。

灵活就业人员60周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

55周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

王阿姨和张阿姨,虽然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不一样,但是两者缴纳的总费用是一样的,都为252000元,其中40%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即个人账户储蓄额为252000×0.4=100800元。

两者的退休年龄也是一样的,都是55周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

所以张阿姨和王阿姨退休之后,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一样的,100800÷170=592.9元。

那么退休后每个月领的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王阿姨每月养老金为:1050+592.9=1642.9元,回本时间为252000÷1643=153.3个月。

张阿姨每月养老金为:1400+592.9=1992.9元,回本时间为252000÷1993=126.4个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阿姨和张阿姨是按照同一费用不同的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两个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不一样,回本时间也不一样。

也就是张阿姨缴费年限25年,到55周岁退休,可以推出,最晚30岁的时候,张阿姨就已经开始参加了养老保险的缴费,虽然缴费档次比较低,但是因为年限长,所以最终领取的养老金更高一些。

对此,格桑花的温度的观点:

个人交社保一定要趁早,年轻的时候,也是工作能力最强的时候,对应的经济条件也好,这个时候开始缴纳保养老保险,只要交够了,15年就具备了领取养老金的资格。

哪怕到自己50岁的时候,经济能力跟不上了,那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已经达到了15年的缴费年限,如果想停止缴纳养老保险,起码也能可以领取一份基本的养老金,保障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还有一个原因是缴费基数可以选择社平工资60%~300%的档次,但是缴费年限却是客观的,如果交的比较晚,距离退休年龄的达不到,最低缴费年限15年,就只能延迟退休。

缴费年限不仅跟,退休之后养老金的水平高低有关系,还关系着每一年养老金上涨调整。

我们都知道养老金从2004年至今,已经实现了连续17年涨,而且养老金的涨幅也是有理有据的,每一年的养老金上涨分为三个方面: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

①定额调整定额调整是针对同一个地区,所有正常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都上调一个固定的金额,不会因为你的养老金高或者低有差别。

比如今年上海的定额调整,张大爷每个月的养老金为2500元,李大爷每个月的养老金为8000元,在今年的定额调整中,两个人都可以增加70元。

②挂钩调整这个主要就是体现了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跟养老金水平挂钩和缴费年限挂钩。

我们又知道养老金水平的高低,跟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有关。

就拿上面的王阿姨,每个月1642元的养老金,15年缴费年限,张阿姨1992元的养老金,25年的缴费年限。

拿江苏今年的挂钩调整,养老金水平挂钩增加1.2%,缴费年限15年及以下,每满一年增加1.8元,15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满年增加2.7元

王阿姨挂钩调整的增加额为:1642×1.2%+15×1.8=46.7元。

张阿姨挂钩调整的增加额为:1992×1.2%+15×1.8+(25-15)×2.7=77.9元。

我们可以看出:王阿姨和张阿姨,退休前缴纳的养老保险的总费用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不同,退休之后,每年养老金增长的挂钩调整,张阿姨每年都要比王阿姨多。

③倾斜调整:

跟自己是否是高龄退休人员,或者是艰苦边远地区人员等有关。

写在最后:

个人交社保虽然需要个人全额承担,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却可以看成是一种存款方式,且每年都有上涨调整,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

那么如何选择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呢?

可以这样考虑:

①若自己现在的年龄,距离退休年龄比较长,可以考虑选择低的缴费档次,长的缴费年限。

②若自己现在的年龄,距离退休年龄比较短,比如只有15年,缴费年限已经无法改变,只能选择高的缴费档次,缴费档次可以选择社平工资60%~300%的档次。

所以个人交社保,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大家都是选择的哪一个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呢?

自己没有工作单位,社保应不应该交?

特大消息,重要提示:准备缴纳社保和正在缴纳社保的朋友注意了,不管是单位缴纳社保还是自己缴纳社保,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不然可能损失上万元。

社保是包含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有必要缴纳这两个项目,可是如果不明白社保缴费规则,可能多花了钱却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

‬社保自己缴纳和单位缴纳有什么区别?

社保有两种,一种是城镇职工社保,另一种为城乡居民社保。

城镇职工社保

城镇职工社保主要为有单位有工作的人会选择缴纳,或者是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选择。

如果为有工作单位的人,城镇职工社保由单位缴纳一部分,自己缴纳一部分。其中单位缴纳的不管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都是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的部分则进入个人账户。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如果是灵活就业的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话也可以,不仅需要自己承担个人账户部分,还需要承担统筹的部分。

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与养老保险可以根据当地城市的基本工资水平,按照50%~300%等不同档次进行缴纳。

灵活就业的个人缴纳费用不是全部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而是有一部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

但是就算是缴费多,并且缴费不是全部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主要原因还是退休后职工养老保险领取的养老金要比较多,因为与城市基本工资相关。

不同档次缴纳的养老保险,在退休之后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也都不一样。原则上是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进行。

因此想要退休后养老金拿的多点,那么在选择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档次较高的。

同样,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医疗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在选择职工医疗保险的时候,其实也和养老保险差不多,缴纳医保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缴费的档次。

但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费用并不是全部进入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而是有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

缴费档次越高,报销的比例也就越高。其实这一点类似于养老保险。在缴费年限上又不同于养老保险的,当缴纳职工医保到达一定年限(一般为25年,具体以当地为准)之后就能办理退休医保。

这里介绍一下退休医保,办理退休医保之后就不需要缴纳职工医保,但是可以享受职工医保的待遇。

在今年5月出台的新医保政策之后,一个家庭只要一个人拥有职工医保,那么全家都可以享受职工医保带来的便利,门诊住院都可以用职工医保付费。

城镇职工社保不仅有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还会有以下几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三险一金。

我们已经说了两种,那么第三种就是工伤保险,一般单位购买的三险就有这个。

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但是具体的要看行业以及所处的地区,全部由单位承担。

举例说明

老张从事高空作业,每月工资10000元,单位为他购买了2%工伤保险,也就是每月为他购买了10000×2%=200元的工伤保险费。

老李从事园艺工作,每月工资4000元,单位为他购买了0.5%的工伤保险,也就是每个月为他购买了4000×0.5%=20元的工伤保险费

我们可以看出来,不同的工作种类,购买的工伤保险档次不一样。而与工伤保险购买费用相关的还有个人月工资。但是这些费用都是由用人单位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

如果单位缴纳失业保险的话那么单位语言缴纳1%,个人承担0.2%。

缴纳了失业险如果在失业的时候每个月都可以领取一定的失业金,这也极大程度保障了失业人员的生活。

但是如果是村镇事业单位合同工就可以不缴纳失业险。

除了前面说的四个还有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这也解决了一些女性在家生产时候的家庭负担,有了生育险则在生育期间每月能够领取一定的金额。

公积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10%。

在之前没有最高缴费的这么个限制,因此会发现有些人仅凭公积金就可以在三四线小城市买房。

‬城乡居民社保

城乡居民社保是面对没有工作的居民和农民朋友,或者是没有缴纳职工社保的人的一种社保。

城乡居民社保都是由自己缴费和政府补助构成,一般选择城乡居民社保的,主要是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每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等都不一样,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金额都不同。但是主要是分成多个档次,最低档次从100到200的都有。一年只需要缴费一次,但是退休年龄都固定在60岁。

城乡居民社保当选择最低档次缴纳的时候都能享受政府补助30元。当缴费的档次越高,补贴的金额也会随之增加。

但即便如此,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养老金还是没有参与职工养老保险人拿到的养老金多。

其实主要因为,城乡居民养老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因此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缴费更多,并且缴纳费用要流入统筹账户,还有很多人愿意参与职工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参与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也是自己缴纳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

城乡居民医保也是一年缴费一次,但是不存在退休医保,缴费一年享受一年医保待遇。

并且城乡居民医保在二级以上医院治疗的话,报销比例明显要比城镇职工医保要低。

对于生病这种事,小病不怕,就怕大病,而大病总会选择更好一点的医院,在两种医保对比下来,城乡居民医保明显处于劣势。

‬写在后面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知道,如果有单位缴纳社保的话,不管是五险一金还是三险一金,单位缴费的情况下,单飞缴纳大头,个人缴纳小头就可以享受比较好的待遇。

并且单位缴纳的话,还会购买工伤保险,不管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都是缴纳城镇职工的,福利待遇也相对较好。

如果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购买这两种保险的话,不仅需要承担个人账户部分的金额,还需要承担统筹账户的这部分。

当然也可以选择城乡居民社保,缴费都有政府补助,但是相应的福利待遇要比城镇职工社保差很多。

因此,在金钱能力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以灵活就业人员购买城镇职工社保,与单位购买没什么区别,都是缴费越多,待遇越好。

你对,个人全额缴纳社保划算与否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梧通,每天和你分享一点小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