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觉得印度总统没有存在感?

这还得从印度这个国家政治体制说起,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印度实行的是议会制度。这个制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谁在议会中更有话语权,那么谁的权力就会更大。

那么议会中谁更有话语权呢?在以“票数论英雄”的议会,显然谁有更多议会席位,谁救更有话语权咯,这也就是咱们常听说的“多数党”,一般来说,多数党的领袖的拥有“组阁”,即组建内阁的权力。他们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名称。

在君主立宪背景之下的,叫做首相,比如英国、荷兰、日本;在共和制度下呢,那就是总统了,比如美国、法国;而最后一种,则就是印度这样的 ,由总理为首组建的内阁,直接对议会负责,掌握并行使国家权力。至于印度总统呢,则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他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理论上他宪法所赋予的最高权力,但事实上,他就是一个签字的。因为底下有个议会,一切的法律规章、权力行使,总统必须要通过议会。没办法,毕竟连总统都是议员们选出来的,你不听他们的听谁的。

那总理则就不一样了,他是多数党的领袖,是内阁总理,其决议基本能得到大部分议员的支持,它代表着这个国家最高决策层(议会)。他的所作所为,只需要对议会负责。所以,在印度,总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即“国家元首”。

所以说,在那些国际重大事件和会议中,出来抛头露面的基本都是总理莫迪,而不是总统拉姆·纳特·科温德。所以,自然就没有那么大的存在感了。

当然了,毕竟是总统,也不完全是空壳子。像什么各部长官员的任命,或者说外事活动比如建交、宣战之类的。那都是需要总统签字的。

正常情况下,如果由其他国家的元首访问印度,那需要总统去接待,才算是礼待。莫迪可不够资格!此外,印度总统还是国家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当然也是名义上的,这是一种荣誉。

事实上,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并不少,比如德国,那也是这种,总理默克尔的存在感,绝对要比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高!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虽然是虚职,但是其本人德高望重。

为什么有人觉得印度总统没有存在感?

我们都知道印度的总理是莫迪,但是印度总统是谁,估计90%多的人都想不起来。这要从印度的政治体制说起。

目前,资本主义制度大体两种体制,一种是总统制,总统权力很大,以美国为代表;一种是议会制,总统、天皇、女王虽是国家元首,但只具有象征意义,以德国、英国、日本为代表。但再次细分实行议会制的国家,一种总统共和制,以法国为代表;另一种是总统议会制,以德国为代表。

印度是英属殖民地,自1946年印度独立后,政治制度完全仿效英国的议会制,就是总理具有实际的行政权力,而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只是象征性和礼仪性的,并没有什么实权。虽然印度总统虽然没有实权,但又是形式上的三军统帅 ,名义上的第一公民。印度重大法令的颁布和签署,都要有印度总统签字才能生效。刚刚结束的印度总理大选,共花掉70亿美元,历时六个星期,超过9亿选民参加投票,就为了把总理选出来。而印度总统的选举,就显得非常简单。主要是由议会和各邦立法机关的议员选举产生,许多印度人都不太清楚,总统就选出来了。

在印度,法律规定总统有中央政府的行政权,但在实际操作中,总统的权力大多是靠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来践行。也就是说,总统要按照总理的意见来办。但是印度总统有一项非常厉害的权利,那就是豁免权。 印度总理虽说是政府中权力集中人,但是总理必须由总统任命。

因此,从名义上看,总统比总理要大一个级别,总统可以决定总理的任免。而从实权看,总统比不上总理。只有国家出现了重大事故,总理没办法掌控局面的时候,总统才会出来掌管这些事。

为什么有人觉得印度总统没有存在感?

印度总统的存在感确实很低,提起总理莫迪,世人大都熟知;而要问印度现任总统,一般就很少有人知晓了。(莫迪再次当选印度总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须从印度实行的政治制度说起。作为英属殖民地,从1609年英国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受英国的影响日益加深。印度独立后,政治制度完全仿效英国的议会制,就是总理有实际的行政权力,而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只是象征性和礼仪性的,并没有什么实权。(印度总统夫妇和莫迪欢迎来访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夫妇)

所以,在内政外交上,总是看到印度总理的身影,总是听到总理的声音,而总统就很少有现身的机会。其实这一点表现在选举上体现的更为直观,刚刚过去的本届政府大选,一共花掉了70亿美元,历时六星期,超过九亿选民投票,搞得全世界都知道,就为选出政府总理。而印度总统的选举就冷清的太多了,他是由议会和各邦立法机关的议员选举产生,程序相对总理选举非常简单,甚至连很多印度人都不太知情的情况下,总统就选出来了。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差别非常大呀?!

虽然印度总统没有实权,没有存在感,但却是名义上的印度第一公民,同时还是形式上的三军统帅,而且重大法令的颁布也要由他签署生效,所以还是很有荣誉感的。并且总统待遇优厚,工作清闲,还不用担政治上的责任和风险,这比起干韩国总统是不是强上百倍?而且,干满五年就可以享受到较高的退休待遇,颐养天年,在这种情况下,想当印度总统的还是大有人在。

2017年,印度进行了总统换届选举,现任总统是科温德。(现任印度总统科温德)

为什么有人觉得印度总统没有存在感?

印度总统的确没什么存在感,因为存在感都让印度总理占完了。世界上很多人只知道印度有总理以及总理是谁,却没想到印度还有一个总统以及总统是谁。

姆·纳特·科温德(Ram Nath Kovind),印度现任总统。1945年10月生于印度北方邦,印度人民党成员。曾当选印度联邦院议员,2015年8月出任比哈尔邦邦长。2017年7月当选为印第14任总统。

现在的印度总统基本上就是印度的一个国家形象代言人,国家的一个象征,并没有什么实权。说印度总统没什么存在感,一点也不过分。

根据印度宪法规定,印度总统的权力几乎是无所不包的。首先,总统拥有立法权。印度的国家立法的权力由三个方面组成,一个是人民院,一个是参议院,另一个就是国家总统了。总统有权利召开议会,也有权利解散人民院,任何法律的签署必须由总统签字才能生效。

其次,印度总统和美国总统一样,也是三军统帅,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有对外缔结合约和宣战的权力。

最后,印度总统具有司法权,有权力特赦犯人。印度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看起来真的很有点像美国总统的角色。

但是1977年《印度宪法》进行了一次修订,英迪拉·甘地在宪法中添加了一句话,这句话把印度总统所有的行政权力都化为乌有了。估计那时印度总统看到这句话一定哭晕在厕所里了——对了,忘了印度是没有厕所的,那就哭晕在大街上吧。

这句话是“印度总统做出的任何决定,只能按照印度总理的建议来进行。”

也就是说,印度总统很有权力没错,但个权力就是“听印度总理的话的权力”,印度总理让总统干什么,总统才能干什么。从此印度总统就真的成了国家的一个象征了。

为什么印度总统会形成这样的一种体制呢?这是跟印度的特殊历史息息相关的。

1947年,当印度独立时,它还不是“印度共和国”,而是“印度自治领”。名义上还是大英帝国的一个从属国,印度那时还是以英国女王为印度国家元首的,因为这样,所以印度才在建国初期只有国家总理,而没有国家总统。

直到1950年,印度成为共和国,才在法律上设立了一个国家总统的职位。但此时尼赫鲁已经是印度的总理了,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总理位子换成总统的位子,反正他的威望足够用,当什么都一样。从道理上说,印度总统这个职位是总理提出来并设置的,总理决定了总统的存在。既然总统的一切权力都来源于总理,而尼赫鲁又实质上控制着印度的一切,那么印度总统就只能是一个有职无权的摆设了。

这个“花瓶”的角色在英迪拉·甘地时代又被用法律固定了下来,从此,印度总统就只能在需要他给国家当“花瓶”时,他才能刷上一些存在感。

因为印度总统基本上没什么实事可干,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错误可犯,所以也就都能善始善终,干到退休的那一天。而且由于印度总统没什么存在感,所以印度才会有贱民或者女性来担任总统,反正大家也太不在乎这个没什么存在感的总统,那么他的出身是不是高贵,能力是不是强大,也就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为什么有人觉得印度总统没有存在感?

这种感觉完全没有错误,印度总统本来就没有啥存在感。如果觉得印度总统存在感很强,那才是奇怪了。

根据印度法律规定,印度总统是其国家元首,也是印度军事力量的最高统帅。然后,这法律看看也就罢了,别当真。事实上,在印度,总统就是印度国家的象征,那些权力规定也是纸面上的,根本没啥实权,行使不了实权也就没啥存在感。好比英国女王和日本天皇一样,知道有这号人物,但是你说他做了啥,根本说不上来。由于印度在我们这曝光度不及英日,那这总统的存在感又赶不上女王和天皇这种虚位元首。

现任印度总统是科温德,2017年担任印度总统,党派属性与现任总理莫迪一样,都出自印度人民党。而科温德出身印度最低贱的种姓,达利特人。可能大家都知道印度存在四大种姓,从高到低是婆罗、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而这达利特人则是比首陀罗还低贱的第五种姓,是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而他们自称“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贱民能当选总统,也算是印度在破除种姓制度过程中的一大成功,一大象征。不过,也就是象征而已,真正的种姓平等,远未实现,高种姓压迫低种姓,依旧是处处存在,时时存在。

印度真正有实权的人,就是印度总理。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刚刚获得连任,莫迪本人极具个人魅力,所以其所在的印度人民党虽然也成绩平平,但是凭借莫迪的超高人气,一举战胜印度国大党,蝉联执政地位。未来五年,印度依旧是印度人民党的时代,更是莫迪的时代。莫迪会带领印度去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为什么有人觉得印度总统没有存在感?

这就涉及到西方世界的两种政治生态,一种是议会制,另一种是总统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相当大的国家权力,但是议会制的国家(印度)里总统只是一个虚职,特别是印度的总统更惨。我们先分析两种制度的区别,然后细说议会制,大家就明白为什么这个总统没有存在感。

议会制和总统制区别

从这张图里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发现两者的不同,议会制的国家里权力机构是议会和首相内阁的互相制衡;总统制国家里是国会和总统的制衡。

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是选民直接(或半直接)选举出来的,然后掌管国家内政和外交,权力自然极大。可是在议会制国家里,由议会里的多数党党魁出任首相并且组建自己的内阁,掌管内政外交,这里没有总统什么事。

议会制不需要总统

议会制里不一定有总统,比如英国的虚职第一领导人是英国女王,日本的是天皇,德国也有一个总统,这些都是这些国家王室的延续。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虽然是虚职,但是其本人德高望重,能够体现出很高的价值)

单纯的议会制是不需要首相之外的领导人职务,但是正如以上三个国家,都是为了给王室尊严和荣耀,客观上也是为了凝聚民心才设置名义的最高职位。

可是印度的总统和王室没有关系,纯粹是照抄英国。英国有王室还好说,可是印度在哪里找一个全印度都尊崇的王室?于是干脆弄一个总统出来充数。

(这位印度总统的唯一意义是印度向世界宣布它的种姓制度正在被清除,因为这个总统是个低种姓人。)

印度的总统连象征意义都没有,更别提实权。印度对总统的选举也是草草了事,全世界有多少人知道印度总统是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