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谁是中国最早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吗?他的事迹是什么?

我来告诉大家,这个人叫伍连德,一个大部分国人都应该没听过的名字。

单他扑灭了上世纪初的东北大鼠疫,拯救成千上万的同胞生命,可笑的是却被我们遗忘。今天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让大家再度认识一下这位曾经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

伍连德,是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候选人,也是这项大奖的第一位华人候选人。他的贡献,就在于攻克了鼠疫这一世界性的疾病难题!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类、蚤类等生物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烈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这种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爆发,死了很多人!比如曾经差点灭绝欧洲的黑死病,就是鼠疫!

1910年,鼠疫病毒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了哈尔滨,随后一场大瘟疫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造成了6万人的死亡。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采取应急的防疫措施,而俄国和日本,都只专注于保护自己的侨民,也没有拿出很好的解决办法。

迫于形势,清政府便委派了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且出任所长。虽然仅有31岁,但他在医学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了!

从事鼠疫病毒的研究,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让自己也染上这一类的病。但是伍连德仍然深入疫区调查、研究,并且对尸体、患者等采取了有效的隔离措施,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伍连德的措施相当有效,仅仅4个月的时间,就把鼠疫病情都给控制住了!很多外国的专家、学者,都对此感到震惊!后来在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了主席,向外国的专家学者们分享了相关的经验!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睿智勇敢,担当起一个国家的责任,拯救一场险些波及全球的灭亡灾难。

辛亥革命之路,国民政府在哈尔滨设立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隶属于外交部的管辖!伍连德再次在该管理处担任了首要长官!在鼠疫的防疫工资方面,他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国家才开始重视防疫这项重要的工作! 伍连德除了在医学领域方面有大成就之外,他的爱国心也相当强!中国海港检疫是在1873年就开始建立了的,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检疫权与海关主权一直都被外国势力霸占着,由外籍医生担任检疫医官,并且主要是为外国人服务的!

伍连德为了夺回这份权益,多次与外国势力协商、交谈。当然,辛亥革命成功了之后,中国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变得不是特别尖锐了,这也使得他的工作变得轻松了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