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战机为何能在太平洋上空称雄一时?
没错,在二战时期,日本的零式战机是日本最为“臭名昭著”的战争利器之一,“二战期间日本最嚣张的战斗机”。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人通过这样的工具,一度在太平洋蔚蓝的天空中掌握了自己的权利,无论是“璧山战役”中的首秀还是珍珠港上空的大开杀戒,都是表现出色,一度压着盟军飞机打,确实算得上称雄一时。
那么这种战斗机的优势在哪?它又如何一时间称霸天空的呢?
这还得从日本那并“不雄厚”的工业说起,虽然世界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都抱有一定抵制,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日本的军工产业是非常出色的。说他不雄厚,那是因为其资源匮乏,其先进性和灵活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善于结合自身国情设计制造出最适合自己的武器。
零式战机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一九四二年的太平洋战场上,这种由日本自主研发的战斗力称霸蓝天,盟军的几乎所有飞行员,见到这种战斗机以后都不免慌乱,原因就是零式战机当时具有了很多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较于同时期的美军战机,零式战机航程选,速度快,转弯灵活以及爬升性能优异。
这主要是源于其轻巧的机身,零式空重只有不到1.5吨!
无论何时,飞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身重量问题,如果机身过重,就算是飞了起来也非常耗油。而对于战斗机来说,机身轻巧也就意味着更加的灵活,在空战的过程中,整个蓝天都是战场,只有轻巧灵活的飞机才可以占据主动权,这种优势让零式战机“飞扬跋扈”。
这得归功于其所用材料的优越性。对于飞机来说,如果单纯的减少材料重量,那么在高速的飞行中很可能会出现故障,所以很多机型的重量并不能大幅度削减。而零式战机采用的是高强度的铝质合金组成,这种材料由当时的日本工厂独立生产,这种材料质量轻而且硬度强,用作飞机材料以后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飞机质量。
依仗着这些优势,这种战机在投入初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珍珠港事件中,零式也发挥出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零式的缺点也慢慢的暴露了出来,这种飞机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其灵活机动性会大大下降,而且由于其铝合金的结构上开了孔,一旦大力拉起飞机,机翼就会拉断。再加上日本自身发动机技术的落后,等到盟军新一代战机出现在战场上以后,这种战机也慢慢的没落了。逐渐沦为了美军战机的靶子,成为了一打一个着得“打火机”。
当然了,除开其身份国籍不谈,我们必须得承认,那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战机,称得上“经典”二字。
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战机为何能在太平洋上空称雄一时?
就对比当年零战二一式和美国当时海航主力F4F对比好了
发动机零战950马力,F4F有1200马力。但特么F4F两吨六、比零战重了特么一吨...而且零战的翼面积、气动上面都优秀,在低空低速狗斗完全吊打F4F。
火力方面虽然F4F的.50老干妈打零战没压力,但你也得抓的到啊。好不容易咬到零战六点,零随便一两个翻飞、英麦曼、破S之类的就反咬了。而且零当时好歹也算最早把20mm机炮搬到飞机上的。虽然纵然F4F皮厚,但被20mm打还是吃不消。
这还是当时美军算先进的海航,F2A这种更是给零提鞋子都不配。
不过F4F的结构更牢,俯冲性能和速度更牛逼,所以后来美国人也学聪明。不和你狗斗,直接BZ下来一波,装完逼就借助能量优势跑路。或者两架F4F玩萨奇剪刀。
但尽管战术变化让F4F不至于被一路吊打,但综合性能来说还是吃亏的。后来美国人用上了2000马力的F4U海盗和F6F地狱猫之后,和零玩能量战就没啥压力了。
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战机为何能在太平洋上空称雄一时?
零式战斗机能够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盛极一时,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自身设计是相当不错的,为日本战斗机设计的一种经典/
这款战机在一个设计时就已经把技术潜力全部开发出来,以让性能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思路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别人在设计战机时往往会以牺牲一定性能为代价,为战机保留一些技术上的改进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其他国家的战机在战争中后期不断升级的主要原因,日本人牺牲未来改进的空间,以尽可能的让它的初期型号性能高一点。
其实,对手状态不佳,在当时情况下,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重兵,战机都是以老式战机为主,没有把最新型号放在这里,尤其是美国新一代战机还没有完成,在局部来说,日本还占据了数量优势。
这种优势只是短时间维持在1942年的水平,随着美军在战术等方面的调整,日本的技术优势得到了抑制,日本不重视后继发展,过度挖潜设计更为后续的改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即便该机也在不断进行改进,但是改进的幅度都不是很大,到了战争后期就处于全面劣势。
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战机为何能在太平洋上空称雄一时?
现在公认的中国飞机发动机技术还有不是很高,所以歼-20为了达到五代机“4s”标准中的超音速巡航和机动性,其鸭式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歼20的机动性,但是代价就是牺牲了一定的隐身性能,据相关资料显示,歼20最大雷达反射源就是前端的鸭翼。而二战前期的日本也同样面临着发动机技术不足的问题,所以那时的欧美国家深信缺乏发动机技术的亚洲国家是不会生产出优秀的战机。但是70多年前的日本零式战机给了欧美国家的深深的一击,同样在70多年后中国的歼-20也起到同样的效果。不过要指出的是歼20跟日本的零式战机在研发上是有的本质的区别。
由于缺少好的发动机技术,但是军方的要求又很高。不仅要求要有着1300海里的超远航程,超强的机动性更要有较快的爬升率以及500km/h以上的速度,这些苛刻的条件使得中岛公司中途退出竞标,最后只剩下三菱公司一家,而当时三菱公司的设计师崛越二郎带领着他的团队想尽一切办法满足海军的要求,而零式之所以成功全依靠当时住友金属公司研发出的一种超硬铝材料,这一种结构强度大、重量轻的材料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三菱公司的重视,并立马运用到零式舰载机的研发上。
所以在零式服役之初它的确是一款非常优秀飞机,要不是美国获得了一架零式战机并研究它的弱点,零式战机的神话可能要延续更久。不过像太平洋初期美国的p40其实还是可以和零式一战的,在根据实际战损比p40在澳大利亚对零式是1:1.3左右,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而美国海航的F4f如果是在低空跟零式战机狗斗的话基本上是没戏的,所以后面根据研究零式的弱点制定了的战法也是美军跟自己的战绩来扬长避短。到1943年,美军拥有更先进的飞机之后零式战机的神话就被打破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