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定国号“大明”,这个国号与明教有关吗?

我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出现,应该得拜我们的金庸老先生所赐了!

咱们大多数人最早知道朱元璋的国号大明与明教有可能会扯上关系的典故,是从金庸笔下的《倚天屠龙记》中得知的,在小说里朱元璋是明教的一员,最终成为明教教主,推翻了元朝统治,因此其国号定为“大明”。

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到底朱元璋的国号大明是不是真的跟明教有关系呢,这就值得商榷了。

你别说,这还真有!

关于明教,历史上多有记载,明教并非起源于中土,而是起源于波斯国。明教最初命名为摩尼教,大约在六至七世纪传入到我国新疆地带。在唐朝传入内地一段时间后又被打压,然后发展成为秘密宗教,后又糅合一些道教以及民间传说改为明教,所以说明教也是古代真实存在过的。

而明教的发展史也从北宋开始伴随着农民揭竿起义的造反事件不断演化,也正是因为他不断的发生叛乱,造反,其发展的意义对于每一任帝王来说,都是一种威胁,肯定都会对其进行铲除,发展到现在也都灭绝了。

话说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百姓们分分揭竿而起!有一个名叫韩山童的人,他利用明教起义抗元,那个时候有一个传说,“明王出世,普度众生”。韩山童利用明王出世的传闻,在颍州起兵,号为明王。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后韩山童在战斗中为元军杀死,他的儿子韩林儿被拥护推选为下一任领袖,是为“小明王”。

而朱元璋就是明王的手下,比较出名的还有陈友谅。在乱世中,谁有能力谁就能称王,经历了一番明争暗斗,朱元璋胜出,最终打败元朝,统一天下。

因为有明王出世这样的传闻,朱元璋肯定会好好利用这个来统治天下,笼络震慑人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国号大明,其意在大中, 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

所以照此看来,朱元璋的“大明”称号多多少少跟明教还是有些关系的。再就是明教的寓意比较好,代表了前途一片光明,用“大明”这个称号叫起来也是比较好听的。

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朱元璋定国号“大明”,这个国号与明教有关吗?

“明朝的国号来自于明教”这个说法来自于吴晗先生《明教与大明帝国》一文。朱元璋曾侍奉韩氏政权,奉其正朔。吴先生从韩氏父子“明王”的称号着眼,与历史上的明教连接,谓明王源于明教经典《大小明王出世经》,主张明朝国号出于明教。

吴晗的论点深受沙畹、伯希和、王国维、陈垣等前辈对摩尼教在中国发展的研究所影响。摩尼教在唐高宗时自回鹘传入中国,在会昌三年(843)被禁断。吴晗推论宋初明教已与佛教之弥勒佛传说及白莲社合流,在元代广泛流传。

学术界对吴晗的说法提出质疑,始于1970年代。有人发现,“明王出世”的思想并非始于摩尼教然后传入中土,“明王”一词最早见于佛典,净土宗经典之“光明之王”便指的是佛陀,已见三国时期支谦翻译的《大阿弥陀经》,敦煌出土的隋唐经论也有类似说法。意大利学者发现隋朝开皇十四年(560)《普贤菩萨说证明经》中就提到弥勒佛的“明王出世”口号。

上图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出土的摩尼教经卷抄本

1983年,杨讷在《历史研究》发表专文探讨元代白莲教与农民战争的关系,因而对吴晗倡言宋元时期明教已渗入白莲教,以及“明王出世”与“大明”国号有密切关系的论述作出条分缕析的检讨。这是公开批判吴晗这篇文章的第一人。

杨文认为吴晗是一位正直笃实的学者,但《明教与大明帝国》一文是一篇年轻学者急于求成的“急就章”,其研究方法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是滥用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读。

朱元璋定国号“大明”,这个国号与明教有关吗?

大明何以为明,有它的历史渊源也有其新的含义。如今一讲到朱元璋的大明就和明教离不开关系,确实他的“明”要追溯老祖宗的话是源自波斯摩尼教,明教是中国本土化的叫法,其用意是寄托于盼望一个光明的世界。

朱元璋首先加入的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以白莲教的名义反抗蒙元统治,首领韩山童自称“明王”,其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所以又称光明教。之后红巾军迎立小明王韩林儿为大宋皇帝,朱元璋这时候还暂时在小明王的旗帜下“打工”,他和小明王的红巾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毕竟小明王的招牌在一定的时期内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元璋能利用他协调红巾军的军事行动,还能让自己实力暂时不济的情况下隐蔽在这块招牌后面。

当朱元璋收拾了南方众多枭雄,沉死了小明王,有了雄厚的资本,他甩开了挡在他眼前的红巾军和小明王,到了朱元璋需要考虑树立自己的品牌的时候。彻底抛开之前已经深入人心的“明”另起炉灶,在人们心里建立新的图腾概念,显得操作难度太大,成本太高,朱元璋只有赋予“明”以新的含义。

日月同辉,日月崇拜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敬日敬月两者相合自然会联想到明。从中国五行观念来看,蒙元起自北方属水德,而朱元璋发迹在南方属火德,火克水,火能给人们带来光明,还是离不开一个明字。御用文人又趁势鼓吹朱元璋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朱是赤色当然又和火发生了联系,神化朱元璋,让人感到他的皇权是上天授予的神圣而不可侵犯。

朱元璋将“明”进行了第二次含义改造,脱胎于原先狭义的大小明王红巾军范畴,他的“明”是一面新的精神旗帜,和原本宗教概念个人崇拜脱钩。向普罗大众表明只有他的大“明”才是代表光明世界的明,只有他开创的大“明”能够给百姓带来真正的万世太平。

朱元璋定国号“大明”,这个国号与明教有关吗?

明太祖朱元璋定大明国号,主要与政治继承的法统、迎接韩林尔事件有关,文化类型的分析不太靠谱。

明王之称,是一个民间宗教的混合称呼,白莲教、摩尼教和佛教皆能找到一些经义来源。元末的民变首领韩山童、韩林儿父子就自号为明王,一度势力很大。

他们声称:天下将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日月光明,利用底层的模糊宗教资源组织起红巾军,不断扩张。到了至正二十六年,本是郭子兴红巾军属下的朱元璋,后来者居上,已经坐大,为了安抚群雄,彰显正统,不得不派部将廖永忠迎接小明王韩林儿。

有趣的是,而韩林儿离奇溺死,朱元璋就以明王继承者自居,当然就定国号为大明了,有被认可和支持的民众基础,这是一个延续性的表达。所谓的明王尊号一直存在于民间信仰之中。到了明朝成化年间,乌罗苗人石全州就自称明王作乱,表明正统,朝廷后来出兵剿灭。

实际上,在佛教密宗理论中,明王就是佛的化身,临凡降世。在古代朝代末期,那些民变首领号称救世主,以明王自居,恰恰符合了一些民间信仰的影子。因此,明王一说非常流行。至于大明国号和明教有没有关系,只能说明王的尊号可以从吃菜事魔的摩尼教中找到来源,但大明国号来源却是一个标准的混合体。

且不说明教当时的流传度不如白莲教,就是明教的正统性不足也不利于建政。如果非要找到明王最早的思想依据,那么只能是早期佛教经书,而非明教的思想。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朱元璋定国号“大明”,这个国号与明教有关吗?

大明国号与所谓的“明教”有关的说法,始作俑者是吴晗,1941年刚刚三十岁出头的吴晗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明教与大明帝国》一文,提出元末农民大起义中,各方农民军的口号“天下大乱,明王出世”出自摩尼教(明教)的经典《大小明王出世经》,所以“大明”国号的来源是明教的经典,元末的各路起义军也是明教大军。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

这个说法一出来,就是惊世骇俗的说法,立即吸引了关心这个问题的人的眼球。不过当时处在抗战之中,《清华学报》又是一个发行量很小的学术圈内的学术同仁杂志,看到的人,和看得懂的人都不多,实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大。

把元末农民军说成是明教大军,把大明国号说成是明教的旗号,这一说法真正让大众广为人知的是后来金庸写《倚天屠龙记》,金庸把吴晗的说法演义成了武侠小说,书中以“明教”的反元故事为主线,构筑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明教成为大明开国的主力军,金庸的小说影响之大,看过的人远远多过吴晗的那篇论文,后来又拍了无数版的电视剧,更是弄得大明出自明教,妇孺皆知。

但是吴晗的说法,有很多历史的硬伤,不过不能怪他,因为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1941年,他本人也跟清华大学流落在昆明,身边图书资料不全,写文章全靠平时的记忆,所以史料并不完备,他写这个文章出来,也是为了和学术圈的朋友们讨论,并不是说历史就真的是如此。

但是,吴晗的说法对金庸影响很大,抗战期间,正是金庸的青年时代,对他来说这一说可能印象很深,他办的报纸也叫《明报》,在写小说的时候又塑造出了“明教群雄”,把吴晗关于明教和大明国号的猜想都把他写了进去,当然,小说讲的历史,是当不得真的。

大明国号来自明教的说法,跟史料最自相矛盾的地方,就是各种史书里面都明确地说了起义军是出自“白莲教”,历史上的摩尼教在唐代中期以后就基本上消失了,在历史中根本看到所谓的明教组织。而白莲教是中国正统佛教的异端化组织,跟波斯的明教完全不是一回事。所谓的明教在元末根本不存在大规模的民间组织,更不可能组织农民起义。

同时,摩尼教(明教)在民间被认为是“吃菜事魔”的“魔教”,朱元璋做上皇帝后,却用所谓的明教的“明王”来比附自己,也简直不伦不类,所以朱元璋的国号大明,不可能来源于明教的明王理论。

吴晗当年在昆明,手上的资料有限,后来学者们找到很多的材料证明,吴晗关于“明教”的思路是不对的,他是先有了“明教”的想法,然后再去证明元末农起军都是“明教徒”,而全然不顾历史上明明说了元末的起义军是“白莲教”的事实,牵强附会,非要把根本是两回事的白莲教说成是明教。

其实“明王”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更多的应该是来自“佛教”,三国时代翻译的《大阿弥陀经》就提出了“明王”的观念,隋唐时代翻译的《普贤菩萨说证明经》、《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中都有“明出世”、“明王降世”的说法。

白莲教作为宋元时代民间的非正统佛教,其中的经典有大量关于“明王出世”的内容,如《阿弥陀经》中说:

  • 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明丽快甚,绝殊无极,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而为诸佛光明之王,故号无量寿佛。其光明遍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

所以“大明”的来源在这里,白莲教自己有《弥陀节要》的经典,是对《阿弥陀经》的摘编,宣扬的明王出世,正是来自于此,跟所谓的摩尼教根本是两回事。

“幽冥之处,皆常大明”,这正是“大明”出自于佛经的明证。而朱元璋本人早年当过和尚,非常熟悉像《阿弥勒经》这样的经典,顺应大家期盼“明王出世”的要求,所以称帝后把国号叫做“大明”,这才能够讲得通,否则朱元璋作了皇帝,反倒以“魔教教主”自居,岂不是不伦不类、莫名其妙!

朱元璋定国号“大明”,这个国号与明教有关吗?

大明的国号来源于传说中的“明教”这个说法是从倚天屠龙记的来的吧,倚天屠龙记中明太祖朱元璋作为明教教徒,夺取天下后,将国号定为明,是因为明教之意。

这个说法小油瓶经过考证认为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历代国号缘来

中国历史中历朝国号往往以开国君主的地名为号。

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

商是因为商的祖先契被封于商,所以商汤将自己的王朝成为“商”。

秦是因为周孝王将秦谷一带封给了秦的祖先,这就是秦的起源。

汉是因为刘邦消灭了项羽,被封为汉王,因此便以汉为国号。

唐是因唐太祖李渊被封为唐国公,故而国号为唐

宋是因宋太祖起自宋州,故而国号为宋。

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国号要么是初起之地名,要么是所封土之爵邑,要么追溯其所自始。显然明朝却和这三种情况无关。

明朝的由来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面提到的明朝国号来自明教,该书虽然是一本虚构的小说,但这一说法却不是虚构的。

明教原本为摩尼教,是在唐朝时传入中国的,被称为明教,到北宋末年,明教与白莲教合流了,元末时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倡言“明王出世”,并称自己是宋徽宗八世孙起兵反元,由于明教起义,主张改变现状,因此深受广大贫苦农民的欢迎,纷纷入教。后其子韩林儿自封为小明王,后来郭子兴于1352年起兵,为了增强自己的权威,遥封小明王为主。后来朱元璋投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红巾军起义的时候,大多数百姓投军都是为了改善自己艰难的生活,小明王宣传的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出世后就给大家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因此红巾军就把小明王奉为主。

朱元璋为了韬晦,自己在时机成熟前就打着小明王的旗号,号召军队夺取天下。

随着朱元璋势力日渐强大,他派出了部将廖永忠接小明王韩林儿到自己的大本营南京,但在来时的水路上,小明王却神秘的淹死。朱元璋后来就沿用了小明王的称呼,定国号为“大明”。

小油瓶认为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有三个理由

(1)这么多人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是为了明王出世,如果放弃“明”,他们就会失去奔头,他们造反了半天为的是迎接的明王,所以他们需要有一个明王,所以“明”的口号不能丢掉。

(2)朱元璋的队伍有很多大儒,他们将明这个字用儒家文化带来了新的解释。明是日,是月,中国古代就祭日祭月宣传皇权神授。

(3)中国人相信五行,五行说北方是水德,南方是火德,北方蒙古人是以水德取胜,南方朱元璋是以火德取胜,我这个火战胜你的水,火就是明,是光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