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青丘”指的是一个地方,还是“九尾狐”的代称呢?有何依据?
烟极希丹水。月远望青丘!
前段时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可以说是火爆荧屏,当大家都在为白浅和夜华的爱情而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青丘九尾狐一族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妖族圣地,白浅娘娘生活的地方,“青丘”成为大家所神往的一方仙境。
那么“青丘”是否真的存在呢?
你还别说,青丘确实存在,其在现实中是山东省的一个地名,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南部!
而在神话传说之中,却是一方妖族圣地,堪比瑶池昆仑的修真圣地,其最早出自《山海经》,是一个地方名,同时它又被叫做青丘山、青丘国。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海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山海经》在神话记载中,青丘山是一个矿物质资源富饶的地盘,北方玉石数不胜数,南方青雘也很多,而这种地方在古代都是非常有名的地名。在黄帝到夏朝时期,那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国。传说蚩尤生前,曾讨伐于这里,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初学记》而在唐朝文献的记载中,也曾经有提到过这个地方,记录的内容是神狐出没的地方,在离狐县距离不远,而照这样看来应该就是河南东部,山东的西部周围。
“青丘国在海东三百里,唐讨高丽,置青丘道行军。”——《子虚赋》为什么《山海经》要记载这样一个地方?
原因当然是青丘是一个有异兽的神秘地方啦。
青丘不同于外界,传说那里是狐族涂山氏居住之地,那里的人们都尊敬狐狸,并把九尾狐视为能带来吉祥的神兽。他们认为狐狸的肉吃了过后,可以辟邪,还能消灭病灾,让人健康。
在汉代的一些石刻上,就有把青丘的九尾狐给刻上去,与它一起的,有蟾蜍三足乌和小白兔,都被放在西母王的旁边被当做保护神一样供着。
除了九尾狐外,还有赤鱬和灌灌。灌灌是一种鸟类,虽然体形小,但叫声惊人,让人觉得是在呵斥怒骂一样,但青丘人对它也是十分尊敬,把它身上的羽毛带在身上,用来避鬼邪。赤鱬就是一种鱼类,叫声奇怪像鸟,吃了它可以治疥疮。
总的来说,青丘充满了稀奇古怪,让人想要一探究竟,但终归不会有电视里演的,狐狸能修炼成人,《山海经》也只是一部神话传说的地理书而已。
《山海经》中的“青丘”指的是一个地方,还是“九尾狐”的代称呢?有何依据?
“青丘”到底指什么?关于“青丘”,《山海经》里总共有三条记载:
1.《山海经·南山经》记载:“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2.《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3.《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三种记载,意思大概差不多。翻译过来,一个叫做“青丘”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山,山的南面,有很多美玉,这座山的北面,则长满了藤葛一类的植物。在山上,有一种狐狸,四条腿九条尾巴,就是我们常说的“九尾狐”。九尾狐的叫声就像婴儿的声音一样,会吃人,也能被人吃。吃了九尾狐的人,可以不受到邪气的侵害。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青丘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地名。所以青丘并不是九尾狐的称呼,但是因为九尾狐常常在青丘这个地方出现,因此青丘也就成了九尾狐的代称。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专门记录古代奇闻异事、奇珍异兽的书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其中的很多故事,都是神话传说的成分,并不一定真实可靠。
“青丘”既然出现在了《山海经》中,那么青丘真的存在吗?很多历史学家对《山海经》记录的地名和奇珍异兽做了一些考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于《山海经》中“青丘”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历来饱受争议。但是较为可行和被广为认同的说法有三种,一说在在今山东菏泽市境内,又说在山东淄博高青县境内,还有在江苏境内的说法。
“九尾狐”是如何从图腾变成妖怪的?可以肯定的是,“青丘”这个地方一定盛产狐狸,所以在《山海经》中才有了“九尾狐”的说法。关于“九尾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人、妖怪、红颜祸水之类。但其实不然,九尾狐在古代是作为一种图腾,被古人信仰和崇拜的。
远古的时候有些部落就已经把九尾狐、白狐和玄狐作为其部落的图腾。而且九尾狐在也一直作为一种祥瑞和吉兆的象征。西晋著名文学家郭璞在《山海经》注释说:“(九尾狐)太平则出而为瑞”。就是说,有九尾狐出现的那一年,就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九尾狐作为一种祥瑞的图腾象征一直延续到了汉朝和魏晋时期。但是到了北宋年间,九尾狐被妖化了,完全变成了邪恶的一面,也是我们现在对九尾狐的看法和观念。
田况所著的《儒林公议》里说宋真宗时陈彭年为人奸猾,善于“媚惑”皇帝,所以“时人目为九尾狐”。
宋朝赵令畴《侯鲭录》卷八:“钱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号曰九尾野狐。”
九尾狐的说法传到日本,便将商纣王的妃子妲己也说成了是九尾狐。日本《本朝继文粹》卷《狐媚记》中说:“殷之妲己为九尾狐”。
也正因为后来神话演义等文学作品的渲染,我们才将妲己视为九尾狐的化身。在元代讲史话本《武王伐纣书》一书,还有明代长篇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都将商纣王的妻子苏妲己作为“九尾狐狸”幻化而成的美女来描写。
清代通俗小说《狐狸缘》中也有这样一则故事:玉面仙姑便是九尾玉面玄狐精,最后被吕洞宾收服,割掉她八条尾巴。就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书,也多次的提到了九尾狐。
从汉朝到明清,九尾狐已经从正面的图腾形象沦为文学作品中妖媚害人的美女妖怪。
作者:博文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山海经》中的“青丘”指的是一个地方,还是“九尾狐”的代称呢?有何依据?
《山海经》中的“青丘”指的是一个地方,而不是九尾狐的代称,只不过这个地方特产是“九尾狐”。
《山海经》中关于青丘的记载。一、《山海经.南山经》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载: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huo)。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涂山氏后期就居住于青丘国。
翻译一下:向东行三百里,有一座山叫青丘山,山朝阳的一面盛产玉石,山阴面多产一种青色的矿物颜料。在山中有野兽,有九条尾巴(九尾狐),其叫声如婴儿叫,能吃人,吃了九尾狐的肉可以不受邪气侵扰。山中有鸟,形状如同斑鸠,它的叫声如同大声呵斥人的声音,鸟名叫灌灌,佩戴这种鸟的羽毛就不会被蛊惑。......涂山氏后期就居住在青丘之国,这个涂山氏是大禹(尧舜禹的大禹)妻子的氏族。(九尾狐剧照)
根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记载,大禹在涂山曾经遇到白色九尾狐,大禹说:
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
九尾狐据估计应该是涂山氏的氏族的图腾,大禹于是娶涂山氏的女娇,离开十个月后,生下了启,也就是夏启了。
二、《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
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在青丘山的北面有青丘国,哪里有四条腿,九条尾巴的狐狸。记载非常简洁。(韩国九尾狐剧照)
三、《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有个称作青丘的国家,哪里有九尾狐。
四、《山海经.东山经》记载: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蛭(long zhi),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这个描述和九尾狐非常相似,不过有九个头,老虎的爪子,其他和九尾狐非常相似,但不是九尾狐,后人可能有误读的地方。
《山海经》中的《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应该是类似于对之前文章补充的,非常简练。(九尾狐形象)
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在他的《子虚赋》中提到了青丘这个地方:
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
意思是秋天在青丘打猎,自由漫步在海外。
根据《山海经》中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下情况:
有一个青丘山,在山的的北面有青丘之国(青丘国建立者是人),这里产一种野兽——九尾狐。现在演绎的青丘之国成了九尾狐的国度了!《山海经》中的“青丘”指的是一个地方,还是“九尾狐”的代称呢?有何依据?
“青丘”是个地方,九尾狐族姓“涂山”氏
《山海经》中的“青丘”指的是一个地方,还是“九尾狐”的代称呢?有何依据?
青青丘咱不懂也不知道具体指哪里,我们老家这儿却跟九尾狐走有一点联系。相传大禹当年治水路过洛阳嵩县这边,在嵩县三涂山遇见他的老婆女娇,涂姓氏,据说就是一只九尾灵狐!网上也有说涂山是在安徽,可是据考证我们嵩县是中国涂姓的发源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