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里鸿钧老祖和“昊天上帝”哪个级别更高?有哪些历史典故?
古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一位权力至高无上,地位尊极八方的“昊天大帝”,在《封神演义》第十五回中写道:
“昊天上帝,命令天地之间最为尊贵的十二仙首向他称臣,故此将道、佛、人教统一……”
昊天大帝身为最高权力者,想要招一些“公务员”帮助自己管理三界,故此向元始天尊下令,命他企划一个名为“封神榜”的人才招聘计划。
根据《封神榜》第十五回,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昊天大帝才是“封神事件”的幕后操纵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甚至连鸿钧老祖都只不过是他的下属。
为什么昊天大帝拥有可以“号令群雄”的权利呢?
答案只有一个字——“帝”。
远在《封神榜》、《西游记》成书之前,在《通典·礼典》中便有昊天大帝的记载了。
《通典·礼典》将昊天大帝称为“上帝”,无可比拟至高无上的天地之尊。
在商周时期,古人的农业、畜牧业极度落后,人们将“风雨雷电”视为“神的恩赐”,
在古人的心中有一位“神”能够呼风唤雨,是一切“天神的领袖”,把握着所有人的命运与人间的平衡,
古人们在最早,将它称为“老天爷”或者“上帝”。
直到周朝,在《周礼》中才将这位“神”统称“昊天大帝”。
随着人类文明越来越发达,道、儒、佛等教派的相继兴起,古人开始将“神仙”按等级分划,
便出现了“天帝领导众教”的说法,这种说法受到了大多数古人的认可并流传至今,而“昊天大帝”出自于周朝,正是最早的“最高权力者”。
《封神榜》反应了作者所在的明朝时期,因为民间邪教的盛行,打压了儒、道、佛正统的社会弊端。
昊天大帝在书中被描写成了“九五至尊”,原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只不过是“一方诸侯”,
随着通天教主创立的截教日渐强大,正统阐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与天地人三皇(伏羲、女娲、神农)的地位受到威胁,身为“九五至尊”的昊天大帝不能坐视不理,故摆下“封神棋局”,利用阐教与人教联盟对抗截教削弱道派势力,
令西方二教主渔翁得利创建佛教,从此三教平衡,昊天大帝顺势“封神”,将365位神将尽收其中,巩固了自己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因此《封神榜》不仅是一部神魔小说,也是一部权谋小说。
至于昊天大帝,为什么在书中出场却极少这个问题,因为昊天大帝在古代人的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了,作者只需要浅浅一提,古人们便能知道《封神榜》中最大的神是昊天大帝,所以无需使用太多篇幅去介绍。
昊天大帝和玉皇大帝是有区别的,两者虽然同源却不同根。昊天大帝起源于周朝,玉皇大帝起源于宋朝,可以说昊天大帝是玉皇大帝的原型。
昊天大帝是一个“无解的存在”,他与盘古不同。
盘古开天辟地,是生命的代表。而昊天大帝则是权力的代表,他掌管着宇宙洪荒、天地三界、开始与终结。
《封神演义》里鸿钧老祖和“昊天上帝”哪个级别更高?有哪些历史典故?
《封神演义》中,昊天上帝是天庭之主,曾想让玉虚宫十二仙首称臣,可是,十二仙首不肯。
十二仙首只是金仙修为,金仙之上还有大罗金仙,大罗金仙之上才是混元大罗金仙。区区十二金仙为何敢拒绝昊天上帝的命令?
很简单,十二金仙背后还有他们的老师玉虚宫掌教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阐教之主,通天教主是截教之主,他们本是东方仙界两大宗门的掌教,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可是,昊天上帝成立天庭之后,一心要将三界众生纳入管理。他虽然也是圣人,却是在开天辟地之后方才成圣人。先有苍天,再有天帝。而元始天尊、老子却是与盘古一起开天辟地的大神。
因此,昊天上帝比元始天尊都要小,更不要说与元始天尊的老师鸿钧老祖相比了。
鸿钧老祖根本就不住在封神世界中,他一出场就说自己: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 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从登场诗歌可知,鸿钧老祖先天地而生,早在天地尚未开辟的玄黄时代就已经是仙界掌教。玄黄时代之后是混沌时代,混度时代之后,盘古、元始天尊等人方才开辟出封神世界。
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有许多世界,封神世界只是其中之一。鸿钧老祖并非人类,他就是茫茫宇宙中超强的外星大神。
元始天尊也并非人类,他与盘古也都是外星大神。只不过,盘古开天之后陨落了,元始天尊却在封神世界住了下来。
昊天上帝是鸿钧老祖选定的管理封神世界的人,因此,资历不如元始天尊,但权力极大,并不在元始天尊之下。
至于什么伏羲、炎帝、黄帝,都是封神世界人类修行得道,成为圣人,他们属于后天圣人,比元始天尊那种先天圣人差多了。
《封神演义》里鸿钧老祖和“昊天上帝”哪个级别更高?有哪些历史典故?
在《封神演义》中,昊天上帝类似于《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昊天上帝在演义中就代表上天与天意,昊天无形无象,是儒教的最高神,也是天地人崇奉的最高神。
昊天上帝绝对不能与玉皇大帝相混淆,玉皇大帝是位居三清之下的三界实际管理者,在民间,玉皇大帝就是最高神的象征。玉帝在演义中出现哪吒出世那段,时间上要比昊天早一些。此处的玉帝就是天庭管理者,并非是最高精神领袖。
鸿钧道人是三教教主的师傅,也就是三清的师傅。书中描述洪钧命三教(三清)共立封神榜,鸿钧本身就是天意、造化、命运的意思。那么鸿钧道人是否是三界最高神?其实鸿钧在封神中是以道教领袖的形式存在的,并不是三界最高神,昊天与鸿钧的关系类似于周天子与诸侯国君主的关系。
二者在形式上,鸿运则要臣服于昊天上帝,在实质上,鸿钧是游离于天庭之外。在《封神演义》中就反映了昊天与鸿钧的这一微妙关系,封神就是昊天为了平衡天庭与三教之间的人员分配与管理问题。
儒教讲求天人合一,昊天上帝就是书中儒教的最高神,也是人道的最高神。书中说三教并谈,这也许就是三教与天庭的权利的再次分配。人道中加入阐、截二教者,归教主管辖,没有加入阐、截二教者,皆归人道统管。而人道正是由昊天所执掌。
演义原著中说,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仙首十二虽然不知其确切所指,但并不等同于十二金仙,仙首在等级上要远远高于十二金仙,因此并不是所谓的元始天尊徒弟。昊天简单的一句话,彰显了他的神秘性和权威性。
简单的来说,就是昊天上帝下旨,鸿钧道人命三教教主(元始、老君、通天)共议封神之事,以回应昊天上帝之旨意。由此可见,鸿钧在形式上是属昊天统属,地位上肯定低于昊天上帝,否则就没有下旨命令一说了。
《封神演义》第十五回中说:“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封神榜》中的鼓词说:“元始天尊老圣人,这日驾临光座……闭宫不讲圣瑜文。又有昊天上帝旨,要选仙吏十二人,因此三教共议封神榜……又逢神仙犯杀戒,才有那鸿钧传宣三圣人……”从中可见昊天与鸿钧的关系。
还有在原著中,女娲娘娘要杀死纣王,结果被王气所阻止,意思是天意不可违。此处的天意代表的就是昊天上帝的意志,女娲不可能逾越,鸿钧同样不能逾越。再有,鸿钧道人虽然在书中出场不多,但书中提到上天有三十三仙宫,而紫霄宫是第三个出现的,这也可说明鸿钧不可能高于昊天。
在演义中,地位最高的是天、地、人三皇帝主,即天皇掌天界,地皇掌地界,人皇掌人界,三圣皇居火云宫。昊天上帝又称为劈地开天太昊皇上帝。太昊者,东方属木,金母者,西方属金,三清见金母都需拜见。而女娲在演义中是为上古正神,地位非常高,同样是要拜见三皇。
综上,昊天上帝是地位最高的三皇之一,鸿钧道人无论是哪一派别,法力有多高,在资格和地位上,都要低于昊天上帝的。《封神演义》中的昊天上帝,就代表天,是三界中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
《封神演义》里鸿钧老祖和“昊天上帝”哪个级别更高?有哪些历史典故?
昊天与鸿钧是亲兄弟 代表的是阴阳两仪 昊天是天元 为阳 鸿钧是地元 为阴 昊天与鸿钧即是天地的象征
《封神演义》里鸿钧老祖和“昊天上帝”哪个级别更高?有哪些历史典故?
封神演义中圣人数量并不算太多,基本上就是鸿钧、三清、西方两教主、女娲、火云洞三圣、西王母、昊天上帝,以及半圣陆压。
1鸿钧道人鸿钧道人是封神演义第一大boss,但是作者许仲琳捏造的人物,道教从来没有承认,按照道教的说法,鸿钧与道教无关。
不过,如果仅仅讨论封神演义,鸿钧道人作为三清的师傅,实力妥妥的第一。
当鸿钧道人在小说里第一次出场,也是最后一次出场时,对于他的描述,有一首诗,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鸿钧道人与盘古实际上是同一个人,也就是盘古的化身。
封神当之无愧第一圣。
2太上老君在通天教主设下的诛仙阵中,元始天尊独自一人破阵,结果“通天教主发一声掌心雷,震动那一口宝剑一晃,好生利害!虽是元始,顶上还飘飘落下一朵莲花来。”
虽然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只是简单的较量了一下,没有分出个胜负出来,但是元始天尊还是被打落了一朵莲花。
老君来了之后,一人闯诛仙阵的情况则是:
老君大笑曰:“通天贤弟,少得无礼,看吾扁拐!”劈面打来。通天教主见老君进阵,如入无人之境,不觉满面通红,遍身火发,将手中剑火速忙迎。正在战间,老君笑曰:“你不明至道,何以管立教宗?”又一扁拐照脸打来。”很明显,老君进入诛仙阵后,如入无人之境,比元始天尊被打落一朵莲花要强多了。
顶级法宝:天地玄黄玲珑塔、太极图
3通天教主通天教主为截教之主,修成五气朝元,三花聚顶,也是万劫不坏之身。法力神通达到再立‘地水火风’,换个世界”的境界。是混元大罗金仙之一,历万劫不磨之体。还有鸿钧赐予的诛仙剑阵。
其个人实力,明显高于元始天尊;截教综合实力也要高于阐教。
主要法宝有:诛仙四剑、青萍剑、渔鼓、紫电锤、穿心锁等。
其中,诛仙四剑(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堪称天道第一凶器。一旦祭出顿时无穷毁灭之气笼罩混沌,无尽杀戮之色覆盖鸿蒙。当年鸿钧分宝镇压各方,通天教主自分宝岩所得。便以此四剑镇压截教气运。但却终因杀戮之气过重而不能维持长久。这也就注定了截教最后难逃灭教的厄运。诛仙阵图则是天道第一凶物,主宰天道杀伐之气,杀戮万物。因其杀伐太重,逆天而行,故不能镇压大教气运。
4准提道人虽然是西方教副教主,但从出场的表现来看,更胜于接引道人。
准提与通天有过交手,而且获胜了。按照原著:
准提同孔雀明王在阵中现三十四头,十八只手,执定璎珞、伞盖、花贯、鱼肠、金弓、银戟、白钺、幡幢、加持神杵、宝锉、银瓶等物来战通天教主。通天教主看见准提,顿起三昧真火,大骂曰:“好泼道!焉敢欺呈太甚,又来搅吾此阵也!”纵奎牛冲来,伏剑直取。准提将七宝妙树架开。正是:西方极乐无穷法,俱是莲花一化身。且说通天教主用剑砍来,准提将七宝妙树一刷,把通天教主手中剑打的粉碎。通天教主把奎牛一拎,跳出阵去了。
从这场的表现来看,准提似乎比通天还强,但由于通天同时对好几位圣人,比较吃亏,所以实际上准提还是不如通天的。
5元始天尊一对一的情况下,完全被通天教主压制,还得到处求人来帮忙。
6接引道人接引道人原型是佛教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在大乘佛教中被尊称为“接引导师”,这是“接引”二字的由来,接引道人住西方极乐之乡。身高丈六金身,面皮黄色,长年累月不曾离得清净之所。
顶级法宝也不少:
1、十二品莲台:端坐莲台,无物可破,为西方教镇教气运之物。原为先天灵宝不下无限宝石,后在封神中被蚊道人食去三品,变为九品莲台,使其品质下降。
2、念珠:将龟灵圣母压出原形
3、接引神幢:至宝
4、青莲宝色旗:五方旗之一
5、荡魔杵:打人降魔,锐利无比
7-9火云洞三圣伏羲、炎帝、轩辕。
《封神演义》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中记载:且言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玉女金童朝礼毕,娘娘猛抬头,看见粉壁上诗句,大怒骂曰:“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一回。不题。
此处可以看出女娲地位略低于三圣,估计实力也略低于。
10女娲如果说鸿钧是整部封神的出品人,女娲可以算是总导演,整个封神都走向其实都是按照女娲的部署在进行。
女娲也是执行鸿钧部署,支持昊天上帝最积极的圣人。至于有没有想过接机削弱通天教主,就很难说了。
11瑶池金母拥有山河社稷图,这个法宝与老君的太极图实力接近,也是至宝级别,可见实力多强。
12昊天上帝整个封神的制片人,但至始至终没有正式出场,他与鸿钧的关系,似乎有点像耶稣和上帝。
令众仙称臣的做法,也有点像耶稣令所有天使称臣。通天教主则跟路西法像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