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强大的西汉,为何在汉武帝之后迅速衰弱?

衰弱谈不上,只是有些战争后遗症!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打遍天下无敌手,征匈奴,灭大宛,威服西域,囊括四海,强汉之名,由此而始!

但是,中华民族不是罗马更不是阿拉伯,战争扩张无法带来领土以外的更大好处,有条丝绸之路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长久的战争带来的是对国力的消耗,百姓们无法从胜利中获取好处,反而是要缴纳更多的税赋,被征用更多的人力,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至于国库,早就是空空如也。这便是所谓的穷兵黩武。

所以,有人说汉武帝是个败家子儿,他把文景之治的家底儿都败光了。

所以,西汉的国力开始处于一个衰落阶段!然而这种衰落并不像其他末世王朝那样因为社会矛盾严重,内政腐化等等所导致的衰落。其原因主要是战争,因为战争消耗了国力。

只要不打仗或者少打仗,休养生息,国力自然也就上来了。这便是为何在汉武帝之后会很快出现“昭宣中兴”的情况,昭宣二帝在为政举措上很大程度借鉴了汉武帝的经验。

所以,总的来说,西汉王朝在汉武帝后期的衰落,属于战争后遗症。通俗点讲就是打架打累了,需要休息。

如此强大的西汉,为何在汉武帝之后迅速衰弱?

汉武帝晚年时期,体弱多病,迷信鬼神,而且总是疑神疑鬼,害怕被人所害。他在位期间一共发生了三次巫蛊之祸,损失最大的就是在晚年时发生的一次。

汉武帝曾宠爱的李夫人生一儿子封昌邑王,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被封不二将军,曾一度随卫青打击匈奴。李广利推举自己的姐夫刘屈髦做了丞相。他们看汉武帝晚年迷信而且有病,与江充密谋让昌邑王继位。于是江充利用汉武帝迷信的心理,陷害太子刘据,他说宫里有巫蛊之气,汉武帝因在城外居住修养,听到后马上让江充去宫里挖掘,江充将事先准备好的木偶陷害刘据。刘据知道被陷害,怒杀了江充,城里传出太子谋反的消息,汉武帝听信谣言,命刘屈髦攻打刘据,结果刘据外逃,不久被困杀,时年三十七岁,卫皇后也自尽。

这次巫蛊之祸,殃及数以万计的人被杀,最重要的是太子死了,影响了帝位的传承,后宫无主,朝纲失控。后来,汉武帝终于明白了这次的巫蛊之祸是个圈套,就疯狂的报复,将刘屈髦诛杀九族,李广利由于被派边疆打击匈奴,知道事情败露后,紧急进兵,结果被匈奴围杀,大部军马丧失。

第三次巫蛊之祸,是汉朝损失了数十万人的性命,更主要是没有了合适的政权的继承者,是汉武帝只好在临终时托孤霍光等大臣,让自己只有七岁的小儿子刘弗陵继位,从此,汉朝大权失控,王朝衰退了!

如此强大的西汉,为何在汉武帝之后迅速衰弱?

汉武帝晚年下罪己诏,调整政策,题主却选择睁眼瞎

还汉武帝之后西汉迅速衰落,你多了解昭宣中兴也不会说出这句话

后世子孙无能没关系直接甩锅给先祖,反正就是怪天怪地怪祖宗

如此强大的西汉,为何在汉武帝之后迅速衰弱?

汉武帝之后是昭宣中兴西汉并没有衰落。汉昭帝刘弗陵虽然英年早逝但其在位其间重用霍光,国家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社会稳定发展。而汉宣帝刘询更是汉朝的一代雄主。中国对新疆的有效统制就是从汉宣帝开始的。高惠文景武昭宣,这是西汉国力强胜时期。元成哀平儒子婴才是西汉衰落时期!西汉是从汉元帝刘奭时期开始由盛转衰的!可惜呀!一代雄主汉宣帝过于注重他与许皇后的感情,选刘奭这么个无能只辈做太子!

如此强大的西汉,为何在汉武帝之后迅速衰弱?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汉朝的顶点不在汉武而在汉宣,汉武帝只是在武力上达到顶峰,而昭宣之治才是真正在文治武功上的盛世。

汉武帝的武功有很大的历史因素和偶然性,没有前几任皇帝休养生息,汉武帝根本没能力远击匈奴,若不是天降双星——卫青、霍去病,就是打了也未必搞得赢。秦始皇那么流弊不也只能乖乖修长城。自古打败匈奴容易,追击匈奴难于上青天。

跑题了……不过历史上盛世以后必是乱政,历朝历代概莫能外。就像老子打天下,皇二代坐天下,谁又能保证龙就一定生龙呢?就是二代有能力,那三代、四代呢?

盛世以后沉疴不起,还有生产力发现的必然规律,开疆拓土那是要打仗的,打仗是要死人的,打赢了是能抢地盘的,所以打仗是地盘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少,这样老百姓分的田就很多,很容易就产生盛世。可是盛世恰恰相反,不打仗地盘就那么大,生活水平提高就玩命的生娃,到最后人地之争越来越严重,田连阡陌,无立锥之地,饭没了食可不就是反么?

如此强大的西汉,为何在汉武帝之后迅速衰弱?

其实武帝之后,还有一次昭宣中兴,西汉的衰败其实是从汉元帝开始。

一:昭宣中兴:所谓中兴就是从王朝经过一段时间衰落,重新振兴。

汉武帝晚期因连年的征战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文景之治积攒下了汉武帝糟蹋的本钱,造成国库空虚,晚年时期出现巫蛊之祸株连者众,在罪己《轮台诏》中也意识到了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的伤害,对贰师将军伐匈奴失利作了检讨,在民生上转而休养生息。

最终,刘彻立刘弗陵为太子。刘弗陵时年八岁,为防止出现再出现另一个吕后和窦后专权,汉武帝赐死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赵婕妤。送《周公图》给霍光,与金日磾、上官

桀、桑弘羊四人为辅政大臣。和顺治托孤的时候一样,历史总是那样地相似。同为托孤大臣,同样互相牵制,同样一个人胜出把其他三个都灭了。霍光胜出,鳌拜也胜出。不同的是,康熙靠自己,汉昭帝靠霍光。霍光虽然专权但所行政策是从民生出发减轻徭役,汉昭帝太短命二十一岁就驾崩了。汉昭帝无子嗣即位,霍光扒拉族谱选出了昌邑王刘贺,(就是2015年被抢救式挖掘的海昏侯墓的那位)。刘贺二十七天被盖上了荒淫无度的标签,被废后史称汉废帝。公元前74年,霍光立汉宣帝刘询。宣帝隐忍了8年在霍光死后两年,汉宣帝以造反的罪名诛灭了霍家。

虽然霍家获罪但是刘询并不反对霍光的政策。经过昭帝宣帝的两朝治理,西汉国力有所恢复,史称昭宣中兴。

二:宦官始乱:

公元前49年,汉元帝刘奭继位,元帝性格懦弱又一个艺术家皇帝。和唐明皇一样好音律,像宋徽宗一样好书法。汉元帝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与匈奴和亲,把王昭君送给了呼韩邪单于。

元帝朝,外戚、宦官和儒臣三方争权,最终宦官胜出。皇权旁落,揭开了自秦赵高后的宦官专权时代。元帝之子汉成帝宠信外戚王氏专权。

自元帝开始,西汉王朝开始没落,并非始于汉武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