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实力强大,能够灭掉突厥和高句丽,为何征服不了吐蕃?
这话就说的没道理了,唐朝强是没错,可人家吐蕃也不弱啊!
首先,吐蕃不是某个民族或者说某个部落,甚至于连联盟都不是,它是一个国家,有着完整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结构,这是突厥比不了的。
突厥是强大,但其内部并不统一,经常搞内讧和分裂。当年隋文帝杨坚天天玩儿他们,使其内耗严重,在唐朝时,突厥早已经不复当年的强大。
再者,吐蕃是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国家,在历史上,这样的国家一般打架都比较猛,毕竟有信仰嘛。看看当年的阿拉伯和奥斯曼土耳其就知道了。
最后,吐蕃的军事实力是真的不弱,曾多次打败中原王朝军队。例如唐高宗在位期间,大非川一役,薛仁贵五万大军在青藏高原被吐蕃军团灭。
唐朝三百年,两国几乎是战争不断。吐蕃和唐朝争西域,争陇右,争南诏,甚至于觊觎中原。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期间,吐蕃趁虚而入,借机控制了陇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镇,后面大军压境,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
肃宗至德元年(756),吐蕃陷威戎军、神威军、定戎军、宣威军、制胜军、金天军、天成军等军,翌年(757),再取廊、霸、岷等州及河源军、莫门军等军。宝应元年(762),“陷临洮,取秦、成、渭等州”。代宗广德元年(763),入大震关,取兰、河、鄯、洮等州,于是“陇右地尽亡”,同年10月,吐蕃军乘胜长驱直入,进逼长安。代宗仓皇逃往陕州,吐蕃入据长安,立金城公主侄李承宏为唐帝。所以啊,吐蕃很强,唐朝心有余而力不足。
唐朝实力强大,能够灭掉突厥和高句丽,为何征服不了吐蕃?
唐朝征服突厥和高句丽是在唐朝前期,属于盛世时期。而和吐蕃开展是在唐朝后期,属于衰败时期。
一、唐朝国力的衰败,早已不是当年的大唐盛世。唐朝从建立开始,继承了隋朝留下的政治遗产,经过唐太宗、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国力如日中天。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时代。那个时候大唐远征西域,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根本没有敌手。唐军进入西亚和大食军队决战怛罗斯,险些和欧洲亲密接触。但一场安史之乱,让大唐千疮百孔,地方势力壮大,节度使成长为军阀,中央控制力严重下降。
反观高原上的吐蕃,在公元六世纪末正式统一了青藏高原,开始了崛起之路,在松赞干布时期(617-650),几乎是和唐朝建立并崛起的时间一样,吐蕃人完善了王朝的政治组织,并划定田界,实行改革,国力蒸蒸日上。不甘沉默的吐蕃王朝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先灭了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唐时迁灵州一带),后攻打西域唐军地盘,同时,东攻巴蜀,占领了羌族居住的12个唐朝边境州。但这个时候,唐朝还非常强大,吐蕃人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为了缓和边境的冲突,继文成公主之后,唐中宗又将金城公主送藏和亲。
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唐朝在西域和河西地区的驻军都会师救援长安。西域守军留下郭昕等人留守。吐蕃人趁机攻下河西走廊,兵至西域安西四镇。公元763年10月,吐蕃军攻入长安,居十五日,为郭子仪所退。又西攻大食(伊朗)、南入天竺(今印度)。吐蕃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可怜铁血郡王郭昕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苦苦支撑了42年,最后兵败成仁。之后,吐蕃形成了对大唐的攻势。而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已经不是当年的大唐帝国,各地节度使形成的军阀割据,中央的财政收入紧缺,国家人口数量下降,从此一蹶不振。
二、吐蕃占有的地理优势唐朝前期本身也有能力和吐蕃一决高下,但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报在4000以上。唐军若进攻吐蕃,是从下往上攻,而吐蕃要进攻唐军则是自上而下,势如破竹。这种攻守角色显然是不对等的。吐蕃易守难攻,唐军进攻的路线往往都暴露在高原铁骑之下。此外,去过青藏高原的人都知道,低海拔地区的人到高海拔地区往往有个适应过程,不少人会出现高原反应。正如足球比赛,海拔1800米的昆明是中国队的魔鬼主场一样,实力相当的球队到了昆明发挥不好,而提前在昆明训练的中国队就能更好适应这个海拔。去高海拔地区旅游,导游都会告诉你千万不好奔跑,不要猛烈消耗体力,否则可能会因为缺氧晕倒。唐军可是去作战,能爬山去就不错了,更别提上去玩儿命。在唐朝还没有解决北边和西边的问题之时,征服吐蕃不会成为首选。
三、唐朝根本没有征服吐蕃的欲望盛唐时期,即使有力量打败吐蕃,那唐朝朝廷为什么要去征服他们呢?吐蕃地处高原,几乎没有能耕种的土地,这对于一个农耕民族来说毫无意义。而西域则不同,通过河西走廊,唐朝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线——丝绸之路贯穿全境。况且西域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耕种,也是形成对北方游牧民族战略包围的要地。所以,唐朝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西域,而不是吐蕃,是完全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的。攻打吐蕃会劳民伤财,同时又得不到什么收益,这笔赔本的买卖朝廷不愿意干。
吐蕃在唐朝的历史上,确实给后唐时期形成了巨大威胁,但也正是这种没有什么潜在实力还天天很高调的政权,最终因为征战把自己玩死了,公元9世纪中期,由于内部矛盾激化,吐蕃王朝土崩瓦解,从此再也没有恢复昔日的荣光。
唐朝实力强大,能够灭掉突厥和高句丽,为何征服不了吐蕃?
汉、唐两朝武功之盛,令周边民族纷纷称臣纳贡。
汉的强大来自于慢慢积蓄实力然后像化骨绵掌一样击发出去,其力连绵不绝,即便汉朝末年军阀混战,各族都不敢造次。
汉朝的强大来自于中原的技术优势,汉人自己分析,一个汉兵能当5个匈奴人,主要是汉人的武器比匈奴人厉害。而当时马镫还没发明出来应用,匈奴人的马匹更多的是作为运输工具,所谓的骑兵冲击力并不强大。
李陵率步兵5000进攻匈奴,深入腹地遇上匈奴主力。遭8万人围攻,且战且退,最后退到汉朝边境,箭矢用尽,长刃尽折,才兵败被俘。想想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才能感受到汉军的强大。
唐军的强大来势凶猛,去势也快。唐朝开国没多久,630年就灭东突厥,到755年安史之乱前100多年间,唐军可以说神挡杀神,佛当灭佛,当然也有失败,比如灭高句丽也是多次征伐之后才成功的。
唐军的强大是全方位的,水战在韩国灭日本,攻城战灭高句丽、草原骑兵战灭突厥,沙漠绿洲收西域。
那对吐蕃呢,吐蕃在763年攻破长安,迫使唐代宗出奔陕州。755年安史之乱,吐蕃趁机占领陇右等大片唐朝土地。
看起来,吐蕃是不是很厉害。其实不然,吐蕃基本都是趁着唐朝内乱来恶心下唐军。大多数时候,吐蕃都是被唐军按着打。
714年,双方再起冲突,唐朝薛讷、张思礼分别率唐军大破吐蕃军,杀敌数万。722年,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小勃律当时是唐朝属国。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军,斩获数万。728年——729年,唐朝张守珪、李祎数次大破吐蕃军,拓地千余里。742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击破吐蕃大岭军,又破青海道莽布支营三万馀众,斩获五千馀级。河西节度使王倕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王难德阵斩吐蕃赞普之子琅支都。743年,皇甫惟明引军出西平,击吐蕃,行千馀里,攻破洪济城。746年,王忠嗣率军与吐蕃多次战于青海、积石,皆获大胜。又伐吐蕃属国吐谷浑于墨离,平其国,虏其全部而归。747年,高仙芝率唐军一万远征小勃律(此时小勃律已经是吐蕃的属国),大破据险而守的近万吐蕃守军,斩首五千级,捕虏千馀人,高仙芝继续进军,攻占小勃律,俘获小勃律王及其妻子吐蕃公主而还。747年,苦拔海之战,哥舒翰率军连破三路吐蕃军,所向披靡。积石军之战,全歼5000吐蕃骑兵。748年,哥舒翰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攻破之;又筑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史书上记载的唐军胜绩不计其数,大多数时候吐蕃也是识时务的,称臣纳贡。至于,唐军为什么没有灭其国,我认为一是吐蕃本身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军队实力,也算不错;另一方面,吐蕃大多时候也承认唐朝的宗主地位;更重要的是青藏高原海拔太高,大部分地区都是苦寒之地,军队后勤补给太困难了。
唐军在高原之战中,在高原的边缘地带取得很多胜利,只是没取得灭国级胜利。吐蕃苦寒之地基本不能贡献什么利益,对吐蕃的态度,唐朝基本是它不威胁唐朝商道或在西域的利益,就懒得去管它。
总结起来就是我灭不掉你,但蔑视你还是绰绰有余的。
唐朝实力强大,能够灭掉突厥和高句丽,为何征服不了吐蕃?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国力空前强盛,开疆拓土,版图为汉族王朝之最。军事实力十分强大,但是却一直没有攻打吐蕃。
为什么唐朝没有征服吐蕃?
1、青藏高原乃是世界屋脊,和中原气候环境相差巨大,空气稀薄,易守难攻。平原人到了青藏高原,会极度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险。数万大军长途奔袭,劳累不堪,再加上缺氧,战斗力所剩无几。攻打吐蕃,真的特别困难。
2、即使灭亡吐蕃,也得不偿失。吐蕃气候高寒,无法发展农业,不适合农耕民族居住。在重农抑商的中国古代,一个地方无法发展农业,那就是不毛之地。
3、唐朝统治者对征服吐蕃不感兴趣。吐蕃军队游移不定,唐军根本无法找到主力,一举歼灭。军队远征高原,后勤补给也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即使灭亡吐蕃,如何有效管理也是个难题。
4、吐蕃军事实力也十分强大。吐蕃自松赞干布之后,国力也蒸蒸日上。吐蕃军力强大,曾攻打天竺、大食,与大唐争夺西域,安史之乱后还曾攻入长安。其实在武则天时期,唐与吐蕃在西域曾展开角逐,唐朝保住了西域,不过也没占压倒性优势。
唐朝实力强大,能够灭掉突厥和高句丽,为何征服不了吐蕃?
难以征服土鳖→_→吐蕃,地理位置因素占据的比重很大。吐蕃地处高原,对于唐军队进攻来说什么不利,相当于昂着头进攻山顶的敌人,而敌人只需要轻轻松松的举着长矛就能打退进攻,所以在战斗上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就算我们能攻上高原,我军也会有相当一部分战士无法适应高原气候而病倒甚至死亡,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第三,吐蕃高原对大唐来说并没有实际价值,从高原上得不到足够的利润回报,得不偿失。所以说高原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突厥和高句丽能带给大唐的不仅仅是领土的扩充,还有大量的奴隶百姓、牛羊、耕地等硬通货,好处多多。如果当时的唐朝人知道东瀛盛产金银,而且有一个年产白银百万两的石见银山的话,东瀛早就是唐朝的一个道或者州了,
唐朝实力强大,能够灭掉突厥和高句丽,为何征服不了吐蕃?
应该是既不屑灭吐蕃也很难灭吐蕃吧。第一因为地理的问题 吐蕃属于高原环境,唐军自下而上进攻肯定士兵会高原不适,天时地利皆不优势,而且以古代那种后勤补给条件成本太高了。同事吐蕃的战斗力也挺强悍。第二 就算是灭掉吐蕃也是得不偿失,毕竟高原环境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真是不毛之地带来的价值还不如草原。第三的话就是当时唐朝的民族政策只要对方表示臣服就行 ,随后就是对各种技术不加限制的无偿输出导致吐蕃快速崛起,应该算是自作自受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