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猛没有死于淝水之战前,谢安没有超强的政治智慧团结东晋,苻坚能统一中华吗?
感谢邀请!
很有可能,先不说东晋谢安,单只论如果王猛没有死于淝水之战前,前秦又定将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王猛对于前秦和苻坚的意义,不亚于诸葛亮于刘备。可以说如果没有王猛,就没有一统北方的前秦苻坚大帝。一个人不是帝王却左右了一个帝国的兴亡,这便是王猛“功盖诸葛第一人”的由来。
首先前秦苻坚可以统一北方,王猛当居守功。无论是内政治理,还是对外征伐,王猛都做的非常漂亮!
内治方面,他严明法律,安抚百姓,国家上行下效,非常有秩序。同时,他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他还兴修水利,鼓励民众生产,为苻坚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经济基础。
军事方面,在王猛统领全军,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北方。在这个过程中,王猛经常统兵征讨,攻必克,战必胜,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
当然了,苻坚同样也是一位优秀的帝王,这原本就是一个伯乐与千里马的相互选择。苻坚有实力、有名位,好才而能容人;王猛则有谋有略,军政双全。苻坚如果缺了王猛,那他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王猛如果没遇上苻坚,那他的才能也无以施展。
比如苻坚大气而仁厚,却往往失之于过宽,致使前秦政权强豪众多。王猛则执法严苛,多次处罚强豪,甚至连皇太后亲弟弟也被王猛处死!王猛同时还不断举荐人才,也得到了苻坚的重用。
总而言之,在两人的完美合作之下,前秦帝国一统北方,并呈现小康景象,安定清平,人人安居乐业。
从国力而言,占据了中原大地的前秦,势必要强上偏居于东南的东晋王朝。这是苻坚敢于南下对东晋用兵的最大倚仗。但是呢,由于前秦是一个多族裔的国家,而符坚所在族裔占前秦总人口的比重很小,统治力不足。而且前秦立国时间不长,人心并不统一,很多势力只是被暂时的压制下来而已,并没彻底消亡。再加上前秦经过长期战乱,才统一北方,家底不算雄厚,不适宜长期大规模征战。
这些弊病虽然苻坚没有放在心上,但王猛却是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它一直反对苻坚攻打东晋。
可是呢,王猛死得太早了,他死后不过8年不到,苻坚便起兵南下攻晋。
结果淝水之战,前秦大败,国家混乱,鲜卑、羌族上层阴谋分子,这时便乘机举兵造反,把前秦的一统江山搅得七零八落,前秦因此而衰亡,北方重新陷入混乱之中!公元前385年,苻坚因误信谶言,离开长安出征,结果被姚苌俘获,随即被杀。
所以,如果王猛没死,很可能淝水之战就不会发生。前秦很可能会在王猛的治理下,成为另一个“北魏”,甚至于另一个“隋朝”,一统南北。
即使淝水之战依然爆发,凭着王猛的军事才能,苻坚不一定会败。即使败了,有王猛在,前秦也可能不会衰亡得如此之快,就像当初刘备战败于夷陵,诸葛亮依然撑起了蜀汉,苻坚依然有着卷土重来的实力。
如果王猛还在,哪里轮得到姚苌放肆?
所以,只要王猛没死,苻坚一统天下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如果在加上东晋没有谢安这样的意外之喜,那么就更加容易了。当初桓温乱政,如果不是谢安,东晋自己就垮了。而在淝水之战中,便是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
当然了,这一切都得建立在王猛愿意帮助苻坚攻打东晋才行,毕竟按照历史所记载,王猛虽然为苻坚做事,但却一直以东晋为正朔所在,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在里面。
如果王猛没有死于淝水之战前,谢安没有超强的政治智慧团结东晋,苻坚能统一中华吗?
不会,淝水之战是一场开始前便注定会失败的战争,更是姚苌、慕容垂等人的上屋抽梯之计。可以说就连苻坚手下的将领都有不少人迫切的希望战败,苻坚又安能不败?
如果王猛没有死,也会向诸葛亮极力阻止刘备伐吴一样,坚决的制止苻坚攻打东晋。《晋书》记载,王猛临终时,苻坚曾经前去探望:
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可以说王猛的建议并非因为其本身是汉人,而是当时东晋依然是中国正统,虽然偏安一隅,但是民心所向,是当时汉人最后一块安居之地,怎么可能不拼死保护,又有长江天险的阻隔,久居北方的前秦军和当年的曹操一样不善水战。
另外,当时前秦国内的鲜卑、羌人,都是曾被前秦所灭的仇敌,他们相对汉人更加的狡诈难驯。王猛一直想要除掉他们的首领姚苌、慕容垂等人,但因为苻坚过于仁慈而没有成功,在其死后他们反而得到重要。淝水之战中,姚苌、慕容垂所率领的鲜卑、羌人等怀有异性军队却是前秦大军的主要组成。
在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自认为准备充分,毅然发动南侵,但是当时前秦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是反对的。只有姚苌、慕容垂常常劝说苻坚灭晋封禅,实际上这正是以东晋为诱饵,将前秦引入陷阱,然后上屋抽梯,至苻坚于死地。可以说,当时苻坚即使没有战败,在和东晋僵持期间,姚苌和慕容垂等原先被前秦征服的异族必定会反叛,断其归路。
所以,王猛的继任者,苻坚的幼弟苻融曾劝说: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穷兵极武,未有不亡。且国家,戎族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不绝如綖,然天之所相,终不可灭。”并一针见血的提出了对姚苌、慕容垂的担心:
“陛下听信鲜卑、羌虏谄谀之言,采纳良家少年利口之说,臣恐非但无成,亦大事去矣。垂、苌皆我之仇敌,思闻风尘之变,冀因之以逞其凶德。少年等皆富足子弟,希关军旅,苟说佞谄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不足采也。”但利欲熏心的苻坚不予采纳。
及前秦攻克襄阳后,东晋守将朱序诈降,苻坚却任命其为度支尚书,又以他为使者前去劝降。结果朱序一到东晋,就把前秦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全说了,并建议:
“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等到前秦刚刚小败,朱序又马上在后方大喊:“秦兵败矣!”然后前秦军队立刻兵败如山倒,姚苌也趁机马上在反叛。
淝水之战后,前秦嫡系部队全灭,苻融阵亡,而姚苌和慕容垂的军队未损一兵一卒,这结果就非常的耐人寻味了!
所以当自己的将士都希望己方失败,苻融等自己人都不相信(苻坚连亲弟弟都不听了,可见王猛还在时又有什么用),却对姚苌、慕容垂、朱序等敌人深信不疑。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在苻坚一方,如果这样前秦还不失败的话,就真的没有天理了。
如果王猛没有死于淝水之战前,谢安没有超强的政治智慧团结东晋,苻坚能统一中华吗?
不能,因为其是松散的部落联盟联军,不是成建制的国家军事机器
如果王猛没有死于淝水之战前,谢安没有超强的政治智慧团结东晋,苻坚能统一中华吗?
只能说前秦有机会一统中华,但未必是苻坚在位期间,
如果王猛没有死于淝水之战前,谢安没有超强的政治智慧团结东晋,苻坚能统一中华吗?
统一了也没用,很快就会分裂。符坚对人是知人知面不去知心,仁慈宽容过度就是假仁纵容。不去了解他人内心想法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如果王猛没有死于淝水之战前,谢安没有超强的政治智慧团结东晋,苻坚能统一中华吗?
感谢邀请!
一切皆有可能,王猛假如没有死于淝水之战,谢安没有超强政治智慧的话,加之苻坚合理有效的领导,以先秦80万兵力绝对碾压东晋8万兵力。事在人为呀!好的领导人很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