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和司马攸相比,哪个更适合掌权?

感谢邀请!

按照惯例,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司马炎和司马攸这两人。

首先司马炎,各位应该比较熟悉,司马懿的孙子,西晋的开国皇帝。他建立晋朝,统一天下,接了三国乱世,并开创了“太康之治”,无论是从历史功绩还是治国水平来看,都是个不错的皇帝。而司马攸是司马炎的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其人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在司马炎当政期间,他辅政治军,安抚内外,是他哥哥的好帮手。

总之,兄弟二人都不差,都集成到他们父亲爷爷的良好基因,属于人中龙凤,谁优谁劣,不好评价。但如果要问哪个更适合掌权,根据历史分析,显然是弟弟司马攸!

主要有三点理由!

第一,司马攸更有资格。

当时司马攸与司马炎都是司马昭的嫡子,而司马炎是哥哥,本来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司马炎当然是第一继承人。但是这里比较特殊的是,由于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没有子嗣,司马攸在很小的时候,便被过继给了司马师当儿子。而当时司马师才是司马家家主,所以司马攸要比司马炎更有继承资格。只是司马师在死后,司马家的权力被交给了司马昭,最终立了司马炎。

所以,从掌权资格来讲,司马攸当皇帝也是理所应当,名正言顺!

第二,司马攸更有能力。

这里的依据主要是在司马攸当齐王帮助司马炎治国期间所展示出来能力。西晋灭亡有两大原因,一个是内部的诸侯自相残杀,一个是胡人的外部攻伐。而这两点,司马炎都脱不了干系。

他建立晋朝以后,大分诸王,并下令分封的诸王可以自选封国官员,这给与诸王以极大的自主权,为以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而作为诸王之一的司马攸当时却是反对这一政策的。他曾三度上书反对都不获接纳,即使如此司马攸封国内官员遗缺时都仍坚持要由朝廷任命,不自作安排。

与此同时,司马炎好仁政,以信义安抚异族,致使北方胡人大举内迁。虽然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恢复与发展。但是也为后来的“五胡之乱”埋下了伏笔。西晋最终便是由匈奴人刘渊所建立的胡人政权所灭。

在刘渊年轻时,司马攸便对他的行为举止感到警觉,因而对司马炎说:“陛下如果不除掉刘渊,臣恐怕并州不能够长久安宁了。

要是当初司马炎听司马攸的,或许后面不会那么糟糕!

第三,司马攸儿子更牛。

司马攸儿子司马冏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父司马攸的风范。虽然“八王之乱”中也有他,但他干的不都是坏事儿,诛杀乱政的皇后贾南风是他干的,讨伐篡位的老不死司马伦,迎回晋惠帝也有他的功劳。

从这些方面来看,他应该比晋惠帝要强。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司马攸更适合掌权!当然,这仅仅是站在上帝视角的客观分析。谁也不能保证司马攸当皇帝后,就一定会比司马炎做的好,毕竟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风景就会不同!

您说呢?

我是白话历史君,再次感谢!

司马炎和司马攸相比,哪个更适合掌权?

世事轮回,报应缕爽呀,司马昭死后,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儿子也会煮豆燃豆萁。司马攸是司马炎的弟弟,就像曹植比曹丕才华更出众一样,这个弟弟也是聪慧仁慈,深受司马昭的喜爱,曾多次说把位传给他,这让长子的司马炎心声忌惮,早有不满。最后缕使计谋终于得逞登基,一统三国,终归一家,也算没有辜负祖宗。为什么有人认为司马攸更适合当皇帝呢?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八王之乱,是司马炎起吧。因为司马炎生了个白痴儿子司马衷,就是那个有名的说,老百姓吃不起饭可以吃肉啊,怎么会饿死呢这个蠢货,司马炎明知自己儿子白痴,依然把位置传给他,并贬斥司马攸,致使司马攸郁郁而亡,以为为儿子扫清了道路,没想到司马衷即位后权利在贾南风这个无知泼妇手里,最后导致八王之乱,造成晋灭忙和三百年的动乱,这些种种司马炎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吧,所以后人觉得,若司马攸即位,或许历史就改变了。

司马炎和司马攸相比,哪个更适合掌权?

就像曹魏王朝的曹丕为什么不选择他弟弟曹植一样。当年他老爹晋王司马昭没死之前就跟魏王曹操一样,比较偏爱其他小儿子,曹操就喜欢曹植多点,而司马昭就喜欢司马攸多点,经常指着他的宝座跟司马攸说:“桃符(司马攸小名),这是你的座位。

”如果你是长子,看到这一幕幕,知道父亲偏心你的弟弟,不太愿意把皇位让给你,而且是从小看到大的,你会感觉如何?对这个弟弟的感觉又如何?

假设你什么都不做,皇位给你弟弟了,你是长子,根据自古流传下来的传嫡长子之继承定律,这时候朝野肯定很轰动,也许会有内讧,有支持你的有支持他的,为求国家稳定,这时候你觉得你的弟弟会怎么做?

有很多种做法,但肯定没有一种是对你有利的,随时都要威胁到生命安全。这时候就是他掌握权力要除掉你了。如果你不想得到这样的结局,那么你就要学习曹丕那样了。虽然司马炎最终得到皇位,但是比他优秀的司马攸同样是竞争皇位的失败者,同样恐惧他的命运,处处小心,但是朝中支持他的人还是很多,很得人心。

按理即使司马炎不杀司马攸也没事,他儿子司马衷本来就是他司马炎的皇位继承人,不幸的是他的儿子是个白痴,这个就很无语了。

会造成以下影响:1、他死之后朝中大臣肯定会推举司马攸当皇帝,谁愿意一个白痴当皇帝?他司马炎自己这边的家族就要靠边站了,重复他以前害怕的命运,将来都要被排挤或贬斥或除掉了,总之他的家族要遭殃;

2、司马衷不会处理政事,一个白痴到时怎么跟司马攸抗衡,迟早被他玩弄击败,然后同上;

3、让司马炎真正下定决心传给他白痴儿子的就是这件事:司马衷生了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司马遹,司马炎很喜欢他,觉得他跟他的祖父司马懿(掌握曹魏实权,奠定晋王朝的基础,活生生拖死诸葛亮的神人)一样,觉得到时候司马衷挂掉就可以传给司马遹了,这样他的家族就能永远掌握国家大权,十分完美。

当司马炎决定传给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之后,这时候就要做一件事了:只能杀死除掉司马攸。这样才不会威胁到他儿子的皇位继承权。之后发生的事情,先是小人对齐王司马攸进谗,导致司马攸被贬,然后生病,然后自己无奈的死去,然后司马炎大哭,被人家一说:“齐王死了的好啊,陛下为什么要哭呢?”,然后司马炎又不哭了,其实都是围绕这个主旨在进行的。

司马炎和司马攸相比,哪个更适合掌权?

虽然前段时间,关于司马氏的剧集还蛮火的,但聚光灯基本都投到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的身上。看到问题中这两个名字时,赶紧恶补了一下下。

历史上,司马炎自然比司马攸名头响亮,毕竟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嘛。但司马攸似乎更才能出众些,而且还是个书法家。不过,才能出众的人未必适合掌权。首先,他不懂得韬光养晦。总是在人前显露出自己的才干,无形之中亦成为众矢之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说明他心机不足,也就是不会装。其次,当司马昭赤裸裸地表现出对小儿子司马攸的喜爱时,就在无形之中,离间了司马攸与司马炎的兄弟情分,让司马攸站到了司马炎的对立面。而出现这样的局面亦是司马攸情商太低的结果,一个会来事的人,必是在父母膝下独受恩宠时,也能摆平其他兄弟姐妹,让大家感受到的却是雨露均霑。还有,就是心气太高,受不得点委屈。比之其祖父、父亲在曹氏屋檐下虚以委蛇多年的气量,司马攸显得太嫩了。

而司马炎不一样,他有乃祖、乃父风范,能屈能伸,既可以做缩头乌龟,也可以做强势牛人。权力从来选择的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适合驾驭他的人。因此,司马炎比司马攸更适合掌权。

司马炎和司马攸相比,哪个更适合掌权?

我感觉理论上司马攸,理由是司马攸更懂得以民为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