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七国之乱与西晋八王之乱有何异同?
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
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
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
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
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
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
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
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
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
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
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
西汉七国之乱与西晋八王之乱有何异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采用了分封制度,经常出现贵族叛乱。但是如果不采用分封,则可能出现地方将领专权的问题。例如宋朝,把所有的皇室成员都集中在京城开封,结果金国军队南下,几乎所有的贵族们被一窝端了。只有康王赵构在外地,没有被生擒。这位康王后来建立起来南宋政权,也就是宋高宗。
在汉朝建立的初期,汉朝皇帝大封刘氏子孙到各地为王。这些王爷们掌握了一片地区的军政大权,几乎就是半割据政权。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就是七个汉朝王爷们发动了叛乱。但是在名将周亚夫的努力下,汉朝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西晋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八个王爷相互混战,朝廷没有任何办法。对于北方的草原部落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匈奴、鲜卑等部落骑兵,开始大规模南下。
其实,明朝初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全国各地,每个王爷都有几万军队。燕王朱棣利用自己手里的军队,发动了叛乱,而且成功的取代了建文皇帝。由于朱棣造反成功,这段历史被淡化了。为了防止其他藩王们复制自己的成功,朱棣开始强力削弱藩王力量。到了明朝的中期,各地的藩王们已经丧失了兵权,成了一群富家翁。
西汉七国之乱与西晋八王之乱有何异同?
相同点:
1、都是分封制造成的地方封国对中央政权的反噬。
简单说都是皇室内部的争斗,就本质说都是分封制造成地方诸侯国尾大不掉,严重影响了中央政权。
2、都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不同点:
1、起因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是因中央政权主动“削藩”引起的地方诸侯反叛的事件,而西晋的八王之乱是因为中央政权内部出现权力争斗主动联系诸侯王而引发的动乱。
2、性质不同:西汉七国之乱是叛乱,是诸侯国以无力对抗中央政权的反叛行为;八王之乱是地方诸侯国为争夺地方控制权而进行的宗室内部争斗,是王室内部的大屠杀。
3、持续时间不同:西汉七国之乱持续数月即被中央政权平定,平定之后诸侯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而西晋八王之乱分两个阶段持续十几年,其中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历时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在这两个阶段的中间,有八年时间社会比较安定。
4、结果不同:七国之乱最终获胜者是西汉朝廷,朝廷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定;而八王之乱最终获胜者是其中一王,即东海王司马越,西晋中央政权徒有虚名。
5、影响不同:七国之乱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最终中央政权平定了叛乱,为日后汉武帝彻底解决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奠定了基础,带来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的鼎盛局面;但是八王之乱严重 消耗了西晋的实力,造成了国力衰落,引发了五胡乱华,为汉族带来了灭顶之灾。
西汉七国之乱与西晋八王之乱有何异同?
在西汉时期前期由于分了很对诸侯,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越做越大,已经威胁到了皇朝统治,于是汉景帝听了手下大臣的建议,早下手比晚下手好,于是把他们都逼得谋反了,不逼也是早晚得谋反,然后在西汉军民打击下,最终平定了七王之乱,此次平定七王之乱使得西汉更加的可以集权,并且内部在没有威胁,使得西汉可以更加迅速的发展,使得经济达到了很高,而且经过战争为当时的西汉培养了一批骑兵,这些都为了汉武帝北击匈奴,使大汉达到举世闻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西晋时期由于统治者要嘛是废物要嘛就是智障,长期积累下,导致了各地王侯的不满和别的心思,最终爆发了八王之乱,此次之乱严重的打击了西晋的统治使各个王侯均重创,使西晋国历严重衰败,并且导致了当是很多异族入侵中原,并且西晋也被灭了,使得异族大量的屠杀汉人,汉人被杀的十不存一,直接导致了中国几百年的分裂动荡时期
西汉七国之乱与西晋八王之乱有何异同?
历史上西汉七王之乱,是中央王庭政权采纳晁错己经要消藩措施,要削除诸侯各国,使得七国叛乱,是中央主动采取灭除叛乱根本必须要做的方针战略引起诸侯叛乱。西晋八王之乱。是诸侯自己强大起来,自行要替代中央王庭,两者对战略上相反行为。西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国家集权进行根本策划方针。
西晋八乱是自行成大,叛乱成割据势力。对抗王朝叛乱行为。从根本上说,就分裂国家政权管理,和中央集权相互对对抗战争。西汉的灭七国,汉景帝自动出击行为,最后注定能较快取得胜利。而晋八王是诸侯正最后代替代王朝,使国家分崩离释,战乱很长无法平息。长期要纷争强夺大局面。一个是通过统一战争顺利消灭分裂割据势力的诸侯国,达到统一中央集权的大国。另一个割据势力,自行成大,取代王朝政权,拉帮结对对抗中央,使中央管理大国家,无法长期安定,你争我夺,有军队就当皇帝,根夲不顾国家根本利益。把国家分裂一个小小分裂割据政权。
历史上七王之乱,是发生西汉景帝时期。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晁错提出提议把刘邦削除七国异姓王的基础上,再加强中央集权,消除拥兵自大,专制一方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成为实际上独立王国。最终要替代成为中央集权的割据势力。
历史上刘邦为打胜楚汉战争,在围歼项羽战役前被迫封给七姓异姓诸侯王,在战争胜利后就主动通过各种手加以铲除各个诸侯王。
但同姓诸候国疆域还是广大,人口众多,并且在经济发达地方,还有自己强大的武装军队。虽然有皇帝名望下,可|过几辈代官压下诸侯王却是独揽大权,专制一方,同姓王中,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以地方强大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抗衡较量,七国叛乱当然不得人心。由于梁国军民坚守抗击和大将周亚夫主动所率汉军的进击镇压叛乱。在短三个月内被平定。
早在刘邦死后,诸侯王以吕后专权,分封吕氏为王就以强列反抗,吕后死后,吕后第三个亲孙子当为皇帝,齐王刘肥儿子刘兴居暗约其齐哀王刘襄要领兵入关,要灭诸吕姓诸王,也杀了吕后孙子小皇以继帝位,杀死了反对他起兵齐相召平,诈夺琅琊王刘济,之兵,兼并琅琊国以壮大实力。又进攻济南郡。长安方面派遣大将军灌婴,屯兵荥阳防备。他弟弟刘章与周勃右丞相陈平暗中联系。吕产得齐王灌婴联合急忙要进宫挟持皇帝。太尉周勃右承氶相陈平等私下密谋,策划设计让上将军吕禄,交出了兵权。周勃陈平通掌皇帝符节襄平候纪通获得兵符,诈称皇帝敕命,太尉统领北军。去大营了进行号令。“拥戴吕氏的祖露右肩,拥戴列氏的袒露左肩”大家都露左肩,周勃控制北军成功,成了反吕势力一支主要部队。陈平周勃,协助刘章卓控制南军,并令严守军门,又下令平阳侯曹密 ,严禁氶相吕产进入殿门,令刘章率兵干人进宫以护卫皇帝为名,捕杀统率南军吕产后。又捕杀吕禄。并分派人下手捕杀诸吕人员不论老少吕氏一族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族诛杀。使得吕氏诸侯王集团被剿灭。吕后亲孙子皇帝也黜除。
诸吕之乱,平定后周勃,陈平选立皇帝。刘泽假意向刘襄提出为他游说为天子。结果到长安后,却说刘襄的舅舅驱钧不是善类,立刘襄等于又要成吕氏当国的历史重演一次,大臣们非常畏惧外戚力再度发展,确代王刘恒即位。代王是汉高祖的儿子。为人宽厚待人仁慈成为汉文帝。
汉文帝以汉高祖庶子继统皇帝本来并不巩固。而汉初封诸侯王己经有两三代更迭,血统逐渐疏远,政治上更不可靠。朱虚侯刘章和东牟候刘兴居,虽有反吕之功,他们要拥戴齐王刘襄为帝的目的没有成功,也没有给大国作为封赏,只各得分齐国一郡为城阳王和济北王。刘章不久气死。刘兴居在文帝三年(前177年)乘文帝自击匈奴之机,就起兵叛乱,欲袭荥阳。事败自杀,济北国也被废除。
文帝六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败露贬至蜀地,死在道上。诸侯王国与中央政权矛盾在不断加深。更大叛乱已有先兆,汉文帝来取了重要措施,把使列王诸诸赶往封地,控制首都局势,避免动乱,把皇子刘武封为梁王。梁国拥四十余城的大国的牵制东方诸侯国,屏蔽朝廷,关键时候又把大国齐国,分析为几个小国。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因弈棋事件争胜,对吴王太子刘贤态度不恭和经济富足,实力和资本遂渐强大。不征贼得到人民的支持,使得吴王刘濞早有反叛之心。
中央专制集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为汉景帝谋划削藩。晁错上《削藩策》诉诸侯国罪过,要削减封地收回权力。汉景帝的削藩之举。当然引起振动。吴王首先进行谋反联络诸候通谋相约起兵。约定灭汉事成分天下。而通约起兵
不久汉景帝,降诏夺吴王刘鼻的豫章郡,会稽郡。诏令传吴王。吴王立即杀了园内所有汉制官吏与六国公开反叛。聚三十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清晁错,以清君侧“的号召举兵向西开始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鼻起兵广陵(扬州与楚兵会合派间谍游军深入肴渑的活动吴楚大军淮水向西进攻为主力胶西诸侯国叛攻齐王刘将门吕据守临淄赵园约匈奴联兵犯汉叛军初战顺利。
汉景帝间知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要景帝御驾亲征自己安守京城。可当过吴王丞相的袁盎。向景帝建议要杀晁错,清君侧换取他们退兵,景帝批准袁盎去吴说服,腰斩晁错于东市。杀死晁错后,七国军队反而认汉景帝软弱无能,刘鼻即自称东帝与西安政权分庭抗礼,不见袁盎。
汉景帝才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大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军攻打赵国。栾布攻打齐地诸叛国,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吴楚联军行至梁国(商丘)遭到梁王刘武顽强坁抗,周亚夫避实就虚,让梁王军队拖住吴楚主力,自己去切断吴楚粮草补给。伺机决战,击溃叛军。绕道进军,走兰田,出武关,到雒阳。在梁王被急攻求援时,继续向东。屯兵梁国以东昌邑,坚守不出。梁王拼死抵御,与吴楚联军僵持。好在梁国城防坚固使吴楚无法攻破向西奔击了。周亚夫的军队他坚守壁垒不肯与他们征战,却趁机精兵南下,夺取泗水入口。断绝了叛军的粮道,使吴楚军队断粮。土兵饥饿难忍。在几次挑战未果,趁夜袭击周营也未破周亚夫的大营,吴兵在开始溃散,周亚夫在吴兵多半饿死,七分投降走散情境下命令君率军追击敌军。击败大破吴楚联军。吴王乘夜领数干人,渡过谁河逃至丹徒(镇江)守东越,招集残兵。景帝以大利引诱东越王杀死吴王献头汉朝。吴军溃散后,楚王刘戍自杀,齐地三王。攻临淄也不拿下。退回封国,胶西王到汉营请罪,韩颓当面斥责后迫其阴谋叛乱自杀。而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伏法被诛。栾布平定齐地诸国与进攻久攻不下赵国郦寄汇师,匈奴得吴楚兵败也不出兵相助,汉军水淹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刘遂自杀,济北王刘志参与叛乱虽坚守临淄不破也未发兵得到赦免而未被杀死。齐王刘将闾为朝廷守城有功但他有取代帝位之志,参预策划七国之谋还围因时与胶西王通谋,更不能容于大汉,被迫自杀。
汉景帝全面胜利。参加叛乱七国除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全被废除。汉景帝趁势收夺诸侯国支郡,边郡归王朝所有,更进一步削诸候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计划分封皇子。消除诸侯任免封国官吏和你收赋税的权力,不得管理封国事务由中央派官吏管理,使诸候失去了政治权力,规定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租税收其为俸禄。使中央权力增强。诸侯王权力削弱,再没有成势力同中央对抗物质条件。使西汉王朝实力愈发强大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强盛,军力强大。对匈奴的反攻也准备开始。才有汉武帝灭匈奴的雄风和基础。也让使汉朝百姓得到安居乐业,有文景之治的大利。
西晋八王之乱,是司马炎一当皇帝之后,大肆分封皇族,让皇族手里都实权,每个王爷手里都有兵,这就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也为中国历史长久战乱种下种子,他想是防止儿孙被异姓家族的欺凌,国家被人夺权历史。
却没有想到历史,会让他儿孙更加残酷,相互残杀都想替代中央政权,当皇帝。表面上是八王从贾后勾结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干掉杨骏一党,杀汝南南王司马亮,再杀司马玮,杀太子司马遹。赵王司马伦,杀贾后一党开始八王之乱。实际上贾后贾南风胆大妄为联合司马玮取得中央政权,杀了有权力司马亮。司马伦更要争夺取中央政权,杀司马玮。废除惠帝司马中,司马冏起兵取代长沙王马伦。司马乂又起兵入宫杀司马冏杀戳不止。围绕争中央权力。夺权反夺权斗争长期混战,结果华夏中原终被北方胡族入侵司马氏没有因为多封王侯,而长治久安。反而中央弱权诸侯强大,你杀,我杀大家杀,有兵就杀。国运短蹙战乱频发,西晋迅速崩溃。
西汉七国之乱与西晋八王之乱有何异同?
相同点:
1、都是当时的王朝分封的宗室诸侯王起兵。
2、最后,参与的诸侯王无一例外都被消灭了。
不同点:
1、原因不同。七国之乱是因为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削藩,侵犯了诸侯国的利益。八王之乱是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权夺利。
2、对抗性质不同。七国之乱是对抗朝廷,属于造反。八王之乱是诸侯国直接互相厮杀,属于违规斗殴。
3、持续时间不同。七国之乱只持续了3个月,八王之乱持续了15年。
4、产生的结果不同。七国之乱后,汉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最终成就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八王之乱让西晋彻底衰落,让异族看到了机会,最后导致了灾难深重的五胡乱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