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对逝去的亲人哭的很少?

近几年,看到有人去逝,但确很少有亲人哭,什么心理?

这符合现代人的心里,旧时儿女很少有和父母长时间分开的,并且过去的传统思想很重,养儿防老也比现在做得好,人们守在自已的活动范围,不受外界太多的王挠和冲击,思想比较单纯,亲情非常的浓,如今人们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思想不在单纯,欲望堪比空前,生活压力太大,自私的心里特别严重,又加上几十年的开放,亲情淡了,长期分离习以为常,何况老人在现实社会不受待见,在年轻人心里,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不和老人住在一起,就不了解老人需要什么,不知老人的疾苦,做不到尽孝,老人的生活对年轻人而言,只会增加负担,不会对他们的生活有任何帮助,因为天各一方,平时很少来往,没有沟通,是亲人也是陌生人,因为生活,年轻人都自顾不暇了,甚至还一蹋糊涂,老人只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规划,耽误他们的工作,影响他们出勤率和年终奖金,如果老人年龄大了,长期有病,在他们心中,老人过世是老人的解脱,也是他们的解脱,他们甚至在算计老人倒下后,要怎么才能快速处理完善后事宜,自己快回去上班,自己只有几天假期,否则要扣工资,影响自己的工作,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老人的日子,他们心里只有自己的生活不被打乱,那有心思悲痛,那有那个功夫去想老人对自己的好,多年都没让老人照顾了,今天没有老人在,反到感到轻松了,喜的多,忧就淡了,忙碌也占据了有限的时间,他们没机会和时间去哭,即使有人在悲痛之中哭起来了,牵动了他们的思绪,他们也会很快控制自己的情绪,擦干眼泪,因为有很多的事要自己去办,只有一切平息后,在某一件上触景生情,才有那么一丝遗憾和愧疚,才有可能想哭一场,但也很难失去理智把自己哭得象个泪人似的,毕竞于事无补,也只有接受事实,以后就不会再有哭的可能,因为他们已不在年轻,生老病死在他们心中已有了很深的认识,所以眼泪流不出了,只是有些伤感,一会功夫就会恢复正常,这就是现实,这也是人性的真实表现。

为什么现代人对逝去的亲人哭的很少?

哭什么?一定要当众嚎啕大哭才能表示不舍吗?失去亲人的痛,是在办完丧事后漫长的日子里,从日子的点点滴滴痛着的,做亲人做过的事,走亲人走过的路,都是锥心的痛!这是无法与人言说的,自己的痛!

为什么现代人对逝去的亲人哭的很少?

莫言敦导说,允许有人哭,也允许有人不哭。当众人都哭时,应当允许有人不哭。人生观不同,对待事情的看法,做法也不同,不是人人都可以哭。也不会人人都不哭。有人真哭,有人假哭。有人想哭却不好意思哭,有人不哭但非要别人看见你哭。甚至偷偷将唾沫抹在眼上装哭。早熟的人早哭,晚熟的人什么时候都不哭。哭与不哭,不哭与哭。如何看待这哭?

孩子,这世界上好多堂堂皇皇的事,都是在黑灯瞎火里干出来的。小坏小怪遭人厌恨,大坏大怪被人敬仰,你说,人们是该哭还是不该哭?是不该哭还是该哭呢?

为什么现代人对逝去的亲人哭的很少?

我认为是现代人之间的亲情少了,把利益看的很重,再有老年人有病,再不能自理,亲人巴不得他去逝,一是省着老人活受罪,二是也减轻小人的负担,觉得也没什么可留恋的。所以哭的就少了,不知我的观点对不对?

为什么现代人对逝去的亲人哭的很少?

现代人经历的多,面对的事多,压力也大。多种多样的原因让人们对逝去的亲人痛苦降低了,不是他们不痛,也不是他们不苦,面对这世上的林林总总,分散了他们对逝去亲的痛,他们不敢怠慢自己,梢有不慎,也许就会颠覆自己,只是这世上面对的东西太多了,做为亲人,只能擦干眼泪,振作起来,把对失去亲人的痛埋在心里,把思念留给夜深人静的时候。

为什么现代人对逝去的亲人哭的很少?

我个人觉得,人类的情感功能在退化!

我的外甥结婚很简单,只通知了家里几个关系比较近的亲戚和表姐表姐夫的好朋友,这就是外甥和外甥媳妇的婚礼!

但其实提起外甥和外甥媳妇,两个人都是相当优秀的孩子!

外甥现在在麻省理工读研,外甥媳妇清华毕业学法律的,在上海工作!

我特别喜欢外甥媳妇,不仅长得漂亮有气质有文化,而且难得一见的是,很年轻的女孩子竟然有那么强的对别人感受能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表姐夫那天喝了酒,他很开心,因为儿子长大了,也成家了!但表姐夫还是有点遗憾,因为老丈人已经去世了,表姐和表姐夫与老丈人一起生活多年,是很有感情的!

表姐夫又回忆了他和表姐刚刚相处时的事,说着说着表姐夫眼眶湿润了!其实这么多年是表姐和表姐夫照顾了这一大家子人,老丈人,两个大舅子们都得到了表姐夫的帮助和支持,但表姐夫却回忆他当初大学毕业,为了爱情,他放弃了留在家乡的机会,而心甘情愿的跟着姐姐来到了沈阳!表姐夫说当年他是一个穷学生,娶我姐时住在单位宿舍,承蒙老丈人不嫌弃,而今天这样喜庆的日子里,爸爸已经不在了!表姐夫的那种对亲情的眷恋,实在令我感动,我也忍不住哭了!

当我正在抹眼泪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外甥媳妇的眼睛也是红的,大颗大颗的泪珠往下掉!我连忙递给她一张纸巾,并且询问道,你怎么了?外甥媳妇说,虽然我没见过姥爷,但是听爸爸讲那些往事,我很感动,所以,我也跟着爸爸伤心了!

当我听到外甥媳妇说完这些话时,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了,这孩子太善良了,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好孩子,她能感受到还不算熟悉的公公婆婆内心的那种感受,并且感同身受一样的去理解,去共情,我真的应该为外甥媳妇的父母点个赞,这教育简直真的太成功了!

从我母亲去世之后,我经历过太多人情冷暖,所以我发现身边好多人对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情感体验方面的能力很差,他们感受不到别人或喜或悲或是传递出来的爱意,温暖,包容,所以,他们自然也给不了别人情感交流的信号!

他们视被爱是自己应得的礼物,却将付出爱当成是一种负担,所以,导致现在很多人对情感的重视程度在降低!

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不就是情感上的依恋吗?有感情才会有付出,有感情才会有动力,有感情才会有责任和担当,如果没有了情感的联系,那不成了互不相欠了,转身就可以成为陌生人了吗?

虽然不哭或许也并不代表着不痛苦,只是我们也必须能看见,其实我们对于情感需求一直是在索取状态,这样的习惯会导致我们输出情感的能力就会退化,甚至越来越弱!

我三姨去世的时候,我嚎啕大哭了一场,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让我心里会舒服一些,我不在乎别人怎样看,我只知道我心里很难受,我的亲娘没了,半个娘的三姨也没了,我扯破了嗓子的哭,声嘶力竭的哭,因为让我憋着不哭,我会痛苦到极点的,因为我有深情,在此刻我很心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