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区别是什么?
非要打比方的话,坦克是古代的重骑兵,负责冲锋陷阵。
自行火炮只是个投石机,充其量它被安了轮子,可以让士兵推着走。
坦克与自行火炮外形很像,二者都是自动化履带底盘的自动化战车。
但是,自行火炮没有装甲,它仅仅是做了个修型的外壳,能一定程度上防个炮弹皮或者轻武器的直击,保护一下电子设备不被风吹雨打,却无法像坦克那样靠装甲作战。
许多自行火炮甚至没有全封闭的车体,仅做个围壳,甚至连围壳都没有,直接履带底盘架大炮。
坦克就不一样了,那是实打实的装甲壳子,现代主战坦克的装甲还是种多层工程构造,确保将防御做到最大化。
火力上,现代主战坦克一概采用120或125等口径的加农炮,配备相应的猎歼计算机火控系统,强调直射火力的精度和有效性。
自行火炮毕竟是火炮,它们配备有各种口径和种类的火炮系统,如自行加榴炮、自行迫击炮等等,种类非常的多,攻击方式与指挥和炮兵一模一样(就是炮兵单位),也可以不用履带底盘,采用卡车,轮式装甲车、越野车底盘的也很多。
所以,别看坦克和自行火炮长得像,但二者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装备。
换句话说,自行火炮根本干不来坦克的活,充其量它们装上穿甲弹,搞大炮上刺刀,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与坦克打一打。
如二战时苏联就是这么做的,ISU152火炮甚至被誉为“斯大林的铁锤”。SU76和SU100等也经常在反坦克炮和自行火炮的身份间跳来跳去,非常的有名。
坦克当然也能兼职部分自行火炮的活儿,毕竟那门加农炮功能还是有的。这种战术被称为“坦克火力间射”,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就干过这种活儿。只是比起专职的炮兵来说,坦克干的有点业余和不务正业。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区别是什么?
号称“陆战之王”的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一般由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系统,通讯系统组成,是装备一门中、大口径火炮,防空机枪,同轴机枪的全履带装甲战斗车辆,具有较强的越野机动性、防护性、强火力和突击能力,主要用于摧毁工事,歼灭防御力一般的地面有生力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压制、消灭敌方坦克及反坦克武器,当然也很容易受到受到直升机、反坦克地雷、步兵,反坦克炮等武器的威胁。从一战到二战中期,主流坦克类型被称为第一代;从二战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的主流坦克,被称为第二代;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坦克被称为第三代。
一战期间,交战双方深受阵地战绞肉机之苦,为突破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工事,打破僵局。英国远征军中校斯文顿提出,需要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枪火力的装甲车。当时的英国陆军对此毫无兴趣,然而时任海军大臣丘吉尔却大力支持,下令组建“陆地战舰委员会”,研发这种新式武器。1915年9月,由汽车、拖拉机、枪炮和装甲组合的样车“小游民”首次试验取得成功,全重18.289吨,装备6毫米装甲,1挺7.7毫米马克沁重机枪和若干7.7毫米“刘易斯”机枪,最高时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翻越0.3米高的障碍物。
1916年,“马克”Ⅰ型坦克投入生产,“雄性”车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车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8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18辆参与实战。在1918年,法国也研制出了雷诺FT-17坦克,为战争胜利发挥了作用。
由于最初的坦克技术尚不完善,加上战争结束,很快便淡出了历史舞台,没有受到广泛关注。甚至有人嘲笑这个笨重的武器像个大水箱,固,英语中给它取名为“Tank”,当然,也有说是丘吉尔为了避免德国人察觉,故意低调。其实,一战中德军也研发出了相似的武器。
坦克真正大显身手,对战略战术思想,军队作战行动,战争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把坦克这种武器的优势在战场上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是德国,而真正把坦克研发制造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苏联。
纳粹德国崛起之初,力求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突破防线,古德里安将军首创了由装甲兵主导的,与战术空军进行密切协同的战术战役模式,即闪击战。首先对敌方重要战役战术目标、指挥中枢、交通枢纽等进行空袭,同时以坦克部队、炮兵、装甲及摩托化步兵等多兵种组成密集的装甲突击群,在空军协同下迅速突破防线,并向敌纵深目标进行快速的穿插机动,对敌进行分割包围,从而对敌进行歼灭。
闪击战讲究速度,效率,集机动,防御,火力优势的德军机械化部队应运而生,坦克便是其中主角。
然而,当德军在攻克了捷克、波兰、法国、北欧,向东进发的时候,发现在面对步兵、坚固工事的时候,坦克的能力有限,所以,其实坦克主要是用来突击用的,真正需要强调的是步坦协同,用坦克打击敌方工事,用步兵保护坦克,克制敌方反坦克和步兵。到后来,还开发出进攻时为步兵提供短距离炮火火力支援的突击炮,在车辆或装甲车辆上安装火炮,也就是今天的自行火炮的前身。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主要区别在于,坦克是高机动性突击武器,而自行火炮是重火力支援武器。
从火力上讲,坦克的火炮一般装载直瞄加农炮,用于摧毁突击过程中目测或瞄具可视距离内遇到的敌军和障碍。自行火炮一般装载间瞄榴弹炮,当然也有加榴炮,炮击炮。一般用来远距离摧毁敌方目标,杀伤力大,射程远。从攻击火控上讲,坦克为独立或编组行动,直接发现目标,直接射击摧毁,一定程度上讲看得见对手。而自行火炮必须配合侦查,通讯,指挥系统,在得到目标信息,计算射击诸元后发射炮弹摧毁目标,基本上不会直面对手。
从防御上讲,坦克是突击武器,正面装甲厚,周身装甲也是所有战斗车辆中相对最厚的,自行火炮是火力支援武器,主要需要防御的是敌方远程火炮破片的伤害,以及步兵的突击,所以装甲相对薄弱。
机动性上坦克更加灵活,自行火炮相对迟缓。不过这种差距随着科技进步在逐渐缩小。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区别是什么?
▲当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一般都比较厚实
坦克和自行火炮作为当代各国地面部队的重要装备,其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如果将坦克看做成一位披挂了各种厚重装甲的先锋突击兵来说的话,那各型自行火炮无疑是一位随时可以向敌人扔出各种知名弹药的远程投掷手。
▲自行火炮的战斗室一般位于车体后部,且炮塔较大
一般来说,从整体上看,坦克一般采用驾驶室前置,战斗室中置,发动机室后置的布局,且整车高度较为低矮,这样就可以降低作战时的被命中概率,而履带式自行火炮则相反,其一般采用发动机室前置,而后驾驶舱一般位于动力舱的另一侧或者后部,最后战斗室会位于整车的后部,且由于其不需要考虑一线冲锋陷阵的问题,故而其战斗室普遍都较大,这样有利于布置大尺寸的自动/半自动装弹机,同时也有利于方便成员的操纵。其次,在一些具体的配置上,现代主战坦克一般安装120/125毫米口径的长身管滑膛炮,使用的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主的弹药,且炮台及车体前部都安装有厚重的复合装甲以及外挂附加装甲,而履带式自行火炮的火炮口径一般为155毫米长身管线膛加榴炮居多(当然还有122、152毫米等口径),以发射各型榴弹为主,且履带式自行火炮的装甲一般都较为薄弱。最后在双方的作战使命问题上而言,坦克以伴随步兵冲锋陷阵,消灭敌装甲力量和各类战场工事为主,而履带式自行火炮则一般利用其射程较远的优势,在后方为前方的作战提供必要的火力准备和支援。
▲末敏弹将赋予自行火炮在远距离打击坦克的能力
至于,自行火炮能不能击毁当代主战坦克的问题,笔者是这样认为的,一般来说当代主战坦克的前装甲厚度都比较厚,而自行火炮一般并没有配备专门的穿甲弹,故而想在正面击穿是比较难的,如果想击穿那坦克比较脆弱的侧后部位还是比较可能的,当然被一发大口径杀爆弹(比如155毫米口径)命中的主战坦克,即使不被击穿,其外部的许多设备也会损坏,故而大概率都会丧失作战能力,另外当代自行火炮还可以利用一些末敏弹这类的攻顶反坦克弹药,在较远的距离上,从坦克脆弱的顶部对其进行攻击,从而达到击毁目标的目的。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区别是什么?
提问者应当是想问坦克与履带式自行火炮的区别,因为都有履带和炮塔,外形确实像,但是两者区别还很大。
区别一,功能不同:坦克是陆军突击力量,在视距内作战,因其机动性和活动炮塔可以迅速压制和打击敌人,一般都是几公里范围内作战;自行火炮是陆军支援力量,由于机动性差和火炮射程远,可以进行超视距作战,几十公里外可以实现对敌打击;
区别二,炮塔不同:坦克炮塔可以360旋转,坦克炮的仰俯角低(-5度到25度),炮塔矮,车身中间偏后,坦克乘员组也可以使用机枪扫射;自行火炮炮塔左右调节幅度很小,仰俯角大(0度起,据说最高有90度的)炮塔高,炮塔位置偏后,自行火炮不必配备机枪,因为不进行近距离作战;
区别三,分类不同:目前各国坦克一般分为主战坦克(顾名思义,对战使用)和特种坦克(侦查、扫雷等)两种;自行火炮因为炮的区分,可以分为加农炮、榴弹炮、加榴炮、迫击炮等多种分类;
区别四,装甲不同:坦克因为近距离作战,装甲厚,机动性强;自行火炮装甲薄,机动性差;
区别五,火炮威力不同:现代坦克炮属于高初速的加农炮,口径一般在85到125毫米(125毫米目前是极限),有效射程1.5-2.5km,近距作战,以直接瞄准为主,因为知道敌人的位置,目标是微观方向的具体敌人员和武器装备和工事;自行火炮口径大(155毫米都正常),有效射程能达到四五十公里,以间接瞄准为主,目标是宏观方向的坐标;
区别六,编制不同:由于坦克车可以近距离作战,比较重视坦克个体火力和机动性,坦克连都可以编制执行遂行作战任务;自行火炮采用炮兵编制,再加上间接瞄准,单台自行火炮根本无法作战,至少需要营级单位才能有效作战,需要配备观测、侦察、指挥的人员和装备;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区别是什么?
说白了自行火炮是能走的炮,坦克是带炮的车。
区别主要在于:
1 自行火炮采用的火炮规格更加多样化。
2 防护能力上自走炮大都远远不如坦克。
3 自行火炮的炮塔左右移动一般会受到比较多的限制,但是上下移动自如,这是因为自走炮的射程比坦克更远,经常需要曲线射击以用于火力支持,相比之下自行火炮并不过分追求精度。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区别是什么?
自行火炮和主战坦克在外形上十分类似,都是一个履带底盘顶的炮塔扛大炮,那么自行火炮和坦克到底有啥区别呢?两者是否可以互相替代呢?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由来?坦克作为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是一种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坦克诞生于第1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越野,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2月,英国政府采纳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套制造和冶金技术与9月制成一辆车,也就是世界上第1辆坦克“小游民”。此后坦克作为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攻势歼灭路上力量的有效武器,为世界各国所。
自行火炮,则是在坦克诞生后不久,由法国人发明,为了使笨重的牵引石炮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能够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迅速地转移阵地,聪明的法国人在一辆履带坦克底盘上安装一门野战炮,实际具有机动越野性能,于是世界上第1辆自行火炮诞生了,由于自行火炮多用于阵地进攻和作战,所以又称强击炮。继德国之后,苏英美等国也研制发展了与德国相似的强击炮,毫无疑问坦克和自行火炮作为陆战神器都拥有强大的火力。
都是履带底盘扛大炮,自行火炮和坦克有啥区别?自行火炮和主战坦克在外形上十分类似,都是一个履带底盘顶的炮塔扛大炮,其实这两种武器的作用截然不同,坦克攻防兼备主要用作前线突防对敌方进行火力压制而自行火炮,则主要负责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两者在战场上缺一不可。
外形上的不同
首先两者在外形上的区别较大,坦克一般的结构是驾驶舱在前面,炮塔在中间,而发动机在尾部。自行火炮一般的结构是发动机和驾驶室在前面,而炮塔在后面。
坦克的外形相对于自行火炮来说比较低矮,这是为了便于坦克在前线对敌方进行火力压制时,能够轻松越过障碍物,并且不容易被炮弹掀翻,而自行火炮一般需要装备自动装弹机,且一般位于站前后方,因此车身相对较高。
装备上的不同
自行火炮和坦克的主炮装备不一样,坦克需要强的穿甲能力,还能压制敌方的坦克和装甲车,因此一般使用120毫米或125毫米的炮。从火炮种类来讲,坦克用的低频弹道高膛压的加农炮,这些火炮一般是高抛弹道低糖压的榴弹炮或加农炮。
自行火炮的主要任务是用火力攻击敌军后方人员后防御工事,因此一般会使用152毫米或155毫米的大口径榴弹炮,火炮的炮管会比较长,便于攻击较远距离目标。
防护上的不同
最后两者在防护上也有所不同,坦克需要在前线作战,因此既要防御敌方炮弹的袭击,也要抵御来自敌方主战坦克的攻击,从硬度上来讲,坦克是全线伴随步兵冲锋进行直接空间的重型装备,坦克车身上往往会装备防护能力很强的复合装甲。
而自行火炮由于多在后方作战,因此不需要进行如此高级别的防护,主要防御普通炮弹的袭击即可。
不管是自行火炮还是坦克,作为陆地战争相当一段时间常用的主要武器,它们依旧被大量部署在各个陆地作战部队中,为保卫国家抵御外力,默默的战斗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