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子是打地桩好,还是打地梁好?
现在盖房子,对防震和基础稳固,都要全面考虑,现代人富起来了,对住房有了新的认识,既要舒适,还要牢固,还要预防地震,山体滑坡,地基沉降等问题。
而题主的问题确实也出现过,尤其是农村房屋房屋盖的不高,安全意思不强,往往为省时省力省工省料,就在一块平地上支好模,铸出了地梁,从经济角度看,却实能省很多资金,对未来出现的沉降是无法避免的,两三层楼高重量也是不轻的,如果出现局部沉降,地梁同样会断裂,墙体会出现裂缝,愈来愈宽,变成危房,虽然不会在一两年内出现,以后肯定会出现,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住在里面还会影响人生安全。
至于打桩,从目前来看是建筑房屋的最好选择,有桩就有梁,结构成了框架,能有效的防震,防滑坡,防沉降,防撕裂,是建房高标准的首选,但造价肯定会高,但以后住着放心,不会担忧,也不会出现浪费现象,所以只要资金允许,盖一处适合自己居住的好房屋,是可以考虑和值得拥有。
盖房子是打地桩好,还是打地梁好?
好的,这个问题我来帮你回答。
盖房子是打桩好还是打地梁好?
从承载力方面考虑,当然是打桩好了。桩与地梁相比更深入持力层,能更好地传递上部荷载。桩身可穿过软弱土层而支承于稳定的坚实土层或嵌于岩基,在地震等不利情况下,桩身凭靠深部稳固土层仍具有足够的抗压与抗拔承载力,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和安全。桩更适合中高层及软弱基础的项目。
而地梁埋深较浅,主要作用是协调地震时各基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工作。地梁更适合低层及地质较好的项目。
从工程造价方面来考虑的话,打桩的费用相应的要比地梁要高很多。这个需要综合考虑来选择。
至于,选择打桩还是地梁,我们需要结合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首先,如果是商业建筑、住宅楼等大型项目,都有设计施工图纸,我们按照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就可以了。毕竟勘察、设计是权威,其方案是经过科学计算得出的。
其次,如果你是自建房的话,一定要请有经验的工程师傅来判断地基的情况,比如:土质类别、地基是否能承受上部荷载等。如果土质状况较差的话,打桩是不二之选。如果土质状况比较好的话,地梁是比较好的选择,农村低层建房大多选择这种。
另外,一般来说,打桩或地梁很少作为单独的基础。通常都是配合其他项目共同作为基础。比如,桩和承台运用、独立基础和地梁运用、桩和承台及地梁共同运用。
总之,基础是建房很重要的施工内容,无论是打桩还是地梁都需要慎重考虑,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盖房子是打地桩好,还是打地梁好?
盖房子是打桩好还是打底梁好?盖房子首先要了解的不是打不打桩,做不做地梁,这个观念都是不对的。首先要了解是土质情况,还有要建几层,土质情况不好或楼层高,都要打桩。就是土层好和做了桩基,都还是一样的要做地梁,这样安全系数才有保障,我是小赵,今天就喝大家一起聊聊,在农村里如何去分辨土层,选择用什么样基础。
农村建房用什么基础,关键取决于当地的土质情况:地基土按规范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其中的砂土、粉土和人工填土这三种是一定要做桩基,其他的几种,也要在建房时,一些细节还要和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商量,部署!
现在农村里建房,不管是有桩基,还是没有桩基,地梁是100%都会做的。有做300mm ,有做500mm等等,有很多的还会用砖下大脚。再在砖基础上做地梁,有些不用砖基(条形基础),而是用承台做基础,这样比做砖基础要节约成本。
桩基比起承台、砖基(条形基础)来所能承受的承载力是最好的,但是费用也是最高的。农村里一般不是砂土、粉土、回填土外,都不会选择用桩基础,那样的成本太高。一般都是用到承台基础加地梁的模式去施工。
一般土质比较硬的,楼层不高情况下,也不会去选择用承台,都只会去用地梁,加大基础,加高地梁的高度,使得整个地梁承载着房子的重量,再和四周的构造柱相结合,使的房主成为一个整体。
土层,楼层的高低,是建房前最原始的考虑对象,不同的格局有着不同的应对方案。农村里建房,本来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土质和楼层直接决定基础开支的大小。
盖房子是打地桩好,还是打地梁好?
在短短的十年间建房子的费用,最起码翻了3倍有余,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我家建筑房子的时候,总建筑面积280平米,总花费费用才16万元左右,是毛胚的状态。
2021年如果采取10年前的建筑工艺,那么整体的费用在40万左右徘徊,平均每平米的建筑费用已经来到了1400元左右。
现在的人追求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高,整体的房屋建筑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在10年前村里很多人都是采用打地梁的方式进行建筑房子的,而现在更多的都是采用打桩的方式建筑房子。
打地梁优缺点:
打地梁最大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整体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施工不用费太多的时间精力。
打地梁的缺点,整体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像我家就是采用打地梁的方式,在居住了几年时间后,房屋的楼顶边缘明显地出现了裂纹。
观看大约10年前村民建筑的房子,99%以上都是采用打地梁的方式建筑的,有不少村民都在讨论自己家的房子出现了轻微的下沉,屋顶的裂纹都有出现。
那里有座建筑的人群在分析,因为土地比较松软,所以会出现下沉也是正常的情况,毕竟打地梁的方式并没有深入进到土地内的硬土层。
隔壁村的土地相对应就比较硬,所以出现这类型的问题也比较少,地梁跟土地的软硬程度形成了很大的关系。
村打地梁的房子一般都不会超过4层房屋,反而隔壁村同样是打地梁的,超过4层的房屋同样是有,但是也没有我们村两层房子下沉这么厉害。
钻桩的优缺点:
钻桩的最大缺点就是费用比较多,而且耗时间,耗人力和物力。
普通住宅的地桩一般为直径80CM,部分大型建筑物需要用到直接120㎝甚至更大,打地砖的深度完全是根据土地的岩基进行判断的。有部分比较浅,钻五六米就已经到达了原机,而有部分比较深的需要钻20米才到底。
钻桩是一笔非常大的费用支出,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地方不同,费用在150~200元一米,假设每条桩深度为10米,需要支付的人工费2000元,再加上钢筋混凝土这些费用叠加在一起,基本上一条桩的费用在6-7千元左右徘徊。
假设建筑面积为150平米,打桩基本上是在12条左右,所要花费的费用就8.4万元了。
打桩的优点:
早些年宅基地并没有限高,有村民建设房屋出租,建设高度达到11层之高,在过去这么多年并没有出现地基下沉的情况出现,而且还更稳定更牢固,更抗震。
原理就像树木一样,长得越大,根就会扎得越深,就能经受得了更大的风吹雨打。
朋友是专门做钻桩这方面的工作:
其实所有的房屋在建筑的过程中都可以优先考虑做钻桩的方案,家里有钱什么都不用想,直接选择砖桩的方案,肯定是比打地梁的方案好上数倍。
特别是大马路边上的房子,做钻桩的方案,首先就可以很好地抵御马路车辆走过的余震,另外一方面房屋更加稳定的同时墙上出现裂纹的概率就比较小。
如果并非靠近马路边,家庭情况又比较一般的情况下,选择打地梁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打地梁也是可以根据自身的房屋建筑高度以及整体的质量,挖整体的深度。
至于那个大的柱头要挖多深,主要是取决于土地软硬情况,如果硬的两米左右,基本上建4层的房子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还是软的,继续往下挖三米甚至是要达到4米,才可以抵得住4层高的房屋。
普通农村自建房一般使用打地梁的方式都可以解决90%以上的问题了,而对于闹市中的房屋一般都是采用钻桩的方式,来建筑7层高左右的出租房,一方面更稳,另外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安装电梯,所以必须得要打桩来解决这些问题点。
底层基础决定了上层的建筑基础打得越稳,上层建筑的房屋越不容易变形,而且在整体的造型上就会变得更多量化最开始的时候农村是采用砖混结构,后来采用地梁,再后来采用地梁加柱头。
随着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有部分人群在考虑是拿这笔资金,建一栋房子,还是在县城或者城市中购买一套小小的商品房。
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方,我个人建议还是不要回去进行发展了,随着时间推移,农村的人将会变得越来越少,特别是我们现在城市化率还在不断上升的阶段,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似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即便我们今天自己想回到农村生活之后,孩子还是会去到城市发展的,这也成为了一个趋势所在。
对于比较山区的农村地方,不再建议建房子的,我是拿这笔资金去到当地的县城或者市里购买一套房屋,然后整个家庭来到县城或者市里找一份稳妥的工作,一方面收入比较稳定,另外一方面周边的整体数措施也是挺不错。
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老家的房子建得非常的漂亮,来到城市中还是租房子居住,当时我有着一个非常大的疑惑,一年才回去居住半个月时间,为什么要建得这么漂亮?最终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村里建的房子漂亮就代表有面子,代表在外面混得挺不错的。
千万不要存在攀比的心理,现在老家建的房子后悔了,后悔没拿那笔资金到工作的城市买一套房子,一方面不用租房子居住,另外一方面孩子在这边也可以定居生活,起码户口学习上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闹市中的农村,我个人建议是不要造成你购买房子,毕竟城市的生活商圈跟自己处在闹市中,农村的生活商圈是一模一样的,而且自建房一方面价格更便宜,另外一方面可使用空间更大,自己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现在不少的家庭在建设房子的过程中,都在为收益这方面衡量着,1楼做成商铺或者是小加工坊,2~5楼是做成出租房,而6~7楼是自己居住。
1楼的商铺租金18元每平米,100平米计算租金1800元,2楼以上的出租房以10元每平米计算,建筑面积在110平米左右,4层可以租到4400元,假设并不是完全住满的状态,每个月的租金收入都可以在5000元左右徘徊。
这种情况下的租金已经是非常的便宜了,如果地理位置比较好的情况下,租金可能会翻两倍以上,所以这种房屋一方面可以解决居住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带来巨额的收益,每个月接近5000元,相当于一个人在工厂工作一个月的收入了。
如果是你,会选择在县城或者城市买房,还是在闹市中的农村建筑一栋房子还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呢?
盖房子是打地桩好,还是打地梁好?
打地梁比较好。
问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农村自建房,因为商业住宅在盖房以前必须有地质勘察和设计院图纸设计,肯定不需要在头条问答来问这个问题。
农村地质一般都是图层或者下面有岩石层,加上层高一般都是三层及一下,五层的就很少,不需要打桩,只需要做地梁就好。
农村自建房打桩没必要,而且比较麻烦。首先,打桩需要有打桩机进场,需要专门的施工人员,如果只是打几米的地桩,打桩机有时候都不愿意来。
我个人认为打桩比地梁施工要麻烦很多,但是农村很多施工队做的很不规范,像我老家的施工队,图纸都没有,完全是凭感觉盖房子,我家邻居的房子在打完地基盖墙一米左右,东面和西面出现20厘米的高差。所以,农村非专业施工队在打桩施工过程中容易出问题,埋下隐患。
相比地梁就好很多,地梁施工比打桩简单。农村施工队对于地梁的施工也比较熟悉,完全可以做的很好。
地梁和上部分房屋形成一个整体,地梁埋在地下,就会比较稳定。相对于打桩来说,桩如果存在缺陷,就会在某个点承载力不足,在遇到地震或者灾害的时候,那儿就很容易坏掉。
所以,我认为农村自建房,三层一下挖一两米的地基,芬实后做地梁是完全足够用了,施工方便且安全性高。
盖房子是打地桩好,还是打地梁好?
导读:打桩好,还是打梁好,这主要取决宅基地的土质硬度,还有就是房子的用途,有的房子有可能在之前的基础上还要提升2~3层,以扩大房子的用途,提升经济效益。
对于盖房子打桩好,还是打梁好,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在前些年代,很多人都把房子建在地基硬的山上,只用了石灰,黄泥。挖一个深度30公分的槽沟,简单的铺几块大青石,就来始砌一座三大开间的平方。潇潇洒洒的住进冬暖夏凉的土培房。后来,人们搬到了山脚的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都开始建楼房。
如果在平原的地质比较差,建议开挖大脚,一般开挖90公分深的沟,抽干里面的水垒一层石块,放入砂浆,四个角,关键部位,扎大垛,大垛里面在放入数起来的,钢筋笼子。边石头,边灌浆。一直将沟地填满。之后在大脚上支模,浇地脚梁。地脚梁穿插在竖起来的钢筋笼子里。之后,用拉墙钢筋,将整个竖起来的钢筋笼子,嵌入墙体。
其次,因为地壳运动,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这种做法,将整个墙体成为一体,抗震,抗压,抗拉。即使,你只盖一层,如果还想加3层也没有问题。地面不会沉降,墙体不会出现裂缝。
最后,房子是打桩好,还是打地梁好。我觉得要将两个结合起来,就算是盖四层的成本也才3万左右。住在里面安心,牢固,以后形式变了,还可以对房子改造扩大用途,跟上形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