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为什么称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难道贾兰不是吗?
周瑞家的为什么称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难道贾兰不是吗?
老姥姥带着外孙子板儿到荣国府打秋风,王熙凤给了她不少资助,这些东西,在王熙凤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一个农妇来说,到荣府一趟所得的好处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刘姥姥不住的表达感谢。并对王熙凤称板儿为“你侄儿”。刘姥姥为什么这样说,其中是有原因的。板儿家姓王,他爷爷曾经与王熙凤的爷爷一起做过官,当时两家联过宗。联宗这事,可以参考贾雨村与荣国府的关系。两家本来没什么关系,不过是同姓,于是,地位低的便上溯祖宗多少代,证明两家曾是一家。这样,大家族就成了小门户的后台。板儿的爷爷去世后,儿子狗儿的岳母,知道女婿家曾与王家有过这层关系,便来京城打秋丰。本来,刘姥姥应该去王家的。但狗儿对王家唯一有印象,就是曾经的王家小姐,现在荣国府贾政夫人。于是,刘姥姥便找到荣国府。王夫人知道刘姥姥的来意,便让王熙凤打发刘姥姥。于是,就有了王熙凤“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的一段故事。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知道王家的这段往事。所以,刘姥姥来到贾府,要先找周瑞家的。通过周瑞家的引见,才能见到正主。
刘姥姥见王熙凤,两人之间是个什么关系?接触的时候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分寸?做为一介农妇的刘姥姥肯定不知道,于是,做为引介人的周瑞家的就要不断的点拨她。刘姥姥对王熙凤称板儿为“你侄儿”。是从女婿与王家联宗的辈分上说起的。但是,在王熙凤的心里,根本没有这板儿这样的侄。所以,在离开之后,周瑞家的提醒刘姥姥说,贾蓉才是王熙凤正经的倒儿呢?说到侄儿,从夫家这边来说,贾蓉贾兰都是王熙凤的侄儿,贾兰是堂侄,比贾蓉这个本家侄近了好几服。可是为什么周瑞家的不提贾兰而偏偏提贾蓉呢?l原因很简单,刘姥姥见凤姐的时候,贾蓉来过,刘姥姥见过,知道这个人。周瑞家的这个提醒的潜台词是说,你们这种穷酸象就不要硬去和人们攀亲了。而对刘姥姥来说,称“你侄儿”正是在提醒着王熙凤,你们当初是联过宗的,是一家人。以此来强化打秋风的合理性。总之,求人是不容易的。总是要牺牲点面子和尊严。
周瑞家的为什么称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难道贾兰不是吗?
《红楼梦》中,周瑞家对刘姥姥说,贾蓉才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
为什么说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呢?
首先,当时的语境是贾蓉和板儿,贾蓉比板儿亲。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王熙凤房里,刘姥姥本打算求援,却被贾蓉打断。
贾蓉走后,刘姥姥对王熙凤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为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王熙凤明白了刘姥姥的意思,给了刘姥姥20两银子和一吊钱。
刘姥姥欢欢喜喜地和周瑞家的出来。周瑞家的对刘姥姥说:“我的娘啊,你见了他,怎么倒不会说话了,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柔些,那蓉大爷,才是他的正经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个侄儿来了!”
就板儿和贾蓉来说,板儿和王熙凤的关系很远,他们是连宗的关系,这个侄儿有点勉强。
贾蓉姓贾,是宁国府嫡孙,他和王熙凤的关系比板儿亲近多了,因此贾蓉才算王熙凤的“正经侄儿”。
其次、贫富差距,令亲人不亲。周瑞家的说“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柔些”。脂批云【不自量者每每有之,而能不露圭角,形诸无事】这是说刘姥姥不自量力,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就攀王熙凤这个姑奶奶了,王熙凤可没有这样的侄儿。只有贾蓉这样富贵人家的少爷才是王熙凤的亲侄儿。
当周瑞家的说,贾蓉才是正经侄儿后,有一段脂批:【为财势一哭】。财势上的差异,让亲情变得淡漠了。穷人家的侄儿,“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柔些”,不能直截了当地攀亲戚。只有有权有势,富贵人家的孩子,才能称“侄儿”。
难道贾兰不是王熙凤的亲侄儿吗?
贾兰当然是王熙凤的亲侄儿。就贾蓉和贾兰来说,贾兰比贾蓉更亲近一些。因为贾兰的太爷爷贾代善就是贾琏的爷爷。而贾蓉的太爷爷贾代化。因此贾兰和贾蓉分别是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人。王熙凤同样也是荣国府人。
对于王熙凤来说,贾兰比贾蓉更亲近。贾兰才是正经的亲侄儿。
然而,就个人感情来说,王熙凤对贾蓉更好,对贾兰差一点儿。贾蓉和王熙凤年纪差不多,贾兰还是一个小屁孩。
王熙凤有事爱找贾蓉帮忙。例如,贾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顾死活地勾搭王熙凤。王熙凤就让贾蓉和贾蔷教训贾瑞一顿。
贾兰年纪小当然不能给婶子王熙凤帮忙。
周瑞家的为什么称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难道贾兰不是吗?
说贾蓉是正经侄儿,可没说贾兰不是!说贾蓉是,是因为刘姥姥已经看到贾蓉了,知道贾蓉是谁!说贾兰刘姥姥知道吗?刘姥姥又不认识贾兰!看书要会看
周瑞家的为什么称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难道贾兰不是吗?
周瑞家的为什么称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难道贾兰不是吗?
看过原著的都知道周瑞家的说这句话是对着八竿子打不着的刘姥姥说的,并不是他们宗上的,是偶然连了宗的刘姥姥家,这是有一说一的。
刘姥姥在王熙凤屋里的时候贾蓉就进来借东西了,是刘姥姥看见过的人,说起来她能对号入座,而贾兰是她没见过的,你当个人面说一个没见过的人你有印象吗?没有吧,所以类比法的时候是要大家对当事都认知才有共理。
这里并不是不提起贾兰而贾兰就不是正经侄儿,这从32回贾宝玉调戏金钏被他老子看得出来:
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从这句话我们知道贾兰就是贾珠儿子,是最正经的侄儿!
周瑞家的为什么称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难道贾兰不是吗?
凤姐的丈夫贾琏,与贾兰的父亲贾珠是【荣国府】叔伯兄弟,所以贾兰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贾蓉的父亲贾珍是贾琏的【荣国府】的堂兄,所以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也没错。但是,论起来,贾兰要比贾蓉更亲近贾琏和凤姐。
问题在于,周瑞家为何说,刘姥姥称板儿为凤姐的"你侄儿",不妥?这就有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黛玉称刘姥姥是"哪门子"姥姥的不满一说。
其实,刘姥姥和凤姐、黛玉是【同辈的】,板儿应叫凤姐为【奶奶】!这是因为板儿的父亲狗儿,狗儿之祖父自降一辈,认作凤姐的祖父为伯(叔)父。
看看,这不乱套了!刘姥姥,周瑞家。凤姐都蒙圈了。刘姥姥是急于攀亲近、套近乎,欠思量。周瑞家是急于分手清贾蓉和板儿的亲疏,乱了辈。凤姐则是还没迷过来。只有明白人:黛玉!当然会有反驳,黛玉是轻视刘姥姥,何曾考虑那么多?!
权当笑谈,也许作者都没有觉察到?也许作者梦幻之笔?
周瑞家的为什么称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难道贾兰不是吗?
周瑞家的说的没错,贾珍和贾琏是亲兄弟,所以贾琏的儿子贾荣是贾琏和王熙凤的亲侄儿,也就是正经侄儿。贾珠和贾琏连堂兄弟都算不上,快出了五服了,所以贾兰只能是王熙凤和贾琏的远房侄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