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中从甲到癸的十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我们先看看《说文解字系传》中南唐大学者,文字学家徐锴的解释:图一图二
十日者,治历之本也。甲象东北十、三月之时,阳始欲出,正其体然,上有所冒;乙者,二月之后,轧然已出矣。冒险而出,其出难,故乙然诘屈也;丙为四月已出,而内外皆照,炳然而正。冂,内外之分也;丁为五月,其体丁壮,象其正身,无所屈挠;戊己为六月。戊象居中,五方相勾绞相成也。己正身在中,四顾望也;庚为七月,万物成实也。故象实之著乎枝干也;辛为八月,物已成而未熟,阴气未极,阳气未萌,无复象。似万物将收缩,白露制物,故取辛。万物之见焦杀,若获罪然也;壬者,十月十一月之交也。阴阳初交,壬象物之上下相交受也;癸者,十二月之时也,土返其宅,水归其壑,土缩其壤,水受其潦,故象水自四方流入内也。此十干之类也。
简单解释一下上面这段话。十日,是古人对十天干的称呼。它是编制历法的根本。徐锴是用阴阳的观念来解释天干的。甲象东北十、三月之象。东北,指的时间和方位的联系。十月和三月天气冷势程度相似。这时,阳气欲出,向上冒出。大家可以看看上图一中十天干的小篆写法,帮助理解。乙是二月阳气艰难外出的形状,所以,弯弯曲曲的。丙是四月阳气完全出来的明显明亮之象,冂就是代表内外的分别,也就是阴阳的分别。丁是五月之象,很强壮。丁和壮同义。戊己是六月之象,戊居中,四方都要和它相交接勾边,己是自己,自身居其中,与四方相连,隐含中庸之意。庚是七月,万物长的有形状了。辛是八月,是万物将熟未熟之象。壬中十月十一月之交。是阴阳相交之象。癸是十二月,水从四方流到中央之象。
徐锴的解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唐之后,治《说文》影响最大的就是南唐徐氏兄弟。但他们的说法未必准确。十天干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很成熟的存在了。它的起源可能在成熟之前的几百或几千年。所以,徐氏兄弟的解释恐怕未必比今天高明。因为我们今天能看到甲骨文,而他们看不到。
图三
上面图三就是甲骨文十天干的写法。
十天干其实就是十进制的计算法。为什么人类社会会不约而同的用十进制计数法。其最初的来源就是因为人有十个手指头。“人有十指,天有十日”,在中国许多古代典籍中都有提到。说的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原始人最初有简单数字概念,要记数字,最方便的工具就是自己的手指头。现在的小学生算数学,还是从数指头开始的。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甲骨文研究.释干支》中,对干支的最初来历,就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他们多半是殷人所创造的。以往的解释,大都是望文生义。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我们上面提到的徐锴的解释,基本上也是望文生义。但所生之义又是对《易经》阴阳观念的附会。这就使得文字学和社会学勾连在一起了。
战国时期有的《世本》有提到“容成做历,大桡做甲子”“二人都是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记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做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吕氏春秋》载:大桡做甲子,黔如做虏首,容成做历,羲和做占日,尚义做占月,后益做占岁,胡曹作衣,夷羿做弓,祝融做市,仪狄做酒,高元做室,虞姁作舟,伯益做井,赤翼做臼,乘雅做驾,寒哀做御,王冰做服牛,史皇做图,巫彭做医,巫咸做筮。
十天干代表一至十十个数字。对应如下:
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 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我国古代就有以手势记十个数的方法,其来历就与十天干的甲骨文字形相关。
看到上面的手势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古代人以手指代表十个数,然后产生了代表十个数的文字,文字的形势,反过来又影响了数字的手势表达。
关于十天干造字的本义,现在恐怕很难确切知道了。但把上述郭沫若与徐锴的解释合到一起,大约就是十天干的当下解释了。
天干和地支,是记时记历的方式。所以,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假如去掉天干地支,整个中国文化的根就没有了。下面简单提一下,十天干在中国文化中的应用。
首先,天干与数相关,前边已经说了。
其次,天干与阴阳相关。排一三五七九属阳数,也就是甲、丙、戊、庚、壬。排二四六八十的是阴数:乙、丁、己、辛、癸。
天干有生数有成数:一二三四五是生数,对应甲乙丙丁戊。六七八九十是成数。对应己庚辛壬癸。
再者,天干与方位相关。方位与五行相连。甲乙属木、东方。丙丁属火,南方。戊己属土,中间。庚辛属金,西方。壬癸属水,北方。
以上这些应用中,天干都有不同的含义。但在中国文化中,十天干的象征意义是如下这样规定的。
甲为铠甲,万物破甲而出。
乙为轧,万物初生,屈曲而长。
丙为炳,阳光充足,万物炳然。
丁为壮,万物强壮,己成壮丁。
戊为茂,万物生长茂盛。
己为起,万物奋然而起。
庚为更,万物更新,秋收待春。
辛为新,万物更新,秀实新成。
壬为妊,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为揆,万物闭藏,揆然萌芽。
对照一下可以发现,这个象征意义,和《说文》的解释,基本一致。
天干中从甲到癸的十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本义就是万物出生,长大,衰老,死亡的一个过程。
甲是万物破壳而出的意思,可以称为破壳期。
乙是万物出生,抽丝发芽的意思,称为发芽期。
丙是茁壮成长成幼苗,显露出行迹,能够被看见的意思,称为幼苗期
丁是成长为少年,朝气蓬勃之相,称为长大期。
戊是长到成年,身强体壮之意,称为成年期。
己是成熟老成的意思,称为巅峰期。
庚是万物收敛有实,秋收之相,称为秋收期。
辛是新的意思,万物重新成为种子,称为结种期。
壬是重新开始孕育生命,称为孕育期。
癸是被种植地下的意思,没有破壳之前的状态,称为播种期。
所以说,十天干的本义就是世间万物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壮,从强壮到衰老,从衰老到死亡的一个循环过程。十天干的本义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最初是商朝各代天子的名字,譬如:天乙子履、外丙子胜、仲壬子庸、太甲子至、沃丁子绚、太庚子辩、小甲子高等等。
天乙子履(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
直到出现了天干五合理论后,十天干才具有了阴阳五行的实际意义,这就是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十天干从此也拥有了阴阳五行:
阳干:甲、丙、戊、庚、壬。
阴干:乙、丁、己、辛、癸。
甲乙为东方木、丙丁为南方火、庚辛为西方金、壬癸为北方水、戊己为中央土。
人们将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带入到天干五合中:
甲己合(化土)代表信;乙庚合(化金)代表义;丙辛合(化水)代表智;丁壬合(化木)代表仁;戊癸合(化火)代表礼。
从此十天干才终于成为了人人必学必会的基础知识,就像现在的阿拉伯数字一样,无论大人小孩都能知晓。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成六十花甲子,用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这是最早的相当于阿拉伯的数字。
总之,十天干的本义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十天干最大的功用就是代表阴阳五行,代表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用来作为计年,计月,计日,计时的最基本的符号,用来代表世间一切万物的符号。天干中从甲到癸的十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十天干天象气候变化分别为:雷(甲)、风(乙)、日(丙)、星(丁)、霞(戊)、云(己)、霜(庚)、月(辛)、雨(壬)、露(癸)。但圣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而出十天干,十天干原始意义已经包含世间万象,而不仅仅是天象气候。十天干,原始意义是指在宇宙天体运动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作用时,外星体对地球的干扰力和影响力。如太阳、月亮、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等,作用后产生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十天干在具体应用中有时间意义,也有显象意义,还有社会层次意义。十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天干在阴阳概念上有两个方面的划分:第一种划分,站到阴阳五行的角度。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第二种划分,站到社会阶级利益团体的角度。甲乙丙丁戊属阳,己庚辛壬癸属阴。一、十天干的时间发展顺序。典籍中通常用植物的生长过程来模拟描述十干之序。甲,指种子在土中破壳而出,先出芽的一定是向下入土的,故甲字如种子在田地下生出一点。乙,如初生之嫩芽,如我们见过的豆芽一样,弯曲生长之象。丙,是植物破土而出的象,接受阳光照射,快速成长。丁,是植物开出小的花朵之象,一点点,很是漂亮。戊,是盛大之意,植物茂盛长成之象。戊就是成的意思,植物已长成。己,己是植物结出果实的意思,己是肉,己又入我们的脾胃,供我们的食物。到己的阶段,果实已成。庚是什么意思?庚是果实成熟变硬的意思。庚通于更,变更,变化成坚硬之坚果了。我们吃的五谷粮食,都在秋天变硬而成熟。辛是什么?辛是收割的意思。辛古代是刀,庄稼要收割了。壬是什么意思?壬有孕育的意思。收割完成后,要选出比较饱满的,做为种子,承但繁殖下一代的重任。癸,就是归,选出种子,要收藏起来,保存起来,来年再种。二、十天干的社会阶级层面。十干之序,是由阳到阴的排列,这说明,干支之性是有尊卑、贵贱之别的。这就是《易经》所言,“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十天干比拟社会阶层分别是:甲乙,为权贵阶层,处于最高位,甲为头领,乙为军师。丙丁,为知识精英阶层,掌握社会主要话语权,丙为权威,丁为文化。戊己,为资本财富阶层,处于第三位,戊为国土国财,己为民企农业。庚辛,为工薪奋斗阶层,是社会中绝大多数。庚辛,意思就是“更新”,想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这一阶层。庚为军警暴力机构,起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作用,朝代更换都是军人叛乱。辛为维新、革命、变法、法律、犯罪人。壬癸,壬癸,为流动人员、盗匪人员的最低阶层。这一群体很能流窜,很有智慧。十天干代表的阶层不是固化的,社会阶层的充分流动,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何流动?相生相克,负阴抱阳,有兴趣继续探索的朋友可以说说看。
天干中从甲到癸的十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天干”,也称“十天干”,共十个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传为古代太皇氏所制,是远古先民观察自然,对季节变化及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所得,它们的本义分别是:
“甲”,就是种子的“壳”,乃是种子先用根破壳而出之象,指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的意思。
“’乙”,就是“轧”,乃种子的芽刚冒出地面,还是弯曲的形象,指万物伸长的意思。
“丙”,就是“炳”,好象太阳的光明,乃植物发芽之后的长势正旺之象,指万物生长茂盛的意思。
“丁”,就是“壮”的意思,指草木成长壮大,如人的成长正在青春期。
“戊”,就是“茂”,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成长之势已达顶峰,指万物繁茂的意思。
“己”,就是“起”,有万物奋然而起的意思,但也是转折点的起始之意,万物成长之势已缓,应该是掉头走下坡路了。
“庚”,就是“更”和“根”,有万物更新的意思,也为落叶归根的意思,植物的叶和果实落地归根之象。
“辛”,就是“新”,为万物一新的意思,果实落地归根成为新一轮的种子。
“壬”,就是“妊”,种子伏地中孕育新生命之象,当万物正在孕育的意思
“癸”,就是“揆”,是种子浇种埋在泥土里尚未发芽之象,指万物正在萌芽的意思。
天干中从甲到癸的十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一:甲乙东方木。东方青龙之象,其味酸,其色青,其性主仁。
1:甲为阳木,如参天大树,栋梁之才。生性仁慈,积极上进,好胜心强,宁折不屈,有操守,有毅力,缺点,好面子,嫉妒心强,过弱不足则易胆小怕事,独善其身,性格忧郁.
2: 乙为阴木,如蔓藤花草,体态柔美,性格温和,适应能力强,外表谦和,但野心颇大,占有欲强,善于利用环境。缺点:心机深沉,手段隐蔽,过弱不足则依赖心重,胆小心软,容易上当受骗!
二:丙丁南方火。南方朱雀之象,其味苦,其色赤,其性主礼。
3:丙为阳火,如太阳之火。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开朗大方,坦坦荡荡,快人快语,富有亲和力,缺点,容易鲁莽冲动,急躁无礼,做事有头无尾,过弱不足则有心无力,三分热度,容易消极悲观!
4:丁为阴火,如星星之光,灯烛之火。热情致礼,性格温和体贴,富有同情心,小心谨慎,善于计划,缺点;工于心计,心胸狭窄,善疑多妒,过弱不足则胆小怕事,多愁善感!
三:戊己中央土。中央勾陈腾蛇之象。其味甘,其色黄,其性主信。
5;戊为阳土,如城墙堤坝之土,坚固厚实。诚实厚重,善守信用,举止稳重,沉默寡言,外柔内刚,有领导之风,行动派,喜欢安定。缺点:固执己见,呆板吝啬,不懂浪漫,不修边幅,过弱不足则,缺乏信誉,外表忠厚内心奸诈,冷漠抠门!
6:己为阴土,如田园培育之土。富有包容之心,有变通之能,理解能力强,寡言稳重,看破不说破,性格慢热,能屈能伸,可塑性极强。缺点;心机深沉,多疑固执,难与沟通,缺乏坦诚,过弱不足则犹豫不决,没有原则主见,容易封闭自我,自暴自弃!
四:庚辛西方金。西方白虎之象,其味辛,其色白,其性主义。
7:庚为阳金,如钢铁刀剑之金。个性刚烈,豪侠仗义,无坚不摧,富有正义感,原则性强,说话直来直往,不畏困难权势。缺点:好勇斗狠,言辞尖锐,口不择言,容易树敌,缺乏圆滑,过弱不足则背信弃义,毫无原则,假仁假义,阴狠好杀。
8:辛为阴金,如金银首饰之金!好面子,爱漂亮,喜欢修饰打扮,眼光独到,创新能力强,擅长交际,异性缘佳,恩怨分明,韧性十足,缺点;意志力薄弱,缺乏魄力主见,容易消极,过弱不足则阴晴不定,意气用事,虚有其表,华而不实,油腔滑调.
五:壬癸北方水。北方玄武之象,其味咸,其色黑,其性主智。
9;壬为阳水,如奔涌江河之水,热情彭拜,足智多谋,胆大心细,多才多艺,处世圆滑,崇尚自由,缺点,散漫无收,见异思迁,缺乏原则,意志不坚,过弱不足则,容易胆小怕事,魄力不足,聪明反被聪明误。
10:癸为阴水,如雨露灌溉之水,宁静阴柔,春风化雨,浪漫温柔,不冲动,有耐心,以柔克刚,以退为进,随机应变,深思熟虑,后发制人善于营谋,缺点;情感脆弱,喜欢幻想,不切实际,过弱不足则喜欢钻牛角尖,神经质,气量小,算计他人。。。。
天干中从甲到癸的十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天干地支本是文字符号,但被赋予的意义特殊又多样化,所以现在一些人也分不清弄不明,什么才是其本义了。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干枝”,看字思义求本真,干为树干之干,枝为树枝之;干强枝弱,强而为阳,弱而为阴,这便是干支原来用意。
天强地弱,干强枝弱,天上地下,强少弱多,天干有十,地支成十二。天干依次排列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原意取于树木干枝,故有此说:甲象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乙是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即炳,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若明;丁是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戊是茂,象征大地草木茂盛;己是起,是纪,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是更也,秋我而待来春;辛是物成而后有味,辛或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是妊,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是揆,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挨然萌芽。这是反映了事物生长的过程。后来无论是天干还是地支,都被赋予许多新的意义,有许多还是有哲学意义,替代许多。甲乙丙,代数成了一二三,代质成了第一第二第三。代始终,甲始癸终,代方位,甲乙是东,物是木,干支是符号,成了无所不代之物。
十干十二支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干支排列组合从头到尾一循环就是六十,故有干支六十花甲子之说。后又用干支花甲子用以纪时,代表一个具体的年月日时。形成了干支历,干支的意义作用就更大更广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