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词从风格上分,有豪放和婉约两派。

苏东坡是豪放词的开创者。也就是说,在苏东坡之前,词只有婉约派,而没有毫放派。为什么这样?这与词的发展以及它与诗在体裁上的分工有关。

诗言志,是秦汉以来的诗歌传统。与志相关,就有点高大上的意味。所以,诗的表现体材是全方位的,小到儿女情长,大到家国情怀。诗全部可以纳入到题材中来。到唐代,诗发展到盛期。唐人之后,诗就已经写完了。不信翻翻全唐诗,就会发现,所有五七言,表达美好意境的句子,都被唐人写完了。于是,中唐之后,词慢慢兴起。因为诗是言志的,所以,词在开始的时候,是专门用来写儿女情长的,故曰:“词为艳科”。所以,词还有个名字,叫“诗余”。

词既然是写儿女情长的。自然就要描写缠绵悱恻的情感,于是,“婉约”二字,很自然就成为了词的风格。开始文人们在做诗做词的时候,都会自觉的遵守这种题材上的分野。诗言志,词为艳科。

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晚唐到五代以及宋初的词人,全部都是婉约派。比如温庭筠、韦庄、李璟、冯延巳以及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无一不是婉约派词人。直到苏东坡出现。

苏东玻是绝顶聪明之人,不囿于陈规,正是他的最大特点。所以,他在自己的词作中打破了题材的限制。开创了豪放派。苏东坡之后,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学苏东坡风格的。比如刘过,陈亮等人这样,豪放形成与婉约并驾齐驱的另一种派别,另一种风格。

从苏东坡开始有豪放派,不等于之前的词人词作中就没有豪放表现。李白是最早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中就体现出苍凉豪放的风格。比如著名的《忆秦娥》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被王国维称为“遂关千古登监之口”。而有宋初的范仲淹的词中,也有苍凉豪迈的意境。

如果在婉约派词人中找一个代表人物,恐怕很难有统一的意见。如果现在的中学生投票,李清照当选的可能性大一些。如果宋代的歌女来选,他们大约会选柳永。如果是呤风弄月的宋代士大夫来选,周邦彦也有可能。换作不同的欣赏者,上面提到的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欧阳修、晏殊等人,都是非常优秀的词人。做为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上述人物任何一个都有资格。

李清照是文学史上评为宋词三大代表人物之一。在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这三大宋词代表人物中,只有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她既然有资格做为宋词的代表人物,再代表一下婉约派,大约没有什么问题。

李清照不断可以做为婉约派的代表。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她的风格被称为“易安体”。易安体可以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深刻的意境。

李清照的优秀作品很多。无所谓代表作。比如《声声慢冷冷清清》《醉花阴薄暮浓云愁永昼》等等,都被广泛传诵。更不要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句子了。

柳永有影响也很大。他的贡献在于创了许多慢调。比如《雨霖铃》《八声甘州》等词作,被人广泛传诵。柳永因为生活放荡,常常留连花街柳巷,与歌伎交朋友,为他们写歌词。而仕途的进取。但仕途的上的倒霉增加了他的名声。

因为词说白了就是歌词,和今天的歌词是一样的。但古代的词牌有曲调。写上词就可以唱。如果自己写了词,又谱上曲,就是所谓的“创调”。唱的节奏有快有慢。节奏抒缓的,就是慢调,字数多,时间长的就是慢调。柳永创制了不少慢调。这是他影响力大的原因。放在今天。柳永就是著名音乐人。

周邦彦与柳永的差别是,柳永是民间歌手。周邦彦是中央音乐学院校长。所以,周邦彦在当时的名气是很大的。他的特点是形式上的完美。他的代表作是《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除此之外,还有《苏幕遮燎沉香》也很有名。但周邦彦最有名的,大约是写宋徽宗嫖娼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因为这首词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就不费事写了。

总之,婉约派的词家很多。都写的很好。只看一个代表人物读一个代表作没有太大意义。多读几个人的,多读几首。对婉约派的理解就不一样了。

“婉约派”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未曾懂得,谢老师指点迷津!

“婉约派”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最具代表性的""婉约派"人物:李煜,代表作品《虞美人》

柳永,代表作品《雨霖铃》

李清照,代表作品《声声慢》《一剪梅》

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

历史上还有一些人物在此不一一列举。(图源全网)

“婉约派”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婉约”是一种相对于“豪放”的艺术风格,是指词作委婉细腻、含蓄蕴藉。婉约词家多描写男欢女爱、阴柔的情 感和柔美的景物,范围较窄,更具私人色彩。

明代一个叫张綖的人在《诗馀图谱》中说:

“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清代大名鼎鼎的王士禛也在一本叫《花草蒙拾》的书中也说:

“张南湖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清代以来词学们文学史家们就把李煜、晏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归为了“婉约派”的代表。在婉约派里面,可以说,李清照的词在质和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李清照的词经过后人辑录有《漱玉词》一本,收李词60首左右,基本上全呈现出了婉约的词风。其代表性词作大家熟知的有《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忆秦娥·临高阁》、《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等等,《蝶恋花》有好几首,对普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其一曰: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 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又一首曰: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一首《武陵春》比较为人们所熟知,其词曰: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好一个物是人非事事休,七个字道尽了物换星移的沧桑感,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有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二者意味大略近之。我常常把这两句放在一起感受,真的是很切肤的体验,爱我们的父母,永远的老去了,留下的一砖一瓦颜色如故,庭院中的李子树碗口粗了,葡萄树也独自茂密挂果,真的不能多看,看多了泪水就涌出了眼眶。

《声声慢》一首不得不举出,全词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知道有多少人赞叹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组叠词,我却觉得接下来一句紧如一句,连续六种不堪忍的景象简直就是叫人速死的凄惨境遇。要是像小日本那样的价值观,追求生命的质量为先的话,真该自我解决了。这首词真的伤感到了极致。

至于李煜、晏殊、柳永、秦观的词成就也很高,晏殊的写想心上人心思细腻,李煜的写家仇国恨、天上人间之巨变,直叫你作为草民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幸福感。秦观的写愁绪万千,柳永的写离愁别恨,一首《雨霖霖》好的能要了人的亲命。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认真读读自己感受一下才是最好的。

“婉约派”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柳永《雨霖铃》

“婉约派”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李清照,柳永都是代表,基本表现就是:我好想你,我好伤心,我好难过,求关爱,求抱抱,555555555,嘤嘤嘤嘤嘤嘤,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类的!与之对应的就是豪放派,代表人物苏东坡,辛弃疾,基本表现是:卧槽,哎哟我去,我X,我勒个去,盘它,干它,好大,好高,好快,好爽,好牛逼,66666666,高手,绝对高手,大江东去……之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