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中国人的称呼,还是在外国流行过来的?

“妈妈”是中国人对母亲称呼。“妈”这个字,自古就有,上千年的历史。《广雅.释亲》:妈,母也。《康熙字典》对“妈”的也解释是:读若马,平声。称母曰妈。可见,妈是中国人对母亲的称呼,由来久之。据《百度百科》“母”字上古发“ma”音,这样看来。母是最初的象形字,而妈是后来六书理论指导下所造的形声字。“母”与“妈”同义,指女性长辈。比如“姑母”、“姑妈”,“姨母”、“姨妈”意义是一样的。

“妈”虽然自古与母亲相关,但把“妈妈”叠用称呼母亲,大约是现代的事。认为“妈妈”是外来词,大约是一种误解。ma这个发音,大约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婴儿称呼母亲,用最简单的发音,是人之常情,因此,外国人称呼母亲有相近的发音也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妈妈是外来词。

对于称呼,历来是有书面语与口语的分别。书面语的称呼,不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改变多少。比如“父亲”“母亲”“令尊”“令堂”“家父”“家母”“家慈”“家严”,到哪儿,哪个时代都差不多。但口语的差别就太大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是很难听懂的。笔者是山东青岛人,从小称母亲,就是一个字“妈”。小时候放学回到家会说:“妈,我回来了。”昆明人称呼母亲也是“妈”,但在实际称呼时,会在“妈”字之前加上一个“我”字,称呼:“我妈!”笔者当兵的时候,广东的战友把“母亲”称为“老猫”,骂人的时候会“丢个老猫”。北方人听不懂,也没有关系,你丢你的,和我没关系。这是称呼的地域差异。

称呼当然也有时代差异。《红楼梦》中贾宝玉称自己的母亲为“太太”,称自己的祖母为“老太太”。贾政称自己的母亲也叫“老太太”,有时也直接称“母亲”,比如“宝玉挨打”一回中,贾母发怒,贾政说:“母亲这样说,贾政无立足之地。”在民国之前的等级制度之下,家庭伦理,首先要服从政治伦理。普通百姓家人的称呼,以地域风俗为准,没有统一的规定。就以山东莱西为例,不大的地方,称呼父亲的兄弟就不一样,北半县称“叔叔”“二叔”“三叔”,南半县称“爹”,“大爹”“二爹”。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文化的普及,社会交往的增多。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中的称呼逐渐规范化。现代经典作家的白话文作品对规范这种称呼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我自己一辈子称父亲为“大”。读书的时候,课本里提到父母亲的时候,说的是“爸爸”“妈妈”,在我观念里,父母亲的称呼,已经产生变化了。笔者是六十年代末出生的。对于称呼上,正好处于一个新旧转换时期。比如叫父亲,新潮的家庭,已经叫爸爸了,传统守旧一点的,还叫大。到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叫“大”的就很少了,几乎全部叫爸爸了。

这种变化,是语言中的口语,随时代变化的结果。它受到时代方方面面的影响。但妈妈这个词,不是外来语。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话。“妈妈”叠用,是语言随时代发展变化的结果。

妈妈是中国人的称呼,还是在外国流行过来的?

毋庸置疑,爸爸和妈妈,自古就是中国幼儿从学语开始所学的第一句。孩子的天性,别的还没有学,很多幼儿在吃奶的时候呀呀学语的第一声,都会以,ma(平声)发声。这样,几千年下来就引成了古代孩子称母亲为妈妈的习惯。此后,孩子称母亲的称呼:“妈妈”也成了孩子对母亲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称妈妈必然成了中国文化最原始的自然语言。

然而,英语称母亲也是以m开头的,只是孩子叫妈妈的时候成了“妈咪”Mother。由此可见,英语母亲开头发音的M也是幼儿呀呀学语的自然表露,只是英语代表妈妈的称呼与中国人的不同,或者代表意思的音不同。

因此说,中国文明史有5000年之久,自然引成的ma音根本不会借用外国人称呼MOther译音。而英语的历史又有多长?英文的出现应该在公元1100年。而中国称妈妈的年代早就在公元前几百年的时候就习以为常了。所以,中国妈妈的读音不存在向外国语借鉴。

妈妈是中国人的称呼,还是在外国流行过来的?

首先要强调的是,“妈妈”不是一个外来词,是中国词汇中古而有之的词汇。

《广雅.释亲》中解释:妈,母也。

《广雅》相当于《尔雅》的续篇,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是三国曹魏时期,可见“妈”这个词在三国时期就纳入汉语词汇了,很显然它不是一个外来词。

在《康熙字典》中也有对“妈”的解释,另外明清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中直接出现过“妈妈”这个词汇,而且《水浒传》中“妈妈”就是指母亲。

在一夫多妻制的中国古代,原配夫人的孩子称自己的母亲为“嫡母”,非亲生母亲称“庶母”,庶出的孩子称嫡母为“大妈”“大娘”。

可见作为“妈”这个词汇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中国古人对妈的称谓不常用“妈”,而用“娘、娘亲、母亲、额娘等”。

妈妈是中国人的称呼,还是在外国流行过来的?

中国的啊。

妈妈是中国人的称呼,还是在外国流行过来的?

关于妈妈的称呼是从国外引入还是自身就有这个话题,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接下来,请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说法一: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母亲的称呼都比较接近,有人说这是人类一开始语言中枢启动工作的共同特点,从简单的单音节开始,口型也相对简单,舌头基本不怎么动,是最简单的发声单词。如果因为发音相近或者相同,就说是从国外流入,那只能说是一种巧合吧。

说法二:也有一种说法:中国早在《广雅·释亲》里就已经有记载:“爸者,父亲之转。”“妈,母也。”而这本《广雅·释亲》是三国时魏张揖编撰的,这说明至少在那之前就已经有了爸妈的叫法了。事实上,我国由于地域的不同,称呼也是不同的,爹娘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叫法,至于何时妈妈流行开来则无从考证了。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妈妈的称呼是从国外引入还是自身就有,希望对大家有用。

妈妈是中国人的称呼,还是在外国流行过来的?

全球的婴儿都会叫MAMAbaba,说明只要是人都这样,除非不是人,问这问题的是不是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