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甜到酣的《父母爱情》惊艳了怎样的一个时代?

《父母爱情》是近期热播的一个电视剧。从各大卫视争相播放的次数中,可以看出它的热度。近些年来,以军旅题材为背景与爱情相关的电视剧有不少。其中给和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等。我觉得质量最好的,就是这部《父母爱情》了。

《激情燃烧的岁月》与《军歌嘹亮》虽然都与爱情相关。但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更加注重表现的是革命时代的爱情;军歌嘹亮更侧重表现的是军人情怀。这就使得这两部戏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特定的人物身份的表现中,把爱情的主题冲淡了。使得一些没有类似经历的人觉得很费解。比如以前我和爱人一起看《军歌嘹亮》的时候,她就看不下去,认为高大山的情感不真实。而我做为一个曾经的老兵,常常为军人的情怀而感动。

《父母爱情》的主人公也是军人身份。但这部电视剧比之前述两部却有很大不同。它从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讲述了父母的爱情故事,在不脱离军人背景的前提之下,更加紧扣爱情主题。体现了更加普遍的情感特征。所以,容易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再加上它的故事完全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体现了主人公之间的爱情。这些生活的细节,包含着时代的信息和物征,决不是胡编乱造的,没有切身体验过是绝对写不出来的。这种以生活细节反应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法,很像《红楼梦》的手法。让人在平平淡淡的家长里短之中体验人的性格之美,人性之美以及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是真实的。它能让读者和观众在欣赏的时候,常常会情不自禁的发出会心的微笑。它就成功了。这一点,《父母爱情》毫无疑问是做到了。

提起这部剧,觉得有说不完的话题。下面随心所欲的说两点吧。

首先是故事真实,紧贴生活,接地气,而且还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江德福喜欢上了安杰,但做为资本家大小姐的文化人安杰,却并不怎么喜欢他。这个时候,江家遇到了困难。安杰的侄子生病高烧不退,为了找到一支退烧的盘尼西林,安家人想到了身为解放军团长正在军校进修的学习的江德福。最后在江德福的帮助下,江家从部队医院得到了它。救了孩子的命。这个情节,在今天看来,有点好笑,不就是一支青霉素针剂吗?可是,这确实是五十年代缺医少药的现状。而解放军在那个时代,确实是政治地位很高的一个群体,而这个地位,决定了他们的有用性。

爱情这个词,在现代社会里被解释的玄之又玄了。但我觉得,爱情能够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相互对对方有用。失去了这个有用性。一切所谓纯粹的爱情大概都未必靠得住。

与安杰与大老粗的军人结婚相比,她的姐姐安欣找了一个真正的大户人家的文化人。儒雅俊秀,风度翩翩。可是他们的爱情从开始的风花雪月的卿卿我我,逐渐因为社会政治的原因沦落底层的平庸与琐碎。而安杰这个大小姐在政治风浪中由于有了江德福的保护又生活在与世相对隔绝的海岛中,却可以比较正常的滋养和发展他们的爱情。在两个人的互相改造中,大老粗的江德福变成了一个颇具小资情调的人,而资产阶级大小姐的安杰也完成了和农村大妈身份的自由转换。这种把自己变成对方的改变,正是基于相到之间发之内心的真挚的爱。这一切,都非常真实。

这个故事是以青岛为背景的。讲的是一个山东人的故事。其中有大量表现山东地方特色的情节。比如江德福第一次去安家吃饭的情节。当时,安杰不太看得上江德福。但在安家与江德福的交往中,这个原来被社会歧视的资本家的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改善。使得安杰的嫂子非常珍惜与江德福的这种关系,不想放弃。于是,便决定让儿子认江德福为干爹。这个情节,很符合青岛地区的风土人情。这种事情也很多。但安杰的姐姐安欣知道。没有安杰与江德福的结合,仅仅是一种干亲关系,对安家的影响很有限。而且她也感觉到,安杰已经对江德福有点意思了,于是,在吃饭的时候,机智的打断了嫂子关于认干爹的想法。

饭桌上拼酒的情节,简直就是从传统青岛人定亲宴中现场拍下来的。做为姐姐的安欣不断的问江德福各种问题,而当事人之一的安杰却不主动发问,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她想问的。当安欣问了他有没有孩子的时候,江德福醉态可鞠的拍胸脯保证没有时候,安欣说:“得,我们都被人家耍了”的时候。我的眼前浮现出许多类似的情节。

《父母爱情》中,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几乎每一集,每一个片断中,都有这样的精彩,让人看到同一事件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反应,而且每个人的反应都符合自己的身份,符合生活的逻辑。

《父母爱情》虽然写的都是平淡的生活小事。但其表现手法上非常高明。他的叙事视角上,也有些像《红楼梦》。《红楼梦》中,贾宝玉下生的时候,带着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就是后来贾宝玉故事的讲述者。所以,《红楼梦》中所有情节的描写,都是通过具体人物的视角写出的。《父母爱情》也一样,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其实就是剧中的江亚宁。有一个情节,江亚宁看母亲的《安娜 卡列尼娜》时,在书皮中发现了母亲年轻时追求者的照片。从而引起了江德福与安杰的冲突。由于孩子们是“告密者”。不敢进房间正视江德福与安杰的冲突。只能站在院子里,听着江德福在家里发火,质问安杰,照片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接着安杰的大吼:“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冲突是因为吃醋,因为爱情。

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父母爱情》在故事的结构安排上,也有冲突有伏线,很好看。脂斋砚在评价《红楼梦》时说:“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在这里大概也用得上。江德福一出场的时候,就离婚了,他为什么离婚,一直是个谜。没人知道。安家的定亲宴上,安家一再追问,江德福只是说,那是封建婚姻。都无论怎么解释。抛弃老家的妻子离婚,成为江德人格上的一个“污点”。以后这个问题随时成为江德福爱情生活中的一个障碍,直到江昌义的出现,让安杰看到江德福不但人格有问题,还是一个可恶的骗子。他有了孩子,居然不承认。

这个误会的解开,几乎用了一生的时间。直到安杰五十岁生日的时候,江昌义向大家坦白了自己不是江德福儿子的事实。当江德福一个耳光扇向江昌义的时候。想信许多人会被感动。江德福几十年来背负这样一个罪名到底值不值现在可能有不同看法。可是在那个时代,维护家族的名声正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担当的。这使我想起了大宅门的主题曲里的一句词,“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这些情节,既包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又与现实相联结。

《父母爱情》里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决不重复。江德福、老丁、安杰、江德花、甚至葛老师等等,每个人的形象都是鲜活的。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他们都活的很精彩。他们都是好人。因为时间关系,也就不多说了。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出现。制作出这样的精品,是对观众真正的尊重。

你觉得甜到酣的《父母爱情》惊艳了怎样的一个时代?

那个年代,军人的身份是特殊的,也是最吃香的。资本家庭的衰落,鱼霸的女儿遭到迫害,也充分反应出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真实的背景。一个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小姐,一个是大字不识却早年参加了国家解放战争的英雄团长,能排除了万难能走到了一起也真的不容易!尤其是欧阳懿在平反后,饭桌上哭着喊出了我叫欧阳懿,是多么的无奈与伤感…

向经典致敬,父母爱情绝对堪称一部好剧。

你觉得甜到酣的《父母爱情》惊艳了怎样的一个时代?

这部剧之前断断续续和婆婆看过,后来和我妈看了几集,然后自己有一次心血来潮也追了一遍,不得不说,确实很好。

首先演员好,男女主角就不用说了配角也都是一些演技在线的老戏骨,后面果不其然剧里这些老戏骨们也都火了。

其次剧本也好,整个故事,既有大时代,又有小家庭,互相交织,互相成就。

最惊艳的,就是男女主角的爱情了。

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他们老了之后,女儿说的一句,“他们两个一直在互相靠近,最后越来越像对方了……”。

也许,爱情最好的样子,就是我越来越像你……

你觉得甜到酣的《父母爱情》惊艳了怎样的一个时代?

《父母爱情》本来开始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却不知不觉之间,有这么一段甜到“齁”的爱情。

江德福本来是一个死板的军人,从来都不解风情,却在一次拉开参加的舞会上,被美丽清纯的安杰打动,一见钟情。

安杰,坐一堆灰头土脸的人里面,真的是光彩照人。安杰,惊艳了江德福的青春岁月。

当时跳舞的姑娘们说“好看有什么用?资本家!”好看怎么能没有用?惊艳大众啊!

接着,安杰又惊艳了炮校。

安杰用她的知书达理,美貌大方,用她高贵的气质,让炮校的军官们赞叹不已,偷偷地羡慕江德福。

她把那些农村媳妇衬得太可怜了太没有色彩了。

她的生活方式,也让江德福特别认可。嘴里嫌弃着,却不知不觉跟安杰慢慢地同化了。



她上了海岛,已经有俩个孩子,却让海岛上的女兵们赞叹“真漂亮!”也让军官媳妇们,衬得特别土气



安杰挑水,王大嫂挑水,真是挑拨了军官们的暗暗羡慕。

怀孕了,也好看。老了,也好看。

安杰就是这么一直美下去了

安杰的美,她得到了爱,更让大家羡慕

你觉得甜到酣的《父母爱情》惊艳了怎样的一个时代?

我妈妈就是地主家的大小姐,我爸在部队呆一辈子,提拔就是受影响,我姨也嫁给了军人,姨夫是我爸的战友也是在部队呆一辈子直至离休去世。

你觉得甜到酣的《父母爱情》惊艳了怎样的一个时代?

我挺喜欢《父母爱情》的,但长时间的在各大电视台不停的轮番放,也让人挺费解的,观众是弱智吗,电视台也是公共资源,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浪费,这种现象重复太多,为什么不给群众呼声高和一些优质影视作品一席之地呢!陈宝国的《老农民》,陈道明的《围城》,柳云龙的《暗算》《风筝》。据说还有很多完成的影视剧积压不能放,这也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呀!打开电视,总是那几部宫斗戏和无质量的电视剧闹腾,观众没的看,好的影视作品又不让放,谁能与观众解释一下,为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