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释家传承了道家,为什么后世让三家并列?
首先说一点,“儒家、释家传承了道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儒家,是孔子开创的思想流派;释家,指的是由印度传入我国的由释迦牟尼开创的思想流派,也就是佛家。道家是由老子开创并与后来的庄子合称为老庄的思想流派。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形成最早的思想流派,到战国后期,由于各种思想的空前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状态。后期的许多思想流派,与前期的思想有继承的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庄子,是对老子的继承和发扬。而法家的韩非,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是与老子一起列传的。说明他们在思想和学术上有相似之处。孟子和荀况都是儒家,可是,韩非、李斯等人都出自荀卿门下。可见,就法家来说,其思想源头,既有道家的成分,也有儒家的成分。而儒与道的思想源头,来自《易》。
《易》就是《易经》,它是观察宇宙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成果,在周易的基础上,形成阴阳两极的道家与儒家思想,后有在儒与道的基础之上,发展成诸子百家。这个过程也是很符合《易经》的道理。这个道理的儒家说法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道家说法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儒家的思想并不是传承之道家。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后世的儒道之争形成的。宗道者,以道家为先。宗儒者,以儒家为先。道家的老子固然比孔子大了二十岁,孔子大概也确曾问礼于老子,但孔子的思想,并不来源于老子。孔子虽然被后世尊为先师圣人。但是,儒家思想并不是从孔子开始的,儒家思想的源头是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下来的。因此,道家与儒家是从同一个文化源头上发展出来的。并不是儒家,传自道家。
释家传自道家更是没有道理的。这也是在后世三教并尊的大前提之下,各派为了自占地步,而编出的瞎话。
上世纪后半期,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思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的理论。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几乎同时出现。东亚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西方是以柏拉图、亚力士多德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南亚就是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佛学文化。释迦牟尼的出生年代,有各种说法,世界佛教友谊会的说法是前623到前543年。比老子出生早52年,比孔子早72年。
人类文明是在不断交流的,佛教文化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说它传自道家,当然是毫无根据的。这种说法也是后世佛道相争之时,编造出来的。他在理论上大概来自老子化胡说。老子晚年,骑青牛,入涵谷不知所终,于是,有人就编造说,老子西去,到了印度,释迦牟尼就是老子的化身。如果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历史,这种说法当然不能信。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一些时期曾经很被重视,比如南朝时期,唐朝武则天时期。它的被重视,是因为它的思想,符合了统治者的需求。比如武则天时期,她想要改朝换代,变李氏天下为武氏天下,在传统的儒道思想中,找不到理论依据。佛家给了她帮助,于是,佛家就受到了重视。中国佛教的重要流派,几乎全部在这时形成。比如禅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等等。
因为佛教是外来思想,受到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思想的抵制。比如唐代的韩愈就是反对佛教,维护儒家正统的代表人物。但佛教进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后,已经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并传承和保留了下来。
一种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必然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精神需要。中国文化中三教并立的形成,与此是密切相关。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是入世的。但他缺少形而上的终极关怀。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对于人的终极归宿,他是拒绝讨论的。但这毕竟是许多人关心的。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是许多人想知道的。
释道两家,为这种追问提供了答案和途径。道家重今生,追求长生久视之道。佛家重来世,帮助你解答前世今生,直至来生来世的问题。
有了三教并立,使得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完善,使得人的精神在任何情势之下,都能有所归依。得志的时候,努力进取,为民造福,是所谓“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精神。当你不走运的时候,可以“随赤松子游,学学辟谷,长生久视之道。”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如果还想追问前生来世,也有佛家可以帮助你。于是,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思想和精神武器。这就是三教并立的原因。
三教并立,是没有谁先谁后的。去年我曾参观过一个关帝庙,很有中国特色。进门后大殿供奉的是关老爷,左右偏殿,左边供菩萨,右边供福禄财神。是三教并立很好的诠释。中间是儒家,学习关老爷忠义立身,右边福禄财神,保佑人升官发财。左边的菩萨们负责救灾救难,生智生惠。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不是政教合一的统,而是世俗的皇权统治。本三教的思想对皇权来说,需要的时候就拿来用,不需要的时候,就放在一边。三教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他们可以并存。
儒家,释家传承了道家,为什么后世让三家并列?
别说三家不同,就算单说一家也有千百法门,儒家皆是敬鬼神而远之,传教红尘俗礼。三家并列,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不敢认同,更是混为一谈。都是牵强的说法。释家,道家,法门千万又有几家是正法呢?三家混合乱似牛毛,真若牛头,实让人不德道也。
三家乱谈一,谁能说出一的状态,算你是神半仙。能说出的不说,说不出的乱说,可笑否?
儒家,释家传承了道家,为什么后世让三家并列?
并列不是谁让的,而是客观的存在。
儒家,释家传承了道家,为什么后世让三家并列?
名不同而道似,教有异而果同。
儒家,释家传承了道家,为什么后世让三家并列?
以《解密老子道法》研究,儒家始于孔子“克己复礼阴阳君权神授”,而完善于汉武时董仲舒“皇权天授与独尊儒术”,故是两千年封建社会时代的基础指导理论体系。释家即释迦摩尼佛家的“经律论”三部真经,而以佛祖神秘“佛法无边”为其主导理论,何为佛法?其实就是中国古来“阴阳生克与佛学因果轮回或西方因果辩证”基本方式机理,说法不同,内容一致。老子认为“有名的道是万物之母,而无名之法是天地之始的始动方式机理“《道德经1章》,故道与法之间也是因果辩证法内在联系,客观上表现为“长期之道产生短期法理;短期法理又提高重生新长期之道等“的”长短相形“客观发展规律过程《道德经2》,即道法“交错交替与提高延续“辩证循环发展过程。从而才有短期春秋战国500年与长期封建时期2000年历史发展,然后又进入以唯物主义为主导理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短期时代,预计资本主义社会从美国1791年建国开始,也不会超过500年,经“唯心与唯物“质量互变过程而即将统一提高转变为以“唯道”理论主导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而老子《道德经》正是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古典著作,预计社会主义是“封建社会时代的提高重复,也将有约两千年发展过程。以此社会发展史显出“长期儒--短期(释)法--长期道等“循环提高发展过程,即使是一个周期也都客观表现为“长期年--短期季---长期年等“循环提高延续发展过程。以此看来,儒释道三家理论体系应当是同等交错交替提高延续发展的。
儒家,释家传承了道家,为什么后世让三家并列?
使其优势互辅。形成圆满智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