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当和尚去”,林黛玉死后他为何没去当和尚,是对林黛玉不忠吗,你怎么看?
《红楼梦》写的是贾宝玉 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但是,他们的爱情是先天不足的。我们都觉得,圆满的爱情应该是可以走向婚姻的。但是,他们的爱情是注定只是一朵美丽的花,而结不成最后的婚姻之果。这是结局是前世注定的。因为绛珠仙子下凡去,就是还泪的。绛珠之所以,爱到神瑛侍者的恩惠,是因为她自己的生命力很弱。如果她是一棵参天大树,把根扎到地底,就不用承神瑛之惠,双方也就不会结缘了。
绛珠的生命力是很弱的,不是长寿之象,这是人人尽知的。不是秘密。他们在人世间的爱情不能走向婚姻。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绛珠的生命力很弱。在许多红学爱好者中,喜欢把贾府成员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以宫斗的理论分析宝黛钗的爱情关系。因为宝黛是真爱。因此,薛被打成心机婊。这样的解读,我是很不认同的。贾府的人员之中,不管和林黛玉多么亲近。在贾宝玉的结婚对象选择中,都不能忽视林黛玉身体不好这一点。
林黛玉是贾宝玉唯一的灵魂伴侣,这是绝无疑问的。他们在真正的两心相知之前,是经过了一系列的相互试探过程的。这就是所谓的恋爱。曹雪芹把宝黛的恋爱过程写的太精彩了,个人觉得,任何小说,都达不到《红楼梦》刻画人物的水平和深度。
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相互试探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误会,闹了许多矛盾,林黛玉多次出现要死要活的情况,多次说过她要“死了”之类的话。在林黛玉,这不是一句意气的话。贾宝玉对她来说,是生命的全部,如果没有贾宝玉,她的生命就没有意义。她是来还泪的,贾宝玉和别人结了婚,她的眼泪还给谁?
林黛玉的身子很弱,先天不足,这是贾宝玉也很清楚的事。如果没有了林黛玉,贾宝玉就失去了灵魂中唯一的伴侣。所以,每当林黛玉说起“死”的时候,他也会很担心。怕失去林黛玉。
“你死了我当和尚”是贾宝玉明白了林黛玉的心事后,对林黛玉的誓言。这个情节发生在《红楼梦》的第三十回。贾宝玉与林黛玉又闹了矛盾。原因是一个道士要给贾宝玉说亲,贾母虽然没有答应,但黛玉又多心了。两个人又闹的不可开交。最后贾宝玉主动来找黛玉和解。书中是这样写的:
那林黛玉本不曾哭,听见宝玉来,由不得伤了心,止不住滚下泪来。宝玉笑着走近床来,道:“妹妹身上可大好了?”林黛玉只顾拭泪,并不答应。宝玉因便挨在床沿上坐了,一面笑道:“我知道妹妹不恼我。但只是我不来,叫旁人看着,倒像是咱们又拌了嘴的似的。若等他们来劝咱们,那时节岂不咱们倒觉生分了?不如这会子,你要打要骂,凭着你怎么样,千万别不理我。”说着,又把“好妹妹”叫了几万声。林黛玉心里原是再不理宝玉的,这会子见宝玉说别叫人知道他们拌了嘴就生分了似的这一句话,又可见得比人原亲近,因又撑不住哭道:“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宝玉听了笑道:“你往那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我之所以把这一大段抄在这里,就是想让大家看看宝玉出家当和尚的誓言是一种什么情况。仅上面这一段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当和尚”可以说是宝玉对黛玉的爱情誓言。但是,这并不是爱情的追求。黛玉去世,宝玉当和尚,是他们双方都怕的结果,都想避免的结果。而不是他们的追求。这一点,双方都明白。因此,当宝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时,林黛玉登时放下脸来说:“想是你要死了。胡说什么?……”林黛玉虽然这样说,但是,她也明白了贾宝玉的心意。
你死了,我当和尚去。这句话在书中出现两次。第二次是在三十一回。这一回的前半部分写的是晴雯撕扇。晴雯摔坏了一扇子,被贾宝玉骂了两句,晴雯毛了。和贾宝玉吵了起来。争吵之中,又扯上了袭人。怡红院展开了鸡飞狗跳的争斗。晴雯和袭人之间闹矛盾,与黛玉和宝钗的矛盾很相似。最后黛玉来了,又引出了贾宝玉“当和尚”的话。我们还是欣赏一下原著的描写:
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黛玉道:“二哥哥不告诉我,我问你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袭人推他道:“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宝玉道:“你何苦来替他招骂名儿。饶这么着,还有人说闲话,还搁的住你来说他。”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宝玉听得,知道是他点前儿的话,自己一笑也就罢了。
三十回宝玉说当和尚,是沉淀淀的誓言。三十一回的当和尚,就是轻松的玩笑话了。林黛玉也很释然了说:“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后都记着你做和尚的遭数儿。”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个相爱的人。他们都希望对方好。贾宝玉当然不希望林黛玉死,林黛玉也不会希望贾宝玉当和尚。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上,谁都不会变心。因此,林黛玉是怎样死的,是《红楼梦》最重要的情节。可惜不是曹雪芹写的。所以,情节的安排上是不尽如人意的。
曹雪芹是明确表示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的。可是,宝玉的结婚是被骗,黛玉的去世是因误会而绝望。续书写的虽然也很精彩,但还是把曹雪芹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拉回到误会法的俗套中去了。
黛玉肯定是死了,而且是死在宝玉成亲之前。黛玉死了,宝玉就一定要出家吗?言情小说或者可以这样写,不这样,不足以表达爱情之真挚。但是,《红楼梦》不是一般的言情小说,所以,它只能按生活的逻辑走,不可能按其它的。林黛玉死后,贾宝玉还有奶奶,父亲和母亲。如果其时贾家已经败落了,就算是老太太已经死了,贾宝玉的父母还在,他是不应该出家的。原因有二,其一,贾宝曾经亲口和林黛玉说过,在他心中的亲人排序,先是老太太,再是老爷、太太。林黛玉排在第四位。这个排序林黛玉是认同的,她没有让贾宝玉在她和他妈掉到水里的时候,一定先救她自己。因此,如果家族败落之后,贾宝玉是一定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的。其二,贾宝玉对仕途经济是否定的,但并没有对家庭进行否定,也就是说,他不爱当官,却并不一定不想承担家庭责任。如果贾宝玉在家族败落的时候,一无所能。那么他不但不值得林黛玉爱,也不值得薛宝钗去爱。那么《红楼梦》就不再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是两个拜金女争一个富二代的故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续书中贾宝玉参加科考不是没可能,但考中第七名举人是绝不可能的。
贾宝玉最终出家是可能的。也未必一定,因为太虚幻境的神仙们下世为人的途径是一样的,都要投胎之后,才能转世为人。他们回归仙境的路毕竟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必须是肉身死掉之后,灵魂才能回归仙境。神瑛回去当侍者,石头还回去做石头。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只想说一句:如果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就一定会希望对方好。
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当和尚去”,林黛玉死后他为何没去当和尚,是对林黛玉不忠吗,你怎么看?
宝玉最后好像是出家了吧!要不你再看一下书!
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当和尚去”,林黛玉死后他为何没去当和尚,是对林黛玉不忠吗,你怎么看?
谢谢你的邀请。亲,你把题审好了,再抛出来,你这样随便乱问,岂不是损害了自己的形象.....
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当和尚去”,林黛玉死后他为何没去当和尚,是对林黛玉不忠吗,你怎么看?
问题关键在于宝玉成婚那天他是否知道新娘是谁?!
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当和尚去”,林黛玉死后他为何没去当和尚,是对林黛玉不忠吗,你怎么看?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两次向林黛玉发誓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分别在第三十回和第三十一回,其中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林黛玉与贾宝玉角口后,日夜闷闷,如有所失,贾宝玉过来赔罪,两人说着小儿女之言:
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晴雯、袭人和贾宝玉因为琐碎事情怄气,正在掉眼泪,林黛玉刚好进来,便劝解大家:
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此二处贾宝玉说“做和尚”虽看似在情急之下,但说时确实真心实意,林黛玉言语虽不多信,但实则记在心下,所以应算是贾二对林妹妹的承诺,不过曹公的原稿只留下前八十回,后来林黛玉是否死了,死了贾宝玉是否兑现诺言当了和尚,都不得而知,倒是高鹗在后四十回设计了林妹妹病死,最后贾宝玉也当了和尚,不过中间隔了有两年,只能算时间上有先后关系,并不能算因果关系。
之所以说贾宝玉并不是因为林妹妹去世而当了和尚,且看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当时贾宝玉被骗与薛宝钗结婚,林妹妹知道后,当天伤心泪尽而逝,贾宝玉知道后不禁放声大哭,然后病倒,后来经过大家劝解,“又想黛玉已死,宝钗又是第一等人物,方信金石姻缘有定,自己也解了好些”,“虽不能时常坐起,亦常见宝钗坐在床前,禁不住生来旧病。宝钗每以正言劝解,以‘养身要紧,你我既为夫妇,岂在一时之语’安慰他”,“又见宝钗举动温柔,也就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此是后话。”
这里交代得很清楚,林妹妹死后,贾宝玉一开始心痛欲绝,但有了薛宝钗的陪伴,心结渐解,原本就对薛宝钗有感情,此后更是将分给林妹妹的感情都转移到宝钗身上了。
接着便是探春远嫁,贾府获罪抄家,史湘云出阁,贾母和王熙凤先后病死,妙玉被劫,贾宝玉遭遇贾家大变,在和尚送来通灵宝玉后,梦入真如福地,重阅金陵十二钗判册,终于领悟三世情缘,回魂后听到惜春说她已“断了荤”,从此有了“青灯古佛旁”的念想。
其后贾宝玉用心攻书,如期赶考,终于中了第七名举人,但出场后失踪,贾政后来在常州毗陵驿见到贾宝玉最后一面,当时贾宝玉“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
从高鹗的后四十回来分析,贾宝玉是完成了下凡历劫而来,在十九年的时光里了解夙缘,当和尚是必然结果,并非因为林妹妹等去世的缘故。
关于贾宝玉出家原因,关于他对林妹妹说的“你死了我做和尚”,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当和尚去”,林黛玉死后他为何没去当和尚,是对林黛玉不忠吗,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情爱缠绵,爱意无还。戏言一句,安抚恨晚。红楼为情,黛玉焚心;黛玉为情说爱,时不时的将死挂嘴上,安得宝哥哥不急?一句你死我出家,应验如尔;事实上宝玉兑现了诺言,但不是黛玉死后,马上兑现的。纵观一部红楼梦,使人即爱又恨,总是那么缠绵,情之难断。人们说红尘,看红尘,了红尘,总是不了了红尘;红尘是什么?生死之恋!所以,一部红楼梦,就是人生爱情的写照;为情而爱生,追情谢红尘。最后,宝玉还是走了,出家了,清净而情在。也算是给林妹妹一种交待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