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的中心思想?

法家、道家、儒家、墨家是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几家。提问者大概象许多人一样,是不太待见儒家的。中国是最讲究排序的,否则的话,不会把儒家排在法与道两家之后。诸子百家中,还有几家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名家”“阴阳家”等等。但是,在后世成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儒道两家,成为中国文化文化的阴阳两极。再加上外来的佛教文化中国化之后,形成三教合一的中国文化。

我们先看看民国时期对以上四家的评价。基本上就算是四家的中心思想了。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帝王之术)。合于尧之克让,易之口兼口兼。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去礼教之学,弃绝仁义,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孔子为师,敬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力,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以上把四家的基本思想,以及它们的长处和短处都说了。个人觉得,在这四家之中,儒与道既有形而上的世界观,也有方法论。而法与墨,特别是法家,基本上不太关注道的层面,更注重“术”。因此,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远不及儒与道重要。

有人把诸子中的法家与现代政治中的“依法治国”等同起来,完全以现代法制观念解释法家,真是天大的笑话。无论读读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商君书》,还是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都会发现,法家思想,与今天的“法制观念”“以法治国”根本不是一回事。

儒家思想中,也有“依法治国”的思想,儒家做为两千年的统治思想,历朝历代都是有法的。古代社会也是依法治国的。只不过官员的自由裁量权更大而已。

秦始皇以法家思统一中国,十五年之后,就灭亡了。说明国家的管理和统治是要法律,但只有法律是不够的。这是后来法家被取代的原因。

墨家提倡节俭,兼爱。很有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最后也被抛弃了,大概与他们对自身要求太严了,大多数人做不到有关。节俭,与道家的朴素有相似的地方。在物质贫乏,满足不了人们需要的时候,当然是要节俭,但一味的节俭,也就失去意义了。墨家最为人诟病的是他们的兼爱,也就是爱无差等,没有差别的爱所有人。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大多数人做不到对别人的父母和孩子像对待自己的一样。儒家承认这种差别是合理的。他们提出的,推己及人,比墨家的更合理。

中国人常说,达则兼治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兼治天下,是儒家追求。独善其身是道家追求。儒与道,成为中国人思想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合二为一的阴阳两极。

其它各家并不是消失了。他们的优秀部分在现在依然发挥着作用。比如法家思想,依法治国是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今天还是适用。许多革命先驱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与墨家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如何评价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的中心思想?

寥寥说几句。印象中,这四家的特征是:法严、道超、儒教、墨爱。

法家追求法令的覆盖面以及执行的严厉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道家则超然俗世之外,求与天地同,寄情于山水之间,自然而然,修心修仙。

儒家则是以道德教化为己任,求一太平盛世,在俗世之中又高于俗世。

墨家的"兼爱"则视天下苍生为己出,尚侠义,扶危助困,反对战争。

谢谢邀请!

多谢关注!

如何评价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的中心思想?

法家:刑名。道家:无为。儒家:中庸。墨家:兼爱。杨朱家:自利……

如何评价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的中心思想?

法家要好太多。儒家大部分都是满嘴“仁义道德”,实者“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看着儒家满满的仁义道德,但几千年历史里,儒家出来的真君子寥寥无几,小人伪君子却多如牛毛。儒家思想说的很好听,但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儒家永远不可能让最底层的大众人民获得解放,儒家不能救最广大的劳苦大众。只有依法治国,推行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才能救人民,才能救国家,才能让国家健康发展,长久繁荣。

儒家思想只会让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得到固化,造成社会严重的阶级分化。

法家有些法是和现在的价值观不符的,也是不人道的,需要变革,但总体而言仍然比儒家要好上太多太多。法家的方向是对的,只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执行到位就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依法治国。

但儒家就不一样的,儒家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固化人的思想,阻碍科学发展。也不利于依法治国,更是对自由民主平等造成巨大的危害,儒家思想大部分内容都是违背现代价值观的。儒家想要用君子治国,但实际结果是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是不可能有真正君子治国的。儒家泛滥的最终结果就是伪君子高坐庙堂之上,人民被剥削被压迫,儒家统治者为了固化自己的统治利益,还会极力的用儒家礼教思想奴化控制人民。

当前社会只有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现代化国家,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

儒家思想可以作为历史文化进行研究,但绝不能成为社会主流,否则遗害无穷,祸国殃民。

如何评价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的中心思想?

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皆可一言蔽之。

法家——驯奴。道家——顺天。儒家——立人。墨家——灭欲。

一、法家:驯奴。帮君主驯服奴才。具体有三大手段:法、术、愚民。

法是刑法:法律体现君主意志。君主钳制刑狱。宁枉勿纵。夷族连坐。

术是阴谋诡计。栽赃嫁祸、指使通奸、投毒暗杀。无所不用其极。

愚民是使人民愚昧无知。商鞅谓之:民愚则易治。韩非子谓之: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目的是使人民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任由君主驱使。

总之,法家是民主、法治、宪政的头号死敌。

二、道家:顺天。即顺应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所谓的无为,就是不要做违背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之事。

拔苗助长、寻仙求长生、亩产两万斤皆是逆天、有为。皆违背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

三、儒家:立人。

以人为本。儒家的道德规范最符合人性:父母有慈、儿女有孝,丈夫有情、妻子有义,兄长有爱、弟妹有敬。亲亲之爱也。

反对骨肉至亲之间,检举揭发。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儒家的教育,就是成人教育。使人从禽兽成为小人。再从小人成为中人。再从中人成为大人。大人者,君子也。

四、墨家:灭欲。

墨子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主张扼杀人的一切欲望和精神需求。而孔子不但认识到欲望是万恶之源。也认识到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行尸走肉无七情六欲。无欲望和精神需求者,器物也。孔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能够辩证的看待欲望。故主张适欲、节欲。墨子不能辩证的看待欲望。故主张绝七情,灭六欲。

如何评价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的中心思想?

法家讲称霸,讲权术,行霸道;儒家讲入世,讲治世用王道,即仁礼义孝;道家讲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益寿延年;墨家讲社会公平,乌托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