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明明都把司马迁阉了,为什么还会有东晋还会有司马昭呢?
谢朋友邀。
这个问题查查年龄就很容易回答了。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145年,去世的年岁不详。李陵与天汉二年,既公元前99年与匈奴作战被俘。也就是在这一年,司马迁因为李陵说情,触犯汉武帝,无钱赎罪,被施以宫刑。根据时间可以算出,这一年,司马迁应该是46岁。古人有早婚的习惯,早晚十四五,晚一点大概在二十岁之前也应该完成终身大事。除非娶不到媳妇。司马迁的父亲是太史令,好歹也是朝廷官员,大概不可能让儿子娶不到媳妇。因此,当汉武帝对司马迁施行宫刑的时候。他早已完成生儿育女的大事了。如果早婚的话,大完全可以当爷爷好多年了。因此,司马迁的宫刑对后世是否有司马家后人影响并不是很大。
按此问的意思,似乎东晋的司马昭是司马迁的后人。查了一下史料发现,并没有证据证明此问题的存在。司马昭与司马迁确实是同宗,但司马昭可能并不是司马迁的后人。他们可能属于司马家的不同支派。而且,司马迁很可能根本没有儿子。只有一女儿。这个女儿是《汉书》中记载:“杨敞子恽,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而《同州府志列女传》也有记载:“杨夫人者,汉太史司马迁女,丞相安平候杨敞之妻也。”
我觉得,司马迁应该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当然这只是猜测。原因很简单,如果有,为什么司马迁没有在《太史公自序》中提一下呢?还有更重要的,如果有儿子,像《史记》这样凝聚着司马迁一生心血的作品应该传给儿子。可是《史记》却在司马迁女儿的手上,传给外孙杨恽,杨恽为《史记》的流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网上资料说司马迁有两个儿子,老大司马临,老二司马观。而且司马观的八世孙就是司马懿。这个资料是清康熙二十二年韩城知事翟世琪所撰《重修太史庙记》。该碑文称:“自康熙八年,众为太史公庙会而不能得太史公生辰。适有华山方外士自言知其详,谓:司马子长四柱为甲寅、戊辰、庚午、丙戌,寿七十三岁,卒于丙寅年九月初四日。有二子,长临,字与仲;次观,字何求。史通,临之孙也。莽为安汉公,封史通。史通避莽乱,偕逢萌居嵩阳。司马徽正临嫡派,今子孙或在洛阳,同姓;或在襄阳,马姓。观之八世孙为懿,传帝十五叶,辟刘宋之祸,去司返高门。又有女为杨敞夫人。敞后传帝二世,前五代终始,皆子长之裔也。而观裔司马君实,与临裔司马徽,皆别有不朽,以德不以位。”
我觉得,这是司马氏的后代在修家谱的时候所做的名堂,可信度并不高。这是古代修家谱者拉名人壮家声的常用手法。上面的资料和正史所载对比一下,漏洞就出现了。
《晋书宣帝本纪》中纪载了司马懿的家谱。从三皇五帝时的高阳氏到汉初的司马卬,传八代到东汉征西将军司马钧,到司马量,到司马俊,到司马防,到司马懿,再到司马昭、司马师兄弟。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介绍了司马家的传承。司马氏世典周史。后来去周到晋国,家族分散,有的去了卫国,有的去了赵国,有的去了秦国。司马迁家属于秦国的一支,司马错的后代。而司马卬属于卫国的一支。因此,从《史记》的记载可以证明,司马昭与司马家决不是一支。司马昭也决不是司马迁的后代。司马迁大概是没有儿孙,只有外孙。
汉武帝明明都把司马迁阉了,为什么还会有东晋还会有司马昭呢?
司马昭都变成东晋的了?明明是西晋开国皇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