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是旧时代对艺人的称呼,带有羞辱成分,网络容忍这么多人叫是不是耻辱?

谢邀。

戏子是旧时对艺人的称呼,但却未必带有羞辱成分。只是戏子在等级社会中属于下九流,与妓女并列,身份比较低贱。妓女是从事的是卖身的职业,戏子从事的是卖艺的职业。卖身者为了提高身价,常常学艺。而卖艺者为了生存,也常常卖身。据戏据史学家们考证,前清时期,著名的戏剧班子,大都同时叫“某某堂”,俗称“堂子”,而“堂子”的性质上,和妓女所在的“窑子”差不多是同义词。也是卖艺兼卖身。《红楼梦》里的蒋玉涵就是戏子,而同样上台演戏的柳湘莲就不是,所以,当薛蟠把柳湘莲当成戏子的时候,被柳暴打了一顿。但称呼蒋玉涵以及贾府演戏的十二人为“小戏子”,并不是对他们的羞辱,而是他们真正的身份。也是同样的原因,当有人把林黛玉和芳官相比的时候,林黛玉很生气。

因此,古代人把演戏的称为戏子,不是对他们的羞辱。只是说明他们社位地位的低下。所代表的是社会不平等,而非对他们人格的歧视。

新社会取消了古代的等级制度,人们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都是社会劳动者。之前的“戏子”被“演员”“文艺工作者”“艺术家”等所代替。优秀的艺术家和演员,通过他们的诚实劳动,为社会创造艺术价值,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尊重。由于著名的演员或艺术家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公众人物,所以,人们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希望他们是道德的典范。但是现在的影视娱乐圈的许多演员,丧失了做为一个演员和艺术家的标准。为了金钱,自甘堕落。为了成名,可以触犯道德底线。这样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反感。看看这些年的娱乐圈,偷税漏税,吸毒嫖娼,坑蒙拐骗,无所不有。出于对这种现象的厌恶,人们觉得,古代的戏子,身份低下,但人格未必底下。他们卖身,是生活所迫。而现在的有些明星们,他们为了名利,可以出卖任何东西。让人们从内心对他们产生了鄙视。现在称他们为“戏子”,不是因为他们现实地位的低下,而是因为他们人格的堕落。称呼他们为戏子,不是对他们的羞辱,而是鄙视。羞辱他们,必须是他们要有羞耻之心。而鄙视,只代表群众的心情。

现在网上虽然“戏子”的称呼不绝于耳,但大多数人并不是把所有的演员都称之为“戏子”,只是对那些他们觉得不够演员资格的人投去鄙视的眼光,而对那些认真严肃的艺术家,人们都是非常尊重的。

因此,我的结论与题主不同,“戏子”的称呼代表了人们对娱乐圈乱象的一种态度。这不是互联网的耻辱,而是互联网反应出的民意。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演艺圈没有偷税的,没有吸毒的,没有出轨的,没有卖国的,没有骗钱的了,大多数艺术家都能成为艺术上的楷模,道德上的典范,或者仅仅是道德上的平常人也行。相信那时,群众对他们的态度不会再以“戏子”称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