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是旧时真本吗?如果属实,是否意味着红学大厦轰然坍塌?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也就是所谓的“癸酉本”,被指为吴梅村所做,为了这个本子,连曹雪芹的著作权都被他们否定了。硬是要把《红楼梦》的著作权安在吴梅村的头上。但明眼一看就知道,这个本子就是现代人伪造的。原因很简单,一锅饭是不是臭的,只要尝上一小口就知道了。下面,我们从这锅饭里,舀出一口来,给大家尝尝。
宝玉憋着一肚子闷气往怡红院来,却见院门大开,听得见院内闹嚷嚷的,似是有人在吵架,心想:这就怪了,谁会敢这么大声在我的院子里吵闹,却见是葵官、豆官、艾官三个推攘着袭人往屋里去了,甚为诧异,又想:中秋节后太太已吩咐过芳官他们十二个一概不许留在园里,都令其各人干娘带出,自行聘嫁,怎么又回来闹,急忙快步进院子一探究竟。只听艾官骂道:“好个西洋花点子叭儿狗,人前装妆狐媚子哄人,背地里尽干些嚼舌根的事,你瞒过宝玉瞒不过我们!反正我们已经放出去了,不怕奶奶太太们再来撵,今日非要告诉奶奶太太们,叫他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宝玉闻言大惊,因多日来已怀疑以前的私自顽话都是袭人告诉的,今儿却见艾官复又提起,忙赶过来拉艾官他们三个道:“且别大声嚷嚷,仔细外头听见。”艾官三个回头见是宝玉,忙一把抓住手诉道:“宝二爷也回来了,为我们申申冤,我们在园子里过的好好的,这一出去过不遂心的日子,怎不冤屈?都是他犯舌乱咬,害的我们离了这园子。如今再进来也不可能了。”说完三个都哭了起来。宝玉闻言不觉眼圈也红了,劝道:“太太现在那边,万一回来看见就不好了,有什么话咱轻轻的说,还嫌遭殃的人不够?”袭人一边怒道:“少来污蔑人,我几时告状了?你们不怀疑别人,一口咬定是我,我就不冤屈?”如今你们不是这园子里的人了,我就撵的起了,谁叫你们进来的?” 葵官冷笑道:“怎么人人都不对,太太单挑不出你的错?”袭人笑道:“我的天,你们干的事又不是只我一个人知道,怎就不见的是他们说的。” 豆官道:“谁不知道你是太太的贴心人,每月多二两银子,不是你是谁?别打量人人不知道,你和宝二爷的那事也瞒不过我们,晴雯姐姐曾经说起过,看你怎么赖!”[ 宝玉大惊,忙劝道:“求求各位姐姐,别再提了行不行,再提要出大祸了!” 艾官三个执意要告诉王夫人,宝玉急的拉了这个,又扯那个,说:“太太见你们就烦,怎么可能听你们解释?快走吧,不然太太看见了要责罚你们呢,到时想跑也跑不掉了。”艾官三个听听有理,都咬牙道:“今儿便宜了你,出去别怪我们给别人乱说,是你自己毁了自己的名声的。”袭人气的要去推他们三个,被宝玉好歹拉住了。葵官、豆官、艾官悻悻走了,袭人气的坐着喘气。
以上是癸酉本第八十一回的一个情节。宝玉回到怡红院,发现三个小戏子在找袭人的麻烦。不用细品,随便一读,就能发现,这根本不是《红楼梦》,七十七回中,王夫人把大观园里的小戏子们全部打发出去了。这些小戏子,都是认了贾府的奴仆老婆子们为干娘的。王夫人把他们赶出大观园中,也就是把他们交给他们的干娘,她们也就成了干娘们的私有财产了,以后的出路,无非是嫁人或是发卖。总之,他们的结局,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可是,在这里,他们居然轻轻松松的又进了大观园,竟然跑到怡红院去找袭人的麻烦。这样一个情节,真正爱好《红楼梦》或是读过几遍《红楼梦》的人,是绝对不会相信的。晴雯出了园子之后,宝玉去看望晴雯,都费了不少事。不敢名目张胆,大张旗鼓的去。这些小戏子们已经被赶出去了,居然能莫名其妙的回来,居然在袭人面前这样张狂。这是大观园丫环的做派,这明明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
小丫环坠儿因为偷东西,被晴雯用锥子在手上扎都不敢反抗。惜春的丫环入画只是为自己的哥哥存放了点东西,就被赶走了。如果三个小戏子的上述情节真的发生在大观园里,他们是断无活命的道理。他们做为贾府的奴才,主子对他们是有生杀予夺的权利的。
除了葵官,豆官、艾官三个小戏子写的莫名其妙之外,袭人的性格也不相符,她什么时间这么窝囊了?被人家骂的说不出话来。况且,这三个人在八十回中也没有和袭人有什么冲突,为什么会忽然这样。即使他们真的来找袭人的麻烦。用得着袭人和他们对骂吗?袭人一声令下,怡红院干粗活的老妈子和小丫环们就把三人拿下了,家法处置了。
所有读过这一段的人,都会有个感觉,所有人物的言行都是莫名其妙的。这不过是在所谓的癸酉本中,随便拿出一段来,也就是说,二十八回都是这样的文字。把这样的文字和前八十回放在一起,曹雪芹看了,大概棺材板子都要压不住了。不过,吴氏红学是不承认曹雪芹,而认定《红楼梦》是吴梅村写的。吴也是写出《圆圆曲》的大才子。恐怕文笔不会如此拙劣吧?
自古骗子骗人,总是要拿些大话出来唬人。癸酉本的炒作套路也是一样的。一会儿要揭穿曹雪芹的真面目,一会红学大家骗人了,一会儿红学大厦倒塌了,反正是怎么耸人听闻,就怎么说,但假的,总归是假的,骗局总是要折穿的。任何一个有点文学素养的人只要读一读所谓的“旧时真本”,立马就能品出味道不对来。
《红楼梦》是巨著,文学大师的作品,不是谁想模仿就能模仿出来的。《红楼梦》中人物的结局,许多在前八十回都有了暗示,特别是金陵十二钗主、副、又副册中的十五个人,结局都是有判词的。他们的结局,在第五回中,就已经知道了。但是,人们还是要读《红楼梦》,原因很简单,人们读名著,并不是为了了解一个故事,而是欣赏一个人的个性。而人物的个性是在细节中表现出来的。现代人之所以不可能续写《红楼梦》是因为没有主人公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所以,就算是知道了人物的结局,也写不出让人信服的细节来。现代任何人试图续写《红楼梦》的,都是自取其辱。
以上是对第一问的回答。至于第二问,是基于第一问的前提,第一问不成立,第二问也就不存在了。但所谓红学大厦倒塌这样的话,都是用来唬人的。现在的“红学”研究,看起来很繁荣,但是草根的研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成果。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大多是“大家”所取得的。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吴世昌等等都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他们虽然每个人的成果都不完美,但把大家们的成果综合起来,就是所谓的红学大厦,红学大厦并不是一个支离的架子,而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它不是空心的房子,而是实心的山,虽然会有局部的塌方泥石流,但整体塌陷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因为所谓的“大家”们,他们都是实实在在做学问的。
真正喜欢红学的人,是应该看一点大家的著作,而不必去看那些哗众取宠的伪红学。
关于癸酉本,我只读了第八十一回,再也读不下去了。既已确认它是假的,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
横空出世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是旧时真本吗?如果属实,是否意味着红学大厦轰然坍塌?
看看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吧!一个天才作家分析另一个天才作家作品,也只有她能,师太还欠缺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