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香菱和宝钗的石榴裙是宝琴赠送的,袭人为何也有一条呢?

《红楼梦》的研究越来越呈献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气象。上网流览一下,各种让人脑洞大开的细节解读层出不穷。《红楼梦》的核心内容,大概还是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与贾宝玉发生感情纠葛的最主要的两个女主人公是林黛玉与薛宝钗。从《红楼梦》在社会上流传开始,根据对两位女主的态度不同,读者的群体中就分成了拥林派和拥薛派,两派互以对方为敌。褒林者必贬薛,拥薛者复轻林。争论持续了上百年,一直延续到今天,大概以后还会继续下去。

这个问题看似与薛林之争无关,但问题中有个隐含的提示,香菱和宝钗才有的石榴裙,为什么袭人也有一件呢?应该和宝钗有点关系吧?为什么会有关何呢?于是得出一个细思极恐的结论,宝钗为了争夺荣府宝二奶奶的地位,已经把袭人拉到自己的统一战线里,这战胜黛玉做了细密的布局。而石榴裙就是宝钗用来拉拢袭人的糖衣炮弹。

我不得不说,这样的解读,看似眼光独到,见解深刻。但却未必是真的读懂了《红楼梦》,现在这种解读,大概还是受了宫斗戏的影响。认为豪门的婚姻,是一种现实利益,得到者就是胜利者,在获得婚姻利益的道路上,凡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对手,都是敌人。都是我要想尽办法把她搞死的。假如薛宝钗真是这样的人,那《红楼梦》就不成为《红楼梦》了。它就成了《金瓶梅》的姐妹篇。

《红楼梦》与《金瓶梅》都是人情小说,但与情相关,但《金瓶梅》的情里体现着赤裸裸的人性之恶。而《红楼梦》里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同情,是真正的爱。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人,虽然是婚姻中的竞争者,但是,当时的现实是,她们都没有把握自己婚姻的能力。她们的婚姻都不能自己做主,都要受社会道德与伦理的摆布。她们的情感方式虽然不同,但她们的结局都是悲剧的。

关于石榴裙的情节,出现在《红楼梦》六十二回,也就是在这一回中,作者用许多细节,写出了黛玉与宝钗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一回的题目是《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当时贾宝玉过生日,大观园的小姐们一起喝酒行令的时候,史湘云借行酒令的时候,打趣了一下丫头们。当时她手里拿着一个鸭头说:“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在场的丫头们便和她说笑:“云姑娘会开心儿,拿着我们取笑儿,快罚一杯才罢!怎么见得我们就该擦桂花油呢?倒得每人给瓶子桂花油擦擦。”丫头们说起桂花油,林黛玉想了前两天有丫头偷拿东西,宝玉自己担责的事,于是也开宝玉的玩笑说:“他倒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打窃盗官司。”

黛玉这一玩笑,显然开的不是时候,所以“众人不理论,宝玉却明白,忙低了头。彩云心里有病,不觉的红了脸。宝钗忙暗暗的瞅了黛玉一眼。黛玉自悔失言,原是打趣宝玉的,就忘了村了彩云了,自悔不及,忙一顿的行令猜拳岔开了。”

黛玉酒席桌上不小心出了差错,宝钗是那个第一时间提醒她的人。这种提醒应该是真心的,林黛玉也是领情的。如果非要站在今天的角度把别人的一片好意解释成别人用心,那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下面说说香菱,情解石榴裙一回,应该是关于香菱最重要的章节。她少年被拐卖的时候,是不懂事的。跟薛蟠到贾府的时候,她已经长大成人了。在《红楼梦》的艺术框架中,香菱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说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故事的主体,但除了十二钗在第五回太虚幻境的册子中暗示了结局之外,还有副册又副册的三个人,同样是暗示了结局的。其中副册中唯一看到结局的人,就是香菱。所以,香菱绝对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作者也必然描写他的性格和命运。如果学写诗反映出香菱的文学气质与高洁情怀,那么,情解石榴裙反映的是香菱性格中的天真烂熳。而且,这个故事情节之中,包含着浓烈的悲剧气息。而这种悲剧气息,只有通过宝玉的眼睛,才能看到。因为宝玉是唯一能够从精神是尊重她们,把她们当人看的那个人。

香菱的石榴裙为什么搞脏了?因为和小伙伴们斗草。斗草的时候为什么吵起来了,因为好胜。香菱拿来与人斗的是一枝“夫妻蕙”,与她相斗的是个小戏子出身的豆官。因为学过戏,所以灵牙利齿。于是说香菱之所以拿“夫妻蕙”,是因为男人出去了,是想男人了,因此香菱与豆官闹了起来。弄脏了石榴裙。

斗草,和行酒令一样,大概也是既可以玩出风雅,也能玩出低俗。贾宝玉看到人家斗草,也来凑热闹。香菱拿出一枝“夫妻蕙”,贾宝玉拿出一枝“并蒂莲”,这两个斗,是不是就旗鼓相当了呢?可以,贾宝玉出现的时候,香菱已经没有心事斗草了。因为裙子脏了。于是,贾宝玉便动员袭人把自己的裙子给了她。贾宝玉为什么要帮香菱呢?是不是他的内心对香菱有非份之想呢?当然不是,贾宝玉对她的帮助,是对她的命运与处境的同情。这种同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它是一种博大的超越的情怀。

香菱拿出的“夫妻蕙”被豆官说起“想汉子” 了。豆官可能在无意中说出了香菱自己在潜意识里的想法。她想一个男人能够疼她,爱她。可是,现实中,这个男人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男人是不把她当人看,经常做贱她的。贾宝玉帮她,正是出于对她这种处境的同情。书上写了宝玉当时的心理:“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给这个霸王!”

宝玉的内心,对香菱怀有同情之意,可是宝玉的这种情怀,香菱并不能理解。在换完裙子之后,宝玉把香菱找的“夫妻蕙”以及自己找的“并蒂莲”一起埋了。这个行为,本身是有悲剧意味的。也就是说,夫妻恩爱,并蒂连理,在香菱这里,注定一辈子是不可能获得的,只能把它葬了。葬花的情节,在宝玉与黛玉这里,能形成高度一致,说明了他们思想的高度一致。而当香菱看到宝玉把花草埋了的时候,反映与黛玉截然不同,书中是这样写的:

香菱见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挖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上,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伏。香菱拉他的手笑道:“这又做什么?怪道人人说你惯会鬼鬼祟祟使人肉麻呢。你瞧瞧,你这手弄得泥污苔滑的,还不快洗去。”宝玉笑着,方起身走了去洗手。

香菱在换完裙子要走的时候,又对宝玉说:“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通过情解石榴裙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香菱的性格。曹雪芹在回目中用一个“呆”字形容她,应该是贴切的。呆其实就是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对自己悲惨的命运与艰难的处境她丝毫没有感觉。这样一个形象被社会所毁灭,才使人真正感觉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现在可以说说石榴裙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服装,我觉得并不是很重要。因为没有查过相关资料,只能凭猜测胡说几句。香菱的石榴裙是薛宝琴送的,宝琴送的应该是布料。宝钗做一件,香菱做一件。宝琴送给她们的布料是高档的奢侈品吗?我觉得应该不是的。贵族小姐穿得虽然有许多是高档货,但也有平常一点的。香菱的这件石榴裙应该是一般或是中档衣服。当香菱换上袭人的裙子之后,让袭人把另一件直接送人,也可以看出,它的价值可能不会多高。如果是贾母送给宝琴的衣服,就算是脏了,破了,找人修补,也不会轻易送人的。还有贾宝玉的雀金裘,也是一样。既然不是什么高等货,香菱可以有这样的裙子,袭人当然也可以有。有人说,古代又不是买成品衣服,怎么可能做的完全一样。但不要忘了一点,古代的衣服虽然不是批量生产的。但也是有样子的。衣服鞋子都一样,照一个样子做的,自然是一样的。

当然也不排除袭人的布料就是薛宝琴送的。到人家家里做客,送点礼物给别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我想薛宝琴如果送的话,大概不只是送一处,其它人也可能也会有,比如平儿等。当然,薛宝琴无论给谁送东西,肯定都是薛宝钗和薛姨妈打算的。后回中有贾母送薛宝琴衣服的情节,那送得当然是高档货。这其中当然是因为贾母喜欢薛宝琴,恐怕多少也会有点礼尚往来的意思吧?

年轻的姑娘有条石榴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必要过分解读,如果把它看成薛宝钗收卖人心的手段,那就太看轻薛宝钗了。

《红楼梦》中,香菱和宝钗的石榴裙是宝琴赠送的,袭人为何也有一条呢?

香菱和宝钗用薛宝琴赠送的布料做了石榴裙,恰巧袭人也有一件,许多人便以为是宝钗赠送给袭人的,其实未必。

一,香菱和宝钗的裙子用料是宝琴送的礼物,想来应该是贵重的,时兴的,就如同薛姨妈送给众姑娘们的堆纱宫花一样。但这并不能说明贾府没有这种布料。贾府虽然已经是瘦死的骆驼,但百足之虫僵而不死,贾府的“衣裳也是小事,横竖年年也得”,而且,此时的袭人,已被王夫人默许为姨娘,有一两件时兴的衣衫并不出人意料。

二,宝钗体形略丰,袭人虽是钗副,但说的是袭人的性格,却不是体形,因此宝钗的裙子绝对不适合送给袭人。更何况袭人母亲去世,宝钗怎么会送袭人不适合的裙子。

三,袭人的裙子应是其母病逝之前做的,做好之后可能穿过一次,接着其母便去逝了,不然宝玉不会知道。而宝钗与香菱的裙子出现则比较靠后,因为,薛家并非小门小户,不会新裙做了一个月后才穿。

因此,香菱和宝钗的石榴裙与袭人的同款裙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不过是几人的石榴裙撞衫了而已。

《红楼梦》中,香菱和宝钗的石榴裙是宝琴赠送的,袭人为何也有一条呢?

袭人的这条石榴裙子是薛宝钗送的。

袭人是贾府的丫鬟,主要在大观园生活。她的衣服主要有两个来源。

1.贾府按节令统一给丫鬟们做。

2.主人有旧衣服裳给下人。

石榴裙料子很贵,不是袭人这样身份的人能承担得起的。她就是有钱几不敢自己买着穿。但是别的姑娘赏她的,她就可以留下了。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49回),薛宝琴正式出场。

薛宝琴的哥哥带着宝琴,问邢夫人哥嫂及女儿岫烟、凤姐之兄王仁、李纨之婶带两个女儿李纹李绮,会齐了来的贾府。

此时,是冬天,几天后才下第一场雪。

贾母一面叙家常,一面收带来的礼物,一面命留酒饭。

这时,薛蝌、薛宝琴送人的礼物就都备好了。至于送谁什么东西,就要分人分情况再来决定。

(第51回),袭人的哥哥花自芳接因母病接袭人回家。袭人回家时,凤姐送了她哆罗呢的包袱,一件猩猩毡的雪褂子。这猩猩毡就是红色的。

此时,还是冬天。

后袭人之人母病故,就在这个冬天。在腊月之前

等到《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这回,香菱和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斗草,几个小丫头把香菱压倒,地下有一汪积雨,将香菱半扇裙子都污湿了……

此时是第二年夏天,宝琴来差不多半年了!

香菱道:"这是前儿琴姑娘带了来的。姑娘做了一条,我做了一条,今儿才上身。"

来分析下这句话,因为信息量非常大!

  • "石榴裙"是琴姑娘带来的,而琴姑娘到贾府已有半年时间。
  • 琴姑娘带来的是石榴红绫衣料,不是裙子,裙子是宝钗同香菱后做的。
  • 香菱的裙子是今儿上的身,不是今日做好的,而是早已做好。

这可以说明:

  • 宝琴从他处带来的料子,其他人很难买到一样的。
  • 而裙子是在京都做的,只要有料子,找同一家裁缝就能做出相同的。

那就可得出结论:

薛宝琴在到贾府时这石榴红绫料子就送给了姐姐宝钗做礼物,这样才合礼数。

石榴红棱料子显女子娇嫩,只能送宝钗,送薛姨妈是不合适的。(袭人无法从别人处得到料子)

而送香菱可能是顺便,反正料子够就多送一个人。宝琴来贾府前未必知道有香菱这个妾的存在。

宝钗自己做了一条裙子,给袭人送了衣料,(她可以自己做成裙子)。这时都发生在袭人之母生病前,袭人可以收下。

所以袭人也有一条。送袭人礼物,让莺儿认茗烟妈做干娘,宝钗在怡红院是真下功夫!

《红楼梦》中,香菱和宝钗的石榴裙是宝琴赠送的,袭人为何也有一条呢?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石榴裙常被代称美女的意思。文本内很明确说,是宝琴带来的,只送了宝钗和香菱一人一条,这是侧面说明这条裙子的珍贵。

香菱与贾府众丫鬟们斗草,她拿出一枝“夫妻蕙”,另一个丫鬟说自来就没有听说过“夫妻蕙”,香菱与之相辩:

“一箭一花为兰,一箭数花为蕙。凡蕙有两枝,上下结花者为兄弟蕙,有并头结花者为夫妻蕙。我这枝并头的,怎么不是。”荳官没的说了,便起身笑道:“依你说,若是这两枝一大一小,就是老子儿子蕙了。若两枝背面开的,就是仇人蕙了。你汉子去了大半年,你想夫妻了?便扯上蕙也有夫妻,好不害羞!”

后小丫头怕香菱不饶她,推倒香菱跑了,弄脏石榴裙。香菱担心薛姨妈嘴碎,宝玉说袭人上个月做了一条一模一样的裙子,叫袭人把那条拿来送给香菱换上。

以曹氏惜墨如金的写作特色,以及前后呼应特点来看。

前次点明这石榴红裙,宝琴只送了宝钗和香菱一人一条而已。这里又强调了“一模一样”,是在暗里说明 ,袭人这条石榴红裙,就是宝琴送给宝钗那条。

文本内王熙凤说过:“那袭人是个省事的”,说明袭人装饰,平时应该是比较随意朴素的。

再则,别忘了王夫人最恨妖冶的装饰,石榴红裙是十分美艳醒目的。而美艳则易轻浮,轻浮者,王夫人生平最恨者。

文本内明说,袭人自从王夫人看重她之后,她越发自重起来,早晚间不与宝玉亲昵。这说明她是极度重视自己在王夫人眼里的形象。

而且此时袭人还有热孝在身,因为这两条原因,袭人是断不能去做一条,和香菱一模一样的红石榴裙子的。

所以,明显这条裙子确实是宝钗送的,袭人为掩人耳目这样说罢了。

曹氏这样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们,此时的宝钗与袭人已经暗暗结成联盟了。

《红楼梦》中,香菱和宝钗的石榴裙是宝琴赠送的,袭人为何也有一条呢?

事情回放:香菱因为跟芳官等小丫头们玩斗草,一群小姑娘们在一起说话,说得过了火,彼此动起手来,香菱被压到了地上,偏偏那地上当时一洼子水,弄污了香菱穿的新裙子,偏偏这条裙子是宝琴送她的料子做的,这天才是第一回穿。

这事儿给宝玉看到了,他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一则因为是宝琴送的,第一穿裙子就弄污了,辜负了宝琴的一番情意,二则担心薛姨妈知道了,会说她不会过日子糟蹋东西。这时候宝玉对香菱的怜惜之心油然而起,于是想起袭人也有一条这样的,因为袭人刚好母亲去世,眼下穿不上红裙子,所以宝玉建议香菱用袭人的裙子换上,有了好的再还她。这样可以躲过薛姨妈的眼睛,免得挨骂。

袭人也有一条书中说是一模一样的裙子,难道也是宝琴送的吗?可以肯定的说不是,书中很清楚地宝琴送的裙子只有宝姐姐和香菱一人一条,没有提到别人,那么袭人为什么也会有一条。我想也许在那个年头,那个时候,这款红石榴裙就是姑娘们追逐潮流流行的最新款吧?一款新衣服流行,自然有很多人效仿,袭人作为当家大丫头,有这样一条的裙子,也就不作为奇。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体现两点,第一点宝玉对女孩子的怜惜之心,其实宝玉不只是对香菱如此,书中还说到他对被王熙凤打骂过以后的平儿、还有因为拒绝贾赦纳妾以后挨骂的鸳鸯都体现出他的怜惜之心,对香菱也是借助这样的一个机会来表述他这一番心意。如果在特殊情况下,以宝玉的身份,香菱作为薛蟠的妾,宝玉还真不好为她做什么,可是作者既然要表现宝玉这么一个形象,他心中怜爱每一个女孩儿,总得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表示,作者故意写上这么一笔,那么在这时候,袭人的裙子就是一件道具,实为宝玉表示心意的道具,也是为香菱在薛姨妈面前可以掩饰过失的道具,作者信手拈来,让人拍案叫绝。

《红楼梦》中,香菱和宝钗的石榴裙是宝琴赠送的,袭人为何也有一条呢?

《红楼梦》中出现的石榴裙实在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香菱跟随宝钗住进大观园,不仅跟黛玉学诗,入了诗社,闲时还常与一众小丫头寻花斗草。

那天一群人闹起来,滚在草地上,碰上了一洼子水,污了香菱刚上身的石榴裙子。

“这是前儿琴姑娘带了来的,姑娘做了一条,我做了一条,今儿才上身。”

宝玉见着了,为香菱担心,原本不是多大的事情,担心薛姨妈怪香菱不懂的过日子,只会糟践东西,说个不停。于是想了一个办法:

袭人上月做了一条和这个一样的,他因有孝,如今也不穿。竟送了你,换下这个来,如何?……接了裙子,展开一看,果然鹤自己的一样。

贾府的丫鬟,和薛家的主子,有同样的裙子,不仅仅是布料一样,连同款式也一模一样。就算古代没有撞衫这个词,也是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我猜测:

袭人的这条石榴裙是宝钗送的,整部红楼里,薛宝钗没有穿过石榴裙。

1、原因之一:薛宝钗与袭人交好

薛宝钗与袭人交好,自然是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明自己的丫头莺儿就是打络子的高手,她偏偏央求袭人帮她打结子。史湘云替袭人给宝玉做鞋,他们青梅竹马倒没什么,薛宝钗到了怡红院自自然然接手了,薛宝钗还曾经把湘云送的戒指转送给了袭人。把宝琴带来的石榴裙转送给袭人完全有可能的。

2、原因之二:袭人处于热孝之中,不可能做红石榴裙

3、原因之三:贾家与薛家是不同的绣娘,就算是自己做的,也不可能款式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4、原因之四:石榴裙的珍贵

薛宝琴从家里带来的布料,只做了两件。大观园里其他人从来都没穿过,袭人也是贾府的丫环,贾府负责四季衣衫,不可能拿石榴裙这种布料来给丫头做衣衫。

石榴裙的典故

俗语“拜倒在石榴裙下”源于唐明皇与杨贵妃。据说杨贵妃非常喜欢石榴花,唐明皇于是在各地广泛栽种,然后在石榴花开始,设宴花丛中。有一回让杨贵妃穿着大红绣满了石榴花的裙子跳舞助兴,群臣侧目不敢直视,杨贵妃便生气撒娇,唐明皇要求众臣拜贵妃,因此流传开来。

唐代年轻女子极为青睐石榴裙,这种裙子色如石榴之红,不然其他颜色,往往使穿着的女子更加俏丽动人,唐人万楚就曾写到:“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以上为头条号“晴空莽莽”的回答,头条App搜索关注“晴空莽莽 ”与您分享更多文学、诗词、历史趣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