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家人不用说免贵姓张?

两人相见,互不相识的情况下,一般会问一下对方的姓名。常用的词句是:“请问贵姓?”被问者一般会答:“免贵姓李”等等。这个问题的意思大概是说,如果是姓张的人被问及姓名之时,不用说“免贵”二字,直接说“姓张”就行了。

凭心而论,这个知识是今天才知道。看了几个朋友的回答才明白,原来姓张的之所以可以直承其贵,是因为这个姓真的很贵重。因为不但大名鼎鼎的玉皇大帝是姓张的,还有其它许多厉害的神师都姓张,其中就包括张天师。据我所知,好像中国人家家户户供奉的灶王爷也姓张。小时候常听到顺口溜:灶王爷爷本姓张,一年一碗杂面汤。可见,这个姓氏非常厉害。

这种说法从什么时间来的,没有去查究。不太了解还来这里绕舌,是觉得这样的说法不太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有许多让人感到可疑的地方。上边所说的那些,大都是中国道教的神仙。龙虎山张天师也传承了好多年。似乎张姓真的很厉害。可是我们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是皇权至上的。佛教进入中国之后,沙门也是要拜王者的。道教也是一样,就是张天师,见了当时的皇帝同样也是要下拜的。因为皇帝是天的儿子。以道教的理论来说,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难不成在唐代时,张姓能高过李姓去,在宋代时,张姓能高过赵姓去。再者,中国古代好多朝代都是三教并尊的,但儒家还是老大的地位。那么孔子的地位一直是高于张天师的。那孔姓呢?所以,这种说法,就算是真的,大概也属于民间行为。不属于上层文化范畴。但我要说的重点不在这儿。而是在人们在相互交往互问姓名中体现的文化礼节。

这样的问题,让人觉得,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姓名的方式,只有一个,问:“贵姓?”答:“免贵姓王”。其实,中国人的问名方式并非就是这样死板的一条。还有很多其它的形式,比如:“请教尊姓?”

“先生怎么称呼?”

“请问上姓?”

“敢问大号?”

“先生大号怎么称呼?”

“请教贵姓?”

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问法。总之一个意思,上姓也好,贵姓也好,尊姓也好,都是表示对人的尊敬和礼貌。所谓尊敬,就是把人的地位往上推。你尊敬某人的时候,不代表某人真的尊贵,他代表的是问话者的修养。据说民国时期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给学生讲话的时候,常常自称“兄弟”。难道说,他这样自称,学生们就真的成了他的“大哥”了吗?当然不是,学生面对他的时候,还不是恭恭敬敬的称一声“先生”吗?

别人请教你尊姓的时候,古人的回答也有一定原则,别人尊敬你,把你的地位向上扬。自己不能当之无愧,是要谦抑一下,把自己向下压。当别人称“尊姓”“贵姓”“上姓”的时候,自己的答复一般是。“鄙姓李”,“小姓王”“贱姓”等等。这里的“鄙”也好,“小”也好,只是一种谦虚。也可以理解为只是个人的谦虚。不代表姓的问题。

别人在问你的时候,用的是敬词,回答的时候,一般要用谦词。

如果别人在问你的时候用了贬损的词语,回答的时候就不能用自谦的词,而要用自高身价的词才能匹配。比如在陈佩斯的小品《主角与配角》中,朱时茂说:“是你小子?”

陈佩斯答:“是老子我!”

这就是在语言交流中的对等原则。别人尊敬你,抬高你,你不能受之无愧。别人打击挖苦你,你也一定要反击。

看到有网友回答说,除了姓张的之外,还有姓贵的,也不用说免贵。其实大家真的非要拽个文,别人问的时候,答:“鄙姓贵”或是“小姓贵。”都是可以的。今天的对话,太复古,给人的感觉可能也不好,回一句:“不客气,姓贵,贵姓的贵!”不也挺好吗?

传统文化之中,既有许多优秀的东西,也有一些不适合现代实情的方面。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应该自觉的剔除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东西。

中国的姓氏有几百几千种,没有那个姓氏比别的姓氏高贵,也没有那个姓氏比别的低贱。个人品德的高贵,与个人的修养,家庭的教养相关联,与个人的姓氏关系不大。每个姓氏都有高尚的人,也有不高尚的。

为什么张家人不用说免贵姓张?

其实这就是一个传说而已,俗话说:九李十章。

也就说姓李的有九个李氏家族,同姓不同宗,姓张的有十八个家族,同姓而不同宗。

没有绝对的说姓张的说“免贵”,也是有一部分人也说免贵姓张的只是你没遇到而已。

这个传说来自于《封神榜》,姜子牙在封神台封神,封完所有神仙最后剩下一个天地统帅时张有人(指:玉皇大帝的名字叫张有人)去问姜子牙问道:天地还差一个统帅谁人来做?姜子牙答到:那有人,玉皇大帝说我就叫做有人,姜子牙沉思片刻说:既然你是有人那就你去做吧。

所有说最后张有人做了天地统帅玉皇大帝,身份贵不可言。因为玉帝姓张所以张姓就很尊贵。所以说有一部分人不说(免贵)姓张了。

故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来历。

谢谢大家,如有疑问请大家关注私信。

为什么张家人不用说免贵姓张?

一般两个陌生人因为寒暄,或者一些事情碰面的时候,如果没有第三人介绍的时候,就需要互相问对方的姓,当然这个时候还不合适问名字或者字,放在古代,这时候一般就会有如下场景。

那就甲问乙:您贵姓?乙就回答:免贵姓李。这个好像是一套标准的流程,这个在很多古代的小说或者电祖剧也时常看到,因为如果直接问:你姓什么?这个好像确实有点唐突。

而到了现代,这种问话方式,还是有存在的,说免贵姓李的也有,说我姓李的也都有,好像没有这么讲究了,但是不管是以前,还是现代,遇到张姓的,有没有说直接说我姓张,这个倒没有怎么在意,但感觉好像也没有吧。

另外,现在比较惯用的方式就是,可能不会问姓,直接说师傅,同学,朋友,帅哥,美女,哥们,大姐,大娘,这些都有,就是看对方的身份,或者年纪,如果有需要的话,甲问乙:您怎么称呼。

然后乙:我姓李,然后甲就会称呼,李先生,或者李小姐这种比较统一的称呼,这种时候即使问到一个姓张的,也是如此,您怎么称呼?我姓张,这样也没有贵姓,也没有免贵姓与否。

平时确实也有这种说法,不仅只有姓张的可以说免贵,好像姓孔的也可以说免贵姓,还有当朝的皇帝姓也可以说免贵姓,但说法终究只是说法,姓肯定是没有贵与不贵之分的,而且在实际当中,会是怎么样的也不好说。

那张姓的显然是跟玉皇大帝有关吧,据说玉皇大帝姓张,至于叫什么名字,那个就十分多了,有叫张百忍的,张有人,张友仁,有一些为了解释,姜子牙最后封了张某某为玉皇帝大帝,就想了各种各样的版本。

不过,西游记到是有提到玉皇大帝是张,这个也是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吧,另外还有张天师的原因也有一些吧。张姓的人口也确实比较多,不过张姓没有出过皇帝,当然那些割据势力自称的,还是不算的。

为什么张家人不用说免贵姓张?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注重谦虚礼让,所以当我们和别人初次相识的时候,别人问我们贵姓,我们就会自谦的回答“免贵姓什么”,以表示自己和别人一样,姓氏上并不尊贵。

但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两家半人是不用免贵的。一家是张家人,一家是孔家人,最后一家就是当朝皇帝的一家人。

张家

神话传说

张姓在神话传说中为玉皇大帝的姓氏。在道教神话体系当中,姜子牙完成兴周伐商的大业后,准备册封365位正神。当364位正神册封完毕后,众神好奇问到玉皇大帝的位置由谁来做。只见姜子牙微笑说:“有人(友人)坐,有人(友人)坐。”

这时站在旁边的张友人便抢在了姜子牙之前坐上了玉帝的宝座,瞬间金光万丈,张友人从此成为了玉皇大帝。姜子牙虽然气的跳上了凌霄殿的房梁,但也无可奈何的承认了这一结果。后世也因此认为玉帝姓张而不用免贵。

历史过程

东汉末年不仅有军阀混战,也有各种教派组织的兴起,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张良八世孙张道陵创立的道教。而张道陵规定道教首领天师一职由张氏宗亲世袭罔替,从此张姓便成为了天师的姓氏。

后世历代封建政权的帝王都对天师后人加以册封,宋代时的帝王对“天师”笃信不疑,所以道教供奉的玉皇大帝正式成为了诸神之首。张姓从此正式不用免贵。

元朝忽必烈攻打南宋时,当时的天师看到南宋气数已尽,所以积极的找到了忽必烈称:“蒙古二十年内就要保有天下。”因此忽必烈也对道教推崇之至,在官方形式上正式承认了“天师”的称号。既是“天师”姓氏,自然不用免贵。

孔家

孔子的尊贵不是因为“天师”,而是因为“帝师”。自从汉武帝之后孔子逐渐受到推崇,也因此孔子后人受到了朝廷的扶持,孔氏家族逐渐兴起。

汉朝时孔子被尊为[褒成宣尼公],唐朝被尊为[文宣王],宋朝时孔子和孔家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孔子被尊为[至圣文宣王]。孔子的嫡系子孙被封为[衍圣公]。

南宋朱熹理学诞生之后,孔子逐渐被认可为是“帝王之师”。到了明清时代被尊为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嫡传后裔也世受封建统治者恩宠,成为中国历史上世代传承、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贵族”。孔府也因此成为了仅次于皇宫的建筑群。

孔姓因为孔子的特殊“帝师”地位,以及孔门世代“贵族”的地位,从此免除了免贵这一习俗。

半家

半家就是指封建王朝的皇帝了,因为王朝不可能会永世传承,因此总有被推翻的一天,所以只有王朝皇帝当政时,其姓氏才能不用说免贵。

历代王朝皇帝都有赐姓一说,比如唐朝的徐茂公,本名徐世勣。后被赐予唐朝国姓“李”。因为避讳李世民的“世”字,改名李勣。这时他便不再说免贵,如果说免贵等于说皇帝不是尊贵的人,属于大不敬。当然王朝灭亡后,这个姓氏也就不再尊贵。所以称之为半家。

以上所谓的两家子半人免贵,一个是因为敬畏神仙,一个是因为敬畏帝师,半个是因为敬畏皇帝。当然这些只是封建遗留的传统和习俗,现代社会基本上都会习惯的说一声免贵,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礼貌。

为什么张家人不用说免贵姓张?

一种说法是,受到了中国的古代文化传说的影响。在众多神话传说中,不管玉皇大帝的名字有多少,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姓张。比如《封神演义》中的张自然、某些古书上所称呼的张友人、民间有些地方叫的张坚。既然老天爷和阎王爷都姓张,上天入地的事儿都归他们管。那么张姓是老天爷的姓,无须免贵!

另一说法就是:“张”字的结构,难以直起腰来。张字由弓、长组成,“弓”字的形状,像是一个弯着腰的人,永远都直不起腰来。这暗示着“张”姓受制于人,不能出人头地,寓意不好。所以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一般都说是“弓长张”。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的观点。

为什么张家人不用说免贵姓张?

因为玉皇大帝姓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