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鲜肉当道,烂剧横行?
个人觉得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和资本炒作有点关系。无论办什么事,没有钱是办不成的,但是钱多了都未必是好事。就好比吃个早点十几二十块钱,就可以了,老婆非要给你五千块,这样的早点肯定会吃出点么蛾子的。
小鲜肉当道,我觉的和炒作的关系非常大。这些年来,炒作这一行为进入那个领域,那个领域就要倒霉了。前些年炒大蒜的时候,炒到蒜你狠,炒大豆的时候,炒到逗你玩。炒兰花的时候,炒的一地鸡毛,炒普洱的时候,炒的遍地狼籍。炒房子,把国家经济炒到了危险的边缘。
芒果台是鲜肉大餐的著名供应商,他们的炒作手法是,电视剧还没开播呢,先把这些鲜肉们拿到综艺节目上,好一顿肉麻的吹捧。这种吹捧对于具有成熟健康文艺评判标准的成年人,是不太起作用的,但对尚未形成健康审美标准的孩子们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他们的逻辑是,颜值就是一切,有颜值担当的电视剧就是好的电视剧。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他们不断的在套路重复中 ,成功的把娱乐节目的年轻观众培养成了颜值控,脑残粉。这样,当电视剧播放的时候,无论其内容荒诞到什么程度,演员的表演烂到什么程度,只要有了小鲜肉的存在,脑残粉们都会狂追不舍。有了这些脑残粉,就有了收视率,有了流量。也就有了经济效益。
有了经济效益,这些少鲜肉们就可以坐地起价,要更多的钱,有了钱,他们就可以更加疯狂的妙做,比如结个婚花上一两亿,离个婚搞成全民参观,凡是能提高知名度,引起脑残粉神经兴奋的,他们无不乐此不疲。至此,这个少鲜肉吸金产业链就自然形成了:炒作一一吸粉一一吸金一一炒作。这个完整的吸金产业链就这样越滚越大。
这个产业链看起来好像很牛,其实是脆弱的。因为任何通过炒作吹起来的泡沫最终都会破灭,电视剧或是任何文学作品最终还是要质量和水平,也就是文学性和艺术性打动人的。就算年轻的颜值控,看的多了,终归还是会烦的。总之,靠脑残粉担当的收视率不是真正的收视率,靠脸担当的小鲜肉,也算不得是真正的演员,当泡沫破灭的时候,他们收获的也将是一地鸡毛。
前几天,有关部门不是出台了电视剧拍摄的新规定吗?对明星的片酬进行了限制。看来少鲜肉们的好日子恐怕不长了。当潮水退去之后,就会看到谁是在裸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