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胆后,有哪些生理、病理变化?

笔者患有胆结石病多年了,细沙粒状的,很多的,数不清,几乎充满了整个胆囊。是体检时查出来的,有10年左右的时间了,一直没有任何感觉,不痛不痒。也没有任何治疗。2017年时经常嘴里发苦,去邵逸夫医院检查结果为,胆汁返流到胃里来造成的嘴巴里苦。开始吃中药调理,吃中药调理期间是好的,嘴里不苦,停止中药了,又开始嘴巴苦了。反复这样多次。最长的一次吃中药连续半年左右,在吃中药调理期间,嘴巴不苦了,中药停止后半个月,嘴里又开始发苦了,我感觉到有点绝望了,认为自己的胆汁返流治疗不好。2018年,笔者去西藏旅游,参观一个藏药展览馆,有一个博士藏医师指导,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回来2800元的藏药,治疗胆汁返流,结果只吃了一个疗程就治愈了,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嘴巴苦过,藏药也真是神奇,要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真还不会相信。笔者认为:尽量釆取保守治疗,吃中药,吃藏药,实在不行再切胆手术切除。人体每一个器官都是有作用,相互依存的,能够不切尽量不要切除。如果切胆后,肯定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变化,会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了,会产生苦恼,身体会产生病变,容易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胃病等等,造成营养不良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笔者平时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改变,与往常一样。

切胆后,有哪些生理、病理变化?

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器官之一,但胆囊结石却会给胆囊带来很大的伤害,甚至不少患者因为结石久拖不治而导致胆囊切除。那么切胆后有哪些生理、病理变化呢?会不会变得胆小如鼠?会影响寿命吗?接着往下看。

图片来自网络,图侵删

没有胆囊的人是否寿命更短?

从营养学来说,没有了胆囊,因为没有浓缩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就会受到一定影响,虽然切胆后出现身体消瘦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也不至于影响到寿命长短。相反,当胆囊反复出现病变时,不及时切除反而可能会威胁生命。

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1、消化不良

胆囊切除的患者,常因为缺乏浓缩胆汁的协助,导致进食高脂饮食后,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2、消化液的返流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持续性地流入十二指肠,增加了返流入胃的机会,易造成碱性返流性胃炎及食管炎。

图片来自网络,图侵删

3、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升高

胆囊切除术后,胆管代偿性扩张,使得胆管开口相对狭窄,此处的胆汁形成涡流,易形成胆总管结石。

4、胆道术后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往往与胆囊切除后导致胆管压力增高以及免疫功能紊乱、引起Oddi括约肌炎症及功能障碍有关。此外,胆囊切除术所致的医源性损伤还未能完全避免。

5、增加结肠癌、胰腺癌发病率

临床数据显示,失胆人群由于胆汁不经胆囊储存直接排入肠道,结肠癌、胰腺癌的发病率要高出普通人4-5倍。

图片来自网络,图侵删

因此在胆囊有保留价值,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和高效储备胆汁功能良好的前提下,应尽量保胆取石。

如何保护胆囊功能

在临床最常见的需要切胆治疗的情况,就是结石导致胆囊萎缩、失去功能。如果可以在结石发生前,通过正确的饮食调控,就可以避免结石生成,也就达到了保护胆囊的目的。

建议一:控制体重、合理的饮食

肥胖导致我们更易发生胆囊结石,所以要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体重。

建议二:减肥也要吃早餐

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使得胆汁得以定时排出,不至于过度浓缩,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图片来自网络,图侵删

建议三:素食者应适当补充卵磷脂

正常人的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呈微胶粒状悬浮胆汁中,当这一比例破坏,就容易形成胆囊结石。大多数素食者摄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过多的纤维素妨碍了胆汁酸的重吸收,使胆汁的胆盐浓度下降,应适当补充卵磷脂。

建议四:定期体检

针对胆囊结石,超声是最有效、且便捷的方法,每年做一次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胆囊结石或者将要形成胆囊结石的状态:如胆固醇结晶、胆汁淤积等,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切胆后,有哪些生理、病理变化?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切除胆囊后,应该说因人而异,但多数调理好了没有太多不良影响的。周边的亲戚朋友看,切除胆囊后,整天胀肚,消化极其不良的,有的甚至整天靠吃大萝卜为生的,吃了大萝卜理气气顺能好些。还有的更严重的,出现了消化系统肿瘤,中医讲肝胆相表里,肝肿瘤的也有,就很麻烦了。

所以说,最好是先守保治疗,就说胆结石胆囊炎等病患的时候吧,尽量先保守治疗观察着,实在不行再行手术切除为好。

从中医上讲,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位于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胆呈囊形,附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肝和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胆汁,并参与饮食物的消化。

就说没了胆后,可能更会容易出现偏头痛、胁痛、腿侧部疼痛等少阳病患;或者是更容易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受点湿热之邪可能更容易出现口苦反酸等问题;还会出现面部皮肤失去光泽、像蒙有一层灰尘,经常唉声叹气、口苦等预警信号。主要是消化不好了,气血亏虚了造成的。

西医上认为,主要是胆囊有储存、浓缩、排出胆汁功能以及分泌黏液,保护胆囊功能。可能会出现普通人进食的时候,胆囊收缩会让胆汁集中进入肠道,被切除之后,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就会逆流入胃部,ph值偏高,细菌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导致了胃溃疡的形成。

再就是胆总管结石高发了。胆囊是有浓缩胆汁的功效,切除之后,胆盐池会明显减少,胆汁失去了浓缩场所,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大大降低,长期下去,胆固醇积累形成了胆总管结石。

胆结石严重时候,可能会有黄疸、血脂高等问题,权衡利弊吧,可能医生会做出来切除胆囊的决定。慢性胆囊炎迟迟不接受治疗,会进一步发展影响到自己的生命。很多切除了胆囊手术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高,也就是说利大于弊。

自己注重养护好这个太重要了,首先是饮食上,然后作息规律,自己术后一定重视起来。

切胆后,有哪些生理、病理变化?

胆汁持续进入肠道:消化不良、胆汁性腹泻

胆总管代偿性扩张,扩约肌受损,关闭不全

胃十二指肠液返流到胆总管:胆管炎胆管结石

持续进入12指肠的胆汁返流到胃:返流性胃炎

免疫功能下降:消化道肿瘤繁殖率升高

胆汁持续进入肠道、消化不良、胆肠循环异常:菌群失调;胆盐刺激肠道;过多的胆盐去羟基化、次级胆酸增多致粘膜损害 ,肠炎、癌症增多

切胆后,有哪些生理、病理变化?

首先是胃不舒服,烧心,反胃,胃酸,摘胆后我足足吐了一年,吃什么都不对劲,最后吃了五年的雷贝拉唑,才算好多了,但现在还是不敢吃酸的,甜的,有人提议中医能不能把胆治好,身体那切掉也一定有反映,中医能治就最好别摘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