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该不该打,人人平等,打人犯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孩子不能体罚应该怎么惩罚?

首先纠正题主的观点:孩子不能体罚,更不能惩罚。什么"无规矩不成方圆"乱用一通,你给我收起来吧,好好去学习一下这个句话是什么意思,用在什么地方?这句话可不是用在这里的。

孩子很小,当然不懂事,会做錯很多事,这是非常正常现象,应该允许孩子做错事,犯错误,这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会遇到的问题,父母应该正确对待,以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好好教育孩子才对。可有很多的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暴力打孩子,叫什么"不打不成器,棍棒出孝子"等错误观点。孩子那么小,根本就无力反抗,父母暴力打孩子,孩子除了哭,能有什么办法呢?想想孩子多么的可怜。都说打人是犯法的,可法盲的父母,认为自己生的孩子,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与别人无关,更不是犯法。其实,孩子一出生,法律就赋予了这个孩子的一切权利,父母没有权力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要懂法,守法,遵法。

笔者也是一个不合格妈妈。儿子6岁时,儿子在学习电子琴演奏音乐过程中,有一次叫儿子多练几遍,可儿子不肯练习,笔者一生气之下就用羽毛球拍打了儿子,才6岁的儿子痛的大哭。打了儿子,自己气消下来后,感觉非常后悔,对不起儿子。后来在整个儿子成长过程中,笔者再也没有打过儿子。现在二十多年过来了,每当自己想起那次打儿子还非常后悔。仔细分折,家长打孩子,也是犯法的,更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失败的教育方法。

孩子该不该打,人人平等,打人犯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孩子不能体罚应该怎么惩罚?

"棒下出孝子"这句古训现在虽然不流行,但是它对教育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在小孩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用口说有的时候是不管用,而且有时候对孩子是起不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只有重打几下(不可打伤,在屁股上打几下既可),孩子才能记牢,使以后不犯或少犯这样的错误。孩子犯错的时候打孩子虽然粗暴,但是效果来的快。最好还是当孩子犯了错的时候惩罚孩子罚"站"罚"跪"。

孩子该不该打,人人平等,打人犯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孩子不能体罚应该怎么惩罚?

有些教育方法要看对什么孩子,要看适合什么孩子。没有一定之规,只要结果对孩子有益而且孩子又能很好的接受就行。

我的女儿和儿子就是例子。女儿那个时候只是说教。女儿也很懂事一说就能明白,基本上不惹大人生气,生活上学习上都有自主性,而且还很努力。没有感觉有什么压力就考上大学了。毕业了也找到工作了,一切都很顺利。

儿子这个时候却不行,开始的时候也是想什么也不管让他自己努力就可以了。他不但不努力还特别贪玩,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些时候还顶撞家长。我狠狠地打了他一次,还真管事。也不调皮了学习也有起色了。生活也有规律了。我比较讨厌西式教育,要和子女做朋友要沟通教育。不能有暴力倾向,现在的孩子比猴都精,特别会看大人的脸色。

适当的打几次很有必要,看看现在的孩子都是什么样了。如果在不严加管教,将来成为什么样子都不敢想象了。学习上我从不操心,做人上我是严格要求丝毫不能马虎。如果人做不好考上博士又能怎么样呢。如果人品好起码一生平安。

孩子该不该打,人人平等,打人犯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孩子不能体罚应该怎么惩罚?

打只是一种教育方式,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也没有应不应该。一体两面,有好就有坏。

为何有的人提倡打,因为,在过去,打孩子能让孩子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不走弯路,能够让孩子的屈服。所有,有人说,孩子犯错就要打。

随时,时代的变迁,观念的转变,发现,打不是唯一的教育方式,还有很多比打更有效的方式。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暴力下长大的孩子,会出现各种的问题。所以,现在,很多人不提倡打孩子。原因如下:

1、打孩子一般没有用。你用暴力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你认为的),如果没有充分地说明道理,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明白这是错的那他只是屈从于暴力而收敛。大人在场时孩子会服从,大人不在场时,孩子就会再犯,甚至更厉害。打只能让孩子学会逃避被打,而不能学会明辦是非善恶。

2、打孩子一定能使一些孩子变乖吗?不ー定。只有少部分能乖一些,大部分还是没有用,还有一部分甚至会变得更坏。为什么会更坏?一且孩子发现打了也不过如此,他可以承受,而且做坏事可以通过挨打得到心理平衡,那他坏起来就更肆无忌惮了。父母常常会发现,一开始用打骂手段的确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长久下来,孩子并不一定变得更好,有的甚至更坏了,尤其是只用打骂这种方式来管教孩子,更是恶果累累。

3、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错,并且打了也产生效果了,打孩子还是有种种恶果和后遗症。没有人会甘心被打,难保孩子内心不会怨恨和不满,渐渐失去自尊、自爱和自信。同时他也可能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模式,我们一方面说爱孩子一方面却缺乏耐心,诉诸暴力不愿尝试更有效,更温和,更尊重人的方法,我们的爱就值得怀疑。

4、即使一些挨打的孩子长大了,有了成就也明白大人当时打的有理,但他们仍然会为小时候挨打感到痛心,因为暴力拉远了亲子距离,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快乐,多年之后,亲子感情会难以真正的亲密、融洽、和谐,这就是打孩子的恶果。

既然打孩子有这么多的坏处,难道孩子犯了错,就不管不问?当然不是,其实有许多好的方法可以用来对待孩子犯错,那么怎样处罚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改过向善,又没有后遗症呢?

1、孩子犯的一般的不是很恶性的错误,只需要认真提醒劝说,严肃而坚定的引导,随着孩子的成长,通常孩子都能渐渐改变过来。

2、对较严重的错误劝说就没有什么效果了,在初次提醒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再犯就跟孩子商量再犯的处罚方法,这样的处罚方法最好由孩子自己提出并接受,下次再犯时就照此方法处罚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心服口服,逐渐改变不良行为。

3、自然惩罚法,这种方法是让孩子自己承担他的错误造成的后果,例如他弄坏了电脑,就让他有一段时间用不了电脑。这种处罚方法既能让孩子明白错误所在,又能很好的帮他改正。

惩罚不是目的,惩罚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惩罚达到了改正错误的目的,就是最好的教育,不当的处罚不仅效果不佳,还会有种种恶果,合理的处罚可以使孩子明辨是非,善恶形成良好习惯,健康成长,这需要父母的尊重,耐心,爱心也需要方法和技巧。

孩子该不该打,人人平等,打人犯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孩子不能体罚应该怎么惩罚?

孩子虽然是我们生下来的,18岁成人前归我们养育,但他一生下来就是个独立的个体,为人父母怎么会想着打孩子,这在我家肯定是不允许的,其实所有家长往深处想一想,如果孩子被打就能守规矩就能变得优秀,那天下的孩子启不都要挨打个遍?家长收拾一个弱小的孩子还不容易吗,家家可以做到,打人谁不会,多省事,多省心?但我们谁听说过优秀的人是被家长从小打成才的?“棍棒教育”在今天绝对是恶俗的陋习,我认为就是家长的无能教育的表现。

苏联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如果家庭生活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合理的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道路”。建议家长从以下几点去思考来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认清孩子比大人更宽容的事实

大家都是普通人,偶尔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打骂孩子两句,是人之常情。我家大宝之前因为小升初的压力,有时侯被太太大声吼,但孩子哭过之后,转眼就和妈妈闹在一起,妈妈有时还在气头上,但孩子已经把不快忘记了,他们从来不记仇,反过来还安慰我们。现在想一想,孩子真的比我们宽容,比我们平和,我们可能会对一个经常吼我们的领导记恨很久,而孩子却可以做到马上放下,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比起我们爱孩子来说,孩子更爱我们,他们对我们的爱更纯粹的道理吧。

收起家长的“不成规矩不成方圆”

昨天,在幼儿园门口,听到一个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可能是她孩子学了一句脏话吧,孩子的妈妈在门口对这个孩子不依不饶,她问孩子跟哪个小朋友学的,以后不许和他玩之类的,还对孩子说,我家没这个规矩,以后再听见你说这句脏话,就煽你耳光。我看见那个孩子呆呆地无所事从地看着妈妈,不知道妈妈的无名之火从哪来。其实平时家教比较严的孩子甚至连“脏话”的定义都不知道,只是模仿同学,觉的好玩,在学语言的阶段,他根本分不清哪句是脏话,哪句是合适的话,哪些是家里的规矩。等他长大了,自己慢慢会去体会,自然会分辨哪些是合适的语言,只要家长在家里不说粗口和脏话,我相信孩子慢慢就懂得这不是文明用语了,他也不会对说脏话感兴趣了。

理解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我家元宝一周有两次橄榄球课,是两组不同的教练带课,元宝本来每次上课都积极的去跑去疯,但上上周周日那堂课,他怎么都不愿意去,他表示要跟妈妈在场外跑步,我问他怎么了,他不肯对我说,我正纳闷。我太太一看,蹲下身子问元宝:元宝,都来了,怎么不进去,有啥心事,跟妈妈说说?元宝小声说:我喜欢某某教练(周四课的教练),也喜欢某某教练(周日课的主教练)。听到元宝这么说,我太太一下明白了,应该是他不喜欢周日课新换来的辅助教练。已经上课了,新的辅助教练走过来,拉元宝到操场上,元宝不肯,这个新教练似乎没什么耐心,就是一句话:“走啦,上课啦,别呆在这儿啦”。我太太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她告诉教练,孩子今天有点小脾气,呆会等他自己想明白了再让他上球场吧。教练不太高兴地走了,我太太拉着元宝在跑道上慢跑了三十分钟,只当是锻炼了。后来我们在沟通调课无果的情况下,暂停了周日的课,并不是我牵就孩子,而是我们认为教练是决定孩子喜不喜欢这项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耐心和孩子沟通,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教练我宁肯不选择他的课。

孩子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家长去鼓励,不需要惩罚,更别说体罚了,和孩子好好合作,陪伴他们长大,是家长的一场修行和自我提升。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孩子该不该打,人人平等,打人犯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孩子不能体罚应该怎么惩罚?

小的时候可以打,孩子小,说不通理,必须打!到三年级以后,就没有必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