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矫正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口吃的矫正?
1、家长对孩子口吃的正确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切不可急躁、斥责、打骂或者取笑孩子,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如果家长不把这当回事,不露声色地提个词,孩子的心理不紧张,也就逐渐说话流畅。
2、鼓励孩子在公共场合多说话,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乐观向上、心胸开阔的精神情操。
3、教育孩子不要模仿他人口吃,告诉孩子这样是错误的,也是非常不礼貌的。
4、及时对其进行语言训练,使孩子减少紧张情绪,放松颈部,面部和全身肌肉,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慢慢地说。
口吃矫正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口吃的矫正?
矫正口吃,首先需要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多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不训斥、讥讽孩子。和孩子交谈时,给孩子自我畅叙的时间和机会,让孩子养成从容不迫的发言习惯。对于口吃严重的孩子,可进行言语矫正训练。让孩子不着急,放慢讲话的速度。使孩子在日常交谈中语调正常。当孩子再次出现结巴的情况,父母应采取漠视的方法,不要过于强调“为什么又结巴了?”“怎么不能好好说话?”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可以和蔼的听完孩子的表述,多给予孩子赞扬和鼓励。不要在孩子讲话时插话,或训斥孩子的语言不够连贯,逼孩子再说一次。如果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更加畏惧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恶性循环。建议多让孩子在单独的房间练习朗诵和阅读,说的越流利时停顿的时间就越少。口吃的现象就会得到改观。当孩子自信心增强的时候,可以让他跟着音乐学习唱歌,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孩子会摆脱口吃的困扰的。
口吃矫正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口吃的矫正?
口吃可以治好,但要从心下手。如果你只想治标,打拍子、拍屁股、变音法(比如发音法、压声法……)呼吸法等等都可以,就像服用安眠药一样,不要指望它可以治本。
要真正根治口吃,必须从思想和认知下手:
一是对口吃本身的正确认知,口吃形成和恶化的因果关系;
二是观察正常人的口吃和对口吃的态度;
三反观自己对口吃的态度。
具体多看看我挂在网上的《口吃病根治三部曲》,成千上万的口吃者都走出来了。
口吃矫正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口吃的矫正?
导致口吃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语言习惯问题,功能性问题。
一,语言习惯问题。如果你的口吃是语言习惯问题,自己平时并不是很在意,只是因为口吃影响到工作或生活,想改善一下,那你自己练习发音就可以了,坚持慢速朗读,平时说话时语速慢一点就可以了。当然,年龄越大,语言习惯越不好,需要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就越大。
二,功能性问题。这类患者的语言习惯本身问题不大,生理上完好无损,这类口吃通常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发生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口吃并非都是病态口吃。比如见了领导紧张然后口吃了,相亲时面对自己心仪的异性心跳加速面红耳赤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都是正常的,无须矫正。其实,任何人在恐惧、紧张、着急、激动、生气时,都可能出现口吃、难发的现象。但是如果你对口吃很在意,感到很痛苦,说话前经常有口吃预感,和恐惧感,总是关注口吃,纠结口吃,并且自己尝试过改正,比如练发音等,但不见效果,甚至越改越严重。那你就是口吃病了。口吃病就需要系统的治疗了。口吃病难治,主要难在不容易找对治疗的方向。口吃本是人皆有之的正常现象,但由于你对口吃有着错误的认知(认为口吃丢人,认为别人都不口吃,只有自己口吃,只有自己的口吃才是真正的口吃,口吃会被人看不起,口吃会让自己一败涂地一事无成等,过分夸大口吃的危害),继而导致了你对口吃的错误态度(关注口吃,追求绝对不口吃),然后在这种错误态度的驱使下,你想方设法与口吃对抗,企图消灭口吃,结果反而被口吃所困扰。你身边肯定有这样一类人,他口吃比较频繁,但自己不太在意,所以他的口吃并不会给他造成痛苦感,顶多只是有些烦恼而已。他们说话时只关注意思有没有表达清楚,要办的事情有没有办成,而没有过分的纠结有没有口吃这个问题。这样的人属于常态口吃者。而一旦你有了“不要口吃”这个执念,就会整日关注、对抗口吃,一旦发生口吃就会纠结不已,这样就会不断的制造心理阴影。有了心理阴影后,一旦遇到合适的刺激,阴影就会发作,你就会出现口吃预感、恐惧感,就会紧张不安,此时说话必然容易难发,口吃。没说出来,或即使说出来但口吃了,你又会难过、郁闷,纠缠不休,又会加重心理阴影。心理阴影越重,一旦发作,口吃就会越厉害,你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可自拔了。
治口吃病,放下对抗是根本,正所谓“放下才能解脱”。如何“放下”,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用到一些方法、技巧。口吃病怎么治,这是个很大的课题,三言两语讲不清楚。我在喜*马*拉*雅FM上讲了很多免费的公开课。建议你下载喜*马*拉*雅FM,搜索“汪立彬”, 听听我的公开课,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另外,我2012年应邀做客江西卫视“深度观察”栏目,讲述自己的口吃经历,你可以上腾讯视频或优酷视频,搜汪立彬,就能看这个视频了。
口吃矫正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口吃的矫正?
汪立彬老师曾严重口吃加社恐,经过自己8年的努力,终治好了自己的口吃,现在是一名专业的口吃矫正老师,在口吃矫正方面有着很丰富的经验,汪老师深知口吃带来的痛苦,汪老师在喜马拉雅讲了很多关于口吃的免费试听课程,题主可以搜来听听。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口吃矫正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口吃的矫正?
如何解决口吃问题,先要了解口吃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精神倾向素质有内倾和外倾两种,口吃病患者大多属于神经质,神经质是内向的气质,这种人自我内省很强,只拘泥于自己,总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身体和心理方面各种极其微小的异常,并为之产生病的感觉,还对它产生执着不安、恐惧、苦恼、忧虑、自我为中心。
【事例1】:山西张伍胜和李唐原本是山西农业大学的同班同学,在大学期间,李唐是一位非常严重的口吃病人,而张伍胜是一位说话流畅的正常人,由于李唐的严重口吃,张伍胜和他哥儿们,常以此为乐取笑李唐,有时惹他着急,气他出洋相,当李唐窘态难堪的结巴出现时,他们满足地笑了。为此,李唐和张伍胜的关系搞的十分不好。大学毕业后,张伍胜分配到乡政府当上了副乡长,在一次科学养猪动员大会上,成千上万的群众听他作报告,由于他心情紧张,出现了两次较严重的正常口吃,他发现后吓得一身冷汗,于是,想到了李唐,“这是不是学李唐而留下的后遗症,是不是口吃也传染,要是像李唐那样严重,这辈子就完了……”胡思乱想开始了,自我折腾萌芽了,对口吃和说话高度注意起来,时日不长,便开始了寻医问药。
内倾的人过于注意自己,注意自己原是人人都有的事情,但程度过甚时,即成为精神上的倾向,外倾的人精神向外奔驰,注意力常驰向或集中于外的对象,追求现实,坦率、不顾自己而注意目的物,与性格内倾者相反。我们精神的圆满,举止的活泼,全靠精神上的内向和外向的调合才能完成,偏向的程度越大,精神的倾向也越显著。
【事例2】:浙江省舟山市某部队麻X X 连长,26岁才患病,而他的患病更令人不可思议,由部队院校毕业后分配到舟山市某部队当上了排长,一天带领士兵打靶归来,碰到了副营长,由于称呼副营长的“副”字出现了两次重复,营长笑了笑,麻连长感到莫名其妙,终于找到了所谓原因——口吃,从此对口吃耿耿于怀,哪知越怕出丑越出丑,从此说话便紧张起来,口吃更多了,时日不长便踏上了治疗的历程,九年中治过六次,只因病根没找准,痛苦了九年。
由于这种内向的气质,他们非常注意观察自己,内省自己。因而,说话稍有些口吃就知道。常听到患者这么说:“我在什么时候,讲哪句话哪个字口吃了”知道得多么具体,详细,甚至连别人不易察觉的“所谓口吃”也不会漏掉。这种性格、气质是发病的准备状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