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O型血是万能血?
我们平常所说的万能血指的是O型血,即O型血的人可以给A、B、AB血型的人输血。不是。
由于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没有任何抗原,因此使用O型血的红细胞进行主侧配血试验时,的确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即只给受血者输注O型血红细胞是安全的。但是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因此使用O型血的血浆进行次侧配血试验,即给受血者(O型血除外)输注含O型血浆的血制品时,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溶血反应。
为什么有人说O型血是万能血?
ABO血型简介
如果一个人血液里的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就是A型血;有B抗原的是B型血;同时含有A和B抗原的是AB型血;既不含A也不含B抗原的则是O型血。
你可以理解为红细胞带了一个头盔,头盔上写的A的是A型血,写的B的是B型血,既有A头盔也有B头盔的是AB型,没带头盔光着头的是O型血。
抗体简介A型血的血清有抗B抗体,B型血的血清有抗A抗体,当这种对应的抗原抗体相遇时就会发生生物学所指的凝集反应,临床上就是使我们的红细胞大量地溶解和破坏。这是一种致命的症状,严重时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B型血的红细胞不能输给A型血的人,A型的红细胞不能输给B型血的人;O型血的红细胞既不含A抗原,又不含B抗原,当需要的时候可以输给A、B或AB型血的人。这就是通常说O型血是“万能血”的原因。
通俗来说,就是只有A型头盔的看不惯B型头盔,所以血清里有抗B抗体,只有B型头盔的看不惯A型头盔,所以血清里有抗A抗体,而光着头的O型红细胞两种头盔都没有,因此没人排挤它。穷的连个头盔都没有,还排挤我干嘛→_→。(主要是因为抗A和抗B抗体没有排挤的对象)
总结但O型血是万能血也只是过去的说法。毕竟O型血虽然红细胞没有头盔,但是血清里面可能有抗A和抗B的抗体啊,将含有免疫性抗体的O型血液输给A型或B型患者后,可使其红细胞的脆性增加,寿命缩短,严重者可以出现溶血性反应。因而,输血时最好还是同型相输。
此外,除了ABO血型系统外,红细胞还有其他的抗原系统,如Rh血型。谁还只准我带一顶头盔呢?大部分人都有Rh的帽子,叫做Rh阳性。部分没有Rh帽子的人,就是传说中的熊猫血。同样的道理,熊猫血的人会排斥有Rh帽子的红细胞。所以输血的时候不能只看ABO血型。
为什么有人说O型血是万能血?
我们的血型分类有两大系统,一个是ABO血型,还有一个是RH血型。A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存在有A抗原,B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存在有B抗原。俩抗原都有的话就是AB型,如果没有抗原的话,就是O型。
因为存在不同的抗原,所以不同类型的血液不可以输在一起,不然会引起剧烈的反应甚至造成死亡。但是在一些紧急状态下,如果发生了意外情况,没有找到合适的相同血型,又需要救命,那么可以进行把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人的操作。
不过在进行这个输血之前,还要进行RH血型的比对,RH阴性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熊猫血,因为这类人群比较少。即使是o型血输给其他人,这个RH也是需要相同的,不然仍然是存在非常大的风险的。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从前我们的血库很少,经常不能够充分地提供需要的血液,但是现在各地医院血库之间,已经联系紧密,而且血液的存储量也比起当初大大增加了。一般不会出现临时拿不到血的情况,而且就算是用o型血临时顶上,也不能输多,因为血清里面还是可能存在抗A或者抗B的抗体的。只要可以,还是同型输血最安全。
为什么有人说O型血是万能血?
现代输血科早已经不使用这种说法了,当遇到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过多,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需要及时输注大量的同型血浆、同型悬浮红细胞。O型血是万能血几乎不在用与临床治疗中。虽然,全国的血站的库存血量都不是很充足,但是,应急用血的量是必须要保证的。只是对于慢性治疗用血要限制,鼓励家人主动献血。
不能否认的是,如果在没有条件的时候,发生急性大出血,为了求命的话,O型血总要比只输入生理盐水用于扩充血容量的效果好。至少可以救命。
人的血型系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在某一个染色体的位点上,A、B、O血型系统是按基因的表达决定是A型、B型、AB型及O型血。基因表达了某种物质形成了A抗原就是A型血,没有B抗原却有抗B抗体。同样血液中有B抗原就是B型血,存在抗A抗体。O型血液中基因A、B抗原均未形成,血液中就存在抗A、抗B抗体。AB型血液中有A、B抗原,无抗A、抗B抗体。不同型的血液混合后同型的抗原会和同类型的抗体产生凝集反应,是血细胞凝集。当把O型血液的悬浮红细胞@悟空问答 输注给其他血型的人时,由于O型红细胞上不带有A、B抗原,配血主侧反应不会凝集,输入异体几乎不会产生太大的输血反应。在救命面前,当然会选择输注所谓万能的O型血。
但是,现在的血液系统携带的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很多会处在窗口期,检测不出来,所以能不输血就不要考虑输血,除非在救命的情况下。
很多病毒,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很大一部分也是通过血液传播的,还有梅毒,丙肝,乙肝等等。所以,输注血液虽然是最好的保养品,也是最恐怖后怕的保养品。
为什么有人说O型血是万能血?
万能血是一个过时的提法。现在的临床都不主张将O型血输给其它血型的病人。
首先说血型。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血型有A、B、AB和O型。
注:当然了,这仅仅是ABO血型系统的分法,还有很多其他血型分类,比如Rh血型。中国人绝大多数是Rh阳性,Rh阴性只占人群中的0.3-0.4%,也称为熊猫血。
中国人ABO血型系统的血型分布基本上是
A:B:O:AB=3:3:3:1。
ABO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红细胞表面的ABO血型决定抗原——A抗原和B抗原——可以理解为红细胞的一种身份识别码。
A型血就是红细胞表面有A型抗原;
B型血就是红细胞表面有B型抗原;
AB型血就是红细胞表面有A型抗原和B型抗原;
O型血就是红细胞表面既没有A型抗原也没有B型抗原。
同时,血浆里面有对抗外来血细胞的ABO抗体:
A型血的人血浆内抗有抗B型抗体;
B型血的人血浆内抗有抗A型抗体;
AB型血的人血浆内既没有抗A型抗体也没有抗B型抗体;
O型血的人血浆内天然具有抗A型抗体和抗B型抗体。
原因很简单,如果A型血的人体内有抗A抗体,那自己的红细胞就会凝结,人就会狗带(go die)。
至于为什么这样——天知道,人就这样设计的,科学家至今没搞明白为什么,只提出了一些假设。
然后聊聊造血:
我们血管内奔流的血液是一种组织,其细胞成分是血细胞。所有血细胞都来自于红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所有类型的血细胞(仅涉及红细胞。
最后聊聊血细胞的生老病死:
如同每一个个体,我们的血细胞也会经历生老病死:
1.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自然老化的时间大概是120天。
2.血小板用于维护血管的完整性,参与止血。如果用不到,自然老化只需要7-9天。
3.白细胞分为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三种),产生和使用都很活跃,总体上能在体内存活7-14天。
它们老了以后怎么办呢?《红色警戒2:尤里的复仇》里面尤里国有一个建筑单位叫单位回收器:
这货我们体内也有——脾脏
其内部充满了小间隔——脾窦
老化血细胞因为自身结构、表面蛋白质的改变,在这些小间隔里面被抓住,然后被吞噬消化,释放出营养资源,被人体重新利用——这个和尤里的单位回收器就是一个套路。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输入O型血后,其它血型的体内是否就会有了O型血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这些O型的红细胞最多在体内存活120天,120天过后,O型血细胞就被脾脏吃干净了。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输全血
全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来自于O型血的供体,如果能成功定植于骨髓间充质、肝脏,那么也会产生一定量的O型红细胞,今后受体体内可以检测到一定量O型血细胞。
目前提取造血干细胞的方式就是将供体的血液抽入机器,经过机器筛选后留下干细胞,把其他细胞再输回供体内。为这位女士点赞!(编者按:顺德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何赛姬)
什么叫全血呢?
就是血管里面抽出来的血仅经过抗凝处理后的产品。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为了使一份血液服务多位患者,医务人员往往会把血液分为不同成分:
- 血浆——给急性丢失体液的患者
- 红细胞——给红细胞绝对缺乏的贫血患者,术中输血,大出血患者
- 白细胞——给造血功能被抑制(中毒、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白细胞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 血小板——给缺少血小板(造血功能抑制、特殊中毒、广泛出血后)
- 其他特殊成分——比如①冷沉淀,富含血液中的含有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可治疗缺乏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出血不止的患者或血友病患者。再比如②白蛋白,对于极度虚弱的、癌症晚期恶液质的患者,纠正低蛋白血症效果很好。又还有③免疫球蛋白,这就是血液中的抗体,富集以后输给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患者,能帮他们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度过难关。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美腻的小姐姐
在为患者进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那么为什么不输全血呢?三种血细胞成分齐全,富含血浆蛋白,输进去对病人岂不是更好?
事实上成分输血不仅是出于用血的经济性,更包含了安全性的考虑。
前面我提到了,血液中含有抗A和/或抗B抗体。O型血的血浆内含有抗A和抗B抗体,这些抗体进入受体内后会凝集(可以理解为攻击)受体的红细胞。输进去的血浆量比较少也就算了,如果比较多,对患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O型全血输给异型受体时:
一定要少量、缓慢!
一定要少量、缓慢!
一定要少量、缓慢!
而且目前一般不会输异型血,即便是同型血,输血前都要做交叉配血实验。
所以说因为这一点,医院里一般不输全血,也就基本上没有这个例外了。
本来想只说说血型、造血机制和血细胞的更新,结果捎带着把输血(成分输血)原理也给讲了。
输血治疗学是个很专业的学科,
医学生也要学好久,
不知道这样写,
大家理解得如何?
内容来源丨顺德区中心血站、知乎菲利普医生
为什么有人说O型血是万能血?
题目上所问,有一个关键之处被漏掉了。O型血不是被称为万能血,其全称的“危险的万能血”。少了“危险的”三个字,性质就变了。
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都有各自独立的遗传基因,由于细胞表面具有抗原性的差异,可以形成多种血型体系。
各血型的区别,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蛋白决定的。最常见的AB血型所对应的是A型抗原和B型抗原。
大家都知道,血型不合,会出现输血反应。而O型血的红细胞上缺乏A、B抗原,所以它可以输给A型、B型和AB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血”。
但是,O型血浆虽没有A、B抗原,却含有抗A、抗B抗体,除同血型受血者外,它能引起严重的免疫溶血反应,导致过敏或凝集A、B、AB型红细胞,使之寿命缩短或立即破坏,而且这种抗原抗体反应是不可避免的,这属于输血禁忌。所以说,O型血的全称是“危险的万能血”。看似万能,实际危险。
事实上,即使是同血型间输血,也需要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这是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即将供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者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反应)。
O型血在最关键的时候可以救急,但也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合格了,可以少量输,缓慢输。但是就这种方式的本质来说,仍然是一种赌博。所以还是那句话,O型血给其他血型输血,其“万能”只是表面的,“危险”才是它的真面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