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宝宝可以晒太阳吗?为什么? ?
新生儿是不能直接到太阳下暴晒的,只能在室内接受间接的阳光照射。当阳光斜射的时候,打开窗子让宝宝沐浴温暖的阳光,每天一两次就可以了。等新生儿出生2周以后,就可以在室内晒太阳了;出生3周到4周的宝宝可以直接到户外晒太阳。
新生儿晒太阳的时候如果出汗了,则要及时擦干,并且要及时补充水白开水或果汁。新生儿晒太阳的时间一般为上午6~10时及下午4~5时,这是因为早上这段时间红外线强,紫外线弱,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下午这段时间则是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肠道对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从而促进骨骼发育。
新生儿宝宝可以晒太阳吗?为什么? ?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后就可以晒太阳!下面我来详细说一下原因:才出生的新生儿(这里是指未满一个月的)太娇嫩,免疫力低下,刚刚出生的生命应该给予呵护。没有必要去户外晒太阳,阳光紫外线也太强对稚嫩的皮肤有一定伤害,所以一般在室内隔着玻璃适度晒太阳就行,这里适度是从5分钟开始以后慢慢延长。
满月后的新生儿就可以外出晒太阳了,让宝宝直接沐浴在阳光里面,要注意时常和阳光强度,不要大夏天12点抱着出去,按书来说在阳光温和时晒10分钟左右,慢慢延长。
3个月后基本就可以增加外出晒太阳的时间了,除了需要稍微注意防止晒伤,其他跟成人无异。
可以晒太阳的原因:
1、按大道理来说:太阳是万物之源,地球上所有能源都来自于太阳光,在人类没有进化成人之前,谁还不是一出生就暴露在阳光之下,根据进化论来说,如果晒太阳对人类有害的话在漫漫的进化过程中,早就搬到海底或地下了。
2、按医学上来说:新生儿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增加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太阳光里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功能,增强小儿皮肤抵抗力,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血红细胞,防止贫血。有调查表明,晒太阳对小儿黄疸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按常理来说:新生儿晒晒太阳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湿疹防止细菌滋生,已经刺激小儿多方面健康发育发展都有很好的表现。把新生儿在太阳下晒一晒,都感觉他精神多了。
如何正确的让新生儿晒太阳:
1、宝宝太小不能直接暴晒,一个月前就在室内让阳光斜斜的照射,也可以隔着玻璃。时间以5分钟为限,不要直射眼睛等敏感部位。
2、一个月后抱到户外后,只晒如脚腿等部位,要将头部脸部用帽子稍微遮挡。
3、开始晒脚腿,后面慢慢发散到背部,最后可以晒晒肚脐等。
4、给宝宝晒太阳一般在上午6点到10点以及下午4点以后。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紫外线强容易造成伤害。
5、晒完太阳后要记得及时为宝宝添加衣物,因为毛孔张开防止回屋内吸收潮气,很容易感冒。
具体原因和注意也就这么多了,不要刻意规定每天必须晒多久,健健康康顺其自然最好!
新生儿宝宝可以晒太阳吗?为什么? ?
带宝宝晒太阳的好处特别多。不仅有我们熟知的可以预防佝偻病、软骨病,还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预防贫血,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帮助有黄疸的宝宝消除黄疸,加强宝宝的身体机能。不过,晒太阳虽好,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否则可能会对宝宝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1.带宝宝晒太阳,要注意预防过敏
宝宝由于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晒太阳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过敏症状,比如鼻子、皮肤发痒,眼部发红以及打喷嚏等等。这是由于带宝宝在户外晒太阳时,空气分布着花粉和细菌,给宝宝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妈妈在带宝宝晒太阳时,要尽量避开鲜花盛开以及空气污浊的场所。
2.太阳不是晒得越久越好
很多家长会选择阳光不太强烈的时间段带宝宝晒太阳,比如说早晨和傍晚,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的阳光比较柔和,可以多晒一段时间。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早晨和傍晚阳光柔和,也不能长时间带宝宝晒太阳,因为晒的时间太长,会容易引起宝宝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说皮肤发红,出汗过多或者是脉搏加速等。从初次晒太阳起,带宝宝晒太阳的时长可以逐渐增加,刚开始晒十几分钟即可,慢慢的可以增加1到2小时。
如果宝宝出现不良症状,家长要立刻停止带宝宝晒太阳,并在回家之后给宝宝多补水。
3.隔着玻璃晒太阳等于没晒
阳光可以杀菌,还可以促使机体生成维生素d,增加人体的造血红细胞。但是隔着玻璃晒太阳,玻璃会过滤掉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而这些晒太阳所带来的好处,都必须有紫外线的参与。换句话说,隔着玻璃晒太阳会屏蔽掉阳光的大部分好处,这种情况下晒太阳等于没晒。
4.带宝宝晒太阳,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刚开始出门时,可以给宝宝多穿一点,尤其是秋冬季节。但是宝宝的头部以及手脚部位应该暴露在阳光底下,小月龄的宝宝可以遮挡一下眼睛。如果宝宝开始发热,妈妈要及时给宝宝适量的减少衣物,晒完太阳之后又应该及时的添加衣物,否则容易导致宝宝感冒。
宝宝就像一棵刚发芽的种子,种子的成长必须接受阳光的照射。无论春夏秋冬,妈妈们都不应忽视了带宝宝出门晒太阳这项重要工作。
新生儿宝宝可以晒太阳吗?为什么? ?
首先,新生儿是指出生到28天这个时间段的婴儿。这个时期的婴儿身体各个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身体的抵抗力也极低,所以建议带到户外晒太阳。如果想要晒太阳,可以在宝宝十几天以后在自家阳台晒晒。但是宝宝皮肤娇嫩,视觉发育还不完善,切忌要避免阳光直射,更要护好孩子的眼睛。
宝宝晒晒太阳有很多好处,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太阳中的紫外线有利于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帮助预防佝偻病、软骨病等。同时也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00--11:00,下午3:00--4:00。妈妈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带宝宝晒晒太阳,当然必须是户外的,隔着玻璃是起不到作用的。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也不同,几个月的孩子可以从每次10分钟到半小时,循序渐进,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增加晒太阳的时间。
新生儿宝宝可以晒太阳吗?为什么? ?
晒太阳是天然的补钙方法,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这个方法是否也适合新生儿宝宝呢?这是宝妈们最想了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新生儿宝宝是可以晒太阳的,原因如下:
一、晒太阳,黄疸退得快,黄疸不重的新生儿,多晒太阳,也能起到退黄的效果。
二、晒太阳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日光的红外线能扩张皮肤血管,紫外线可杀菌,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可促进宝宝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和贫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三、晒太阳可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这也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四、晒太阳增强免疫力,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
新生儿宝宝晒太阳虽好,但是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新生儿宝宝:
一、对花粉过敏的宝宝,应尽量减少户外晒太阳的频率;
二、对患有佝偻病症状或平时从未服过鱼肝油和钙片的宝宝,特别是营养不良或人工喂养儿,应先服一段时间的维生素D制剂,以防在晒太阳时突然发生抽风。
宝宝晒太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刚出生的宝宝是不能晒太阳的,一般出生之后大约3周之后,才可以带新生宝宝晒太阳,头几天,可从脚尖晒到膝盖,宝宝的脸部等,先不要晒,每次晒太阳的时间也要控制在约5—10分钟。
二、后面的时间逐步扩大晒太阳的范围,可以试着从膝盖扩大到腿根部,脸部还是不要晒,时间可以超过10分钟左右。
三、以后再给宝宝晒太阳的时候,就可以除去尿布,可连续二三天都晒到肚脐,时间约15—20分。
四、当宝宝都适应上面的晒太阳程度之后,后面给宝宝晒的时候,就可以晒到宝宝的背部,时间也可以持续到半小时左右。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新生儿宝宝可以晒太阳吗?为什么? ?
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说,晒太阳有不少好处。新生儿宝宝不仅能够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以此预防小儿佝偻病;
还可以通过接触紫外线,提高人体的造血功能,预防贫血,提高免疫力。一般健康的新生儿宝宝满2周就可在室内晒太阳,一个月就可以到户外晒太阳。
那么什么时候适合给宝宝晒太阳呢?
上午6-10点和下午4-5点是个不错的时间段,但是最好不要在正午12点左右给宝宝要晒太阳,因为这个时候的紫外线最强,容易伤害宝宝娇嫩的皮肤。
宝宝可以从小脚丫开始,从脚尖晒到膝盖,第一次晒太阳不要超过10分钟。三两天之后可以慢慢扩大宝宝晒太阳的范围,从膝盖扩大到腿根部。
一周之后,宝宝可以晒到整个背部,同时时间也可适当延长,不过,不要超过半小时。当然在晒太阳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也不要忘了给小宝宝补充水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