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的35岁很多人会失业,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
确实是这样的。
一家庭和社会负担比年轻人重
人到35岁上有老,下有小。难免遇到老人住院,小孩生病,这是必须面对的现状,所以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分散开来,20刚出头的年轻人就很少有这些。如果您是老板同样的成本,您喜欢什么样的人?
二职场老油条习惯害死人
35岁,要不在一个公司成了中层领导,要不基本就成了老油条。这样的人会经常偷奸耍滑,不但自己不好好工作,可能还给身边的人带来负面影响,这也是他们不能晋升的原因,往往大部分的人还都不自知。
我刚工作的时候,有老员工告诉我,领导分的任务不要打包票,如果完不成咋办呢!其实管理者最希望听到的是明确的答案,可以,或者是不可以,不可以是为什么?我尽量,我试试是最让人讨厌的,自己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员工是有能力对工作进行评估的,自己都没信心,还怎么能很好的完成呢?如果您是老板,是不是要干掉这些害群之马呢?
三成本和价值不符
35岁往往会比20多岁的人贵很多,但是其价值可能自身的工资不符,经常有员工跟我说:“我已经工作5年了,应该有多少多少的工资”。我在工作五年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想法,现在做了管理者,开始明白,工资和能力直接挂钩,和年龄没有一毛钱关系。如果说多年不涨工资是因为公司不想要你了,不是因为公司困难,额度有限。
所以说人到35岁确实面临着职场危机,我们这些奔四的人怎么避免这些危机呢?
一养成良好的习惯,积累有益的口碑
工作不只是看能力,还有口碑,人品忠诚度都是很重要的衡量指标,我觉得排序如下1.忠诚,2.人品,3.能力。如果一个人不忠诚投降到对手那多有能力也白扯,如果人品不好,一定会出事,所以人品也重要。
同时如果一个人的工作一直都做的非常好,那么他在这个圈子内就会很有名气,,大家都认为你是好样的,时间长了,你就是英雄,领袖,自带各种增益光环,辐射四周,反之则恶心四周。
二要培养自己的小团队
老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个好汉三个帮。培养自己的团队,用团队捆绑自己,更好的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其中道理自己体会。
三加强自身的修养
自己好才是硬道理,做技术的就要技术带头,做业务的就要业务精通,做管理的就要安排合理妥帖。否则无法服众。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不要被身边的垃圾人,负能量影响。
本人37岁从上市公司辞职。去国外做分公司管理者,39岁后因为疫情去别的地方做管理人员。靠的就是口碑加经验。但是我觉得危机只会推迟,不会不来。所以,行的时候做好积累和积蓄,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网传的35岁很多人会失业,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
美国人(政客)不想让我们活!我们只能换一个活法!只能争气地活得更好!更快乐!不管25岁,35岁,45岁,55岁!
网传的35岁很多人会失业,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
真实存在,并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公司的HR都明确跟我讲过,会优先考虑年纪小的,没家庭的。
所以说当你去找工作的时候,你将面对下面的问题:
- 面试你的人比你小10岁,你有压力吧。
- 你的上司比你小10岁,你有压力吧。
- 你的老板比你小10岁,你有压力吧。
即将以90后为主力的团队中,你这样一个老人是格格不入的。80后与90后是有代沟的,90后跟90后一样有代沟。
公司综合考虑「后浪」的性价比,比你高。
这是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
很多鸡汤告诉你转管理,80后告诉你转管理这条路也走不通。这是一碗毒鸡汤。
- 首先你真的适合做管理吗?
- 你的情商怎么样?
- 越往上爬竞争越激烈,你的优势是什么?
- 中层管理保不住你的饭碗,高层也经常变动,除非做到合伙人。
因此,趁着年轻赶紧谋划一下以后的路吧!
网传的35岁很多人会失业,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
我最近有幸在一个教学机构做兼职,其实就是有点像做监考老师那样的工作,经过工作发现,这个公司是有不少30以上的同事,都是兼职,确实也是有些同事的情况比较常见。
我这里和大家说一下。
在我那里工作的兼职人员,除了我是有全职工作的以外,其他人都是是基本上是一天到晚都在那里做兼职的。
其实实话说,他们也不是兼职,这个公司其实就是不买五险一金的公司而已,相对来说,时薪也算是比其他同类的公司薪酬要高而已。
工作里面有好几个女同事是40+,这些女同事,都是家里起码有两个孩子,之前家里没有没有老人帮忙,所以一直都是在做零散的工作,现在有这个工作算是比较好的一个地方,有工钱,孩子也大了,但是确实没有系统工作过的原因,他们还是在工作能力上比较弱。
其次就是真的有两个30岁左右的,其实真的这两位同事的工作态度和技能都有点点问题,一个工作过于紧张,但是又不是因为专注工作的紧张,另外一个太随意。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这些同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规划自己的未来,也没有持续的在一个地方努力。
比如说有些以前的同事,可能资质比较一般,那她就坚持,坚持一直在一个公司,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现在也叫做是混到一定的年限,就有自己的话语权;有些确实是很优秀的,那就不用说。
而我接触的这几个同事,且不说家庭的原因,个人确实比较得过且过,本来家庭环境也不是很好,实话说,到了30多岁,特别是疫情期间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的情况,但是他们也不是今年才找不到的,过去也找不到。所以就是说,这种不是30岁之后才有的问题,而是本人的问题。
综合来说,我们自己的缺点,实际上我们根本不会改,所以当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缺点的时候,要学会尽量降低这个事情对自己的影响。
网传的35岁很多人会失业,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
最近回答了太多类似问题了。
别的行业不知道,软件、互联网行业确实如此,尤其程序员极其严重。
35岁以后失业的IT人一抓一大把。
身边就有一堆例子!
不是说肯定找不到工作,只是所几率特别低,低到大部分人都找不到工作。
原因也很简单
- 人数多
- 适龄职位少
- 大环境不好,公司少
当然,如果你待在一家公司不挪窝,只要公司不裁员,你也不主动辞职,那问题也不大。
但离职再找工作,就比较难了,据我观察,今年再就业率可能不足10%。
假如大环境好一点,或许再就业率会高点,但这几年这个行情,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可谓雪上加霜。
这个年龄段的IT人,很多公司裁员都来不及,聘用,就不用想了。
对于身边这些大龄IT人,现在的状况大约如下,
- 转行成功
- 转行失败,待业
- 等待创业,待业
有些朋友本来想创业,但这个情况,不用多说也知道。
资本进不来,自己花不起!
可笑的是还有一大堆人在哪里宣扬IT人员缺口大。
我不知道他们所谓的缺口是哪里来的。
网传的35岁很多人会失业,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
大家好,首先在这里我非常荣幸可以有这个机会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25岁很多人会失业的问题吧,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35岁成了一个被嫌弃的群体。大量的自媒体文章中都会出现35岁这个年龄阶段。在这些文章中,35岁成了人生中一个凶险期,最近数据调查也确实呈现出了这样的结果。
在996成为家常便饭的互联网行业,老骨头注定拼不过年轻人,35岁的程序员,除非转型管理岗,否则竞争力就会急剧下降,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没什么发展空间了。这个论调逐渐被炒热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自媒体逐渐普及的过程。
自媒体时代的言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把任何事物标签化,因为标签化的好处,就在于很容易把大家原有的偏见进一步放大,好让待割的韭菜们自动根据自己的偏见去对号入座。换个好听点的说法,就叫引起共鸣。
打个比方,对于30多岁的程序员来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经济压力最大的人生阶段,焦虑当然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同样是30多岁,有人当上了CTO甚至CEO,有人却敲了十多年代码也没在技术方面有什么明显进步,永远只有待在基层的可能性。这是“35岁”这个标签能够概括的事儿吗?
对于这些程序员来说,哪怕才刚20出头,只要是动了日子就这么过下去的念头,那危机就从这一刻开始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过去的经历,是不是一旦自己习惯了某个舒适区,不用再动脑子想进办法去提升自己,这种日子往往是非常舒服的,待得越久越舒服,而且还会不断给自己找到各种合理化的理由,顺着这段台阶一直往下走。
其实这样才是危机的开始。简单来说,就是你一直没有进步,你的年纪跟你的能力不成正比,这样你的35岁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所以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并一直在进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35岁危机,你的能力要与你的年龄一起成长。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看法和见解,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工作开开心心,生活快快乐乐,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