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做中产阶级?
月消费1万以上,算中产。
这个钱不能包括房贷的钱
你认为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做中产阶级?
我个人认为,中产阶层的标准应该按照不同的城市制定出不一样的衡量标准。例如,在一线城市,各种贷款占比家庭收入不应该高于30%,夫妻二人月收入合计4万元左右,存款150万,拥有一套自住房,应该可以算得上中产阶层的标准。但是,在二线城市,这一标准就可以调低一些,例如夫妻二人月收入2万元左右,存款80万左右,拥有自住房,应该比较符合二线城市的中产标准。至于三四线城市,则应该有着更简单的门槛与要求,例如夫妻二人月收入8000元左右,存款30万,拥有一套自住房等,这应该比较符合三四线城市中产的标准。实际上,对于现阶段内,我们或许会存在不少的中产阶层的标准方案,但在实际情况下,更需要充分考虑到房价水平、养老压力、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不过中产阶层的标准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发生不少的变化,而对不少年轻人来说,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还是不少,社会阶层固化压力还是不可小觑。
你认为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做中产阶级?
身边很多人都在谈论“中产”,因为它比富豪贵族更容易实现嘛<( ̄︶ ̄)>,理论上讲,只要足够勤奋努力,你也可以进入中产,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谈论诗和远方。
晋升中产阶层是不少中国人的梦想。可什么是中产阶级?年入多少才算中产,很少人说得清,网络讨论也非常多。论哪一计算结果,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可观。但现实中,我们通常用“土豪”代指富裕人群而以“屌丝”自称,极少提到中间阶层,中产者往往也不自称“中产”,这是为什么?
>>>先看几种划分标准<<<
一、世界银行标准:日收入超过10美元
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人均3.1万美元/年或者85美元/天
三、福布斯标准:年入1万-6万美元
四、瑞信标准:20万-200万元人民币/年
我们发现,世界上不同地区对中产阶级的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那么,在中国,年收入多少才算是中产阶级?或者说中产阶级的生活是什么样呢?
用一把尺子量到底肯定是不合适的,特别是中国这种贫富差距这么大的地方,同样的收入在不同的城市显然体验是不同的。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月收入超过30K,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标准。也就是36万/年的水平。
为何是30k呢,这是个略微繁琐的计算过程。记得十年前的2005年标准是年入12万也就是月入10k就算高收入,根据每五年贬一半,十年下来就该月入40k才算高收入,在一线强市也就是个中产。
比如,你在三线城市,你月入10k,你老婆月入8k,那么你是中产,你老婆是低产,若还有个小孩,则家庭平均月入6k/人,即你家属于低产阶层。但同样的收入,在五线城市,却妥妥的中产之家了。
也就10余年,你的收入实际上要翻5倍以上,才能维持原有的收入阶层,否则就要被开除出中产。
已经解决了房子和车子的新中产,不再需要为生存头疼,怎么“生活”才是他们所考虑哒。
他们不同于“土豪”或“屌丝”,在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上,既追求品质又保持理性(⊙ω⊙) 所以中产关心的不是钱够不够花,而是钱该怎么花(⊙ˍ⊙)
Standard 1 愿意在文化生活上花钱
中产和“土豪”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在精神层面有所追求。他们乐意花钱在精神享受上,有时间会去国家大剧院听一场歌剧或者交响音乐会,或者去看小剧场的演出……这些升级的消费,在中产的眼里都是必要的花销(╯▽╰)
中产还会关注自身教育水平提升,参加各种进修班,有能力的也可以去长江商学院读个EMBA什么的,不仅能提升自己还能结交朋友(⊙ε⊙)
Standard 2 愿意在衣装格调上花钱
不为一日三餐而烦恼的中产,生活要更加丰满,就必须变得更有格调(⊙v⊙)心爱的机械手表也是必须的。手表这个东西喜欢就好,也不怕跟别人撞表,撞了说明大家英雄所见略同~劳力士水鬼什么的就很好。
中产女性的话除了会注意外在质感,比如买包包珠宝,会更加注重生活中那些不被别人看到的地方,比如会选购质量上乘的香氛,让自己沉浸在美好的香气里放松身心,Diptyque什么的必须入啊!
Standard 3 愿意为身体健康花钱
奋斗中的“小青年”,每天挤地铁,加班到吐血,对着电脑一整天,腰酸背痛腿抽筋,哪哪儿都是病。中产已经不需要这样了,他们有时间也有钱去关心一下身体健康╮(╯▽╰)╭
光在健身房开卡是不够的,一定要找经验丰富的私人教练制定专属的健身方案,一对一是必须哒
Standard 4 愿意为度假玩乐花钱
兜里有钱,还有年假,一年有几天可以踏踏实实的“无所事事”,跟苦逼的“小年轻”不一样,中产不穷游,甚至不旅游,中产只度假(⊙v⊙)
度假当然不能去“著名的风景名胜”,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是不行的,中产更愿意花钱去找一个人非常少,但是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最次也得是巴厘岛(⊙ω⊙)
Standard 5 愿意为改善生活环境花钱
中产已经过了“拿命换钱”的阶段,毕竟身体、活动都是要基于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首先考虑的就是提升所身处的周围环境的质量↓
虽然改变城市的大气候很难,但改变室内的小气候还是可以做到的,中产会在家里安装空气净化器,方便简单,blueair就非常不错,颜值棒棒的
作为中产,当然不可能住在脏乱差的家里,而大房纸自己扫,还是有点累的,所以一台戴森的扫地机器人也是不可少的( ̄_, ̄ )
Standard 6 愿意为子女教育花钱
中产一般的教育水平都是不差的,所以也会非常重视下一代子女的教育问题,愿意把大笔的钱,花在教育上(⊙v⊙)有能力的,从小就要上一个不错的双语幼儿园(⊙ω⊙),外教得备齐,校服得洋气~琴棋书画各种高逼格的特长得学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上大学得选一所棒棒的国外大学,从高中就开始准备,有的会高中就送到国外读,这样申请学校更方便(⊙v⊙)
Standard 7 愿意花时间陪伴家人
正所谓陪伴才是最长期的告白。范主之前看过一份《“新中产”理财行为分析报告》,有一点令范主印象尤为深刻,就是75%的被调查者选择“除工作以外大多数时间都和家人一起度过”。
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是爱的积累,不管是陪老婆孩子看一会电视,还是带他们出门旅行,或者就是简简单单地吃一顿饭……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聚金金融(jujinjinrong),每天都有红包送哦。
你认为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做中产阶级?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两套数据。
一、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336元。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440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1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318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6471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0640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二、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按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划分归并为四组。
低收入组是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调查对象;中间收入组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调查对象;较高收入组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调查对象;高收入组是指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调查对象。此划分标准被媒体广泛误解。事后国家统计局解释——月入2000-5000元并非“中等收入群体”。所谓“中等收入群体”实际上是“中间收入组”的概念。在解读中将2000元以下称为低收入群体,2000-5000元称为中等收入群体,5000元-1万元称为较高收入群体,1万元以上称为高收入群体。这种划分方法在各种调查中很常见,实质上就是“组”的概念。这与一般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划分标准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媒体解读——月收入2000-5000元即为“中等收入群体”——纯系误读,中等收入群体或者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国家统计局并没有界定。
中产阶级,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也就是说,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产阶级的前四个层次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第五个层次尚未满足。
由此可见,中产阶级的定义不仅是一个经济的标准,还有更多心理层面的标准。仅就收入而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也对标准问题莫衷一是。
我的个人观点,光是谈收入还不行,最好采用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因为有的人收入很高,但是负债也重,还是感觉不到中产阶级的幸福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我认为“中等收入组”和“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的三倍,可以作为中产阶级平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
(23189+36471)÷2×3=89490元/年,即每个月可支配收入为7500元左右。
个人观点,谢谢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颜开财经。
欢迎留言讨论。
你认为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做中产阶级?
中等收入群体在收入划分上没有统一标准。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一个人年收入在2.5万~25万元人民币间就属于中等收入人群,那么在我国月入2000就能达到,广大人民群众肯定不同意。其实可能在有些国家或地区,这点收入真能称得上中等。
另外世行这个标准的还有个“毛病”是中间幅度太大,10倍之差,区别可大了去了,所以由此看来中等收入群体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
中等收入群体,或者说中产阶层,是每个国家都会欢迎的阶层,因为这个词往往代表着富足和稳固。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富足和稳固呢?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认为,如果对以下三个问题,有任何一个答案为“是”,就不能算中等收入群体:
第一,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压力?
第二,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
第三,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
大前研一是不是找的点很准很犀利?对照一下,你就能对自己是否中产心里有数了。
同时欧盟还有一个更细的标准界定贫富分水岭,包含13项内容,如:应对家庭的意外支出能力;是否每年具有外出旅行一周的能力;是否有购买房产和租房的压力;生活中是否能够吃好、穿好和住好;家庭是否拥有车辆等等。
总之,从硬件配置到软件实力,都有一套可见的标准来划定中等收入群体。只要该有的都有,上档次的享受基本都能实现,不用担心衣食住行及教育等问题,认为生活是美好的,心情是愉悦的,那么你应该就“中等”了!
你认为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做中产阶级?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所以不能一概论之,我们就以一二线城市为例来做一个分析,按照目前联合国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与要素,中产阶级是那些满足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类阶层,基本分布在中层以上官员、经营良好的企业主以及受过专业教育训练的技能型人才比如律师医生等,当但还有一些所谓的伪中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领之类的人员,但是收入不是非常的稳定。
所以,针对以上的分类,有人做了一个满足所谓精神和物质需要的收入分类,如图:
也就是说在二线以上的城市家庭收入需要达到50万以上才是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其实税后并不多的)。
中产阶级家庭的开支主要体现在家庭日常开支比如精致的衣服和食品,还有开支比较大的就是职业教育学习、孩子的教育经费、旅游度假费用以及医疗和退休金的储备,至于说比如第二套改善型购房开支,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实际上也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费用。
所以综合看,中产阶级生活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完美,所以出现了所谓的中产阶层焦虑症,向上进入富裕阶层有天花板,担心有一天失业落入低收入阶层,所以大部分的过劳死和抑郁症都在中产阶层出现,因为不甘心的欲望和能力的极限之间出现了矛盾,比如中产的开支就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首先我们看看二线城市教育成本,一个孩子截至大学毕业的教育成本接近100万,这还是比较普通的开支,如图:
我们再看看医疗费用的开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一般医疗是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如果出现癌症之类的大病,开支压力就会很大,好在我们国家把癌症药品的进口关税降为零,绝大部分的药品也都进入医保范围,这是社会的进步,如图:
那么,中产阶级忙碌一生,如何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呢?需要多少储备金?当前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生命的延长,需要更多的资金养老了,如图:
虽然国家有养老金,但是老王为了不影响自己的退休生活质量,仍然需要在退休前每月储备4000元的储备金,防止意外增加的开支。
这里还不算车子的更新、还不算保险费用的购买,还不算人情往来红白喜事开支、突发事件开支,只是按照一个所谓中产安安分分生活的开支计算的,结果就是下面的:
没错,就是这个数,现金收入1000万,这是目前二线城市体面家庭的基本收入,折合计算在25-30年之间吧。所以不努力学习技能、不好好工作赚钱,幸福指数就会下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