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小白龙是唐僧第二个收的,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二师兄?
在《西游记》里,龙的地位极其低下,低下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神仙们餐桌上一盘菜。
听说过龙肝凤胆吧,蟠桃会上上过,这什么龙肉,龙心,龙须,龙肝,都是从小白龙兄弟姐妹身上挖下来的,怎么讲呢,在神仙眼里,龙就是我们眼里的鸡,我常常遛狗逗猫,可没玩过鸡,我们只吃鸡。
那个跟袁天罡对着干的泾河龙王,一开始牛逼轰轰的,结果一个算命先生说让他死他就死了,执行死刑的还是他娘的人间的魏征。
敢情,龙在神仙里是盘菜,在人间还没普通人地位高。
你想想,这样的小白龙,在唐僧师徒里能排的上号吗?
人家唐僧,好歹是如来的徒弟,十个轮回之前,说不定比什么观音菩萨地位都高。
猴子呢,孙悟空,齐天大圣,名头跟玉皇大帝并列。
猪八戒好歹是天蓬元帅,管着天上的水军,地位比四海龙王的顶头上司水德星君还高。
沙和尚,卷帘大将,玉皇大帝的贴身侍卫,有机会闻闻人参果的人。
跟他们相比,小白龙作为一盘菜,有什么资格做老二?
吴承恩的意思很明白,神仙也特么得讲等级啊!
小白龙弄毁了玉帝赐的夜明珠,本来是杀头罪,把他变成马,没变成一盘菜,他已经烧高香了,还要啥手表,还要啥自行车?
《西游记》中,小白龙是唐僧第二个收的,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二师兄?
不管论资历、年龄还是自身本领,小白龙和猪八戒都相差太远,他和唐僧只是明义上的师傅,他叫猪八戒师兄其实是尊称。
小白龙资历没有猪八戒老猪八戒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手下有八万水军,相当于天庭的海军司令,是正儿八经的天庭中高层领导,位列仙班,级别应该比照大罗金仙。
猪八戒后来虽然受惩罚被转世投胎,明义上被天庭开除了,但是他还带着前世的记忆、前世的武器和法力,他还是很厉害的,特别是他一发疯,几乎也是无人可挡。
而四海龙王只是下界的神仙,实力和地位相对低下,孙悟空当年没有受天庭封官前就把他们欺负的不敢反抗,恭恭敬敬地称呼其为上仙,还被强行拿走了如意金箍棒和金甲套装。
他们的级别就相当于一个县令级别的小官,怎么能和朝廷大员相比,四海龙王尚且不行,小白龙又仅是西海龙王的第三个儿子,地位就更差了。
所以说小白龙和猪八戒不是一个层次的,无论是辈分还是法力还是阅历,他和猪八戒差的都很远,所以必须叫师兄。
小白龙年龄没有猪八戒大猪八戒原是下界的一个猪妖,每日除了吃就是睡觉晒太阳,过得很是懒散。有一天遇到了一个特别厉害的神仙,因看着他有缘,所以就赠给了他一颗九转大还丹。
猪八戒吃了实力蹭蹭蹭地往上窜,不久就被带到天庭,封为天仙,在天庭因为实力出众,很快就被任命为天蓬元帅,完成了从妖到人再到仙再到天庭重将的转变。
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中年大叔级别的了,也已经度过了无数的岁月。
反观小白龙就太年轻了,他爹西海龙王都不一定有猪八戒年龄大。小白龙更是一个刚准备结婚的小青年,只是新婚之夜和妻子闹矛盾,一气之下才怒烧明珠,他是个标准的易冲动的年轻人。
他刚转化为人形不太久,只完成了从妖到人的转变这一个过程,应该还不是神仙,所以他应该比猪八戒小很多很多,所以应该叫师兄。
小白龙本领没有猪八戒高猪八戒原为天庭天蓬元帅,是天庭高级武将,他会天罡三十六变,所持武器为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耙,是太上老君请多人帮忙精心锻造、玉帝亲赐的。
小白龙具体法术神通不详,只显示他也会变化之术,一般的兽妖,就是变化为本体的时候最厉害,那时候他自己的身体就是最锐利的武器,特别是龙妖的龙爪。
两人都和孙悟空交过手,正好可以比较。
孙悟空找猪八戒麻烦,猪八戒根本不怕他,讽刺他为诳上的弼马温,举钯就打,他两个自二更时分开打,一直打到东方发白,猪八戒方才败阵而逃。
两个人几乎打了一整夜,请注意,这时候猪八戒并没有发疯,也没有变化出本体,要知道猪八戒发疯的时候最厉害,实力能倍增。
小白龙在鹰愁涧吃了唐僧的白马,孙悟空寻仇,他以他最得意的龙的形态,张牙舞爪,和孙悟空战罢多时,盘旋良久,然后力软筋麻,不能抵敌,遂转身撺于水内,深潜涧底,再也不出头了,孙悟空骂詈不绝,他也只推耳聋。
这个良久是多久没说,估计也就几十招,小白龙是彻彻底底地溃败,而且是吓得不敢再露头了。如果他以人的形态和孙悟空决斗,估计也就几招就得败,由此看他比猪八戒弱很多。
唐僧并没有收小白龙做徒弟,观音菩萨给他明确的职务也是做唐僧的脚力,把唐僧安全驮到西天,所以小白龙称呼猪八戒为师兄一则表示尊敬,二则实有高攀之意。
《西游记》中,小白龙是唐僧第二个收的,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二师兄?
按照入门先后的规矩,猪八戒叫孙悟空为师兄,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是白龙马叫猪八戒为师兄,这就很奇怪了。因为白龙马入门比猪八戒要早。也就是说,应该是猪八戒叫白龙马为师兄才对。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事情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白龙马身份低微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火烧明珠,被敖闰告上天庭。玉帝要处以死刑的情况下,观音菩萨禀明了玉帝,让白龙马做唐僧的脚力。
龙在西游世界中,身份并不是很高。而猪八戒的前世是玉帝亲封的蓬元帅下凡,所以不管是法力和身份,都在白龙马之上。所以白龙马叫猪八戒师兄,这就很正常了。
唐僧只能有三个徒弟原著第八回中,观音奉佛旨寻找取经人时,如来佛祖给了观音三个金、紧、禁的三个箍儿,又说,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
也就是说,佛祖承认的唐僧徒弟,只能有三个。
前文说了,白龙马的身份是不及猪八戒的。而且白龙马是唐僧的脚力,所以文中总是会用到,师徒四人,来说明白龙马不在唐僧的徒弟之列了。
第三:作者的良苦用心忤逆之罪指的是不孝之人。作者故意用了白龙马的故事,来警醒世人——百善孝为先。
对父母不孝顺的子女,终究要受到惩罚。不过作者也给了白龙马一线生机,让白龙马有机会和改过自新。
《西游记》中,小白龙是唐僧第二个收的,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二师兄?
感谢邀请。
白龙马加入取经团队,是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不一样的。
孙悟空是因受观音劝善,同意做唐僧的徒弟,所以从两界山底蹦出来后,对唐僧拜了四拜,认做师父。
八戒也是受观音劝化要做取经人的徒弟,在高老庄设了香案拜了唐僧为师父,原文说“以先进者为兄”,遂拜了孙悟空为师兄。
沙僧同样也是受观音劝善,答应要做取经人的徒弟,皈依佛门,是唐僧亲为沙僧落发,沙和尚拜了师父后又拜了悟空、八戒,分了大小。
但白龙马的原身玉龙遇到观音时,正悬吊在天空中,不日将要被处死刑,是观音亲去玉帝处求情,想要玉龙给取经人做个脚力,玉帝免了玉龙死刑,把玉龙送给了观音,玉龙感菩萨活命之恩,愿听菩萨使唤,做个取经人的脚力。
观音不是要玉龙做唐僧徒弟,是做唐僧的脚力,也就是跟仆人一样。而唐僧见到玉龙时,玉龙已变成白龙马的模样,观音的旨意是由孙悟空传话与唐僧的,唐僧也便没把白龙马看做是人,只算个脚力。而白龙马也只管做脚力,遇到妖怪也从不与孙悟空师兄弟三人一起对敌,妖怪来抓它时,它也不反抗,任凭抓进洞中。
白龙马压根就没拜唐僧为师,也没拜悟空、八戒和沙僧为师兄。
但是在宝象国,当孙悟空被逐花果山,八戒沙僧被妖怪战败,唐僧被变作老虎,取经大业眼看要成过眼烟云的情况下,白龙马口称八戒为师兄,求八戒去请大师兄来降妖。他以师兄称呼八戒,是自认小弟,出于礼貌和尊称,虽然他加入取经团体早于八戒,但是没有拜师,所以悟空、八戒和沙僧他都以“师兄”称之。
《西游记》中,小白龙是唐僧第二个收的,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二师兄?
小白龙为什么不是二师兄呢?按照一般人的逻辑,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弟这些排行,自然是按照入师门的先后顺序来的。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第一个成为唐僧徒弟的,自然是大师兄。
小白龙的登场,就在孙悟空之后。即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原文如下:
师徒两个正然看处,只见那涧当中响一声,钻出一条龙来,推波掀浪,撺出崖山,就抢长老。慌得个行者丢了行李,把师父抱下马来,回头便走。那条龙就赶不上,把他的白马连鞍辔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潜踪。
小白龙吃了唐僧的马之后,与孙悟空恶斗一番,最终感得观音菩萨来涧边擒住,就变做白马,毛片俱同,驮唐僧上西天拜佛。
这里有一个讲究,即小白龙吃了唐僧的马,这才变作白马来替换。那么如果小白龙没有吃的话,是不是可以不变马,而是一本正经地做唐僧的徒弟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小白龙就能按照先后顺序,成为二师兄,而不是如同电视剧中黄袍怪那集那样,可怜巴巴地把后入师门的猪八戒叫做师兄。
事实是不可以的,因为如果看原著的话,观音选取经人那一章节,在选中唐僧之前,他就先见了沙和尚与猪八戒,在接下来要去见孙悟空之际,观音看见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上前问话,这才知晓他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告了忤逆,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于是观音求见玉帝,说是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尚缺一个脚力,所以请玉帝饶这小白龙性命,随后,玉帝便赦免了小白龙的性命,观音菩萨把他送在深涧之中,只等取经人来,变做白马,上西方立功。
所以你看这里,讲得再明白不过,不管有没有吃唐僧的马,小白龙的宿命,就是要变白马给唐僧骑。而作为坐骑,显然他不在唐僧的三个徒弟行列,既然如此,他当然也就不会是二师兄,永远不会!
《西游记》中,小白龙是唐僧第二个收的,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二师兄?
这是一个很好玩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从印度来的佛教思想差异。
我们先看看我国的神话体系里面龙的地位:从原始部族时代,龙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一段特定的时期,龙王甚至代表天,享有最崇高的地位。
中华民族发源于山西和河南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形成的灾害,以旱涝为多。龙掌控着降雨,敬奉龙王就会风调雨顺,否则就是非旱即涝,造成重大的自然灾害。从实际需要出发,所以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都以龙王为最尊,村村都有龙王庙,即使到了民国,天气大旱之时,县长还要带领民众到龙王殿祈雨。所以无形之中在我们的民族传统和民族习俗中,龙王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其他神类。我们看西游记里,白龙马地位不高,受封不隆,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自然是出于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神话体系。
但是《西游记》成书之时,印度佛教已经传入我国上千年,印度的佛教思想已经对我国各个阶层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西游作者吴承恩作为知识分子,更是对佛教典故了如知掌。况且西游记又是一佛教思想为背景的一部神话小说,因此,佛教思想对西游记的人物构造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什么在西游记里白龙马的地位如此之低,这是由印度佛教思想的社会结构构成决定的:
在印度佛教思想里,世界有情物分为六类,被称为六道:根据其社会地位的高低依此为:
天道,天道就是各位神仙,享有最高的统治地位。
阿修罗道,阿修罗道和天道属于一母双胎,法力相当。但阿修罗内心邪恶,一心想推翻天道各路神仙,因此不断与天道的神仙发动战争。
人道。人道就是我们芸芸有情众生。既无神力,又无资格夺取神位。只能在六道中修行轮回。
饿鬼道。饿鬼道是犯了贪之类邪恶的有情众生。顾名思义,就是吃不下东西。整天饿着肚子。但是饿鬼道里也有地位尊贵,法术高明的神灵,
畜牲道。畜牲道就是天地间各类动物,被称为天龙八部。龙族这次这八部众之一,其位还在饿鬼道之下,主要职责就是给罗汉菩萨当警卫和坐骑。即使是龙族地位也是如此。西游记第七回,如来佛祖帮助玉皇大帝抓住孙悟空以后,玉皇大帝安排宴席,答谢如来佛祖。其中有道菜就是“”龙肝”凤髓。在以佛教理论为基础的西游记世界里,龙不仅仅只是坐骑和下等仆人,甚至还被玉皇大帝等高级神仙作为食物使用,由此可见,西游记世界里龙族地位的低下和卑贱。
因此我们不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体系的眼光来考量,龙在佛教世界的西游记里地位简直就像个毛毛虫,小白龙是没有资格与悟空八戒等阿修罗以及犯罪的天神一起成为唐僧的徒弟的!
唐僧之徒四人取经成功,如来佛祖还封了小白龙为天龙八部,只是恢复了其自身地位,仅仅给了一个果位而已。就这样的分奉也是为了照顾中国读者。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佛教世界的理论和我们传统文化的差别,对小龙王的受风就可以理解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