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纹龙”史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还做了皇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梁山好汉九纹龙史进,师父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史进上梁山后,入选三十六天罡,一百零八将排名23,是梁山八骠骑之一。
史进跟随宋江先后征辽国,征田虎王庆,征方腊,在流行本的《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攻打昱岭关时,史进被庞万春一箭射中,石秀等五个人来救他,也被一并射死。然后史进就死了。
宋江卢俊义征讨方腊成功以后,史进也被朝廷追封为忠武郎。然而,还有其他版本的《水浒传》说史进其实没有死,而是假装死了,然后逃跑了。
史进这个人,是历史上宋江36人起义里,确实存在的一个,而且他的原型不叫史进,而是叫史斌,史斌跟着宋江投降北宋朝廷以后,竟然二次反叛起义,还曾经称帝当过皇帝。
然而,史斌再次造反时,已经不是北宋而是南宋,当时北宋天下已经经历了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也被金国掳走了,宋高宗赵构在南方称帝,这时候史斌趁北方大乱再次背叛朝廷起义。
按照史书的记载,史斌跟着宋江投降以后,大概被朝廷分到陕西当了个武官,然后趁着靖康之乱的热闹劲,史斌在关中地区大搞农民起义,因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这部南宋重要的史学典籍称史斌为“关中贼”。
然后史斌就在当时宁夏兴州称帝了,兴州原来是西夏国的国都,即今天的陕西略阳。
虽然史斌当时是在关中先搞的起义,然而当时北方大部分都被金国占领了,到处都是流民,很多人都往四川跑,因此史斌也带人攻打四川。
是月,贼史斌据兴州 ,僭号称帝。斌本宋江之党 ,至是作乱 ,守臣向子宠望风逃去。斌未入境 ,子宠弃城先遁 ,斌遂自武兴谋入蜀,成都府利州路兵马钤辖卢法原,先与本路提点刑狱邵伯温共议遣兵扼剑门拒之 ,斌乃去 ,蜀赖以安。根据这一段记载,史斌称帝以后,就带人攻打四川,结果当时成都府的兵马统帅卢法原和提点邵伯温在剑门调兵遣将,共同阻击史斌,结果史斌入蜀失败。
史斌入蜀失败,没办法,又往北折回,转而攻打汉中。汉中这个地方,特别重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刘备诸葛亮出蜀,首先设定的攻打目标就是汉中,因此,刘备和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多次在汉中附近大战。
然而,史斌带领的毕竟是农民军,连汉中也没打下来。这里要说一下,当时虽然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掳走了,北宋灭亡了,然而陕西等地仍然在宋朝控制之下,尤其是这里有陕西六路的军队,是北宋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因为这个地区长期面对西夏、辽国、金国的进攻,是当时宋朝对外的第一线。史斌打不下汉中,也就不奇怪了。
史斌打不下汉中也就罢了,形势对他更加不利的是,当时金国占领中原和山东以后,想打过长江以南失败,于是挥师西进,也想拿下陕西。于是,陕西这个地方,成了当时形势最复杂的地区,既有宋军,又有金兵,还有史斌的农民起义军和各种抗金义军,流民更是遍地跑。
当时南宋朝廷一看金兵一时半会还打不过长江来,于是开始号召长江以北的各种武装反攻金国。此时,在陕西终南山,有一个宋朝捷胜军的小武官,叫张宗(也叫张宗谔),在终南山带人举起抗金的大旗,拉起了一支队伍,他还自称观察使,招兵买马。{难道《射雕英雄传》里那个抗金的王重阳,金庸在创作时,参考了这个张宗?}
张宗也知道自己力量很薄弱,就开始招揽其他的抗金义军,于是史斌就进入了张宗的视野。张宗假装邀请史斌加入自己抗金的大军,史斌一想,自己皇帝也当不安稳,不如跟着张宗去抗金吧,于是高高兴兴来了。谁知道,这都是张宗设下的鸿门宴,史斌带着人马来了以后,立刻被张宗架空,史斌的人马都成了张宗的。
不但如此,张宗还故意把史斌派到抗金的第一线,就是想借金人之手杀了史斌。
不过,张宗没想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时西北还有宋朝的一部分主力部队,就是所谓的镇戎军,镇守在宁夏,他们的主帅是抗金名将曲端。
曲端当时也在抗金,然而,他看到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抗金义军,大出风头不说,还抢了他的功劳,于是曲端就对这些义军怀有嫉妒心理,尤其是张宗和史斌。
于是曲端居心叵测,派出一小队人马,从背后袭击史斌,自己则带着大队人马,袭击张宗。史斌一看有人在背后偷袭,还是自己阵营的人,果然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于是带着几个亲信赶紧逃跑了。
结果,史斌逃到陕西长安鸣犊镇附近,被曲端的部下吴玠给抓住了。史斌最后被凌迟处死了。而张宗也被曲端给干掉了。
所以说,这个史斌,当时闹腾的可比宋江还大,据说宋朝总共有四五个造反称帝的,史斌就是其一,只不过他的名气没方腊和宋江那么大。
“九纹龙”史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还做了皇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施耐庵的笔下,在梁山排行第23位的好汉-“九纹龙”史进,是一个侠肝义胆、豪爽磊落的英雄形象,在山寨中担任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跟随宋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按照《水浒传》的说法,史进在跟随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后,与一众兄弟征讨方腊,结果在昱岭关前被敌将庞万春一箭射死,留下一个令人无比唏嘘的结局。
其实,梁山好汉在历史上多有原型,而史进的原型便是宋江义军中的骨干史斌。不过,史斌并没有死于讨伐方腊的战事当中,而是活到了南宋初年,并且还曾干过一件令其他好汉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业-称帝,成就远非宋江可比。那么,历史上的史斌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他有何德何能做皇帝?最终的结局又如何?
由于史斌的身份是“贼”,所以正史当中不屑于详述他的籍贯、出身和事迹,《宋史》当中仅是极为简略的提到他是“关中贼”,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则明白无误地的说明,史斌乃是宋江的余党。根据以上史实,再联想到“九纹龙”史进的籍贯华阴县正好属于关中,而按照关中人的发音,“斌”与“进”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正史当中的史斌,正是《水浒传》当中的史进。
史斌何时、因何事加入到宋江的队伍中,史书当中并无记载,但按照常理分析,作为义军骨干的他,在跟随宋江投降朝廷后(按照《宋史》记载,宋江被海州知州张叔夜击败后,被迫投降朝廷,之后还参加过对方腊、辽的战事),理应被授予官职。然而仅仅过了数载时间,他便再度扯旗造反,这其中的原由后世无法详知,或许是因为郁郁不得志,或许不堪上司的欺压,但无论哪一条似乎都讲得通。
当然,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假设,即史斌在两宋交替之际,亲眼见证乱世的来临,难免会心生非分之想,想过一把称王称帝的瘾。若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说明在史斌扯旗造反之前,他在关中必然拥有不少的支持者,并且手下兵马众多,势力不容小觑,绝非一般占山为王的草寇可比。
不管上述哪种猜测是历史真相,总之在宋高宗赵构于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后才2个月时间,史斌便率军攻占兴州(今陕西省略阳县),并在当地僭号称帝,时在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兴州属于陕西军事重镇,位于汉中西北部,控遏关中通往四川的要道上,四周地势险要,北上可以攻略关中,南下可以经营四川,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据险自保,实在是一个“宝地”。
果不其然,史斌在僭号称帝后不久,便率主力南下攻略四川,意图效仿刘备、王建、孟知祥等人,在蜀中立国。然而,史斌的大军在剑门关遭遇宋将卢法原、邵伯温的顽强抵抗,最终无功而返(“建炎元年秋七月,贼史斌据兴州,僭号称帝。斌本宋江之党,至是作乱......斌遂自武兴谋入蜀,成都府利州路兵马钤辖卢法原先与本路提点刑狱邵伯温共议遣兵扼剑门拒之,斌乃去,蜀赖以安。”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既然无法攻取四川,史斌遂率主力北上,意在攻略关中、封锁潼关,在三秦大地立足。在进攻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失利后,史斌转而猛攻京兆府(今西安市),结果遭到名将曲端、吴玠等人的顽强阻击。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史斌的部众在忠义兵统领张宗谔的引诱下大多逃散,吴玠趁机出城攻击史斌,迫使后者溃逃至鸣犊镇,不久又将其俘获。
按照大部分史书的记载,史斌最后是被吴玠或曲端斩杀,但按照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的说法,则是被判处凌迟极刑。若果真如此,史斌最终真可谓死无全尸(“会叛贼史斌侵兴元,不克,引兵还,忠义兵统领张宗谔诱斌至长安而散其众,欲徐图之。端遣玠袭击斌,斌走鸣犊镇,为玠所擒。端自袭张宗谔杀之,收复长安,以斌凌迟处斩。”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一十六》)。
作为“九纹龙”史进的历史原型,史斌虽然是宋江的部属,却做出了一件让“上级”连想都不敢想的大事-称帝,后者若泉下有知,理应惊讶、震动不已。然而,史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仅仅僭号1年多时间便失败,最终落得被凌迟处死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史料来源:《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
“九纹龙”史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还做了皇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明白,在历史有部分衍生小说中,史进与历史上的史斌合一了,小说中说史进在最终生还后更名史斌重新起事并称帝。
史进,小说《水浒传》中108将第一个出场,史家村史太公之子,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23位,由于刺华州太守未果而身陷囹圄,后于五十八回“吴用赚金领吊坠,宋江闹西岳华山”获救,少华山众全伙上梁山。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时,“九纹龙”史进在昱岭关前中箭身死。
史进(斌)受招安后,安安稳稳地做了朝廷将领,宣和末靖康初,金兵两路南侵,一路直抵北宋首都开封,一路接连攻克陕西各处城池,陕西士民流离失所,被迫涌向蜀地避难,但据守兴州的向子宠为了自身安危,无视百姓死活,拒绝百姓经兴州入蜀,导致在兴州城外死去的百姓不计其数。史进(斌)此时应是关陕某州府的将军,在目睹向子宠的所为后,义愤填膺,起兵发难,直攻兴州欲捉向子宠。而向子宠与史进(斌)同朝为官,深知其骁勇,不战而逃,史进(斌)兵不血刃便夺取兴州,遂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以兴州为根据地,建号改元。至于史进所建国的国号和年号,因无记载,已不可考
不过小说归小说,历史归历史,真实的历史中人物到底是怎么样,估计无从得知了!
“九纹龙”史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还做了皇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史进。他的原型是史斌,是宋江的一个手下,也跟着他一起投降朝廷。不过在起义的初期,他是西北军队的首领,手下管着一大号人,在占据了兴州之后,他自己给自己封了了皇帝的名号。从那之后,他的战士们越战越勇,一举拿下了很多的城池,不过后来他们还是栽在了吴玠的手里。虽然说史进并没有真的当上皇帝,可是他的昔日威风也是宋江不能够与之相比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