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过年走亲戚,为什么有些人放下礼品不吃饭就走了?

这个很好理解。无非两点,一是亲戚多,赶时间,二是躲酒,怕查酒驾。

农村有的人,亲戚多,他一天要走好几家,时间来不及啊。农村过年走亲戚,一般都不过午,到了中午了,就不得不吃饭了,所以他们会选择一个重点亲戚为最后一家,在那家吃饭。

我们家有个亲戚,是我奶奶的娘家的人,我奶奶在世的时候,他们偶尔有一两年在我家吃过饭,其他时间都是给我爷爷奶奶拜个年磕个头就往下家赶。

我当时小,不懂为什么他们不吃饭就走。后来大了点才明白,他们后边好几家要走呢,我们家只是第一站。

再后来,我二舅家的表哥,也是这么走亲戚的。我二舅和舅妈去世了,就剩两个表姐和一个表哥,表姐都出嫁了,走亲戚都成了我表哥的责任。

我们这边还好说,就是他的姑姑家,我妈和我大姨只用走两家,他平常都是先去我姨家,因为她家近,不吃饭,在我大姨家坐坐,然后到我家吃饭。

比较困难的是,我表哥他的姨家,人特别多,四五个姨。这怎么走?他初五初六就该去外地上班了,姥姥家要去一天,姑姑家要去一天,这就占了两天,根本走不过来,这还幸亏他的丈母娘家在外地,要不还要占用一天。

所以他就采取了不吃饭的策略,半天之内,开着车把几个子姨的年拜一遍。

前一天晚上,把给各家的礼物都准备好,早上很早他就带着老婆孩子出门,因为他老婆外地的,平常不在家,她姨家都想每年能见上一面。

每到一家,他就只拿上那一家的礼物,坐下说说话,然后放下礼物就往下家赶。他姨家其实也都理解,因为过了年没几天他就要去外地上班去了。

就这样,不到中午,他就把好几家亲戚走完了。

像这种情况,现在在农村很普遍了吧。比较重要的亲戚,比如舅舅姥姥家,老丈人家,放下礼物就走肯定是欠揍,姑姑家,姨家,什么仁兄弟家,远方亲戚家,有的会放下礼物就走的。

究其原因,还是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外面上班,打工,年假太短,逼着人初五初六就得把亲戚走完。

记得我小时候,正月十三十四还有人没把过年的亲戚走完呢。我爸曾经十二才到姥姥家,因为我奶奶去世了,我爸又没有舅舅,都是远点的亲戚,才把姥姥家放后面的。

比如我们家四五个姑姑,有时候为了赶时间,就不吃饭了。

除了赶时间,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躲酒。

首先,过年喝酒,是个遭罪的事,去走亲戚,就会被灌酒,喝醉了就丢人了。

其次,现在农村车多了,开车不能喝酒了,万一被劝酒,挡不住,开车有危险不说,还容易被查酒驾。过年查酒驾最严了,交警最近两年都快查到村口了。

综上所述,过年有的人走亲戚,放下礼物就走,主要两个原因,一是亲戚多,上班早,时间紧迫,二是,躲酒,开车的怕查酒驾。

在农村过年走亲戚,为什么有些人放下礼品不吃饭就走了?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农村人知礼肯为他人着想,一般都是晚裴看长裴,礼到了不为老人添麻烦,其次年青人都上班打工时间有限,经济与责任在争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