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宋太宗要毒杀南唐后主李煜?
宋太祖曾经有一句名言: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宋太祖这句话是对一个叫徐铉的人说的。
徐铉是南唐大臣,在宋朝平定南唐以前,曾经两次出使宋朝,很受南唐李后主的器重。就是此人直接导致李后主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杀死的。
我国有一副名画,叫《韩熙载夜宴图》。这个韩熙载和徐铉都是南唐重臣,合称徐韩。有名的《太平广记》就是徐铉编撰的。
当宋朝平定南唐以后,徐铉也跟随李后主入宋为官,官拜率更令。宋太祖死后,宋太宗继位,封李后主为陇西公,将之监禁,没有圣旨,任何人不得探视。
这时候徐铉也不断加官进爵,从左散骑常侍升任给事中。
有一天,不知为何,宋太宗叫来徐铉,问他有没有去看望过李后主。
徐铉回答说,没有圣旨我哪里敢私自去见他啊。
宋太宗说,你现在就去吧,就说是我让你去看望他的。
于是徐铉心怀忐忑地直奔李后主家。
李后主正被监禁在家里,门口有一个老卒看守,徐铉要进去,老卒说,没有圣旨,谁都不能进。徐铉说,我就是奉了皇帝的圣旨来探望的。于是老卒才让他进去了。
进去以后,老卒准备了两把椅子,相对着放下,徐铉还装孙子说,不能这么放,臣子哪敢跟君王对坐。只要一把就行了。然后他就等着。
等了一会,李后主戴着纱帽穿着道士服就出来了。徐铉看到,赶紧下跪,李后主扶住徐铉说,现在还行这些礼干什么啊。
于是君臣二人相对而坐,徐铉屁股还偏了偏,以示不敢越礼。李后主抓着徐铉不觉流泪痛哭。然后是一阵沉默。
过了好一会,李后主长吁短叹地说:“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
这潘佑、李平又是什么人呢?
原来潘佑是南唐的大臣,经过韩熙载和徐铉的推荐,受到李后主他爹的青睐,李后主继位后,潘佑提出变法的主张,想强大南唐,李后主也挺器重他的,然而由于潘佑总是上疏谈论时政,触怒了李后主,被李后主关起来了。潘佑一时激愤,在家中自杀了。
那个李平呢,由于潘佑多次上疏推荐他当宰相,结果触动徐铉等人的利益,被徐铉打击报复,说他蛊惑潘佑变法。李后主就将潘佑李平二人关了起来,潘佑在家里自杀,李平在监狱自缢而亡。
李后主这时候提起来这两个人,一是想起来自己当了阶下囚,不如当初听二人的建议变法,或许还能强大起来,不至于灭国啊。二是有意打徐铉的脸吧,你看,我听信你的谗言,把两个忠臣害死了,我天天在这里关着不得自由,你却当了大宋的臣子,逍遥快活。
徐铉在李后主这不知坐了多久,然后就回去了。
接着宋太宗就又一次召见徐铉,问徐铉,你去李后主哪里,都跟他谈了些什么。徐铉不敢隐瞒,就把详细的对话全都说给了宋太宗。
宋太宗一听,吆喝,李煜啊李煜,你小子还贼心不死,于是派人用牵机药把李后主毒死了。
牵机药者,服之前却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也。就是中毒者蜷缩成弓形。
除此之外,宋太宗忍李煜很久了,据传说,李煜在某年的七夕那天,让歌伎在软禁的府邸里饮歌作乐,声音都传到外面大街上了,宋太宗听说这件事后,气得不行。
又因为李煜这个人,管不住自己整天搞些诗词歌赋,什么“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传得到处都是,给人以口实,让宋太宗听了很不爽快。
这些林林总总的原因吧,于是乎在听了徐铉的回话以后,宋太宗下定决心把李煜给杀了。
为什么历史上的宋太宗要毒杀南唐后主李煜?
谢邀
在故事里,这位白胖子非但武功高强,还擅使牵机毒药,常常于众目睽睽之下杀人于无形之中
他是宋太宗赵光义,他为锋利无比的“柱斧”代言,为居家良品“牵机药”代言,为宅男福利“幸后图”代言……
南宋时期,王铚诚邀赵光义代言牵机药,从此,“冲服方便,口感极佳,每天一勺,一月升天”,随着这段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语,牵机药走进了千家万户
本品纯天然无污染,起效无形,效果显著,服用本品,生于何月何日便可死于何月何日,确保用户死的时候摆出头脚相接的完美姿势,牵机药郑重承诺,无效退款!您还在等什么?
这份代言合同被王铚收录在《默记》.上卷里,《默记》由《四库全书》收录在“子部小说家”类
具体内容是:
徐铉归朝,为左散骑常待,迁给事中。太宗一日问:“曾见李煜否”?铉对以:“臣安敢私见之”!上曰:“卿第往,但言朕令卿往相见可矣”……
然而
徐铉加给事中已经是在李煜死后一年的事。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军中书诏填委。铉援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师还,加给事中”
再过了四年,徐铉迁左常待,“八年,出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宋史.卷四百四十一.徐铉》
如果徐铉奉命去见李煜,他的官名只能称为“太子率更令”
铉遂径往其居,望门下马,但一老卒守门。徐言:“愿见太尉”。卒言:“有旨不得与人接,岂可见也”!铉云:“我乃奉旨来见”。老卒往报,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入取旧椅子相对。铉遥望见,谓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
李煜家里看门的、迎客的、通报的,都只有一个老卒,穷得除了李煜坐的那把只剩下几把旧椅子
然而
太平兴国二年二月甲午,“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自言其贫,乙未,诏赐钱三百万。煜虽贫,张洎犹索之,煜以白金(鱼委)面器与洎,洎意歉然。时潘慎修掌煜记室,洎疑慎修教煜,素与慎修善,自是亦稍疏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
再穷,李煜也有一份右千牛卫上将军的俸禄。太平兴国二年二月,赵光义刚做皇帝两个月李煜便向他哭穷,赵光义一次性赏给李煜三百万铜钱,第二个月还给几位降帝加了工资,“己未,诏刘(钅长)、李煜常俸外增以它给”。以李煜的经济实力买几把椅子还是没有压力的
李煜府中还有掌管记事、庶务的属官,小周后也不可能自己撸起袖子洗衣做饭
顷间,李主纱帽道服而出。铉方拜,而李主遽下阶引其手以上。铉告辞宾主之礼,主曰:“今日岂有此礼”?徐引椅少偏乃敢坐。后主相持大哭,及坐默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
然而
徐铉投宋后是任正经职务的官,李煜还把他当心腹毫不避讳地诉说心里话……李煜不是一个称职的亡国之君
徐铉姿势摆足,以旧礼待李煜,一点都不避嫌,一点都没看出赵光义试探二人之意……徐铉不是一个称职的二手臣
铉既去,乃有旨再对,询后主何言。铉不敢隐,遂有秦王赐牵机药之事。
告别李煜,徐铉被赵光义召去问李煜表现如何。上一秒还对李煜表现出忠心耿耿的徐铉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李煜悔恨没有重用忠臣坚绝抗宋的话一股脑转述给赵光义,so,李煜死于牵机药
然而
赵光义好象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心肠歹毒擅使毒药,特意委托自己的侄儿秦王赵德芳出面给李煜捎去牵机药的问候,并且嘱咐赵德芳一定要嘱咐李煜,按时按量服用,这玩意敞开供应,吃完还有
牵机药者,服之前却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也
王铚又写道
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然而
王铚仿佛已经忘了李煜穷得连椅子都买不起的事了。李煜这家伙居然在家召明星唱歌跳舞,唱就唱吧,明星们居然还动用麦克风低音炮把这场堂会当作演唱会。重金属节奏极大地影响到了赵光义在皇宫里休息,恨得牙痒痒的赵光义决定投毒药杀李煜
慢着,刚刚才说过牵机药是慢性毒药,杀人于按时按量坚持服用。李煜庆祝七夕演唱会吵到赵光义,被一怒赐死,貌似死得特别爽快,“(太平兴国三年秋七月)壬辰,赠太师(吴)王李煜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九》
如果当天赐药当天死,按牵机药的药性,估计李煜吞下去的药量已经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饭量,牵机药完全没有体现出价值嘛。还不如赐牛肉干二十斤让李煜半个时辰内吃完,大家都开心,那多好
其实大家拿这事黑黑赵光义陶冶情操还不错,反正那家伙身上黑点不少也不差这一件。但真要把这事当作史实……
还是服药吧
为什么历史上的宋太宗要毒杀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人。他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史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北宋建隆二年(961),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李煜主动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李煜在金陵围城之战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有关李煜的死因,流行的说法是说,他是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杀的。至于宋太宗为何要毒杀李煜,历史上也众说纷纭。
宋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明人柯维骐在《宋史新编》中都提及李煜被毒死之事。清人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曾考异说:“李后主之卒,它书多言赐鸩非善终”。其中,对赐鸩说记载最详细具体的是宋人王侄的《默记》,后主死于牵机药之说便是来自此书。
据《默记》载,李煜入宋后,宋太宗曾派徐铉拜见李煜,李煜对亡国颇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太宗闻言不悦。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节,是后主的42岁生日。他在住所聚会后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怀念故国,并命南唐故妓咏唱。宋太宗听闻此事后非常愤怒,诸罪并罚,遂赐牵机药鸩杀李煜。牵机药,据说为中药马钱子,目录寒、味苦,对中枢神经系统亲和力强大。李煜因酒后服药,酒助药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
《虞美人》这首词,市井路人都耳熟能详。事实上,这首词很可能就是导致李煜被杀的主要导火索。这首词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李煜对国破家亡的哀怨,透露着自己对故国的怀念。“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随便一句,都在表达李煜对亡国的愤恨与哀怨。这对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宋室而言,无异于是李煜心存复辟之心的直接表露。
李煜即位时,北宋已经建立。因而李煜在位的十五年,其实都是在不断和宋进行抗争。李煜虽然表面上向宋俯首称臣,但实际并未放弃与宋抗争。他曾暗中组建了强悍的水军——龙翔军,努力改革南唐内政,改进科举制,大量招纳贤才。此外,即使是灭南唐的围攻金陵之战,李煜也亲自率全城军民抵抗宋,长达一年。
这么一个始终心想反抗宋,对宋假意恭维的南唐后主,在成为俘虏以后依旧心存复辟之心。对此,宋太宗为之大怒,合情合理。越王勾践的先例在前,宋太宗又怎么会愿意养虎为患呢?因而最终,李煜惨死于“梧桐深院”。
至此,一代才子陨落,甚是悲怆!李煜看起来像是因为思念亡国而被毒杀,让千年后的人都仍然倍感同情!只是身为亡国之君,身不由己,悲哉!
为什么历史上的宋太宗要毒杀南唐后主李煜?
有人说,宋太宗之所以一定要毒杀南唐后主李煜,是因为宋太宗想霸占小周后。觉得李煜碍事,所以才把他给除掉了。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宋太祖剧照)
关于宋太宗霸占小周后一事,在很多史料中都有记载,比如北宋王铚的《默记》、宋人叶梦得《避暑漫抄》,以及元明清的历史笔记中都有。后人还根据这个记载,画了一幅《熙陵幸小周后图》的画,在后世非常有名。
王铚的《默记》原文是这样的:“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意思是说,宋太宗多次把小周后(当时叫郑国夫人)叫进宫里去,回来后,小周后就大骂李煜,骂的声音到处都听得见。至于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就耐人寻味了。
不过,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后世争议颇多。毕竟正史上没有记载。而且,野史的记载虽多,都是根据王铚的《默记》来的。王铚在《默记》中说,他这个史料是从《江南录》中来的。而《江南录》(早已散佚)这本书,是徐铉、汤悦根据宋太宗的指示写的。既然是根据宋太宗的指示写的,怎么可能记下这件事呢?
再说了,宋太宗真想纳小周后,在李煜去世后,他为什么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呢?就像宋太祖纳花蕊夫人那样,只要他有心,这应该是很简单的。
所以说,宋太宗杀死李煜是为了小周后的说法,显然是吃瓜群众想象出来的,没根据的桥段。
(小周后剧照)
那么,宋太宗毒死李煜,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谈谈另一个问题:李煜是不是因为荒淫无度才导致亡国的?
其实,这也是后人对他的一种普遍的看法。他和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经常被后人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人才,可就是不会当皇帝,荒淫误国。
但实际上,李煜其实根本不荒淫,反而是积极作为的皇帝。
李煜在当皇帝的时候,不断向宋太祖示弱。比如除去国号“唐”,改称“江南国主”;比如把“龙袍”换为“紫袍”; 比如下令贬损仪制;比如撤去金陵台殿上的鸱吻等等。有人认为这是李煜软弱。实际上,李煜其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留时间给自己,以便聚集力量和宋太祖对抗。
而实际上,宋太祖也落入了李煜的圈套,反复找不到要攻打李煜的理由。以至于最后爆粗口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说,不是你有没有做错的问题,而是你的存在让我不得安宁,所以我要打你。
(李煜剧照)
在这长达15年的时间里,李煜确实在国内也做了大量振兴国家的工作。比如他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安心种庄稼,以增强国力。比如他对大臣们非常善待,尤其是那些带兵打仗的将领,他给予他们极大的优待。大将何敬洙去世后,他甚至废朝三日,表示对他的尊奉和哀悼。就算在战场上打了败仗逃跑的冯延鲁,他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礼遇。
可以说,李煜不但让国力变得很强盛,而且也在国内聚集起了极大的人气。
我们再看看最后宋太祖出兵攻打李煜的时候,李煜积极抗战,毫不退缩。而且还积极联系吴越和契丹,企图三面夹击北宋。李煜这样做,让宋军在南唐打了一年半的时间,后来宋太祖甚至都有了想撤军的打算。
由此可见。李煜绝对不是一个荒淫误国的主,只不过国力实在有限,他才最后败给了北宋。
李煜在被俘后,他的存在,对于宋太宗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史料记载,宋太宗曾经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真的懦弱无能,荒淫无道吗?”潘慎修回答说:“他如果真的荒淫无道,为什么能守住国家十多年?”
还有史料记载,当李煜在开封写了词,流传到民间后,江南的老百姓,读着词,哭得捶胸顿足。
以上两个史料说明,宋太宗之所以一定要杀李煜,完全不是为了什么小周后,根本的原因,就是李煜有相当大的号召力,不杀李煜,他在皇位上坐得不安心。
(参考资料:《南唐书》《默记》)
为什么历史上的宋太宗要毒杀南唐后主李煜?
谢谢邀请!
宋太宗毒杀李煜的根本原因是李后主等异姓势力威胁到了宋朝的统治,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排除异己就是最普遍的手段。
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轻易就取得了后周的天下,为了防止此类兵变的重演,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铲除其他割据政权。所以李后主等势力的存在就威胁到了赵氏的统治。
其次,李煜嗣位时,南唐已奉宋为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太祖赵匡胤多次遣人诏其北上,李后主均推辞不去,这必然也惹怒了宋统治者。
借口则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为什么历史上的宋太宗要毒杀南唐后主李煜?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这天的传统习俗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既然是普天同庆,那么皇家也会与民同乐的。这日,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夫人小周后,和其他的贵妇人一起,按照惯例来到慈宁宫,给皇后请安,庆贺节日。
请安结束后,分别往回走。但是刚走到半路,还没有出皇宫的大门,来一太监,传皇后的口谕,令小周后留下,皇后要和她交流一下女红的技艺。
小周后被领到一间宫室,在那里静候。谁知坐等不见皇后踪影,右等没有皇后信息,等华灯初上时,却来了正主——当今的圣上宋太宗,小周后马上就明白,所谓的太后懿旨,不过是太监们假传的,真正羁留自己的是皇上。
原来那小周后,生得真是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又加上歌舞棋赋,多才多艺,真是天生尤物,能把见到她的男人迷得神魂颠倒,如醉如痴。当初李煜投降大宋,两口子自南京来到汴梁城以后,当时的晋王赵光义,见到小周后时顿觉眼前一亮。但是赵光义那时还只是个王爷,虽然垂涎欲滴的望着这个尤物,但只能舔舔干渴的嘴唇,压抑着不现实的欲望。现在不一样了,赵光义继承了皇位,他要完成自己的宿愿,要一亲芳泽。今天正好是机会,小周后进宫了!试想一下,羊入了虎口,岂能让她逃掉?
在这喜气洋洋的元宵节,宋太宗要喜上加喜,做到真正的“与民同乐”。但小周后力矩不从,这一拒绝,让宋太宗跟来了兴趣,就像人吃肉一样,大肥肉狂嚼大咽起来没有什么滋味,拿上一个羊蝎子,慢慢的啃起来,简直是回味无穷。于是就强行宠幸了她。
“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黑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女抱持之,周后有蹙额不胜之态。”(《万历野获篇》明·沈德符)
“后戴花冠,两足穿红袜,袜仅至半胫耳。裸身凭五侍女,两人承腋,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后,身在空际。太宗以身当后。后闭目转头,以手拒太宗颊。”(《见只编》姚叔祥)
果然如此,宋太宗这口鲜一尝,那叫一个销魂!越发离不开,舍不掉了。就这样从元宵节开始,直到正月将尽,赵光义才放她出宫。这半个多月,宋太宗可谓是日日深耕,夜夜销魂,过得就是神仙日子。
每当回味那香艳时刻时,太宗皇帝总觉得意犹未尽。一日,他又突发奇想——他心想,自己吃独食,没有什么意思,好东西要大家分享才行。于是在欲望得到满足后,特意请来宫廷的画工,给他来了一个生活实录,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名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就此诞生了。后来还有人在画上题诗确证:“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宋太宗那里是满园春色。降宋的南唐后主李煜这里,现在是什么状态呢?他投降大宋以后,宋太祖封他违命侯,虽然是侯爷,但是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宋太祖死后,宋太宗即位,李煜被加封为陇西公,这么看来待遇应该提高了。
但是今天却不同了,小周后进宫团拜,一天未归,李煜心里不踏实,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听着府外的锣鼓喧天,看着孔明灯的升起,自己的心却在往下沉。他可怜巴巴地张望,心急如焚地探听消息。但也只能暗自焦急,根本就不敢去进宫找人。
李煜望眼欲穿,彻夜难眠。睡梦之中,窗外似乎有动静,侧耳细听,好像是佳人夜归的脚步声。他赶紧起身,凭窗环顾深院,哪有佳人的的倩影,只有满地落红。
李煜在焦急的等待中,写下一首词,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喜迁莺·晓月坠》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倚。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莺啼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谁能想到,这一等就是半个月。十五天之后,小周后回来了。走时是鲜艳欲滴,归来后却形容憔悴。回来一下轿,顾不上回答紧随身后问长问短的丈夫,一头扎在床上,痛哭、大骂……
李煜和小周后的厄运从此开始,每月总是有一次皇命,令小周后入宫,用意不言自明,每次一去至少要呆上好几天。
“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婉转避之”。(宋·王銍在《默记》)
在这样的日子里,李煜呢?除了默默忍受这一切之外,不敢有如何异常举动。但在出现宋太宗宠幸的写生画以后,简直让他欲哭无泪了。一开始他只是被带了个绿帽子,已经感到够窝囊的了,看到这幅画以后,脸都绿了。这就是在公开的打脸呀!
可是谁让自己是亡国之君呢?
这种时日过了没多久,公元978年七夕节这一日,正好是李煜的42岁生日,便在住所聚会后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怀念故国,并命南唐故妓咏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太宗听到后非常愤怒,心说,你还是不忘自己的南唐,那么朕就满足你的心愿,去找被灭的南唐吧。于是诸罪并罚,赐牵机药给李煜,李煜服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
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亦与世长辞。
参考资料: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南唐书》宋·陆游
《宋史》元·脱脱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