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雍正真的只有十三阿哥一个“盟友”吗?
帮助雍正帝成功入承大统的盟友主要是两个人,他们是年羹尧和隆科多。此二人一外一内,帮助雍正帝在最后时刻成功继位。
康熙朝所谓九子夺嫡这种说法过于夸张,多见于野史和民间演绎传说。如果要严肃讨论所谓康熙朝的“夺嫡之争”,则应该分为三个阶段,而且每次的分界点都是二阿哥太子胤礽的被废和复立。每个阶段参与夺嫡的核心人物也在不断变化。
1.夺嫡第一阶段,主要人物为大阿哥胤禔。
在太子第一次被废之前,康熙帝已经察觉索额图有不轨之心,索额图想要早早的扶正太子胤礽,但是这次谋逆之事,康熙帝着重在打击明珠索额图的党争,没有加罪于太子。
在太子第一次被废时,其原因还在谋逆,因为上次没有惩治太子,太子也没有任何悔过之意,甚至参与的主要人物还是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此外,康熙帝发现太子胤礽行事无状,不似常人。
史书记载:“上既废太子,愤懑不已,六夕不安寝,召扈从诸臣涕泣言之,诸臣皆呜咽。既又谕诸臣,谓:观允礽行事,与人大不同,类狂易之疾,似有鬼物凭之者。”
后来有了三阿哥胤祉控告大阿哥胤禔以鬼物魇镇胤礽之事,康熙派人去胤礽宫中一查,确凿无疑。而且胤禔竟然还有要代康熙杀胤礽的言语。
太子被废以后,“允禔奏曰:允礽所行卑污,失人心,如诛允礽,不必出皇父手。”
结果胤禔夺嫡失败,被削爵软禁。
2.夺嫡第二阶段,主要人物为八阿哥胤禩
康熙帝虽然觉得太子胤礽悖逆,行事无状还情有可原,但是他并没有复立太子的想法,甚至他都没有重新立一个太子的想法。
当时康熙帝甚至下过一道谕旨,有谋立太子者,以国贼处罚。
“太子既废,上谕:诸皇子中,如有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宥。”
但是满朝文武却并不如此乖巧,他们很多都寄希望于八阿哥胤禩。胤禩此人颇善于收揽人心,实有过人之处。
当时支持八阿哥胤禩的有,老臣如佟国维、马齐,勋旧如遏必隆之子阿灵阿,佟国纲之子鄂伦岱,明珠之子拨叙,汉文臣如王鸿绪,皇子中支持胤禩的则有胤禔、胤䄉、胤禟,胤禵。连被软禁的老大也支持八阿哥,可见此人笼络人心之能。
在历史上,佟国维是隆科多的父亲,此时佟氏一门都支持八阿哥,最后隆科多支持了四阿哥,所以小说演绎里有“热灶冷灶”一说。
在康熙严令不准讨论“太子”议题的情况下,八阿哥及其拥护者却仍然磨刀霍霍。八阿哥的拥护者找了一个叫张明德的术士,说什么“允禩必大贵”。并让大阿哥上奏康熙帝,结果康熙帝震怒。康熙帝说八阿哥向来爱博虚名,把康熙帝对臣下的恩赏褒奖归为自己的功劳。康熙帝还下谕旨说,有谁再把胤禩比作太子,就杀无赦。
第二天康熙帝还召诸皇子入宫,下了一道口谕,其中说道:“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
直指胤禩结党串联,图谋不轨。胤禩也被削去贝勒的爵位,降为闲散的旗人了。
这件大风波过去一阵子之后,康熙才又有了复立太子的打算,于是让大臣保举众皇子。胤禩的党徒马齐等人又上奏康熙保举八阿哥为太子。结果康熙训斥了他们,仍旧复立了二阿哥胤礽。
3.夺嫡第三阶段,主要人物为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
在康熙帝二次废太子之后,虽然八阿哥的势力还在,但是在康熙那里,八阿哥已经没有任何继承大统的可能了。这时候因为西北战事,康熙帝将十四阿哥胤禵封为抚远大将军,出西北平叛。
一时之间,朝野又是一片骚动。很多人据此认为康熙帝属意十四阿哥,转而支持他。
但是没想到的是,最后继承帝位的竟然是四阿哥胤禛。于是后来有一些不相信阴谋论的史学家认为,这只是在前几次夺嫡的激烈斗争以后,诸阿哥大伤元气,大失康熙帝之心,胤禛只是趁虚而入和渔翁得利而已。
而使胤禛成功登上帝位的两位同盟,外则是在西北钳制弹压胤禵的年羹尧,内则是第一个把康熙帝遗诏内容传到宫外的隆科多。
胤禵在最后时刻的夺嫡,实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因为西北到处都是胤禛的人,这一点就算你不相信阴谋论,也不能否认胤禛在西北早已布局。
首先就是年羹尧作为川陕总督,负责西北大军粮草的转运;其次西北的督抚里面,还有几个胤禛的人,他们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监视胤禵,连年羹尧也一并提防着。
由于康熙帝病危时,胤禵远在西北,此时于朝廷内和宫廷内的消息自然不如在北京的胤禛灵通,而且康熙病危期间,诸皇子多次入宫进药,据雍正帝自述,他本人就去了三四次。在这种状况下,胤禵的夺嫡已经失了大半的先机。虽然有很多朝臣支持,仍然是鞭长莫及。
遗诏之事,众说纷纭,但是史料记载,隆科多是第一个把遗诏内容传出宫的,此事应无疑议,因为康熙帝确有传隆科多进宫接遗诏的事,此时隆科多是步军统领,如他不先知遗诏内容,如何在新君继位后接管禁军呢?而且他传出的内容是胤禛继承大统。这至少说明,在此之前,隆科多已经站在了胤禛这一边。无论遗诏真假,隆科多都有拥护之大功。
至于遗诏是否被篡改,一直以来是个谜团,甚至雍正帝为靖浮言,还专门亲自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只不过史学家们认为,《大义觉迷录》有很多虚假的地方,甚至有些内容跟雍正帝本人的御批和谕旨有出入。
但是不管怎么样,年羹尧和隆科多对雍正登上帝位至为重要。特别是年羹尧对西北大军的钳制尤其关键。因为如非他在西北坐镇,以胤禵回京奔丧之后的那种表现,恐怕来时就是带着兵来的。
据史载,胤禵回京之后,甚至专门跑到礼部去问,应该如何称呼雍正帝,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