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为何在阉党倒台后,提拔陈洪,抑制吕芳?
嘉靖帝跟百官是有冲突的,这种冲突通过皇权无法直接压制,否则又会重演大礼议时期血染皇宫的悲剧,因此嘉靖帝只有依靠内阁的制衡和司礼监的遮挡。
嘉靖帝在皇权跟百官之间设置了两道屏障,来缓冲百官特别是清流对他本人的直接冲击。第一道屏障是严党,有严嵩在内阁主持,可以制衡清流和言官,并且一定程度上限制百官对嘉靖帝的直接冲击,在大礼议时代,嘉靖帝是领教过清流和言官们的厉害的;严世蕃曾经说是他爹在给大明朝遮风大雨,这话对了一半,严嵩是遮风挡雨了,但是只是给嘉靖皇帝一个人遮风挡雨而已。第二道屏障就是內监,也就是司礼监,是嘉靖帝的贴身护甲,司礼监通过与内阁的紧密合作,代表皇权统御朝廷,內监不仅是嘉靖帝皇权的代表,而且是调节朝廷各方势力的调节者。
通过这两道屏障,嘉靖帝既可以遥控朝廷的权力平衡各方势力,自己躲在深宫安心炼丹修仙,又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直接受到百官的攻讦。
但是在严党倒台严嵩罢官以后,朝廷里通过内阁制衡百官的屏障消失了,那么对于嘉靖帝来说就像失去了城墙,门户大开,对于清流和言官们来说,就像突然挣脱了枷锁,解开了封印,他们的火力可以集中射向嘉靖帝。
因此司礼监成了嘉靖帝最后的屏障。陈洪做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以后,曾经想拉拢徐阶,被徐阶言辞拒绝。这就是一个信号,以前在严嵩时代,跟司礼监合作无间的内阁,现在公然跟司礼监撇开了关系。换作吕芳,徐阶会合作吗?当然也不会。嘉靖帝早看到这一点了。
所以嘉靖早就想好了对策,把吕芳换掉,让陈洪上,为什么?
因为吕芳这个人,虽然很忠心,很顾全大局,但是不够狠辣,而狠辣却是陈洪所具有的突出品质。在严党倒台以后,如果还是吕芳执掌司礼监,恐怕难以抵挡百官和言官们的冲击,因为徐阶主导的内阁已经不再跟司礼监合作了。只有狠辣的陈洪,才能在不跟内阁合作的情况下,在嘉靖和百官之间树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百官跟嘉靖帝有什么矛盾呢?
一个是嘉靖帝本人的问题,他贪恋钱财,大兴土木,重用佞臣,等等,这些都是言官和清流的火力攻击点,以前严嵩主导的内阁可以把这些攻讦一概挡在皇宫之外,但是现在不行了,徐阶挡不住,也不会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来京官们因为领不到俸禄,聚众闹事,徐阶作为内阁首辅,竟然没去压制,我想他也没想压制,因为他本身就是清流领袖,清流和言官就是他手中的利器,他怎么会自毁长城呢?打倒严党,都是清流们给他出力,后来他被高拱赶出内阁,也是因为高拱善于利用清流和言官,在隆庆朝,高拱权倾朝野,一方面是高拱作为隆庆帝在藩邸时的老师受到宠信,另一方面就是高拱也善于利用清流和言官,他利用清流和言官,在隆庆朝先后把李春芳陈以勤赵贞吉等人赶出内阁。
嘉靖帝也怕清流和言官聒噪。而陈洪不负众望,使用自己的狠辣手段,将清流们打的遍地流血,徐阶等内阁大臣,也只是作壁上观。
另一个问题就是,严党的倒台,让朝廷权力结构突然失衡,看看现在的内阁,赵贞吉是徐阶的学生,高拱是徐阶倒严的盟友,而陈以勤李春芳是两个平庸之辈,内阁里一家独大。这时候皇权跟相权不可避免地有了冲突。
嘉靖帝重用严嵩的时候,设置了徐阶这个千年不倒的次辅加以制衡,现在内阁里一家独大,首辅徐阶又是清流领袖,然后又拒绝跟司礼监合作,那么言官的千刀万箭就无可避免地冲着嘉靖皇帝来了。
如果内阁对言官加以限制还好说,如果作壁上观甚至串通一气,那么势必会削弱嘉靖帝的皇权,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直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两千年的皇权和相权之争才真的解决了,毕竟军机处只算是满清皇家的奴才机构,没资格攫取权力的。
在这种严党倒台后,权力结构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嘉靖帝让陈洪这个狠人执掌司礼监,就是消解多重矛盾最好的方式。结果是,嘉靖帝的皇权不会过于消减,他与朝廷百官的关系也不会急剧恶化,毕竟有陈洪这个奴才打前锋背锅。
嘉靖为何在阉党倒台后,提拔陈洪,抑制吕芳?
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提拔陈洪,并不是为了抑制吕方,而是为了保持权利的平衡。
嘉靖无论在正史中还是电视剧里,权谋手段炉火纯青,简直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此前他为了稳住钓鱼台而且为了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一些私欲。运用司礼监(和稀泥的)、严党(邪恶势力)、裕王势力(正义势力)在自己面前摆了个“三角阵”。三股势力具体代表便是吕方、严嵩和徐阶。
现在严嵩倒台了,这个权利格局实际上已经已经失衡了,面临的坍塌。实际上正史当中,徐阶算不了裕王的人,也没有吕方这个角色存在,结果徐阶就开始有资格“怼”嘉靖了,反驳了嘉靖很多无理的要求,晚年的嘉靖对徐阶也无可奈何,就连遗诏也被徐阶改成了“罪己诏”。
但是在剧情里,嘉靖还没那么快认输。他需要立刻重新恢复一个新的“权力平衡体系”。而最聪明的莫过于吕方,吕方在做完对裕王世子的布局(安排冯保去做世子的大伴)之后,想到了自己如何全身而退,便向嘉靖辞职,要求去南京。
这是吕方最聪明的地方,能够和稀泥这么多年,他已经深刻的了解到自己如果仍然待在权力的漩涡中,后果不会比严嵩更好,因为失去了严嵩,嘉靖要恢复平衡,可以做的,要么就是把自己变成严嵩,要么就是再邀请其他人入局。
如果自己不愿意变成严嵩,那就辜负了嘉靖。如果自己愿意变成严嵩,但做的又未必有严嵩好,不但讨好不了嘉靖,反而可能得罪徐阶和裕王。
但是嘉靖念旧,对严嵩的处理已经说明了问题。此刻请辞,是自己最佳的退出时机,错过了将不会再有。
吕方离开之后,嘉靖物色的这个人选便是陈洪,因为陈洪够狠,够无知。最最可怕的是,家境非常了解陈洪这个人,不但知道它的价值,更知道它的危险所在。但是,此刻嘉靖,别无他选,唯有陈洪。
电视剧为了给我们解惑,特地安排了一个剧情,那就是黄锦陪着嘉靖去万寿宫的时候,陈洪正在鞭打百官。嘉靖说出来了他为什么不用吕方,而用陈洪的原因。用就是要用陈洪的“狠”。
嘉靖更知道,陈洪此刻有多狠?有多猖狂?他的日后就有多凄惨。嘉靖在人情冷暖上可能没有更多的优点了,唯一的一个优点就是念旧,所以他是不愿意让吕方日后凄惨的。
而陈洪除了够狠,也够无知。当他的贴身太监找冯保的茬,侮辱鞭打冯保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意识到冯保的意义。关键的是这一切都被嘉靖看到了眼里,嘉靖是满意的,满意的是,陈洪你的确够无知,甚至以后都不需要我出手来解决你,因为冯保比你更无耻,更记仇。这样一来也免得我有愧疚之心了。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嘉靖为何在阉党倒台后,提拔陈洪,抑制吕芳?
应该是严党倒台后,嘉靖皇帝提拔了陈洪,放逐了吕芳。其实从根源来说,嘉靖皇帝就是为了重建权利的平衡。
《大明王朝1566》电视剧一直被观众称为神剧,该剧非常真实的展示了明朝嘉靖年间的权力斗争,把嘉靖朝的权力中心的斗争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权力的中心点就是权力平衡,平衡的掌控者就是皇帝嘉靖。
嘉靖掌控群臣帝王之术的重点就是制造矛盾、寻求平衡,把朝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和制衡,严嵩作为内阁首辅全心为皇帝办事,管理朝局;同时裕王派的徐阶、张居正、高拱等清流派又对严嵩一党进行监督和权利威胁,这些局面其实都是嘉靖皇帝精心布局而成,刻意为之。
无论是严党还是清流,他们都服务于皇权,而皇权要做到就是让他们两股朝中重要力量达到平衡,这种平衡既不能威胁到皇权,又不能让某一方独大。虽然他们都希望得到一支独大的局面。
清流派通过江浙“改稻为桑”政策的执行,暴露出了严党的贪腐问题,清流派肯定希望能够扳倒严党以达到独霸内阁的目的,嘉靖皇帝虽然有意维持这种政治平衡,无奈严党实在是太过分,特别是在对国库的掠夺上,越过了嘉靖皇帝的底线,嘉靖皇帝才下重手清除了严党。
嘉靖皇帝对严党的打击,高兴的并不是嘉靖,而且是裕王一党,他们清除了朝中最大的势力者,大明权力的蛋糕他们分得了最大一块,最不高兴的就是嘉靖,原来精心布局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他需要独自面对与大明朝群臣的博弈。
拔河,一个人无论任何是对付不了一群人的,朱厚煾不是朱元璋。
嘉靖皇帝虽然掌控朝局和群臣的能力虽然不及太祖朱元璋,但智慧还是比朱元璋高,既然打破了这个权力平衡,那就再建一个平衡。既朝中权力短时间无法培养起来一个类似严嵩的人,那就另辟蹊径,从宦官中找,因为宦官管着批红和掌印之权!
既然要培养宦权来制衡内阁,那么就一定要拿掉当时的宦官之首——吕芳。
吕芳在剧中其实是个虚构人物,但他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吕芳在剧中的作用其实就是嘉靖皇帝在平衡严党和清流之间的润滑剂,嘉靖需要这么一个重要人物来代言和协调皇权、严党、清流之间的关系。
既然严党已倒,平衡已破,吕芳的性格和功能不具备平衡皇权和清流派之间的关系,所谓的平衡之术其实就是制造对抗,吕芳与清流派的关系太亲密,他无法起到与清流派的对抗作用。
既然吕芳无法担当这个角色,嘉靖皇帝只有另找人选,陈洪不同于吕芳,他更心狠手辣,与清流关系一般,甚至恶劣,而且还是秉笔太监,把他推出来,有能力建立起制衡清流内阁的宦权代表。
总而言之,嘉靖皇帝在严嵩倒台后,刻意的培养另外一股势力来知道朝中的权力平衡,这种帝王之术达到了中国帝王权谋的巅峰。嘉靖为何在阉党倒台后,提拔陈洪,抑制吕芳?
嘉靖虽说是皇帝,但也是人啊!是人就有感情,在万寿宫和黄锦的对话中我们能知道吕芳是陪着嘉靖历经万难走过了四十年的的盟友军师式的奴才,不管怎么样嘉靖对吕芳这点感情是有的,就是想让他有个善终!这点从杨金水装疯也能看出来,杨金水装疯嘉靖没有看出来吗?虽然剧中书中都没有交代,但是本人觉得精明如嘉靖一般的帝王不可能看不出来,之所以不点破还不惩罚他一来是杨金水确实对嘉靖忠心耿耿,二来也是保护吕芳!
进入正题,严党为什么会倒台,因为严嵩已经对严党失控了,嘉靖在对待胡宗宪的时候说过“一两银子六钱归他们十钱归朕,朕都认了;如果连一个胡宗宪都容不下,朕就不能放过他们了”当然后来胡宗宪没事倭寇也平了,可是一场巡盐下来严党独占三分之二,作为大明总财长的嘉靖换地不干了,原来可以给嘉靖遮风挡雨的严党,现在不仅变成了招蜂引蝶,而且还直接威胁到了嘉靖皇帝的利益,那严党就不能再有了。严党倒台,这下遮风挡雨的势力没有了,嘉靖想到了吕芳,但是又心疼吕芳,所以这种脏活苦活秋后算账的活,嘉靖真不会让吕芳去干,那么很自然让陈宏来干。嘉靖也对黄锦说过,以后能杀陈宏的也就是这个“冯宝”!
为什么说这些遮风挡雨的脏活太监干起来会招致秋后算账呢?其实这就是明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朝的文官太厉害了,而太监是无根的人,他们的所有都是来自皇帝,只要皇帝不乐意,就可以让太监一夜之间从九千岁变为阶下囚!魏忠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能坐上龙椅的人真的就只会干木匠活?显然不是!脏活苦活你去干,文官集团你去对付,皇帝躲在后边掌控全局。等换了天子,秋后算账,魏忠贤就是个阶下囚!
嘉靖为何在阉党倒台后,提拔陈洪,抑制吕芳?
送吕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吕方也可能是嘉靖皇帝唯一在乎的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