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里,作者为什么让白嘉轩连娶了七个女人?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我觉得是为了表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贬低摧残,而且照应后面的小娥的命运,为了做一个强烈的对比。
白嘉轩连续娶了七个老婆,而每个老婆,每个活生生的女人的死去,在白鹿原也只是成就了白嘉轩的一段流言,甚至是龌龊下流的传言——他的那玩意儿有倒钩。
可是有谁去同情那些死去的女人了?有谁去尊重他们可怜他们了?对白鹿原上的人来说,白嘉轩只是换了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对那些女人来说,却是青春鲜活的生命草草而逝。
她们还没有在这个人世留下值得人们搜寻的足迹,就被历史的尘埃给埋葬了。
白嘉轩可以换了一个女人又换一个女人,可是,白小娥就不行,她换了一个男人,就被白嘉轩钉上了白鹿原的耻辱柱。她爱的男人黑娃抛弃了她,她又换了一个男人白孝文,却被白鹿原的诅咒和敌视彻底瓦解了仅有的一点美好追求。
为什么男人和女人的命运就如此不同,男人可以连着换七个老婆,女人换一个男人就会被咒骂,被敌视,被恶言笼罩。
为什么女人和男人的命运如此不同,女人想追求心里面那么一点美好,就被现实挤压得喘不过气,被道貌岸然的道德彻底毁掉。
白嘉轩娶了七个老婆,却拿着藤条狠狠抽打才换了一个男人的田小娥,多么辛辣的讽刺啊,多么黑暗的现实啊。
初读《白鹿原》,我对白嘉轩颇有好感,再读《白鹿原》,这个角色令我恶心,害怕。
他是封建思想的处刑人,他打着道德的旗号,给各种违反他那套准则的人安上各种罪名,然后处以极刑,可是如果透过细细的汉字缝隙去看,这些罪名里,他自己就犯了不少。可惜作为封建思想的处刑人,他有特权,因为他是男人,又是族长,站在道德制高点,谁也奈何不了他。他那永远挺直的腰杆,是用好多可怜的被摧残的女人们的骨血灌注的吧。
我觉得陈忠实先生在小说安排下这个惊世骇俗的开头,就是让我们每每读到白小娥因为换了一个男人,却遭受多重折磨和摧残的时候,想起白嘉轩换了七个老婆,却好端端的,还做了族长,做了道德和封建思想的处刑人。
这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女人和男人的命运如此不同,女性在那些年代遭受了多么不公平的对待和摧残。
《白鹿原》里,作者为什么让白嘉轩连娶了七个女人?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长篇巨著 《白鹿原》开篇伊始即这样写道:“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当白嘉轩死了六房女人后,白嘉轩几乎绝望了,镇上的中医冷先生给他出主意说:“请个阴阳先生来看看吧,看看哪儿出了毛病。”就在白嘉轩出门去请阴阳先生时,他在白鹿原上发现了那块让他转运的宝地。
陈忠实为什么让白嘉轩连娶了七房女人,随着老先生的离去,其真实意图今已成谜。但据我个人揣测,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开篇即以此开头,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一个好的开头能让读者有读下去的欲望和兴趣,陈忠实作为一位老练的作家,这点常识应该非常清楚。
二、以此来衬托男主角白嘉轩不是一般人,与后文的故事遥相呼应。
三、以此事衬托白嘉轩第七房女人也不是一般女人,而是白鹿原上白鹿精灵的化身。
四、白嘉轩连娶七房女人,六房怪异死去,作者以此暗示白氏家族将历经磨难,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五、白嘉轩能够娶七房女人,在清末民初的关中大地也属罕见,这也点出了白家在原上属于殷实富户,为白、鹿两家日后争雄留下了线索。
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想法,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白鹿原》里,作者为什么让白嘉轩连娶了七个女人?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娶过七房女人。为什么在前六房女性连连离奇死亡的背景下,白嘉轩还要花大价钱,再娶一房女人,作者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仔细阅读,你才能从文字的字里行间中读出社会背后残酷的人性考验。
一、六房女人的来历白嘉轩刚刚过十六岁,家里就给他安排了一门亲事,娶得是西原上大户人家巩家的女儿。那时的白嘉轩乳臭未干,懵懂无知,迷迷糊糊地度过了新婚之夜,谁料,一年以后,这个女人却死于难产。
女人死了,家里连忙给他安排了第二门亲事。这一回,白嘉轩娶得是南原庞家村有钱人家庞修瑞的女儿。新婚之夜,这个姑娘心慌意乱,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便被白嘉轩压在了身下。此时的白嘉轩早已明晓了男女之间的那点事,他一遍又一遍地安抚这个姑娘,直到自己精疲力尽。
这个姑娘从抬花轿到过门,没有一年,竟又死于痨病。
白嘉轩的第三任妻子是北原樊家寨里一户人家的大女儿,尽管这个女娃儿才十六岁,却早已有了二十岁女人的风韵。那一夜,白嘉轩与她相拥而眠,可是没想到,这个女人脸上却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此后,没一年,这个女娃儿也死了,大伙甚至都搞不清楚,她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白嘉轩娶得第四个女人是南原米家堡村的一个姑娘,这个女人几乎不曾给白嘉轩落下什么印象。他想靠近她的时候,她既不拒绝,也无反应,她一天到晚只顾做着手里的活。突然的一天午后,她说肚子疼,等白嘉轩的父亲找来大夫的时候,女人已经不省人事了。
接连死了四个女人之后,白嘉轩有些害怕了,也不敢再娶了。但是白嘉轩的父亲白秉德却坚决不同意。
第四个女人一下葬,第二天,白秉德便连连跑到白鹿镇上去找人给白嘉轩再说个媳妇。本来,媳妇是说成了,可谁知道,白秉德下地干活的时候,突然人就不行了。
白嘉轩看着床上奄奄一息的父亲,他颤颤微微地说,要不就别娶了。白秉德老头就剩那么一口气了,依然振振有词地说道:
”不孝有三后为大。你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咱们白家几辈财旺人不旺。你爷是个单崩儿守我一个单崩儿到你还是个单崩儿……你绝了后才是大逆不孝。“
白嘉轩听后,没有办法,只好听从父亲的安排又娶了第五房太太。那会,白嘉轩连连娶妻,家里的钱财都花得差不多了,但是为了娶妻,为了传宗接代,白嘉轩哪怕再穷也得娶媳妇。
白秉德去世以后,白嘉轩的第五个女人过门了。又是新婚之夜,白嘉轩正准备脱衣上床,谁知这个女人却跪在床上连连向他求饶。白嘉轩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白嘉轩死了四个媳妇的事情早就在原上传开了。人们都说白嘉轩身上有毒,谁碰着谁就死定了,这第五个女人就是听了别人的闲话,害怕得不得了。
白嘉轩听到这里,倒是非常生气,他三下五除把这个姑娘按在了身下。可是,这个姑娘却吓坏了,从此以后疯疯癫癫,最后栽到池子里溺死了。
到这会,白嘉轩也不想再娶了。
可是他的母亲不同意,又为他再找了一门媳妇。这回过门的这个女人叫做胡氏,比起前五位太太,白嘉轩显然对这个女人要满意得多。
夜里,白嘉轩正准备解开胡氏的裤带,她却掏出一把剪刀,威胁白嘉轩若是再动手,她就把他那东西剪了。白嘉轩没办法,只好让步,他找冷先生想了个法子,冷先生呵呵一笑,给他开了一副中药,说是专门解他身上的毒,只要100天就好,其实这些都是糊弄人的话,这些只不过是一些温补的药罢了。
结果,胡氏信了,对着白嘉轩好言好劝了100天。100天以后,两人滚到床上,热情似火,难解难分。可是,好日子不长,这个女人夜里也不知道是被什么吓住了,精神又出了问题,没有多久也死了。
从几个女人的故事里面,其实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下,女人们生活得悲哀。在人们的眼中,女人只是一种工具,没了那就再娶。没有人关心过她们喜不喜欢,愿不愿意。
其实,白嘉轩娶五个、六个、还是七个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作者用这样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旧社会下人们的文化认知,以及社会风貌,他对这样的生活状态实际上带有一些讽刺的味道。
二、白嘉轩的第七房妻子仙草白嘉轩的第七任妻子叫做仙草,仙草的父亲是吴长贵,吴长贵和白嘉轩一家可有些渊源。当年,白嘉轩的爷爷和白嘉轩的父亲曾在山里的盘龙镇经营一家中药材收购店。那时,吴长贵只不过是一个经常来出售药材的普通山民而已。
有一回,他前来售卖一捆黄芪,发现药店的人多给了他钱,于是,他把多余的钱交还到了白嘉轩父亲的手里。这事被白嘉轩的爷爷看到了,白嘉轩的爷爷留下了吴长贵,让他在店里做小工。吴长贵老实忠厚,聪明能干,很快掌握了经营店铺的本领。
后来,白家在白鹿原上出了事,白嘉轩的父亲得赶回去主持大局,就把这个店铺留给了吴长贵来打理。
面对自己的大贵人,吴长贵那是尊敬得没话说。
书中写道,白嘉轩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吴长贵在坟前那是哭得感天动地。白嘉轩前去山里的店铺时,吴长贵把家里的山珍海味都拿出来孝敬白嘉轩。
后来,白嘉轩无意中提起自己娶媳妇的事,显得一筹莫展。吴长贵立马提议要把自己的五女仙草嫁给他,原本他早有这个意思,想把三女给白嘉轩,就怕人家嫌弃他们山里人家,不好开口。这下好了,两家人亲上加亲,彼此还能互相照应。
白嘉轩思来想去,答应了。
新婚的那一夜,仙草脱去了外衣,露出身上的六个桃木棒。白嘉轩问仙草,这小铃铛是干嘛用的,仙草说那是打鬼的。白嘉轩明白了仙草的意思,准备一个人跑到外面去睡。
结果,仙草于心不忍,她叫住了他,接着,一把褪去身上的六个桃木棒,投进了白嘉轩的怀抱里。
白嘉轩和仙草的婚姻终于稳定了下来,两人生儿育女,操持家中,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仙草在《白鹿原》中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女性人物,勤劳刻苦,一心一意为家庭付出。她和白嘉轩的结合,其实也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的大多数家庭。
仙草两字也是有深意。
这两字在咱们国人的眼中意义就是不一样的,比如红楼中林黛玉就是“绛珠仙草”转世。
小说开头,有一回写到白嘉轩曾去地里找到一株仙草。仙草其实就在意喻着白嘉轩第七房妻子的到来。
这株草是什么样子的呢?
有粉白色的叶片,粉白色的杆儿,还有四片粉白叶子。白嘉轩见了以后觉得很神奇,去询问冷先生,冷先生说这是白鹿,也就是祥瑞的象征。
叶片代表着白嘉轩,杆儿指的就是仙草,四片粉白叶子代表仙草给白嘉轩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三、小说通过白嘉轩娶妻这么一个极具看点的情节描写,把整个故事的基调给定住了。
这个开头大致有这么三个作用。
第一,吸引人,好看。
第二,从白嘉轩娶第一任妻子开始,到仙草的出现,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中即将要出现的主要人物一一登场,鹿三,冷先生,朱先生,鹿家父子等等,通过情节的转换,让我们知道了接下来要发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中心就在白鹿原这个地上,而矛盾的主要支线来自白家和鹿家的纠纷。
第三,白嘉轩和七任妻子之间的描写或许还有更深的含义。白嘉轩花光了钱财娶了前几任妻子,结果都出了问题,可为什么,即便出现问题,他的父母也要求白嘉轩娶媳妇,哪怕是穷得叮当响,也得先把这个事定下来。
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中国人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从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的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书中,连白嘉轩的母亲自己都说:
“女人不过是糊窗户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死了五个我准备再给你娶五个。家产花光了值得,比没儿没女断了香火给旁人占去心甘。”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呢?
其实跟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有更大关系,我们古代是农业社会,农民是靠土地吃饭的,既然要植根土地,就必须要有劳动力,男性就是最大的劳动力,家中男性数量大,意味着具备更多的劳动力,也意味着这家人人丁兴旺,未来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虽然,人多了以后可能又会带来其他的家庭问题,但是这种文化的产生也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而慢慢演化而来的,也不能一味将其否定。
小说的刻画还是比较客观的,它只是在反映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面貌,孰是孰非,就让读者自行去判断。
《白鹿原》这部小说所描写的社会环境,正好处于新旧文化交割之际,所以在这个过程产生了非常多的社会摩擦,非常具有看点,也能引人深思。
《白鹿原》里,作者为什么让白嘉轩连娶了七个女人?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小说《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的代表作品,是他用来垫棺材板的作品,发表之后很快就获得茅盾文学奖。被评论家白烨称之为:代表新中国五十年来文坛最全思考、最美收获的作品。我几乎隔几年都会重新翻阅一次,每次读都有很大的震撼。
小说的开头我都会背诵了,是这样一句话:后来白嘉轩回忆自己的一生,最引以为豪壮的就是他接连娶了七个老婆。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当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刚刚进入中国,成为一代人的偶像。这个开头明显是模仿的马尔克斯的风格,以一种回忆的腔调进入小说的氛围。
这一句话如果你仔细品味的话,就可以有很多内容在里面。首先交代,故事的主人翁:白嘉轩是一个特别生猛的人物,连续娶了七个老婆;接下来又会引起人们的好奇:为什么要娶七个老婆呢?你读了这第一句话,就有兴趣接着读下面的内容了,算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
文章接下来就详细叙述白嘉轩娶这七个老婆的具体过程,又是做铺垫:主人翁白嘉轩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出身于什么样的环境,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是什么样的,白鹿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最后一群人的故事都在这里上演。就像红楼梦里面林黛玉初见贾母进大观园一样,各色人等就从这里登场了。就像一根线一样,后面扯出来一个魔幻的大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有了苏明玉的命运,有什么的世界观,和我们当下有什么关系。就这样层层递进。
白嘉轩为什么要执意一直娶老婆下去?死了一个再娶一个,不惜耗费巨大的家产,甚至卖房子卖地还要继续娶。甚至他的父亲病逝都不歇着,母亲干起这些事儿来更加的果断和麻利,毫不犹豫。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层意思一出来,就是凸显了一个时代的特质。也是为接下来的故事在铺垫。看到这里,大家肯定都明白了,这里讲述的肯定是过去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群人的故事。
总之,这样的开头虽然显得特别粗鄙生猛,但是也为接下来跌宕起伏的故事做了很好的氛围铺垫了。就是这群猛人,看他们能整出什么样的动静来吧!给初读这本书的人一个这样的印象已经够了,已经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开头了。陈忠实为了写出这句话,尝试了无数次,应该说这个开始还是蛮成功的。
《白鹿原》里,作者为什么让白嘉轩连娶了七个女人?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
作为一部鸿篇巨制的大作品来说,《白鹿原》开头写白嘉轩娶了七个老婆,大约有这样几个效果:
吸引人的眼珠,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所有的文学作品,开头吸引人能读下去很重要。《红楼梦》开头的神话传说,木石前盟,就很吸引人,想知道后来怎样。
《白鹿原》开头这样写: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好奇的心。一定会手不释卷的看下去。
展示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暗示人物后来的命运当然,一部优秀作品,精彩的开头只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还是远远不够的。小说一开端,讲述白嘉轩娶的七房女人的过程,至少已经给读者暗示了这样几件事:
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使白家有一定的家底,但是白嘉轩不停的娶女人,差一点让白家伤元气,但是一定要给白嘉轩娶上媳妇,续上白家的香火,却是白家全家的共识。
我们看看白嘉轩的爸爸白秉德老汉临终的遗言吧:
秉德老汉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咱们白家几辈财旺人不旺。你爷是个单崩儿守我一个单崩儿,到你还是个单崩儿。自我记得,白家的男人都短寿,你老爷活到四十八,你爷活到四十六,我算活得最长过了五十大关了。你守三年孝就是孝子了?你绝了后才是大逆不孝!”嘉轩的头上开始冒虚汗。秉德老汉说:“过了四房娶五房。凡是走的都命定不是白家的。人存不住是欠人家的财还没还完。我只说一句,哪怕卖牛卖马卖地卖房卖光卖净……”这些描述都暗示了故事发生地,有深深的封建思想,受封建礼教影响。
②女人地位底下
白嘉轩娶的前面那些女人,他对她们的印象,就是床上的那些事情,他记不清她们的面容,甚至有些人的名字。女人在白嘉轩眼里,也不过是个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说明白嘉轩也是一个有浓厚封建思想,维护封建礼教的一个人。
这个描写,为后文故事中几个女人的悲剧式结局做了暗示。
③暗示白嘉轩后来的命运不顺。
一个娶一个媳妇死一个媳妇的人,点该有多背?命该是有多硬?这样的人,将来的命运也不会很顺利。
果然,我们知道,白家老大白孝文成了一个人渣,白嘉轩最喜欢的女儿白灵,也早早殒命。白嘉轩白发人送黑发人,尝尽人间悲苦。
总结总之,《白鹿原》以白嘉轩娶了七房女人开端,除了吸引人眼珠,还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大环境和主人公的命运。
《白鹿原》里,作者为什么让白嘉轩连娶了七个女人?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呕心沥血之作,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书讲述了白鹿原村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矛盾纠葛,反映了宗法家族制度和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和政治斗争中的坚守和颓废。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小说一开头就写主人公白嘉轩娶了七个老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首先,小说这样写马上就把我们带入宗法家族制的故事背景。白嘉轩为什么在老婆一个接着一个死掉后还不死心?他并不是好色之徒,相反,他行事光明磊落,常怀仁义之心。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就是想繁衍下一代,保证白家一族的兴盛。
其次,小说这样开头,具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魔幻色彩。应该说,陈忠实那一代的作家,都难逃马尔克斯的魔咒。《白鹿原》开篇第一句是“白嘉轩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样的开头确实具有惊雷之效,算是开篇取巧,并为写白嘉轩做铺垫。
最后,《白鹿原》的主题是寻根。作者开头写了白嘉轩娶了七个老婆,不停留在以道德的人格追求为核心的文化之根,而是进一步更深刻的揭示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人之生存的悲剧性。《白鹿原》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透过白嘉轩锲而不舍地娶老婆,就立刻鲜活地体现出来。
总之,《白鹿原》这样的开头,既展示了小说的传奇魔幻色彩,又和小说的主人公、主题有暗合之处,可谓是一举三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