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五岳之首,大部分人都爬过吧,有没有上下山全程徒步完成的,说说你的感受可以吗?
2019年7月,夫妻二人自驾游,北方行,经过泰山。
一直想去秦山,计划先到曲阜,再登泰山。理由简单,在下书生一个,来山东,当然要先拜孔师。
二日准备停当,天火热,据店家介绍,夜爬泰山最妙。于是,白天作了细细功课,晚上10点左右开始动作。
(作者在泰山门口留影)
本人曾经在一些地方登山,感觉体力,还是能扛。盛夏泰山,夜来凉爽,时序拉长,走走歇歇,估计问题不大,虽然本人已64岁,妻子也近60了。
类似所有登山朋友经历,起初完全没有问题,当然,后来也没有问题。夜深,泰山灯光闪闪,人头攒动,一路上欢歌笑语,众人好不快活。
(人头攒动,一路上欢歌笑语,众人好不快活)
过十八盘,由于气力消耗,人情已不再是1个小时前那么高涨了。
朋友让说说上下山全程徒步完成的感受,感受深刻。
从心理上讲,一生有机会能在晚上爬泰山,令人兴奋。因为以前没有经历过,今后有没有呢,难说。至少,这一次,是自己一生中的大事,个人来说,很愿意把握这样一个机会。
(作者夜爬泰山,在十八盘留影)
回答提问:我夫妻二人完成了上下山全程徒步,没有乘坐缆车。
朋友们千万莫听错,不要以为咱强大到了那种可全程徒步上下泰山,且不说,咱真没那本事,便是有,也不敢说出来,泰山什么地方,心里恭敬着呢。
(作者妻子夜爬泰山)
当时,大约凌晨2点,我们抵达南天门,天开始下雨。租大衣,找地方避雨。
为什么不住旅社?
夜登泰山,为了看日出,人们都说,太阳一般4点钟左右就出来了。我们到天街,已2点。住旅社显然不合适,还没躺下,这边就要起来,不化算。
只好捱,捱到4点,再就去看日出。
(泰山顶上的人群)
山上风雨交加,冷的厉害,山顶上穿大衣、着短袖、各色人等都有,我们裹了大衣,挤在一个门口谈人生,那个狼狈样子,在这里不好意思帖出来。有点像被俘虏的国军。
有雨意味着看日出靠不住。事实上,我们4点多钟冒雨上玉皇顶,除了雨濛濛一片,什么也没有看见。
(第二天早晨,作者在南天门留影)
至于,有没有上下山全程徒步完成。完成倒是完成了,可咱是被动的,并非主动,或者说没有办法。泰山上有缆车两路,偏偏这天出现故障,怎么办,如果坚持要坐缆车,你得等。维修材料可能还得从山下给运上来,谁也没有办法知道缆车什么时候能够修好。
我们商量,决定走下山。
(第二天早晨,作者在南天门留影)
上过山的人知道,下山很难走。以泰山之陡,更难。
但总得下山去,在山上等不是个事,谁知道缆车什么时候能修好呢?
我们是硬着头皮走的。下山,侧了身子,一步一步移。约莫2小时后,我们出现在泰山停车中心。
立刻在椅子上睡了起来,几小时后,继续步行下山,到达山下,又立即赶往旅社,倒头大睡,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中途没有吃饭,没有起床。
(立刻在椅子上睡了起来)
凭心来说,泰山让我伤心,因为没有给面子,老远来,太阳也不露一下脸。缆车也坏了,得走下山。
不建议朋友们上下泰山全程徒步完成,专业者除外。因为那样很伤身子,因为,晚上上去,中间没有一个休息缓冲,二天又走下来,脚下不稳,扭了脚如何是好?硬扛,不可取。
登泰山,在下认为最好还是今天上去,在山上住一夜,第二天下来。这样,无论上山还是下山,都从从容容,住了一夜,精神也好得多。
泰山无疑是心中的喜爱,在泰山没有过好,不怨泰山,是咱时间没有安排好。相反,此一夜行,增加了人生体验,感触多多,受宜多多。
今后有机会还要夜爬泰山,但,时间会安排好来。
泰山,记忆深刻!
泰山,五岳之首,大部分人都爬过吧,有没有上下山全程徒步完成的,说说你的感受可以吗?
爬过两次,上下山全程步行。
泰山,五岳之首,大部分人都爬过吧,有没有上下山全程徒步完成的,说说你的感受可以吗?
谢谢邀请。对我来说,爬泰山印象异常深刻,说说我爬泰山的感受,或许能给向往泰山的朋友们一些参考。我的部队原来就住在泰山脚下的大众桥——黑龙潭水库旁边。因为军事训练需要,我们每年都要爬几次泰山,不是为了观赏风景,而是为了增强体能的需要。记得第一次爬泰山是在三月份。那时候还春寒料峭,残雪就随意地洒在山疙瘩间。我们新兵一排三班由班长带队,8名新兵徒步前进。班长是山东沂蒙山区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回来。他对这次登山要求相当严格,除了每个人把军用水壶装满开水外加一块毛巾和两个棒子面饼,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允许携带。给的任务非常明确:从黑龙潭水库出发,徒步到达南天门,再从南天门徒步登上玉皇顶,然后原路返回部队营房,用时180分钟。如果超时就要挨罚。
我们8个新兵都是第一次登山,没有任何经验,开始就卯足劲地往上跑,很快就把老兵甩在背后。班长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交代一定要注意安全。等爬到南天门时,已经是浑身汗水,口渴难忍了。再往上攀登,特别是十八盘,已经被班长远远甩在后面。全班返回营房,班长用了162分钟,我们几个新兵差不多用了220多分钟。在讲评这次训练时,班长只用了“你们太急”作为点评。
半个月之后,我们开始第二次爬山,我们这次吸取第一次教训,开始就沉稳前行,保持体力。但这次登山路线有所改变,是从红门向上,要求返回同样是180分钟。为了增加难度,我们每个人携带五公斤沙袋。结果班长只用了158分钟,而我们用了210分钟。班长点评时给的评语是:“有点进步”。
印象最深的是全副武装,要求我们携带背包、挎包等五公里越野训练物品,这些物品差不多有20斤重。携带这么重的东西徒步爬山难度是多么大。更为重要的是,这次爬山训练是在夜里,大约是凌晨2点,要求五点前返回营房驻地。当时天气晴朗,一轮金黄色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班长给我们每个人配备了一个手电筒和一根木棍。这次登山我的成绩最好,共用了196分钟,全班第一,还超过了班长。
我前后共计徒步爬泰山共计29次,每次用时基本上都在三个小时左右。只有两次爬山是陪前来部队探亲的哥姐登山的,因为他们边走边欣赏美丽的风景,结果全程花了六个半小时。
泰山,五岳之首,大部分人都爬过吧,有没有上下山全程徒步完成的,说说你的感受可以吗?
累,腿疼,疼了一周😄😄😄
泰山,五岳之首,大部分人都爬过吧,有没有上下山全程徒步完成的,说说你的感受可以吗?
2006年开始负责旅游报道,拿泰山作个例,解剖麻雀,每年五一、十一各徒步爬一次泰山,通过步量的方式,来了解第一手的新闻,在此期间发现了大量的原创新闻。
爬泰山的确对人的体力、意志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在节假日游客高峰时期,看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黑压压的人群,真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感。也把它作为对泰山、对大自然伟力的一种对话。正因为徒步采访,认识了泰山上上下下的朋友,兄弟们,和领导们。知道他们日常生活的很多,辛苦与欢乐,曾经关注泰山挑山工,环卫工,知道为捡一片飘到山涧的垃圾,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知道泰山一天迎来8万游客,可能就会扔下6吨垃圾。知道大家在泰山顶上扎帐篷,看似浪漫无比,实则危险无比,容易酿成踩踏事件,容易导致火烧连营。我们首次提出了泰山游客预警,提出最佳游客量,最大承受量的概念,影响了《中国旅游法》。知道泰山安全大于天,一年四季绷紧弦。爬泰山是我对工作的一种态度,一种坚持,也是我十年旅游记者最骄傲的一点。其他爬的记不住,在这10年中,节假日至少徒步爬过20次,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服务读者,完成任务。
感恩泰山!
泰山,五岳之首,大部分人都爬过吧,有没有上下山全程徒步完成的,说说你的感受可以吗?
全程爬过,下来后三天下不了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