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进藏自驾游热度一直不减?

很明显,朋友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

就进藏热度而言,几乎所有进藏方式都人声鼎沸、浩浩荡荡,热度一直不减。

自驾游是一种玩法,或者说是一种活法,它是旅游方式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徒步、骑行、自由行、跟团等等多种形式。

你的问题关键词是“西藏热度不减”。进藏热度,本质上是西藏热度,不知道你是否认同。

为什么说西藏热度是一个哲学问题,因为死亡问题是哲学最大问题。西藏旅游,参与者无不感受到藏地的苍茫,高山冷峻,生命微不足道。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面对洪荒、永恒和凝固,都会产生对死亡的思考,即对永恒的思考。

所以说,人们遇上了哲学问题。

西藏旅游为什么会热呢,而且长时间不减?

是因为西藏景色美丽,有雪山,湖泊,草原。很多人如是说。

我不这样认为。别的地方也有雪山,新疆就有。而且新疆的雪山可以近前参观,西藏的雪山通常隔着、遮着,象珠峰雪山,去了,还不一定可以看到。

至于说到湖泊、草原。西藏的湖泊、草原即不是最大,由于环境严酷,也算不得最美丽。强调一下,在下是说”最美丽“。

这么说来,景色不是西藏旅游热的主要因素。

有人说,因为藏传佛教文化特别新奇,引起了热度?

好像也不一定,古时候佛教在政要支持下,已经很繁荣了,藏传佛教是一个分支,其影响力达到所有藏地,我国藏族同胞住民分布在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四省,查询资料,没有见过这些地方发生由于宗教引起的旅游热记载。

有人说:由于藏族人民生活习惯具有神秘感,大家产生了长时间的热度,争相旅游西藏。

好像也说不通,刚才说过,藏族同胞分布在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四省,真要热起来,不仅仅是西藏,应该包括其他。

那么,是什么使“进藏自驾游热度一直不减”,或者说“西藏热度不减”呢?

在下认为,“西藏热度”应该和西藏的高度,和人们的生死观念有关。

通俗点讲,西藏热度产生于人的生死观。

怎么和生死有关呢?

举个例吧:

中国旅游有两个天堂级所在,杭州西湖,西藏全境。二地为游客所喜爱。但,两个天堂不一样。

杭州西湖的天堂和西藏的天堂不是一回事。

从表象上看,杭州旅游参观和西藏旅游参观,所看对象,在名词上似乎都差不多,山、湖、寺庙。

但,天堂西湖和钠木措圣湖,杭州的灵隐寺,西藏布达拉宫,不是一个意思。

特别是那山:

杭州西湖周边有很多山: 玉皇山、龙井山、南高峰、南屏山、凤凰山、仙姑山、栖霞岭......都是美丽地方。

西藏则有更大更多的山君,全是世界顶尖级: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横断山、昆仑山。

南北天堂,完全两世界,西湖有似西藏后院的盆景,不是一个级别。

林语堂先生有文章谈到西湖之美,说“西湖秀雅宜人。一片湖城,高山环绕,古塔寺院,散在山巅。......西湖,常比做古代美人西子,常被人看做一个娇嫩风流的江南美女,风和日丽时,她面露微笑。烟雨迷濛时,她紧锁眉头;也像西施一样,她紧皱锁眉头时,更令人神荡魂销。杨柳掩映下的岛屿,似乎是飘浮在银灰的雾霭之上,究竟山峦飞腾而上接云雾呢?还是云雾下降而环抱山峦呢?实在令人煞费疑猜。”

先生笔下,杭州西湖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花团锦簇、 桃红柳绿,人间天堂。西湖是一个美人。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著名词作《那一刻》,从时间上表达对“情”的诉求,那一刻,那一日,那一夜,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那一瞬,整整个个人的一生了,表达了一个男性生在佛世环境的乞愿,情是仓央嘉措的天堂。

诗作重复写到诉求之地,用动词作如是表达,“我升起风马”,“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我听了一宿梵唱”,“我磕长头在山路”,“我摇动所有的经筒”,“转山转水转佛塔啊”,表达的都是藏地某一个地方,在西藏某一个地方想念她。

但,细看诗作,却看不到一个春暖花开的世界,诗人不给出一个“我们这里很好,你来了会幸福”这样一个带有绣惑性的表达。通常恋爱,相思,哪怕是单相思,都要有一个我这里很温暖,你来吧式承诺。

仓央嘉措没有这样写,他干脆便不写。因为,西藏本苍凉。

仓央嘉措认为西藏天堂含义在情,在再生。

杭州西湖旅游主要看景致,这里人群宜居山水美丽可优雅生活——从而被认定为人间天堂

西藏旅游也看景致,却是从景致中看沧桑,其厚重在生死上。

不必要忌讳谈死,西藏人没有死的概念,信仰轮回往生,境界不一样了。

繁华使人醉,沧桑令人醒——人们通常会在西藏之行中得到一些感悟,西藏不可替代的美,也在这里。

今天的人们怎样生活,怎样生,道理简单到人人皆知,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荣辱,高者胜出。

人的一生,随波逐流,无不在欲望之中挣扎,所有欲望,说白了都是怎样生的问题。

争夺最高点是人之劣根嗜好,好比下棋赢了高手,文章拿到了最高奖,某一个领域比试,技压群芳,高人一步......

世界西藏最高,所谓一生必去西藏一次,也有这个意思。旅行西藏,走过318,成为朋友们自豪的资本,事实上,自驾过西藏也值得自豪,人们乐此不彼的去西藏旅游,自驾游,本质上是对高度追求。在追求中,在旅行活动中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面对洪荒、永恒和凝固,都会有对死亡的思考,即对永恒的思考。

面对生死问题,不是雪山,湖泊,草原这些地貌形式可以替代得了的,西藏自有其特质,不会有人去新疆旅游追问生死问题,但进藏,任何人都会或主动或被动思考生命两极。

读过一本叫做《西藏生死书》的书,书中有一些言论很有意思:

“我们的生活步调如此地紧张,使我们没有时间想到死亡。为了拥有更多的财物,我们拼命追求享受,最后沦为它们的奴隶,只为掩饰我们对于无常的恐惧。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消磨殆尽,只为了维持虚假的事物。我们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成了要把每一件事情维持得安全可靠。”

“人们没有时间面对真正的问题。”

西藏热度是一个哲学问题,是死亡再生问题。因为生,人们好像很清楚它的脉络,快乐、自在是原则,面对死,人们没有时间面对真正的问题,忽略了它。

人们总以为还早,还有的是时间,并不知道任何人都来日不多,并非来日方长。

珠峰的本质,是时间表达。表达什么呢?永恒。一切已然死亡,一切已经再生。

所以有很多朋友将西藏旅游视为:死亡之路,定义为死亡天堂,甚至连林芝的美丽也理解为凄美,愿意到西藏去死一回。

生死是每一个人无法逃避的大事,自有人类以来,一直是人生最主要的目标。

西藏无疑为所有进藏的人群提供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验。山在那儿,永恒也在。从永恒中找生命意义,思考生死问题的场所,除了西藏,没有二家。

人只有在极限高度的地方,纯净的世界,身临轻视生命的洪荒才会认真思考。这是懒惰使然,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要去西藏。

我认为西藏的旅游热度会一直不减持续下去。

为什么进藏自驾游热度一直不减?

我自驾过一次西藏后,还有想自驾西藏的冲动。自驾西藏一路上远离了城市喧嚣,蓝天白云,确实漂亮。所以自驾西藏游的热度一直不减,反而这两年越来越热了

为什么进藏自驾游热度一直不减?

太多太多人向往去西藏了,能够自驾去西藏的所需天数时间长,公里数长,自然花费较高。再加上很多人对西藏有这个特殊的情怀,还要沿途美丽的风景,这自然是进藏自驾游热度一直不减。西藏自驾游的路线在国内旅游路线里面算是金字塔顶端的一个地方了!能忍受极端的高原环境、不辞艰辛到这儿的人,要么是虔诚的教徒,要么是真正心怀诗和远方的人。西藏是自驾游爱好者的心中的天堂。

1.关于进藏情怀和神秘感

对心中有杂念,厌烦都市生活的人来说,去淳朴神秘的西藏可以洗涤心灵。西藏作为雪域佛教圣地,是现在人们心中的香格里拉。哪怕不能在这里生活,只是去呆几天也好。

2.多条自驾路线可选择

自驾游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多条进藏路线,从相对好走的到专业挑战性高的路线都有,沿途风景,值得自驾进藏。

3.这里的景色真的是太美

从三四月份的林芝看桃花,到拉萨的布达拉宫以及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措,纳木措、玛旁雍措。还有然乌湖,珠穆朗玛峰,刚仁波齐峰等等!

还有自驾路上看到的五彩的经幡,神圣的雪山,碧蓝的湖泊,无垠的草原,洁白的哈达都是让我们去的理由。

4.藏传佛教文化

藏传佛教在西藏较为广泛的影响,很多旅游资源都带有浓郁的的宗教色彩。寺院内长明不灭的酥油灯、低沉的法号声,转经筒,磕长头的信众,都是独具特色的宗教色彩。

这几个理由,哪一个都值得我们进藏去看看,这能不火吗?没去过西藏的想去,去了西藏的还想去,这就是中了西藏的毒。

自驾进藏的几条路线
  1. 一般西藏自驾的路线最好走的是青藏线,但是沿途风景很单一,一般都是青藏出的比较多一些。
  2. 选择从成都进藏走318川藏线的比较多,这里沿途风景美丽。川藏线又分为南线和北线,走317的相对少一点,但是风景也不错,路况相对318难走。现在318路线,基本上很好走,但是雨季还是注意泥石流路段。通麦天险也需要注意,另外一个就是九十九道拐,下山注意安全。看图:上是北线,下是南线。
  3. 进藏难度最大的应该算是新藏线,海拔高,路不好走。新藏线和其他川藏线,滇藏线相比,吃饭住宿条件更差。
  4. 从云南进的滇藏线,是老的茶马古道。从香格里拉进藏穿到芒康并到了川藏南线。人文景观是滇藏线的特色,可以连着大理,丽江一起游玩。这是小资玩家非常喜欢的一个路线。
  5. 从云南贡山的丙中洛开始进藏的还有一条察察线,这是一条纯越野路线,也是进藏最短的一条路线。下面就是怒江,一般人不要选择这条路线进藏!
去西藏的最佳时间

一般进藏的旅游旺季时间是四月到十月,这个时候人多些。但是西藏这里一年四季其实都有她不用的美丽风情。

  • 春天去西藏,那就选择去林芝看桃花,还有沿途的雪山冰川。
  • 夏天去西藏,温度高,雨季空气相对湿润不干燥,人的舒适度高。需要特别注意七八月份由于是雨季,自驾开车注意泥石流冲毁路面。这时候也是全面西藏游客最多的时候。
  • 秋天去西藏,颜色灿烂,色彩分明,是摄影的好季节。
  • 冬天去西藏,温度低,阳光晒着也很温暖,这个时候游客特别少。冬天是西藏观看星空最好的时节,天空最明净。最近两年西藏政府在冬季的时候,对机票,景点门票和住宿酒店全部下调价格,真的很亲民。
关于景点门票:
  • 布达拉宫:第一次进藏的人,到了拉萨肯定会选择去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淡季免费,旺季的时候是200元。开放时间:上午9:00-12:00 下午15:30-16:30。

关键是200元你很可能买不上票。去了提前一周预约能排上就很不错了。有的从黑市买的800-1000不等。也可以提前通过旅游社预定。

  • 大昭寺

门票价格:80元

开放时间:全天

  • 羊卓雍措

门票价格:40元

开放时间:全天

  • 雅鲁藏布大峡谷

门票价格:公路游290元、水陆联运710元

开放时间:6:00-18:00

  • 纳木错

门票价格:120元/人

开放时间:6:00-18:00

  • 鲁朗景区

门票价格:80元/人

开放时间:全天

关于西藏的美食

我感觉西藏的吃,确实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少了不少花样,可能离四川进,以川菜为主。蔬菜又少又贵,肉比较多。但是独特的藏族风情,也奠定了这里的美食的有她与众不同的地方。

  • 酥油茶,是西藏的特色饮料。是做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
  • 糌粑,用青稞制作而成,是把青稞洗净、晒干、炒熟磨成面,在加入酥油茶、糖、奶渣制作而成。糌粑含热量高,既可以充饥又可以御寒。
  • 琵琶肉是藏族腌制的特色美食。把猪宰杀后不要内脏和骨头,放进调料,连续搓揉,然后缝合,晾干。晾干后和琵琶相似,所以就叫琵琶肉。
  • 林芝鲁朗石锅鸡:将鸡放入高压锅中蒸煮一会,再放入砂锅中,加入调料,蘑菇,水等熬炖,撒上香菜。味道鲜美,这也是一道特色菜。墨脱石锅鸡价格不菲,最少也得三百多一只鸡,若是要加虫草或其他山珍,就得五六百。
关于西藏的住宿

进藏沿途的住宿条件是参差不齐,有的地区房间条件相对差一点,但是大部分还是不错的。住宿可选的也比较多,从客栈民宿到青旅,再到酒店宾馆都很多,丰俭由人。其中拉萨和林芝因为都是旅游城市,所以住宿条件相比西藏其它地区都好一些。

哪些人不适合进藏?

西藏海拔高,没去过的人担心会有高原反应。其实正常情况下,身体健康的都可以去。如果身体有严重疾病,最好不要去西藏。像是:有心脏病,脑血管病的,癫痫患者,精神分裂,有呼吸疾病患者,高危孕妇,还有曾经有过严重高原反应人群。

再就是如果严重感冒发烧也不要进藏,等身体好了以后再进藏。刚刚进藏,最好不要洗澡蒸桑拿,避免感冒。等身体适应以后就可以适当的洗澡了。

进藏带什么药

除了我们出门旅游常备药,如治疗感冒发烧拉肚子的,再准备一些抗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红景天(提前10天服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高原安(抵西藏后服用)、西洋参含片。

进藏带什么衣物

季节不同需要带的衣物不太一样,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把防晒做好。西藏紫外线特别强,最好不要穿短袖上衣和短裤,尽量选择长袖长裤。必须备厚衣服,春秋冬季建议带上羽绒服、保暖内衣。到珠峰、阿里地区、藏北地区那里一年四季温度低,必须带好羽绒服。鞋子最好是旅游鞋或登山鞋多带上两双替换。反正是自驾,多拿点放在车上备着。

来西藏寻找信仰吧!来西藏,会让你对生活充满勇气与希望。

我是一名有16年的旅游从业者,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好的地方有特点的都可以分享给好朋友。旅行不是让我们逃离生活,而是教会我们与生活握手言和,保持热爱。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给我点赞,你们的支持也是我继续的动力。

为什么进藏自驾游热度一直不减?

人人都有个挑战自我不服输的心理,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去不了的地方越想到达!进藏自驾游热度不减,缘由在于自驾游爱好者的一个梦想趋势线。这个梦想起源于会开车,成长于各个旅游目的地的路上,最终圆梦于西藏。

人人都有梦想,在喜欢自驾游的人群中,从开始的周边半日游、一日游,到后来的两日游三日游,再到更长时间的长途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期间进藏一直是自驾爱好者的终极梦想,或许因为它的艰难困苦,遥不可及;或许因为他那绝世天下的风景;又或是因为那与众不同的异域文化;总之,每一个进藏的人从拿出驾驶证那一刻就开始准备出发了。

人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目标点,而自驾游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去过一次的地方不会连续紧接着再去,而是收拾行囊,做好攻略往着下一个新目标前行,那么进藏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包括车辆、身体、经济、驾驶技术、经验等,很多人都把进藏作为了自驾旅行的目标和挑战自己的标准。于是进藏者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欣赏了春天风景还想看秋天的景色,就这样络绎不绝,热度不减,去过一次还想再去。

为什么进藏自驾游热度一直不减?

人这一生必去的地方是哪里? 那一定是西藏,因为那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了,伸手就能摸到云彩。每个来到西藏的人,都好奇地带着各自不同的期待和梦想,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向往西藏的蓝天雪山。深一层的就有为朝圣的虔诚信徒,或慕名而希望登上这个离天最近的世界屋脊。 更有向往于仓央嘉措细腻真挚感人情诗及感动于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的圣洁之恋的。

而我03年初次进藏,却是揣着诸多未知的好奇而来。那时走过青藏公路,翻越唐古拉山口到了拉萨就觉得很牛了。毕竟是第一次,开的还是轿车。现在想起来有点楞。

第二次进藏是为了走据说是最美的318川藏南线, 09年7月开车往滇藏线到芒康上318到拉萨,到了珠峰后本想走新藏公路到新疆,后来因故改道青藏线走人。因此留下了了阿里梦。

后又听说,西藏有个墨脱,传说是高原上隐秘的莲花。是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于是又一次进藏,并且尝试挑战自己,于2013年10月用四天时间徒步走进墨脱。

10月20日第一天,我们风雪中翻越海拔4250的多雄拉山口,到达拉格 全程10公里,第二天暴雨中穿越原始森林,到达汗密,全程19公里,第三天休整一天后,第四天,阳光明媚下漫步热带雨林,全程21公里蚂蝗贴身相伴。过解放桥到背崩村后乘车到墨脱县城,四天徒步50公里。乘车离开墨脱回到林芝。六天后 10月31日 墨脱公路正式通车。作为通车前最后一批徒步走墨脱的人,我们被历史翻篇了。

徒步墨脱回来,大家说明年2014年马年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本名年,据说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十圈者可在五百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108圈可得道成佛。而佛祖释迦牟尼生于马年。在佛的本命年即马年转山,转一圈相当于平时转十三圈,能额外增加十二倍的功德。

我算不上是信徒,我只是崇尚佛家的仁爱待人之道,此行转山,信仰上做一回香客,体能上挑战一下自己,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的不知不觉,无所谓罪孽也不求多少功德,只求无愧于心,两天的徒步,第一天22公里,夜宿5300米海拔的神山脚跟下客栈,第二天27公里,全程海拔从4600米到海拔5786米号称生死门的卓玛拉山口。再回到4600米海拔的塔钦镇,沿途感受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说清。感谢同行的兄弟。祝福我所有的亲朋好友扎西得嘞。

几次进藏后,还留有遗憾的新藏公路让我念念不忘,于是2017年再次启程。从广州出发经成都走318再次进藏。和几个第一次进藏的朋友一起,经珠峰阿里到狮泉河从青藏线走到新疆。走了一个大环线。

虽然跑了那么多趟西藏,大北线的一错再错却还没去。加上近年大家热捧的丙察察线。我明年的计划就是丙察察进尽量沿着新219到阿里后从大小北线回到措勤然后往那曲走川藏北线回来。

珠峰脚下跑一圈。

新藏线上能跳跃。

经历了那么多次进藏。身体已经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再去的理由,相信热爱生活去过西藏身体又没问题的。和我是一样的。说不清原因,但总有理由。也许那边真的有诗和远方。

为什么进藏自驾游热度一直不减?

有一句话叫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去不了的地方越想到达!进藏自驾游热度不减,缘由在于自驾游爱好者的一个梦想趋势线。这个梦想起源于会开车,成长于各个旅游目的地的路上,最终圆梦于西藏。

人人都有梦想,在喜欢自驾游的人群中,从开始的周边半日游、一日游,到后来的两日游三日游,再到更长时间的长途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期间进藏一直是自驾爱好者的终极梦想,或许因为它的艰难困苦,遥不可及;或许因为他那绝世天下的风景;又或是因为那与众不同的异域文化;总之,每一个进藏的人从拿出驾驶证那一刻就开始准备出发了。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点目标,而自驾游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去过一次的地方不会连续紧接着再去,而是收拾行囊,做好攻略往着下一个新目标前行,那么进藏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包括车辆、身体、经济、驾驶技术、经验等,很多人都把进藏作为了自驾旅行的终极目标,这个事如同赛跑,枪响时同一起跑线,而到达终点却各不相同。于是进藏者一年又一件,一批又一批,络绎不绝,热度不减。

试问,如果西藏有一天不再有人去了,会是什么原因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