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时带着液化气安全吗?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经常看见一些自驾游爱好者介绍出行时带着卡式炉或5公斤左右的液化气,解决路上的吃饭问题。如果气温较高的季节,如何保证气罐安全呢?

朋友有2问:1,自驾游时带着液化气安全吗?2,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作者等人在某地使用液化气做饭)

我一直在用“床”车自驾游,即吃住都以车为主要载体那种。不言而喻,我为了吃饭方便使用过多种用火方式,这其中包括液化气。那么自驾游使用液化气安全吗?

我回答:安全。

(作者妻子在某地停车场使用液化气煮面条)

我认为在所有用火烧饭方式中使用液化气罐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方式。干净,火力大。

我使用的液化气即煤气罐是5公斤那种,二个人一个月的旅行一罐气足够了,烧饭有电饭煲,炒菜、烧水用煤气。

(作者在某地使用液化气做饭)

有人说煤气罐在车上不安全,车内温度高了有危险。这是没有用过的人说话。首先温度高所指是多少,比如车内65度了,煤气罐会不会产生燃烧或爆炸。如果车内温度达到了65度,这个车应该停在通风阴凉处歇下来吧。再如果温度真的达到了燃点,就是说远高于65度了,便是车内其他物品已经燃起,未必煤气罐也燃了。事实上车内也不可能温度太高,许多房车使用煤气罐就是这个道理。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煤气泄漏,我的做法是,在使用完煤气后,将线管拧下来,给出气口加上一个闷头就行了。

(煤气罐有专用闷头,和上图样式差不多)

使用罐时,一般用木质箱子或纸箱或用类似米袋子那种的布袋将煤气罐包装起来防碰撞,安全第一。

朋友问到: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吃饭问题分两说。自己烧不等于不吃当地风味,否则旅游就变成了苦行。自己烧一般是指在一些没有合适餐馆的地方,比如西藏山路上,比如新疆沙漠无人区。

另外,镇上买来的菜自己做,比馆子里要干净,也更合乎胃口,更有情调。

我在新疆赛里木湖露营就是在湖区自己做饭,因为湖区没有商业,酒店在比较远的进口以外。自己做很惬意,很享受。

(作者妻子在某地使用煤气做饭)

有人问到,煤气用完了怎么办?明年7月我将去漠河进行环大东北游,还用煤气。煤气用完了就加气,这在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不是问题。我在某县城加过气,只需到随便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一下灌气的电话就可以了,或者干脆叫他帮忙叫人来接罐就是了,你自去景区玩,二天你再到店里来取,在店家吃两顿,交个朋友,解决。

特别提示:对于煤气罐要注意其存放与运输安全,用箱或袋包扎起来,固定好,是为了防止碰撞和不让罐体和电发生关系。汽车车体通常带负极电,煤气罐包扎起来,也起到隔离作用,这些我们在家里也是应该做到的。

自驾游时带着液化气安全吗?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自驾游带煮饭设备,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无非就是为了节约出游成本。什么体验啊,自己做卫生,安全啊等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就用水短缺一点可以击败它们,缺水的话体验一次就够了,还有缺水怎么能够保证所用食材,餐具清洗干净,卫生安全?

自驾携带液化气或卡式炉等应注意几方面事项,还是很安全的。首先携带液化气时应固定好,最好保护好,避免旅途磕碰,颠簸,尤其与携带的其他尖锐金属物磕碰是很危险的。还有途中应经常检查是否漏气,完好无损。遇高温天气,尤其暴晒下车内温度会极具上升是蛮危险的,接近超过60摄氏度会有爆炸危险的,所以得用车内空调降温,如离开车辆游玩,请将车停放外阴凉处。最后还要提醒自驾游客出游时要谨慎安全驾驶,多观察四周路况,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对于自驾出行吃饭问题,携带液化气或卡式炉自己做饭还是不错的选择。现在网络发达,自驾游火热,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在注意安全的提前下,提前做功课,寻找可自行做饭点,水源点,房车驻地等地方,然后就可以在途中购买新鲜食材了,到了以后就可以做饭,休息,调整了。

对于我个人经验而言,一般车上只带饮用水,然后我基本上是在有水源的提前下才会自己做饭,有时候旅途不赶,食材又有多,也会携带一些干净的水到下一个点后再做一次饭。其他时间都会以饭馆为主,也是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寻找评价高,价美物廉的店。如果出游有山林的野外,我还会携带一套可拆解小型柴火灶(网上可以买到,很便宜),可以捡一些木材燃烧煮饭吃。

自驾游时带着液化气安全吗?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自驾游车上带液化气,肯定不安全的。

一,目前比较流行地是用卡式炉,自驾游进川藏线,要翻越海拔四千米以上髙山十多座,过一座座雪山,几乎要在海拔三四千米雪域高原行进几天,卡式炉还要准备在髙原能使用的一套装备,一般在京东,淘宝一搜就出来了。

第二,目前,方便面,方便盒饭,罐装饮用食品,营养粉,髙档一点的糕点,如米花糖,蛋糕,奶粉适当准备些也可以凑合应对个三五天。

第三,根据我三年自驾,行程六万多公里,长期吃些防腐熟食,罐装食品,也是不行的。我在副驾踏脚处,与车载蓄电池并联安装了一台120A的西川牌蓄电池,配备了一套12v转220V,1500瓦的“sun”车载逆变器,车上烧水,煮饭,电器用电全解决了,还能预防车载耗电超负荷打不着火的难题。(我并联安装的是西川牌120A新上市的蓄电池,)

此外,我在车上还准备三瓶500mL,95%的酒精和一盏酒精灯(一盒火柴),一大袋棡碳(烤串串用的),拾一些旧轮胎橡胶皮,以备不时之需。

@快乐天使3865

喜欢我的文章,视频,希望你动动你的金手指,或关注,或收藏,转发,定会给你带来好运。

自驾游时带着液化气安全吗?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我18年2月份由厦门经由新滇藏线丙察察进藏,由于是春节期间,宾馆饭店大多也憩业,而且大人小孩共6人,怕路上没饭吃或饮食不习惯,随车带一2公斤液化气瓶,中饭赶上饭点就在路上饭店吃,如果赶路遇不到合适的就在车上吃干粮,晚饭在宾馆房间(基本在有排气扇的卫生间或露台)做饭,当地菜市场买菜,基本选耗牛肉或裂腹鱼等当地有特色的菜,回程从317回四川境内,2公斤气瓶一直坚持到四川德格县,一共差不多煮了14天左右,包括偶尔几天的干餐煮稀饭。用煤气瓶关心的第一主要是安全问题,为防煤气泄漏,我买了一个铜堵头塞住气瓶出口,下车锁车时窗户也留一条小缝, 全程近20天下来,还算安全,自带燃气好处还是有不少,不用为到处找适合口味的饭馆浪费时间耽误行程,自己做也不用担心饭菜卫生问题,特别是人多时众口难调,而且在路上的时候无论你想吃什么,只需要去菜市场买来自己做就可以了.....其次关心的是充气问题,其实出去旅游很多稍微偏僻一点的乡镇都有充气站,这种小煤气瓶一般民间的充气站稍微说说好话都会帮你充的.第三关心的是交警会不会查?从西藏逛一大圈将近9000公里回来,基本上没有交警对放在后备箱的这个小气瓶提任何意见.

自驾游时带着液化气安全吗?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用液化气罐自驾安全吗?我来聊聊这个事儿。国内自驾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跑的都差不多了。国外又跑了30多个国家。跑这么远的路。伴随我最长远的就是液化气小罐。这种液化气的小罐它火旺,炒菜,煮饺子,蒸包子都非常实用。我的车是丰田rav4。放5公斤的放不下,我就带了一个两公斤的小罐。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一个习惯。用完煤气罐的时候要把阀门拧紧,检查好。随车有一个煤气报警器。如果在某一个特殊地段,特殊的晚上,你不放心。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他套上一个避孕套。自驾路上每一个县城基本都有液化气站,用完了就加,很方便。自驾欧洲我也带了这个两公斤的小煤气罐。

长途自驾要说最方便的应该还是电。我的车安了216安时的副电瓶。2千瓦的福尔纽斯逆变器。还有2千瓦的柔性太阳能板。这些电足够我路上做饭,宿营做饭及车上的所有用电。

自驾这么多年来,我用过柴火炉,气化炉,酒精炉,各种炉具我都试用过。最终我选择了用电,用两公斤的液化气罐。这两个是最佳搭档。我走林区,走一些特殊的地区,不能用明火。我就一律用电。今天秋天去庐山。住庐山山顶一个停车场,停车场已经有20多辆车。因为没有电,他们只能是用方便面,面包充饥。我的车有电可以炒菜,我炒了几个菜,大家一起小聚。做饭的时候保安都很奇怪。发现我们是在用电做饭。他们说我们聪明。在俄罗斯,大家想吃饺子。包完以后就用我两公斤的小煤一块煮。很快就煮好了,大家吃的非常高兴。又吃到中国的饺子了。

自驾路上吃饭是个大事儿。每个车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我的一言之谈仅供大家参考。

自驾游时带着液化气安全吗?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我去年6月第一次进藏,一路备了很多吃的,主食和各种配菜放到冰袋里,保存10天沒问题,备个小酒精炉,分分就好,早、中餐真方便,晚餐住哪就吃哪,再喝口小酒也是潇洒。10天后,再花钱制冰袋,去市场或超市继续装备我的早、午餐,去藏、早午餐自己准备、自己做,不受时间限制,饿了车停到有水的湖边,赏着风景,洗洗车,我的饭也加工好了,我不赞成带液化气,很不安全,因路不好,振动液化气也是危险的,再说进藏路上查的也非常严,女人化妆包都不放过,更何况危险的液化气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