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老人环球旅途中不幸去世,外人说他是独行侠,在家人眼里他却是一个“神经质”,你怎么看?

10月18日晚(当地时间),一则发生在阿根廷的车祸消息,顷刻之间在社交媒体上刷屏,61岁的徐州老人陈冠明,骑行三轮车时与一辆大货车相撞,不幸离世。中国好大爷、奥运狂人、中国阿甘、中国驴神……数不清的头衔,都曾用于指代这名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农民。其实陈冠明是多面的。在各类媒体上,他永远是一张自信脸,花白须发下散发着灿烂的笑容。在大多数网友眼中,他是坚持梦想的侠客,代表着普通人“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家乡的村民,原先对他满是怀疑和嘲讽,如今更多是好奇和钦佩;自己的家人眼里,有埋怨、有无奈,有担忧、有鼓励,随着亲人远逝他乡,曾经的复杂情感都变成了无尽的悲伤。(紫牛人物)

在下曾作文《怀念一种精神》发表在《今日头条》以纪念前辈陈冠明。

纪念陈冠明,我们追问自己内心,纪念他什么呢,或者说怀念陈冠明一些什么呢。是怀念他一辆老旧人力三轮车,16年,行走20个国家,行程17万公里,北京申奥成功他蹬上三轮车开始“宣传奥运”之旅,还是怀念他骑遍祖国大江南北,“环游世界”,去过法国、英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

我觉得自己最怀念陈冠明的除了他所创造下的许多事迹以外,最主要还是他的“床”车。

他住在自己的三轮车内,车里搭一个板子,就成了一张简易床,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房车”,准确的说是“床车”。

我也使用“床车”,不同的是,我使用的是汽车,行走在祖国各地,今年春节又完成了“夫妻二人、单车、环海南游”,从雄伟的珠峰大本营到浩瀚激越的南海,从祖国西南到华夏东北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我对世界的追求。但心里还是佩服陈冠明的精神,这种佩服来源于我们一些经历的同比。这里仅说一点:

陈冠明用三轮车爬到了西藏7600米的高峰;我开车也曾路过6000多米高度。这个相比肯定不对称,一个用机械一个靠人力,汽车铁皮包裹着人,冷有热气,热有冷风。三轮车那是要一步一步蹬来的。西藏高反,他怎样对付,饿了怎样吃饭、倦了怎样休息,起风、下雨、下雪了,他又怎样应对,......这些细处,其难,我甚至连想都不敢去想象。

不可以用“神经质”一词来讲述英雄的过去,他的创造已经超过了世俗极限,光凭一时冲动是不可能做到的。英雄不被世俗理解在我们这个世界屡见不鲜,山的高度总是矗立在那里。我们可以去设身处地想一下:一个人,一辆三轮,面对世界最高大山,面对怒雪、面对世界上最强大、可以把人肉从脸上吹下来的风暴,他,陈冠明经历了什么。我认为,他和我们肉身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却超出了肉身而接近神。

天妒英雄,无常起舞成就陈冠明人间表达。在陈冠明辞世已半年时间里,我再一次祭书:

向陈冠明先生致敬!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撤下)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撤下)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撤下)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撤下)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撤下)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撤下)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撤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