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是诚信为主,还是利益为主?
谢谢姚老师邀请。
即来答,便要讲实话、真话。我原本不敢作答,为什么?因为,我以前也做过一点小生意,说来脸儿要红了。倒不是什么诚信出了问题,根本上来说,就是不懂。姚老师问题,我思索了两天,既然有人来踢馆,硬了头皮咱要上,于是奉旨作答。
(图片来自网络)
你问:做生意是诚信为主,还是利益为主?我答:利益。
为什么是利益?天下讲诚信的多了去,不可以随便否认全部。我说利益,是就本题所问“谁为主”, 因为利益依附欲望而生,诚信给付真诚之心。用白话来讲,利益讲究自我,想尽设法把钱弄进兜里,诚信反对诈、假、欺、骗。诚信与利益是一组考验人性基本道德的矛盾组合。
商人字义来源于商朝,由于国亡,疆域被支解,没有土地了,一些原商朝人为生计做起了异地贩卖,在当时这是社会地位非常低的营生。后来人们把买卖人都叫做商朝人即商人。有贬低意思在里面。我们不妨追问,古商朝人做生意是以诚信为主,还是利益为主?答案显而易见,当然以利益为主。他们社会地位那样低,由于生活无着落,才走上买卖这条路,如果一定要用诚信和利益来进行区别,我认为那时的商人,只有谦卑,不拥有诚信与利益。
(西晋石崇和王恺比赛斗富.图片来自网络)
西晋石崇和王恺比赛斗富的故事大家都 比较熟悉。他出身官宦,富甲天下,只讲骄奢,不讲低调,似曾经商,那么我们要问,他斗富的钱哪儿来的呢?近代富商胡雪岩被世人所推崇,他的第一桶金又是怎样积累起来的呢?我们只要追问,就可以弄明白,几乎所有成功商人的成功,都来源于一个根本答案:用自私的方式维护与扩张自己的商业利益。这个答案不应该是商人对世界叫卖诚信。
我也做过一些小生意,那年时逢改革大潮,排山倒海冲洗过来,经不住诱惑,扎袖挽裤、折笔丢书,找来算盘夹包,急吼吼冲入洪流。下海有年,差点没被淹死,结果是沉浮混食、终不能和成功一词结缘。那么不妨也问一下自己,失败是来源于诚信失守呢,还是在利益问题上下狠手不够?我认为自己智商低了,不懂为商之道。利益没有顾到诚意,讲诚意又丢失了利益,有点象儿童玩的翘翘板,这头起那头下,终归是不懂商业玄机。
(陶朱公生意经.图片来自网络)
(关圣读书.图片来自网络)
据说中国商业最早大成功者名字叫做范蠡。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助越胜吴,功成身退,隐名埋姓,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现在商家还喜欢关公,誉为武财神,店铺内安有位,表示义理在此。不敢质疑范蠡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之义举,但,他的天下财富又是怎样积累的呢?我还是有疑,我保留自己对范蠡不同的理解。再说关公,他不经商,是不为金利所动大神,店家供奉起来是试图告诉人们“我这里只重义,不重钱!”我常作怪想,如此公开打着“诚信”大旗,表明我只讲义,不讲金钱。这可能吗?曾经听过一个人对我解释,关公武财神是用来对付小人的。至于哪个小人,概念模糊。我想大半是指别人而不会去针对自己吧。这里的客人就是顾客。让顾客知道义,有关老爷在上呢,大胆使银子吧。看来关哥在这里是个托。
(可是,我们根本不信上帝.图片来自网络)
做生意是诚信为主,还是利益为主之问,实际上是人性之问。是试图解析商业场上玄机里的公平。因为俗成逻辑认为,没有诚信做不好生意,做好了生意都是诚信为主。事实上毕竟还有良心商人,还有散尽钱财的陶朱公在商潮里奔跑,泥沙俱下,没有办法厘清,谁是诚信谁是利益。这是作者两难之处,也可能是本文失败之处,因为作者直说了:利益为主。而没有模凌两可说什么情况诚信为主,什么情况利益为主。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直白利益为主,许多朋友可能会反对,我们心愿商人是诚的,太阳是温暖的。就象战争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一样,商业也可以帮助社会进步。如是我们也要记住无奸不商古训,战争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进步,商业毕竟是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形态,它本质是自私的、损人的。
常听到街上飘来:顾客是上帝、是亲爹的动人歌谣。城市里到处都有诚信在街舞,医院谈诚信医院,律师谈诚信辩护,景区谈高质量诚信服务......我一直胆寒从医院、店铺、景区传来的砍杀上帝、亲爹的刀斧声。我相信朋友可以举出非常丰富的例子教训在下,我在听着,也愿意接受,并认可诚信还是主要的。但你千万不要说狼不是肉食动物,这会让我感到不解、困惑、恐慌。
我以为对待做生意眼睛还是应该睁大一点。
感谢姚老师的邀请。谢谢!
做生意是诚信为主,还是利益为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